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供給量公式p指什麼

貨幣供給量公式p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14 22:59:05

㈠ 宏觀經濟學中LM方程P代表什麼

LM方程:(M/P)^d=L(r, Y)
d指需求,M指名義貨幣總量(M=D+C),P是物價水平(在間接標價法情況下和真實匯率正相關),r是真實利率,Y是真實產出(真實GDP)
LM曲線,表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在此線上的任一點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組合,在這樣的組合下,貨幣需求與供給都是相等的,亦即貨幣市場是均衡的。LM曲線的推導過程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變動對LM曲線的影響當決定LM曲線的因素發生變動時,LM曲線的位置會發生變動。首先,如果貨幣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條件下市場均衡利息率升高,從而LM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反之,當貨幣的需求減少時,既定收入下的市場均衡利息率下降,從而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其次,如果貨幣的供給增加,既定收入對應的市場均衡利息率下降,從而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反之,當貨幣的供給減少時,LM曲線向左上方移動。
LM曲線是一條用來描述在貨幣市場均衡狀態下國民收入和利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
LM曲線表示在貨幣市場中,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收入與利率的各種組合的點的軌跡。LM曲線的數學表達式為M/P=KY-HR ,它的斜率為正值。
LM曲線是使得貨幣市場處於均衡的收入與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組合描述出來的一條曲線。換一句話說,在LM曲線上,每一點都表示收入與利息率的組合,這些組合點恰好使得貨幣市場處於均衡。
它的斜率為正,這表明LM曲線一般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一般來說,在貨幣市場上,位於LM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位於LM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小於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只有位於LM曲線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才是貨幣需求等於貨幣供給的均衡組合。(m=M/P,即 實際貨幣供給是由 名義貨幣供給M和價格水平P決定的)貨幣供給變動將會引起LM曲線右移。當貨幣供給增加時,要使貨幣需求等於供給,需求也要增加;貨幣需求增加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或者利率下降。如果利率不變,則收入增加;如收入不變,則利率下降。這都意味著LM曲線右移。
(3)價格水平的變動也會引起LM曲線移動。因為價格水平變化導致真實貨幣存量變化。價格水平上升意味著真實貨幣量減少,所以LM曲線將會左移,反之則右移。 LM曲線上每一點上都代表了貨幣市場達到了均衡,代表了貨幣市場上人們願意持有的貨幣數量正好等於實際能得到的貨幣數量。LM曲線主要受貨幣政策的影響。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擴大貨幣供應量),將會使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利率水平下降,即LM曲線向右平行移動。
【4】詳細內容/LM曲線
LM曲線把平面圖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凱恩斯區域、中間區域和古典區域。1、利率降到很低(r1水平),貨幣的投機需求趨於無限大,貨幣投機需求曲線會成為一條水平線,相對應的LM曲線上也有一段水平狀態的區域,這一區域通常就是我們說的凱恩斯區域,在凱恩斯區域中,因為較低的利率水平,政府會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貨幣政策在這時無效。相反,擴張性財政政策,可以使收入水平在利率不發生變化情況下提高,因而財政政策有很大的效果;2、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時候(r2水平),貨幣的投機需求量將等於零,這時候人們除了為完成交易還必須持有一部分貨幣外,不會為投機而持有貨幣。貨幣投機需求曲線表現為r2以上是一條與縱軸相重合的垂直線,LM曲線也從利率為r2開始成為一條垂直線。LM曲線呈垂直狀態的這一區域就被成為古典區域;3、古典區域和凱恩斯區域之間這段LM曲線是中間區域,LM曲線的斜率在古典區域為無窮大,在凱恩斯區域為零,在中間區域為正值。
【5】決定因素/LM曲線
LM方程:M/P_0=kY+m_0(指數-l)r
變形為:r =1/1(m_0-m/P_0)+k/1Y
即得LM曲線的斜率為: dr/dy = k/1
由此可見,LM曲線的斜率取決於邊際持幣傾向(k)和貨幣的投機需求對利率變化的彈性系數(l)。
邊際持幣傾向(k)增加,L1曲線更陡峭,LM曲線則更陡峭;反之,LM曲線更平坦。
貨幣的投機需求對利率變化的彈性系數(l)增大,L2曲線更平坦,LM曲線則更平坦;反之,LM曲線更陡峭。
【6】位置移動/LM曲線
LM曲線的位置,取決於貨幣投機需求、交易性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量的變化。如果由於經濟的變動使這些因素發生變化,那麼,LM曲線的位置就會移動。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投機性貨幣需求的變動會引起LM曲線向相反方向移動,即投機性貨幣需求增加,投機性貨幣需求曲線向右移動,會引起LM曲線向左移動;反之,投機性貨幣需求減少,貨幣投機需求曲線向左移動,會引起LM曲線向右移動。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交易性貨幣需求的變動會引起LM曲線同方向移動,即交易性貨幣需求增加,交易性貨幣需求曲線向左移動,會引起LM曲線向左移動;反之,交易性貨幣需求減少,貨幣交易性需求曲線向右移動,會引起LM曲線向右移動。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貨幣供給量的變動會引起LM曲線同方向移動,即貨幣供給量增加,貨幣供給曲線向右移動,會引起LM曲線向右移動;反之,貨幣供給量減少,貨幣供給曲線向左移動,會引起LM曲線向左移動。
導致LM曲線平移的因素:
1、名義貨幣供應量(M);
2、物價水平(P);
3、自發的貨幣投機需求(m0)。

