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王老吉公司市值多少
『壹』 王老吉是世界500強嗎
我國中成葯生產企業50強之一。。。所以,。。。編輯本段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 1828年,歷經百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我國中成葯生產企業50強之一,曾榮獲「中華老字型大小」、「全國先進集體」、「廣東省醫葯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和中國五星級企業等榮譽稱號以及獲得廣州市銀信評估咨詢有限公司頒發AAA級信用等級證書等。
編輯本段加多寶集團 王老吉
加多寶集團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大型專業飲料生產及銷售企業。1995年推出第一罐紅色罐裝『王老吉』,1999年以外資形式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設立生產基地。為配合開拓全國市場策略,集團分別在北京、浙江、福建、廣州設立生產基地。加多寶旗下產品包括紅色罐裝『王老吉』、茶飲料系列。『王老吉』為中國老字型大小民族品牌,擁有超過170年歷史,紅色罐裝『王老吉』是涼茶行業的第一大品牌,由純中草葯配製,清熱降火,功能獨特。銷售網路遍及中國大陸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銷往東南亞、歐美等地。
2008年汶川大地震,5月18日晚,央視一號演播大廳舉辦的「愛的奉獻—2008抗震救災募捐晚會」總共籌資逾15億元。其中,中國飲料業巨子罐裝王老吉以一億元人民幣的國內單筆最高捐款,詮釋了這個時代最值得樹立的民族企業精神。
「要捐就捐一個億,要喝就喝王老吉」
並非全產自加多寶
抗震救災中捐出一億善款的加多寶,把這個原本不太知名的企業推向了前台。甚至有網民拋出「買光王老吉」的帖子,引發了王老吉涼茶在各地斷貨現象。但多數消費者並不了解,此次捐贈一個億的加多寶並非是綠色利樂裝的廠家。市場上紅色易拉罐裝和綠色利樂包裝的王老吉並非出自一家。
事實上,王老吉兩種包裝出自不同廠家的淵源得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一起交易說起。1995年,王老吉品牌所有者——廣葯集團將罐裝王老吉品牌使用權租給了香港加多寶。
「香港加多寶的王老吉品牌使用權的確是我們租借給他的,從1995年開始,一直到2020年。」6月19日,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何舒華向記者證實,加多寶在此期間擁有獨家經營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的權利。
在租借給加多寶之前,100多年來「王老吉」偏安於廣東市場,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地方飲品。王老吉葯業市場總監賀慶曾對媒體表示,當時整個廣葯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在葯品,飲料方面傾注精力比較少,「既然有人願意做飲料,我們的資源自己也使用不上,不如出租算了。」
「現在看來,當時作出這個決定是很正確的。」何舒華表示,能把涼茶做到上億的銷售額並不容易。
據成美營銷顧問公司總經理耿一誠介紹:「王老吉涼茶的市場完全是靠紅罐打下來的,綠色利樂包是後來才進入的。」
廣州王老吉葯業也並不諱言自己的「借光」行為。王老吉葯業市場總監賀慶表示,目前的策略是借力為主,因為綠色包裝的王老吉涼茶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就已上市,但口味較現在偏苦,產量也很低。當「紅罐」飲料在市場上一路高歌時,「綠包」也迅速改進了配方,使之口感更接近「紅罐」。
在紅罐拉動之下,2007年「綠包」王老吉銷售額達到7.1億,在廣州葯業旗下公司中曾經排名倒數第一的王老吉葯業也一躍成為銷售額、增長速度雙冠王。而2007年潘高壽涼茶的銷售額才5000萬左右。
罐裝帶動利樂包裝
