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和資本的差別是什麼
Ⅰ 貨幣和資本有什麼區別貨幣能不能說就是資本呢
把貨幣說成是資本太過片面,貨幣是資本的最初表現形式,但貨幣本身並不是資本。
資本是能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貨幣是資本的最初表現形式,但貨幣本身並不就是資本。在資本流通中,貨幣運動能夠帶來剩餘價值,從而轉化為資本,成為資本的存在形式。
作為資本的貨幣和作為一般流通媒介的貨幣是有區別的。
如果用G表示貨幣,W表示商品,商品流通公式是W-G-W;
而資本流通公式則是G-W-G′,其中的G′=G+△g,△g表示原預付資本的增加額,這個增加額就是剩餘價值。
可見在資本流通的過程中,貨幣能夠在運動中帶來剩餘價值,發生價值增殖,這時的貨幣就轉化為資本。資本的總公式指的是資本的流通公式。
資本的流通公式,概括了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和銀行資本等各種資本運動的一般特徵即價值增殖,所以通常把它稱作資本的總公式。
最後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不管在商品流通公式還是在資本流通公式中,都必須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即要以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在資本流通公式中,資本發生了價值增殖,但是這里的增殖並不是在資本的流通過程中發生的,它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中由於使用了勞動力商品而得以實現的。
拓展資料: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實行等價交換。在商品生產和交換過程中,發生主要是商品生產技術的對比,優勝劣汰,以此不斷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其表現形式是市場供求影響商品價格,商品價格以價值為中心上下波動。僅由勞動力的必要勞動時間體現,這種說法是古典經濟學的理念;根據新古典經濟學的理念的話,則是供給與需求決定商品的價格;供給取決於勞動等客觀因素,而需求取決於效用等主觀因素。其優勝劣汰、促進生產力發展作用,不論在私有制社會還是在公有制社會,只要有商品經濟,都發生作用。
Ⅱ 貨幣與資本有什麼區別
貨幣是物品交換的媒介,其本身沒有價值,只有在流通中才能體現它的價值。例如你身上有一百塊它本身沒有價值,待在你手上,如果你用它買東西,這才體現它的價值。
資本分好幾類 金融資本 就比如股票 債券 只能在特定場合交易,沒有貨幣的硬流通性
自然資本自然生態,提供生活所需及其他資源
還有社會資本在私人企業中常會視為是商譽或品牌價值,不過社會資本是一較廣的概念.是指為實現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透過社會網路來動員的資源或能力的總和。
Ⅲ 資本與貨幣的根本區別
貨幣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而資本是商品存在的恆定價值,不難理解為個人或者集體的財富擁有值!
Ⅳ 貨幣與資本的區別和聯系
貨幣,是一種交換其他商品的有固定價值的特殊商品。而資本(可以包括貨幣),是提供以生產的生產要素的總稱。
貨幣與資本的聯系是:
貨幣是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其循環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生產剩餘價值准備條件。
貨幣:
馬克思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貨幣既然是一種商品,它就具有商品的屬性,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但它是特殊的商品,是作為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在原始社會末期,貨幣隨著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的發展,自發地從商品界分離出來。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固定於何種商品,一般帶有偶然性。最初充當貨幣的是某些主要消費品、外來物品或某種裝飾品,例如牲畜、獸皮、布阜、玉貝和金屬都充當過貨幣。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著交換范圍的擴大,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就逐漸代替其它商品充當貨幣。
資本:
資本的定義按《馬克思剩餘價值論》:以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生產要素(包括人力)均是資本。奧地利經濟學家龐巴維克:「一般來說,我們把那些作為獲得財貨手段的產品叫做資本」。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資本是一種不同形式的生產要素,資本是一種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本身就是一種經濟的產出的耐用投入品」。
供參考。
Ⅳ 資本與貨幣的本質區別是啥
二者本質區別是:貨幣是為了取得使用價值,資本的目的不是使用價值,而是增殖價值。作為資本的貨幣能夠帶來剩餘價值.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資產=資本+其他積累+負債 即:資本+其他積累-資產-負債=資本權益。 貨幣是一種或一組用於物資交換的工具,有時也僅稱「貨幣」。它根源於商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是金錢的具體表現形式和度量單位。
拓展資料:
一、資本
資本是用於投資得到利潤的本金或財產,是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資本可以分為制度或社會生產關系資本,它的提升或增值由社會政治思想等變革來實現。
二、資本的主要特徵:
1.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
2.資本是一種運動