㈡ 如何計算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 =貨幣乘數×基礎貨幣=(超額存款准備金率+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超額存款准備金率+現金-存款比率)

貨幣供應量的現實水平是一國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預測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變動情況則是一國制定貨幣政策的依據。由於各國經濟、金融發展和現實情況不同,以及經濟學家對貨幣定義解釋不同,各國中央銀行公布的貨幣供應量指標也不盡相同。

有狹義貨幣供應量(流通中的現金和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總和)和廣義貨幣供應量(狹義貨幣供應量再加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總和)之分。

(2)貨幣供給量公式p指什麼擴展閱讀:

貨幣供應量的有效性:

作為中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沒有統一的模式。20世紀80年代以後,金融創新使貨幣供應量的概念變得模糊,許多國家選擇利率作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把貨幣供應量作為中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一是可測性強,二是可控性強,三是與最終目標的相關性高。

自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把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以來,貨幣供應量與宏觀經濟的總體關聯度在增強,中國經濟穩定較快增長。

貨幣供應量已不適宜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而應以其他金融變數作為中介目標。

其理由,一是認為基礎貨幣投放難以控制和貨幣乘數不穩定,從而貨幣供應量的可控性較差並且下降。

二是說中國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短期貨幣需求函數不穩定,貨幣量與物價和產出的相關性被削弱,因而貨幣供應量已不適合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其實,貨幣乘數具有較強的可預測性。由於基礎貨幣基本上是可控的,因而完全可以認為我國貨幣供應量具有較強的可控性,即在預測貨幣乘數的基礎上調控基礎貨幣,從而調控貨幣供應量。就可控性而言,貨幣供應量作為中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也是有效的。

中國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較強的相關性,貨幣供應量也具有可控性,因此有理由認為,貨幣供應量作為中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在現階段仍然是有效的。

㈢ 貨幣供給變動公式

貨幣供給變動公式如下:

貨幣供給量公式為:貨幣供應量 = 貨幣乘數×基礎貨幣 = (超額存款准備金率+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超額存款准備金率+現金-存款比率) 。


公式就是用數學符號表示各個量之間的一定關系(如定律或定理)的式子。

具有普遍性,適合於同類關系的所有問題。 在數理邏輯中,公式是表達命題的形式語法對象,

除了這個命題可能依賴於這個公式的自由變數的值之外。

貨幣供給增長率計演算法又稱為「M=Y+P公式」,為了取代過時的「1:8公式」,人們企望尋找一個簡明而又易於度量的公式。

㈣ 西方經濟學中l等於m/p中的m是什麼

西方經濟學中l一般代表投資,其他的:C代表消費,G代表政府購買,NX代表進出口,M代表收入,W代表工資等等。

m=M/P 或者 M=mp

m,代表實際貨幣量;

M,代表名義貨幣量;

p,代表價格指數;