「沒有加多寶,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王老吉」。業內人士耿先生告訴記者,廣葯集團的體制限制了旗下眾多品牌的發展。而何舒華也承認,在2000年以前,王老吉的銷量甚至不及旗下的陳李濟、潘高壽。
廣葯集團那個「用不上的資源」到了加多寶手裡卻大放異彩。誰也不能否認,加多寶對於王老吉如今的輝煌所作出的努力和立下的功勛。
「2003年,加多寶就在廣告上投入1個多億。」耿一誠6月16日表示,在強大的廣告拉動之下,伴隨「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紅色罐裝王老吉迅速打開市場:2003年紅罐王老吉的銷售額由2002年的1億多元猛增至6億元,並沖出廣東;2004年,盡管企業不斷擴大產能,但仍供不應求,全年銷量突破10億元;2007年銷量高達80億元。
這幾年來,加多寶從來沒有放鬆過對市場的爭取。「封殺王老吉」就是一個最典型的案例。
在這個「封殺王老吉」事件之後,加多寶名利雙收。而這一事件本身,也被業界譽為一次經典的網路營銷案例。
廣葯出租了罐裝王老吉商標使用權,看起來是筆「雙贏」的交易——既借力加多寶做火的王老吉,又開創出了綠色利樂包王老吉的一片市場。然而,紅罐的80億與綠盒的7億,這個巨大的數字反差,讓廣葯如鯁在喉。
陷一山難容兩虎困境
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卻被廣州葯業輕輕鬆鬆地搭了順風車,加多寶卻只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忍」字為上,畢竟,王老吉的真正東家還是廣州葯業。對於加多寶而言,和廣州葯業搞好關系才是重點,因為這關繫到加多寶租借王老吉品牌的續約問題。
對當年簽訂租借合同的金額,以及上一次續約,雙方似乎都不願再提及。何舒華和賀慶均表示自己「不清楚」此事,而加多寶(廣東)股份公司市場部則對記者的采訪要求不予回復。
有報道披露,2001年,香港鴻道集團為了能夠與廣州醫葯集團續簽「王老吉」商標使用合同,在香港分3次給了廣州醫葯集團原副董事長、總經理李益民(2005年以受賄罪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300萬元港幣。
一位廣葯集團的員工在博客中寫道:「當初李益民受賄簽了王老吉商標的出租合同,難道這樣的合同不該取消嗎?但如果王老吉品牌沒有給香港人經營,難道還會有現在王老吉涼茶每年幾十億元的銷售嗎?」
如果在法律上認定李益民簽署的合同無效,那麼商標租期至2012年1月1日起應收歸廣葯集團。屆時,擺在面前的問題就是:加多寶在商標租賃到期後,是不惜重金收購或是續租這個商標,還是放棄王老吉品牌,另樹新品牌?
據一名在加多寶公司工作過的職工透露,加多寶公司高層目前已開始考慮解決這個重要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高層中有人通過某種方式掌握著廣葯集團的大筆股份,對於商標到期後的使用權歸屬問題,有著相當程度上的決策影響力,可望通過這個途徑,實現商標續租。
記者了解到,雖然何舒華肯定的回答加多寶租借王老吉品牌經營權到2020年才到期,但國家商標局的公告顯示與李益民案件中的時間一致,廣州葯業將王老吉品牌租借給香港加多寶集團的續簽時間為2003開始至2013年為止。
北京百世福達時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浩告訴記者,可能雙方達成的合作意向是到2020年,但一個商標的許可有效期為10 年,因此需要10年一續簽。但這不等於加多寶一定能使用到2020年,因為到2013年時,如果出現一方反悔,合同能不能受到法律保護還得具體看合同約定。
李益民受賄案的「後遺症」將持續到2013年。至於廣州葯業是會繼續「借光」加多寶,對賺取巨大利潤的零頭甘之如飴,還是會「過河拆橋」,搶下加多寶巨資打下的這片江山?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貳』 王老吉的股票號是
王老吉沒有上市,沒有股票代碼。
