個人貨幣收入是什麼意思
『壹』 貨幣工資與實際工資的定義。
一 、「貨幣工資」是「實物工資」的對稱,以貨幣形式支付的工資。
貨幣工資,「實物工資」的對稱。是指以貨幣形式支付的工資。目前世界各國普遍實行貨幣工資制。一定數量的貨幣工資,是換取一定數量生活資料的購買手段。從一定意義上講,貨幣工資也不能准確地反映勞動者的實際生活水平。在物價上漲、貨幣貶值、稅收加重的情況下,即使貨幣工資增加,也不意味著工人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
貨幣工資=實際工資×價格指數
二、實際工資是指工資的貨幣額能夠實際購買到的消費品和勞務量。
在名義工資不變的情況下,實際工資水平取決於消費品價格、職工消費構成變化、房租、捐稅等因素。我國曾長期採取穩定物價的辦法保證職工的實際工資的基本水平。1978年後,由於調整物價,引起消費品價格上漲。對此,國家採取了提高職工工資水平、調整工資區類別、實行副食品補貼等辦法。
實際工資=名義工資/消費者物價=貨幣工資/價格指數
(1)個人貨幣收入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有密切的聯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兩者變動是一致的,即名義工資越高,實際工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兩者的變動也經常不一致,即名義工資不變甚至提高,而實際工資卻可能降低,這是因為,實際工資的水平不僅取決於貨幣工資的高低,還取決於物價的高低。如果名義工資不變,物價上漲,或者名義工資的提高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實際工資就會下降。
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的變動趨勢。
資本主義工資的變動趨勢是,名義工資一般呈上升趨勢,實際工資有時提高有時降低,從長期看是提高趨勢。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比實際工資提高得更快,因而在實際工資提高的同時,剝削程度仍會加重
『貳』 貨幣收入的概念
對於企業來說,貨幣收入是指企業以貨幣形式取得的收入,是指企業取得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收入,具體包括現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應收票據以及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通常我們說的貨幣收入都是對於個人而言的。
『叄』 消費者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可任意支配收入 有什麼區別
消費者收入:是指消費者個人從各種來源所得到的貨幣收入,包括工資、獎金、其他勞動收入、紅利、助學金、饋贈、出租收入等。
消費者收入費為個人可支配收入和可任意支配收入。
個人可支配收入:指個人收入減去直接繳納的各項稅款和非稅性負擔(工會經費、交通罰款)的余額。
可任意支配收入:指個人可支配收入減去維持生活所必需的支出(食品、衣服、住房)和其他固定支出(分期付款、學費)所剩下的那部分收入。
『肆』 實際收入和貨幣收入的區別
一、通貨膨脹影響不同
1、實際收入是在提出通脹因素之後的收入水平。
2、貨幣收入是名義收入,沒有考慮當時的通貨膨脹因素。
二、物價因素影響不同
1、實際收入則包含物價因素的增減,也就是包括了通貨膨脹和緊縮的因素,因此更能反映人們的實際消費能力。
2、貨幣收入是不包括物價因素在內的統計口徑,只計算貨幣面值收入。
三、包括內容不同
1、實際收入應該是包括了貨幣收入、權益受讓等。
2、貨幣收入具體包括現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應收票據以及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伍』 什麼是貨幣資金收入\支出\余額
貨幣資金是指以貨幣形態表現的資金。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處於貨幣形態的那部分資金,按其形態和用途不同可分為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其他貨幣資金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資款等。
貨幣資金的收入是指貨幣資金流入到企業
貨幣資金的支出是指貨幣資金流出企業
貨幣資金的余額是指貨幣資金期初結存金額加上流入到企業的貨幣金額減去流出企業的貨幣金額後結存的金額。
『陸』 貨幣收入和實際收入有什麼關系
貨幣收入應該是名義收入,沒有考慮當時的通貨膨脹因素,實際收入是在提出通脹因素之後的收入水平。實際生活中通貨膨脹都表現為物價水平的上漲。如果物價上漲的幅度超過了貨幣收入的上漲幅度,那麼實際收入是下降的。
『柒』 貨幣與通貨,財富和收入有什麼區別
貨幣與通貨的區別:貨幣是指現行流通的紙幣錢幣等現在消費等價物,通貨是指貨物流通的過程。財富和收入的區別:財富是一個人的廣義資產,指物質的和精神上的財產,收入則是指個人存款等資產。
『捌』 個人收入是什麼意思啊
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指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個人從各種途徑所獲得的收入的總和,包括工資、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會福利等所收取得來的收入。反映了該國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了未來消費者對於商品、服務等需求的變化。個人收入指標是預測個人的消費能力,未來消費者的購買動向及評估經濟情況的好壞的一個有效指標。
個人收入用PI表示,是指一國之內所有個人在一年內從各種來源所得到的收入的總和。一個國家或地區之內的個人實際就是該國家或地區的居民。一個國家或地區之內所有個人的收入的總和與該國家或地區之內所有居民的收入綜合,也就是國民收入應當是一致的。但是,實際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因素導致了個人收入與國民收入數量上的不同。這些因素同時也是個人收入構成中的重要因素,具體包括:
1、企業未分配利潤的存在。企業未分配利潤是企業為了未來發展的需要而保留在企業手中的本應分配給生產要素所有者的利潤。
2、公司所得稅的存在。公司所得稅是因為存在利潤而向政府繳納的稅收,而繳納給政府就意味著無法分配給個人。
3、各種社會保險費的存在。生產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必須有一部分以社會保險稅費的形式上交給有關機構,因此必須進行扣除。
4、轉移支付的存在。在現實經濟中,個人還會得到政府發放的以事業救濟金、退休金等形式體現的轉移支付。
『玖』 為什麼說個人貨幣收入總額通常情況下是個人可支配的的貨幣收入是錯的
個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可以由個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個人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