I=I(r)=e – d r

e,表示自主投資;

d,表示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 d r=△i/△r ,是指利率上升(下降)一個百分點引起投資減少(增加)的數量,表示引致需求。

(4)貨幣供給量公式p指什麼擴展閱讀

函數:i= i(r)

線性形式: i = e – d r (e=自主投資 r=利率(實際利率) )

d=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系數 或利率對投資需求的影響系數

d=△i/△r 是指利率上升(下降)一個百分點引起投資減少(增加)的數量。

3.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例如:名義利率=10%,通脹率=5%, 則實際利率=5%。

名義利率:根據名義價值計算的一項金融資產的收益率。

實際利率:根據實際價值計算的一項金融資產的收益率。

㈤ 貨幣供給量是如何計算的

貨幣供應量 = 貨幣乘數×基礎貨幣=(超額存款准備金率+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超額存款准備金率+現金-存款比率)

貨幣供應量Ml與M2,Ml是狹義貨幣,M2是廣義貨幣。貨幣供應盆一般與經濟增長和物價走勢有關,通過貨幣政策進行調控。但這一因素對股票市場趨勢的影響比較復雜,既有刺激股票市場的作用,又有壓抑股票市場的作用。

(5)貨幣供給量公式p指什麼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主要是由於過多增加貨幣供應造成的。貨幣供應盆與股系價格一般呈正比關系,貨幣供應t增大使股票價格上升。反之貨幣供應最縮小則使股票價格下降,特殊情況下又有相反的趨勢。

Ml增長率大於M2,表示貨幣供給在由流動性較低轉向流動性較高。貨幣供應量意味著投資者在自由運用進行投資金充裕而趨於上漲。當MI的增長率低於M2H寸,表示貨幣供給從流動性較高的資產轉向流動性較低的資產,投資者傾向於定期存款。投資標的將可能因為流動性趨緊而下跌。

㈥ 曼昆宏觀經濟學中貨幣數量方程式:MV=PY,P是價格水平,Y是產量(真實GDP),Y不是已經包含價格了嗎

這屬於貨幣數量論:貨幣數量論是關於貨幣數量與物價水平關系的一種理論。貨幣數量論用數量方程式作為分析工具。

數量方程式:MV=PT,式中,M為流通中的貨幣數量,V為貨幣的流通速度,P為一般物價水平,T為社會總交易額。如果用Y代表實際GDP,P代表GDP平減指數,而PY是名義GDP,那麼數量方程式変成:MV=PY

貨幣數量論假設:貨幣流通速度V不変,那麼貨幣數量M的變動必然引起名義GDP的同比例変動。貨幣數量論進一步認為生產要素和生產函數共同決定實際GDP,這樣貨幣數量論意味著,物價水平和貨幣供給同比例變動,也即貨幣增長率決定通貨膨脹率。供參考。

數量方程又稱交易方程

是用來表示交易量與貨幣之間的關系的方程。有以下表示形式:M*V=P*T 其中M是流通中的貨幣數量,V是貨幣的流通速度,P是一般物價水平,T是社會總交易次數。

交易方程直觀地表示了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與一般物價水平之間的關系。如果Y表示實際GDP,P是GDP平減指數,而PY是名義GDP,數量方程變為貨幣*貨幣流通速度=價格*產出,即M*V=P*Y。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量方程式

㈦ 實際貨幣供給 名詞解釋

實際貨幣供給是以真實物品和勞務表示的貨幣供給,即以實際貨幣的購買力衡量的貨幣供給。將名義貨幣供給 (MS) 與一般物價指數 (P) 平減後,即可得實際貨幣供給。公式表示為: 實際貨幣供給=MS/P。

(7)貨幣供給量公式p指什麼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調控機制,也稱中央銀行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它是指中央銀行為控制貨幣供應量和其他宏觀金融變數而掌握的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並通過貨幣政策工具作用於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然後再通過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達到其政策目標和各種重任的完整體系。

無論哪一個國家採取何種社會制度和何種經濟管理體制,盡管各國中央銀行調控力度和廣度有異,但就其調控體系的一般模式而言,有其明顯的共性,可用圖示。

但必須指出,就這個一般模式而言,還不能區分不同類型中央銀行金融宏觀調控模式的具體內容和不同特點,甚至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時期也不一定採用相同模式。從大類上劃分,可分為直接型、間接型和混合型三種類型。

