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股市五浪
㈠ 股市裡的A浪B浪C浪是什麼意思怎麼看
股市裡的A浪B浪C浪意思: A浪最狠 殺跌 B浪反彈 C浪小殺。
這些用詞源於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的四個基本特點:
1、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會交替進行。
2、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兩個最基本型態,而推動浪(即與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個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來表示,調整浪也可以劃分成三個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個波浪(五上三落)完畢之後,一個循環即告完成,走勢將進入下一個八波浪循環。
4、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型態發展。波浪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細,但其基本型態永恆不變。
㈡ 波浪理論中上升的五浪是哪幾個
1、第一浪:大約半數的第一浪屬於營造底部形態的一部分。跟隨這類第一浪出現的第二浪的調整幅度,通常較大;
2、第二浪:有時調整幅度頗大,令市場人士誤以為熊市尚未完結;成交量逐漸縮小,波幅較細,反映拋售壓力逐漸衰竭;
3、第三浪:通常屬於最具爆炸性的波浪;運行時間及幅度經常屬於最長的一個波浪;大部分時間成為延伸浪;
4、第四浪:經常以較為復雜的形態出現,以三角形調整形態運行的機會亦甚多,通常在低一級的對上一個第四浪之范圍內完結,
5、第五浪:股市中第五浪升幅,一般較第三浪為小。在期貨市場,則出現相反情況,以第五浪成為延伸浪的機會較大;
(2)如何區分股市五浪擴展閱讀
事實上,第一浪亦可以向下走。遇到向下走的推動浪,可將下述概念按相反方向解釋。第一浪的開始,意味調整市勢已經完結。因此,第一浪實際上是市勢轉變的標志。
浪與浪之間長度、力度的關系,比例通常是0.62的神奇數字或黃金分割比例,黃金分割是個神奇的數字。看前期第一第二浪蓄能,以及量價關系,也與近期突發利好政策刺激有關,踏准才爆發。
浪的延伸,可以結合纏論的「筆」的概念,用數學的合並同類項的做法來認識。方向相同,量能沒有重大改變的,就可以兩段合並一段,看作走勢的加強。但是這種短時內的強勢,很容易遭到調整。
㈢ 浪型一般如何劃分,上漲和下跌各幾浪
一個完整的波浪周期有8個浪。
其中5浪上漲我們稱之為推動浪,3浪下跌我們稱之為調整浪,12345浪是推動浪,678浪就是調整浪,678浪我們通常稱為abc浪。基本的結構就是5浪上漲,3浪調整。
這8浪就是波浪理論的基礎構造,而且每一浪都有自己鮮明的特徵,這個很重要,了解沒一浪特點之後有助於我們在數浪的過程中確定浪型結構。
波浪浪形講解
1第一浪
第一浪差不多有一半都處於熊市底部當中,所以第一浪很多人都認為還是熊市中的反彈。
所以1浪通常來說比較弱,而且是5浪當中最短的一浪,當然在V型反轉中1浪可能比較劇烈。
2第二浪
2浪的調整幅度是比較大的,通常能夠把1浪大部分漲幅都跌掉,所以多數人仍然覺得2浪是熊市的延續,市場悲觀情緒仍然濃厚。
但是,2浪一定不會破掉1浪的起點,這是2浪的前提。
3第三浪
一般來說,3浪應該最長的最猛烈而且持續時間最長的情況,2浪調整沒有破1浪低點之後,形成雙底或者三重底,再次回升會得到市場資金的認同。
這個時候的上漲通常是放量上漲,很容易越過1浪高點,這個也是牛市的最主要的賺錢階段。
大多數人是在3浪才進入市場交易的。3浪有一個標准,永遠不是最短的一浪。
4第四浪
牛市中的4浪調整通常是一個復雜形態,和4浪對應的是2浪形態,2浪和4浪在形態比率和時間上都有交替效應。
4浪回調絕對不能到達1浪的高點,這也是波浪理論的核心法則之一。
5第五浪
5浪通常要比3浪要短而且市場人氣也要溫和一點。
但是在商品期貨市場,5浪很容易成為最長的一浪,在A股市場我發現5浪經常會出現量價背離現象。
這也預示著市場趨勢即將逆轉,5浪上漲的股票也是百花齊放但是持續性都很差,看似熱鬧但其實是最後的晚餐。
6A浪
A浪的開始階段大多數人認為a浪僅僅是上升趨勢的正常調整而已。
但是如果A浪下跌走出一個清晰的5浪結構,那就完蛋了。
因為調整浪絕對不可能是5浪結構,這個5浪僅僅是調整浪的A浪,後面還有C浪下跌,用波浪理論的人起碼在A浪跌勢完成的時候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但是不用波浪你還是不知道這個調整的性質,直到C浪暴跌才可能意識到熊市來臨。
7B浪
熊市中的B浪反彈通常是迴光返照,前面牛市的品種集體大反彈。
通常量能始終放不出來,B浪反彈之後是絕佳的逃頂機會,也是絕佳的做空機會。
B浪很多時候能反彈到牛市5浪高點,形成雙頭或者多頭,投資者要密切關注頭部成交量和版塊分化就能看的出來市場已經破履闌珊。
8C浪
C浪下跌開始之後,多數人才意識到熊市來臨,所以A股c浪殺跌是慘烈的。
因為資金的不斷離場導致C浪中反彈都比較弱,熱點也很少,通常C浪會跌破A浪的低點,破了a浪低點也是最後的賣出信號。
波浪理論基本理論:不論趨勢大小,股價有「五波上升、三波下降」的規律。
㈣ 股票上漲一般分幾浪
一個完整8浪模型的定量