3.資本是一個歷史范疇,它體現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關系,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范疇。
三、資本屬性
1、資本的墊支性,生產者為了取得剩餘價值,必須先墊付一定的貨幣資本用於購買各種生產要素,為剩餘價值生產做准備_6]_。
2、資本的運動性,資本之所以能夠增值,能帶來剩餘價值,關鍵是它處在無休止的運動中,不斷地從流通領域進入到生產領域,再由生產領域進入到流通領域,資本這種不間斷地運動是資本取得價值的增值的必要前提和條件,一旦停止運動,資本就不能增值
3、資本的增值性,資本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價值增值,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增值性是資本的本質屬性。
四,資本的社會性,資本要在社會上得到認可
四、貨幣職能
1、由於貨幣屬於商品,因此他同所有商品一樣也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當處在不同形式的價值運動中的時候,貨幣所表現出來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另外三種職能則是在兩者的基礎上形成的派生職能。
2、流通手段就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的職能。在貨幣出現之前,商品交換是物物直接交換,即商品-商品。貨幣出現後,商品交換就通過貨幣作為媒介來進行,即商品-貨幣-商品。在這里,貨幣在兩種商品交換關系中起著媒介物的作用,執行著流通手段的職能。
Ⅵ 貨幣與資本的區別以及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是什麼
1、貨幣與資本的區別。作為貨幣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是有本質區別的。作為貨幣的貨幣,是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它不會發生價值的增殖。而作為資本的貨幣,在運動中能發生價值增殖,帶來剩餘價值,這時貨幣就轉化為資本。資本是自行增殖的價值,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
2、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是勞動力成為商品。價值的增殖,貨幣向資本的轉化,關鍵在於貨幣所有者必須在市場上購買到一種特殊商品,它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其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通過對它的使用,能夠創造出比它自身價值更多價值,從而使價值得到增殖,貨幣才能轉化成為資本。這種特殊商品就是勞動力。
3、因為勞動力這個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點在於,通過對勞動力的使用不但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而且能創造出大於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大於的部分就是剩餘價值。因此, 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拓展資料
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英語:Financial capital),像股票、債券等,會以資本資產(英語:Capital asset)的形式出現,可以在金融市場中交易。其市場價值不是以其累計的投資金額為准,而是以其市場對於未來盈餘及風險的預期值為准。
Ⅶ 貨幣和資本的根本區別在於
貨幣和資本的根本區別在於能否帶來剩餘價值。
貨幣和資本都可以用來進行支付,都是流通手段,都可以購買商品。
但是,資本可以帶來剩餘價值,而貨幣不能。
Ⅷ 貨幣和資本有什麼區別
貨幣不能說就是資本。馬克思說的很明白,用於購買勞動力的貨幣才是資本。一般而言,貨幣和資本是不同的概念。
貨幣和資本的區別:
1、定義不同
貨幣:貨幣 CCY(Currency)是購買貨物、保存財富的媒介,實際是財產的所有者和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
資本:資本是人類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資本可以分為制度或社會生產關系資本,它的提升或增值由社會政治思想等變革來實現。
2、本質不同
貨幣:貨幣,就其本質而言,是所有者之間關於交換權的契約,不同形式的貨幣在本質上統一的。過去,由於人們對貨幣的本質認識不清,錯誤地從不同角度來將貨幣分為不同的種類,
比如: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分為債務貨幣與非債務貨幣兩大類,根據是否約定貴金屬的兌換比例分為可兌換貨幣和不可兌換貨幣等等。
資本:在現實生活中,資本總是表現為一定的物,如貨幣、機器、廠房、原料、商品等,但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體現在物上的生產關系。
3、分類不同
貨幣:硬幣是一種小面額的輔幣。它是銅質的、鋁制的或是鎳質的。紙幣是一種法定貨幣,稱為法幣(legal tender)。法幣是政府強制流通的貨幣。紙幣發行的基本權力為政府所有,具體由中央銀行掌握。紙幣和硬幣的總和稱為通貨或現金。
存款貨幣是指可以隨時提取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稱為需求存款。由於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轉換成現金,所以銀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貨沒有區別。它也是一種貨幣。
資本:制度或社會生產關系資本。它的提升或增值由社會政治思想等變革來實現;人力資本;
物力資本,包括自然賦予的和人類創造的兩種。
通過剝削雇傭工人而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體現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關系。