王老吉是中國著名涼茶,於清朝道光年間(約1830年)由王澤邦(乳名阿吉)所創。1949年解放後,成立王老吉聯合制葯廠,2004年3月4日更名為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王老吉在「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價值百強榜」中排行第五,品牌價值高達1080.15億元。1995年,廣葯集團將王老吉品牌,以20年的租期租給了香港加多寶。2011年4月廣葯遞交「王老吉商標」仲裁申請;2012年5月11日,廣葯勝訴,收回王老吉品牌。2012年05月27日,加多寶聲稱不服此前的裁定結果,並向法院申請撤銷上述裁決結果。
『叄』 關於王老吉的官司現在怎麼樣了加多寶是港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
經過經貿委員會裁定,廣葯收回王老吉商標了。加多寶現在自己用自己名字做了,而王老吉也要上市了。王老吉這個品牌是加多寶租賃廣葯的,現在品牌市值1000多億,廣葯想要更多錢,所以引起糾紛。——加多寶幫廣葯把孩子帶大,然後就被廣葯打入冷宮了。
加多寶是一家由港商投資的企業,設在東莞。
『肆』 王老吉什麼時候上市的
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1828年),至今已有184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涼茶王」之稱。
廣州葯業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2000年簽署主商標合同(時限至2010年);
2002年11月簽署第一份補充協議(時限延長至2013年),此前廣葯集團原老總李益民收受香港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港幣200萬元;
2003年6月簽署第二份補充協議(時限再延長至2020年),李益民收受陳鴻道港幣100萬元,隨後李益民落馬;
2010年11月廣葯在北京發布王老吉品牌價值過千億一事,隨後加多寶發聲明澄清與廣葯之間沒有隸屬關系,讓矛盾公開化;
2011年4月廣葯遞交「王老吉商標」仲裁申請;
2011年12月「王老吉商標」案進入仲裁程序;
2012年5月11日,廣葯集團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日期為2012年5月9日的裁決書,廣葯勝訴。
2012年5月15日,廣葯集團贏得王老吉商標[3]。
『伍』 王老吉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王老吉涼茶創立於清道光年間(1828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採用本草植物材料配製而成,有「涼茶王」之稱。產品形式經歷了水碗涼茶——涼茶包——涼茶粉 ——涼茶飲料等載體變化。
除了紅罐王老吉、綠盒王老吉外,2012年10月份成功推出500毫升和1.5升瓶裝王老吉涼茶,2012年12月27日王老吉涼茶家族再添「吉祥三寶」:固體涼茶、低糖涼茶和無糖涼茶,開創了涼茶產品新形態。2014年12月3日,王老吉訴加多寶虛假宣傳糾紛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法院判決加多寶方面停止使用含有「加多寶涼茶連續7年榮獲『中國飲料第一罐』」等用語的廣告,在指定媒體上連續七日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並且賠償王老吉方面300萬元。上市公司白雲山19日發布公告稱,廣州醫葯集團、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已收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書。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王老吉加多寶「配方案」做出終審判決,駁回加多寶上訴,維持原判。
『陸』 王老吉公司背景
http://ke..com/view/97557.html?wtp=tt
『柒』 可口可樂市值是1500億美金,中國的王老吉應該值多少呢
白雲山和廣州制葯,要做中國飲料市場的老大,國家收回經營權,接著可能要大力打出國際市場,和可口可樂拼一拼。中國也想做世界飲品市場的老大!