㈧ 貨幣數量公式請問PQ=MV中各個字母代表什麼

P商品價格Q商品量M貨幣需求量V貨幣流通速度(一定時間內貨幣轉手幾次)

MV=PQ 是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價格水平×商品交易量。M為名義貨幣需求供給量,P為價格水平,Q為一定時期由貨幣媒介的商品交易量,V為同期貨幣的流通速度。

(8)貨幣供給量公式p指什麼擴展閱讀:

假定以M表示流通的貨幣數量,V表示貨幣的流通速度,MV即為用以購買商品的貨幣總量。再假定一年內所交易的各種商品的平均價格為p,p′,p″……其交易量為q,q′,q″,……則得:MV=pq+p′q′+p″q″+……?即:MV=Σpq。

如果以P為p的加權平均,以T作為q的總計,則P即表示一般物價水平,T即表示社會商品總交易量,因而上式可寫成:MV=PT,右方為交易總值,左方為貨幣總值。

㈨ 宏觀經濟學 名義貨幣供給量和實際貨幣供給量

實際貨幣供給量是名義貨幣供給量除以物價水平確定的. 當價格上升時,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則實際貨幣供給會減少,因此貨幣的價格或利率就上升,各種依靠借貸資金的開支,如消費,投資甚至凈出口等,則會下降.

實際貨幣供給是以真實物品和勞務表示的貨幣供給,即以實際貨幣的購買力衡量的貨幣供給。將名義貨幣供給 (MS) 與一般物價指數 (P) 平減後,即可得實際貨幣供給。公式表示為: 實際貨幣供給=MS/P。

在存在未充分就業的條件下,增加名義貨幣供給,會使利率下降,從而增加全社會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從而增加總收入水平。但在充分就業條件下,名義貨幣增加只會暫時地增加實際貨幣供給(對應一度增加的商品和勞務量),但價格上漲最終使實際貨幣供給恢復原量。

貨幣供給量(money aggregate):一國經濟中被個人、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持有的可用於各種交易的貨幣總量。貨幣供給量是貨幣供給過程的結果,其源頭是中央銀行初始供給的基礎貨幣,經過存款貨幣銀行的業務活動可以出現數倍的貨幣擴張。貨幣需求量表現為一國在一定時點上社會各部門所持有的貨幣量。貨幣需求量(m)是根據商品總價值(g)、貨幣流通速度(v)測算的。則有m=g/v,v為單位時間內貨幣流通即轉手的次數(商品與貨幣交換後,商品退出流通,貨幣仍留在流通中多次媒介商品交換,從而一定數量的貨幣流通幾次,就可相應媒介幾倍於它的商品 進行交換)。
因為紙幣是不足值的信用貨幣,它不會因為幣值的變化而退出流通。在貨幣供給量與貨幣需求量均衡狀態下,貨幣速度增大,實際上是減少了對貨幣的需求量,而貨幣不會退出流通,即名義貨幣供給量不會改變,實際上造成了供給大於需求的局面,即引起實際貨幣供給量增加。接下來會導致就是物價上漲。
供參考。

熱點內容
買漲停板的股票可以嗎 發布:2024-05-19 17:46:07 瀏覽:895
給銀行推銷理財對接哪個部門 發布:2024-05-19 17:41:57 瀏覽:476
商業銀行如何參與城市基金 發布:2024-05-19 17:40:27 瀏覽:177
股票大宗交易歷史 發布:2024-05-19 16:46:38 瀏覽:3
安泰科技股票分析報告 發布:2024-05-19 16:25:08 瀏覽:627
股票軟體的指數 發布:2024-05-19 16:06:32 瀏覽:915
如何少走彎路投資理財 發布:2024-05-19 15:55:56 瀏覽:629
上海科技股票重組嗎 發布:2024-05-19 15:51:37 瀏覽:790
泓德基金公司怎麼樣 發布:2024-05-19 15:46:31 瀏覽:448
華工科技是科技股票嗎 發布:2024-05-19 15:41:22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