資本在現象上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和生產資料,但貨幣和生產資料本身並不是資本,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前提條件下,貨幣和生產資料被資本家用來作為剝削雇傭工人的手段時,才轉化為資本。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雖然剝削小生產者的剩餘勞動,並從奴隸主和封建主那裡瓜分一部分奴隸和農奴的剩餘勞動,但由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商人資本和高利貸資本,不是在生產領域中通過剝削雇傭工人獲得剩餘價值,因而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本。
因此,資本不是物,而是通過物體現出來的資本家與僱傭勞動者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的生產關系,資本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Ⅸ 什麼叫資本什麼叫貨幣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資本就是能用來增值的貨幣,說白了就是能生錢的錢。比如說10000塊錢,你放家裡藏著,一年後不少也不會多;但放銀行就不一樣了,一年後會有一定數目的利息,這時你的這10000塊錢就成了資本了。在理論上資本有兩部分組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貨幣說白了就是可以用來購買物品的錢。錢在生活中抽象為紙幣,因為沒有紙幣的話,我們照樣可以使用金、銀或者其他通用的等價的物品換到所需之東西,這能換到你所需東西的金、銀或者其他通用的等價的物品就是貨幣。之所以貨幣抽象為紙幣,因為紙幣比實物貨幣有不宜損耗,便於攜帶等諸多優勢。
二者的區別在於貨幣用於且僅僅用於購買損耗後不會帶來增加值的物品,而資本則一定是用於購買損耗後會帶來比原來更多價值的物品。資本的意義就在於它可以帶來增加值,而貨幣不用。
-----------詳----------細---------解---------釋--------(貨幣)-----
貨幣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並不在價值方面,而在使用價值方面。黃金被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被作為貨幣後,其使用價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屬性所決定的特定的使用價值,如用於裝飾、製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會屬性所決定的一般的使用價值即充當一般等價物和交換手段,很明顯,當它以第一重使用價值出現時,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價值出現時,才是貨幣。貨幣在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有兩個基本特徵:第一,貨幣能夠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貨幣出現後,整個商品世界就分裂成為兩極,一極是特殊商品——貨幣,另一極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種各樣的使用價值的形式出現,而貨幣則是以價值的體化物或尺度出現,普通商品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其價值才能得到體現,所有商品的價值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之後,相互之間才可以比較。第二,貨幣對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換的能力。由於貨幣是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誰佔有了貨幣,就等於佔有了價值和財富,在實際交換中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手段,是不存在對方對其使用價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礙的,貨幣的交換能力是超越使用價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換性質的。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交換賦予貨幣的屬性,與貨幣材料是否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關系,普通商品的意義在於通過交換滿足人們生產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貨幣的意義則在於充當表現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充當一般的交換手段,為商品交換服務。這就是貨幣與普通商品的本質區別。可見,考察貨幣的本質,應把其質的規定和存在形式區別開來。無論貨幣由什麼來充當,它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性決不會改變,否則就不能稱其為貨幣。
-----------詳----------細---------解---------釋--------(資本)-------
資本就是能用來增值的貨幣,說白了就是能生錢的錢。比如說10000塊錢,你放家裡藏著,一年後不少也不會多;但放銀行就不一樣了,一年後會有一定數目的利息,這時你的這10000塊錢就成了資本了。在理論上資本有兩部分組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不變資本是所有投入資本當中不能用來增值的那一部分,比如原料啊,機器設備啊,車間啊等等,他們的價值或者一次性全部地轉移到生產出來的產品中去,例如麵包房的麵粉全部做成麵包,這樣麵包的價值中就包含了麵粉的價值;或者在較長的時間內部分地轉移到產品中取,例如加工麵包要用到麵包機,麵包機在使用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損耗和折舊,這部分不斷的損耗和折舊的價值也會包含到麵包的價值中去。可變資本單指用來購買勞動力(包括來自自己的或是通過僱傭他人得來的)的那部分資本,因為只有這部分資本發生了增值。將這部分會增值,通俗地說就是辛苦錢,我(或者雇來的勞動力,不過「我」這個例子更形象一點)付出勞動,我要本人用錢來償還我,我不能白乾一樣!