『捌』 【王老吉】
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的一種由中草葯熬制,具有清熱去濕等功效的「葯茶」。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葯茶王」之稱。到了近代,王老吉涼茶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政治原因,王老吉涼茶鋪分成兩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王老吉涼茶顆粒(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品牌為王氏後人所注冊。加多寶是位於東莞的一家港資公司,經王老吉葯業特許,由香港王氏後人提供配方,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生產、經營王老吉牌罐裝涼茶(食字型大小)(俗稱「紅罐王老吉」)。
提起"王老吉"涼茶,不管是不是廣州人的,都會知道。因為它太有名氣,海內外無人不聞。
廣州人喜飲涼茶,尤其在夏日暑天,一杯涼茶入口,頓時生津止渴、清涼舒坦。而一碗甘甘苦苦的"王老吉"涼茶,更能消暑解困、除濕清熱,專治濕熱積滯、口乾尿赤、喉痛發燒、四時感冒,難怪被稱為"廣東涼茶王"。許多人家平日都會不時叮囑孩子到街上涼茶檔飲碗"王老吉"消消熱滯,或者買一些涼茶包放在家中保平安,甚至有些華僑回鄉探親,也要買些"王老吉"帶出國,讓久居海外的親友頭痛發熱時嘗嘗羊城"王老吉"的功效。
"王老吉"是誰人所創?為何有如此盛名呢?相傳這碗"廣東涼茶王"是平民草醫王澤幫所創,其名揚四海還與清代的禁煙大臣林則徐有關。
王澤幫一生嗜醫好葯,從白雲山采葯歸來,就在自己開的葯材鋪里賣葯診症,一般病人服下他的三五味葯便可病除身健。他的醫德又好,不分貧富,不擺架子,只求為人醫病。於是,大家都當他是自己人,慣叫他的乳名--阿吉。他年紀大了,自然就成了"王老吉"。
一年暑天,林則徐在廣東禁煙,整日奔波勞累,不幸中暑困熱、咽痛咳嗽。隨從人員請來名醫開方,服葯不見效果,病況日漸加重,上下十分焦急。有人竟找到王老吉,葯到果然病除。於是,林則徐登門答謝,並問及姓名與所用之葯。
王老吉如實回答:"大家叫我王老吉,為你治病的是幾味不值錢的草葯。"林則徐不禁感嘆:"葯無分貴賤,不值錢的草葯,貧苦百姓更能受益。如果能將葯煮成茶,使人隨到隨飲,有病治病,無病防病,那就更是為大眾造福無量啊。" 王老吉聽後,若有所悟。沒過幾天,他果然打開檔鋪,煲葯賣茶。林則徐得知,即命人送來一個大銅葫蘆壺,上面還刻上"王老吉"三個大金字。
此後,王老吉既賣涼茶,又把草葯配成葯包,方便顧客攜帶出門遠行。王老吉涼茶一傳十、十傳百,處處口碑,人人受益,直至今天,歷久不衰。
王老吉就是的一種廣東涼茶。是夏天必備消暑飲料,尤其是吃了火鍋,麻辣油炸等刺激性食品後更是不可缺少。
四川汶川2008.5.12特大地震發生後,慷慨解囊相助。網友朋友提出學習口號:「要捐就捐一個義(億),要喝就喝王老吉」。
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的一種由中草葯熬制,具有清熱去濕等功效的「葯茶」。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葯茶王」之稱。到了近代,王老吉涼茶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政治原因,王老吉涼茶鋪分成兩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王老吉涼茶顆粒(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品牌為王氏後人所注冊。加多寶是位於東莞的一家港資公司,經王老吉葯業特許,由香港王氏後人提供配方,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生產、經營王老吉牌罐裝涼茶(食字型大小)。
1.王老吉是19世紀王澤邦(乳名阿吉)在廣州開設王老吉涼茶鋪。新中國成立後,廣州中葯九廠按原來的處方,繼續生產「王老吉」涼茶。而中葯九廠就是後來的廣州羊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在的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2.從19世紀開始,王老吉涼茶不但在華南產生了深遠影響,其觸覺更是延伸到了海外。王老吉的兄弟與後人在香港、澳洲開設王老吉涼茶店分號,而王老吉涼茶配方和葯材也遠銷東南亞、澳洲、歐洲、美國。
3.於是王老吉形成了同一個品牌的奇妙格局:一支在中國內地被歸入國有企業,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內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在中國大陸以外有涼茶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上為王氏後人所注冊。