Ⅹ 貨幣和資本的區別
貨幣,是一種交換其他商品的有固定價值的特殊商品。
而資本(可以包括貨幣),是提供以生產的生產要素的總稱。
貨幣與資本的聯系是:貨幣是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其循環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生產剩餘價值准備條件。
拓展資料:
貨幣:
馬克思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貨幣既然是一種商品,它就具有商品的屬性,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但它是特殊的商品,是作為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在原始社會末期,貨幣隨著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的發展,自發地從商品界分離出來。
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固定於何種商品,一般帶有偶然性。
最初充當貨幣的是某些主要消費品、外來物品或某種裝飾品,例如牲畜、獸皮、布阜、玉貝和金屬都充當過貨幣。
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著交換范圍的擴大,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就逐漸代替其它商品充當貨幣。
資本:
資本的定義按《馬克思剩餘價值論》:以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生產要素(包括人力)均是資本。
奧地利經濟學家龐巴維克:「一般來說,我們把那些作為獲得財貨手段的產品叫做資本」。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資本是一種不同形式的生產要素,資本是一種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本身就是一種經濟的產出的耐用投入品」。
資本(資本商品,資本設備):capital(capital goods, capital equipment),具有經濟價值的物質財富或生產的社會關系。
(l)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資本是投入(生產資料)的一部分,投入包括:勞務、土地、資本。
資本是指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它是耐用品。根據現今主流宏觀經濟學觀點,資本可以劃分為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源、技術知識
物質資本:(physical capital) 物質資本是指用於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設備和建築物存量。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人力資本是經濟學家用來指工人通過教育、培訓和經驗而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的一個術語。
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自然界提供的生產投入。
技術知識:(technological knowledge)對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資本是一種由剩餘勞動堆疊形成的社會權力,它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是一個特定的政治經濟范疇,它體現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因此,資本並不完全是一個存量的概念。然而今天我們來單獨研究宏觀經濟存量核算時,"資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產過程的有形資本、無形資本、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從投資活動的角度看,資本與流量核算相聯系,而作為投資活動的沉澱或者累計結果,資本又與存量核算相聯系。
資產=資本+其他積累+負債
即:資本+其他積累=資產-負債=資本權益
價值規律告訴人們,資本總是流向高利潤行業。
(2)從企業會計學理論來講,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產經營,能產生效益的資金。
資本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一項基本要素,是企業創建、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企業創建需要具備必要的資本條件,企業生存需要保持一定的資本規模;企業發展需要不斷地籌集資本。
商業銀行的資本通常指會計資本,也就是賬面資本,等於金融機構合並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減去負債後的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普通股、優先股等。
資本在商業銀行的作用:
1.資本為商業銀行提供融資;
2.吸收和消化損失;
3.限制商業銀行過渡業務擴張和風險承擔;
4.維持市場信心;
5.為商業銀行管理,尤其是風險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