4.1997年,廣州醫葯集團(廣州羊城葯業的上級單位)和香港王老吉集團坐在了一起,共同探尋王老吉以後的道路。這次會晤,王老吉陣營中將出現一個至關重要的「第三者」角色,正是這個第三者將王老吉送上了飛速成長的加速跑道,也正是這個第三者的加入使王老吉的品牌格局愈加微妙。這個本來與王老吉毫不相乾的企業就是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
5.1997年2月13日,廣州羊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王老吉食品飲料分公司與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合同規定鴻道集團有限公司自1997年取得了獨家使用「王老吉」商標生產銷售紅色紙包裝及紅色鐵罐裝涼茶飲料的使用權,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為15年,後於2001年續簽合同,有效期共計20年。而廣州羊城葯業和香港王老吉集團,也在內地和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國家與地區,確認了各自的商標擁有區域。
雄心勃勃的鴻道集團為此投資成立了香港加多寶(廣東)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團提供配方,經廣州王老吉葯業特許在中國內地獨家生產,專門負責「紅罐」王老吉涼茶的生產和銷售,加多寶在中國大陸先後設立了四個加工廠,分別位於廣東東莞、浙江紹興、福建石獅和北京。
6、汶川特大地震中,王老吉捐款一億人民幣,得到廣大人民的認可,品牌美譽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玖』 王老吉08年銷售額是多少
2008年銷售額是140億元,獲得了全國罐裝飲料市場年度銷量第一名
『拾』 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史
王老吉的創始人王澤邦被稱為「葯俠」,廣東鶴山桃源鎮錢塘人,又名王阿吉。清文宗咸豐二年(1851年),王澤邦
被冊封為太醫令,翌年在廣州市十三行路靖遠街開設了「王老吉涼茶鋪」,專營水碗涼茶。之後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初到廣東,且查禁鴉片煙時操勞過度,加上水土不服,又患上感冒等症。他的隨從聽聞十三行的王老吉有解暑治感良方,為林則徐求葯,林則徐服下一包草葯之後,諸如症狀皆痊癒。林則徐登門答謝王老吉,又問王老吉以何種葯治病,當他得知王老吉都不過以平價草葯來醫治,林則徐有感而發,提議王老吉將葯方製成涼茶,讓人們隨到隨飲,防病保健。
之後,王老吉如林則徐所言,賣起涼茶來。林則徐為鼓勵王老吉,特地送來雕有「王老吉」三金字的大銅葫蘆壺,因配方合乎葯理,價錢公道,因而遠近聞名。
1840年,王澤邦便開始生產王老吉涼茶包。其後,王澤邦讓三個兒子在廣州另設分店。這時,王老吉涼茶不僅暢銷兩廣,湖南、湖北、江西、上海,以至北京,哈爾濱等地也有銷售。王老吉涼茶隨著不少赴東南亞等地謀生的廣東人,傳入東南亞各國乃至美國。王澤邦於1883年辭世。
後來,王老吉第三代傳人於香港設店,又在澳門開設分店,並將王老吉「杭線葫蘆」的商標注冊,成為第一個注冊的華商商標。
1925年,王老吉茶包參加英國倫敦溫庇展覽會。
1938年,廣州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攻佔,王老吉涼茶貨棧全部焚毀。二次大戰結束後,在廣州市海珠中路恢復生產。1949年解放後,王老吉涼茶歸入國有企業,1956年國家實行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將8間歷史悠久的中葯廠合並,以固定資產和員工數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稱為王老吉聯合制葯廠。
1982年,中葯九廠改名「廣州羊城葯廠」。 1992年轉製成為以國家股為主體的股份制企業,改名「廣州羊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羊城葯業的母公司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在1997年重組資產,成立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發行H股(0874)上市,更於2001年增發A股(上交所:600332)在上海上市。
文化大革命期間,「王老吉」一名,被認為是為資本家樹碑立傳,於是改名為「廣州中葯九廠」,而「王老吉涼茶」也改名為「廣東涼茶」。
2004年3月4日羊城葯業更名為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現任董事長李祖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