首先,波浪理論一輪上漲一般是由5浪組成,而且下跌一般是由ABC三浪組成,這樣5浪+3浪(ABC)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波浪組合。
大5浪結構構成(21浪)
在一輪牛市中,這樣11浪的組成走完了後,行情不會下跌,而會繼續向上走。 那麼又繼續走出5浪+3浪(ABC)的模式,5+3+5+3,而這樣走完後,這四組數字實際形成了大波浪中的4組,大波浪5浪結構還差1浪,於是又向上走出了小5浪結束。 這樣上升5浪最終走完,形成了21浪的上升結構。
大8浪結構
那麼整個市場的大的上漲結構的數字就是5,8,13,16,21,構成了一組菲波納契數列,那麼再往下跌的時候,有3(ABC)+5+3(ABC),21+11=32 於是,一組大波套小浪的完整32波浪就出現了。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㈤ 股票大盤如何來劃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
屬於波浪理論 第1浪:(1)幾乎半數以上的第1浪,是屬於營造底部型態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環的開始,由於這段行情的上升出現在空頭市場跌勢後的反彈和反轉,買方力量並不強大,加上空頭繼續存在賣壓,因此,在此類第1浪上升之後出現第2浪調整回落時,其回檔的幅度往往很深;(2)另外半數的第1浪,出現在長期盤整完成之後,在這類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較大,經驗看來,第1浪的漲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這一浪是下跌浪,由於市場人士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其調整下跌的幅度相當大,幾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當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點)時,市場出現惜售心理,拋售壓力逐漸衰竭,成交量也逐漸縮小時,第2浪調整才會宣告結束,在此浪中經常出現圖表中的轉向型態,如頭底、雙底等。
第3浪:第3浪的漲勢往往是最大,最有爆發力的上升浪,這段行情持續的時間與幅度,經常是最長的,市場投資者信心恢復,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現傳統圖表中的突破訊號,例如裂口跳升等,這段行情走勢非常激烈,一些圖形上的關卡,非常輕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點時,是最強烈的買進訊號,由於第3浪漲勢激烈,經常出現"延長波浪"的現象。
第4浪:第4浪是行情大幅勁升後調整浪,通常以較復雜的型態出現,經常出現"傾斜三角形"的走勢,但第4浪的底點不會低於第1浪的頂點。
第5浪:在股市中第5浪的漲勢通常小於第3浪,且經常出現失敗的情況,在第5浪中,二,三類股票通常是市場內的主導力量,其漲幅常常大於一類股(績優藍籌股、大型股),即投資人士常說的"雞犬升天",此期市場情緒表現相當樂觀。第A浪:在A浪中,市場投資人士大多數認為上升行情尚未逆轉,此時僅為一個暫時的回檔現象,實際上,A浪的下跌,在第5浪中通常已有警告訊號,如成交量與價格走勢背離或技術指標上的背離等,但由於此時市場仍較為樂觀,A浪有時出現平勢調整或者"之"字型態運行。第B浪:B浪表現經常是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頭的逃命線,然而由於是一段上升行情,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形成"多頭陷井",許多人士在此期慘遭套牢。第C浪:是一段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浪,跌勢較為強勁,跌幅大,持續的時間較長久,而且出現全面性下跌。
從以上看來,波浪理論似乎頗為簡單和容易運用,實際上,由於其每一個上升/下跌的完整過程中均包含有一個八浪循環,大循環中有小循環,小循環中有更小的循環,即大浪中有小浪,小浪中有細浪,因此,使數浪變得相當繁雜和難於把握,再加上其推劫浪和調整浪經常出現延伸浪等變化型態和復雜型態,使得對浪的准確劃分更加難以界定,這兩點構成了波浪理論實際運用的最大難點 實際用法上很難判斷第一浪 但是一個趨勢出來後 正確分析出完整的波浪結構 會對大勢的把握更加准確
㈥ 股市中,五浪下跌是什麼意思
一個完成的下跌包括五浪,如下圖中的A至F就是一個完整的五浪下跌。A-B是下跌一浪,C-D段是主跌段,E-F短是最後一跌。
㈦ 股市ABC浪和五浪結構是什麼樣
股市ABC浪和五浪結構是什麼樣?股市ABC浪和12345浪結構,是源自於艾略特的波浪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是股票技術分析中的一種理論,一直被很多人用來分析股市周期的變化,艾略特波浪理論認為,一個完整的波動周期即一個完整的牛熊市一定會包括一個上升周期和一個下跌周期,上升周期會由五浪構成,分別用1、2、3、4、5來表示上升周期的這五個浪,其中的1、3、5浪是上升周期的上漲浪,2、4浪則是上升周期的調整浪,而下跌周期將由三浪構成,分別用a、b、c表示,其中a、c浪將為下跌周期的下跌浪,b浪為下跌周期的上升浪,在上述這八個波浪(上升周期的5個浪,下跌周期的3個浪)完畢之後,一個股市的周期循環即告完成,走勢也將進入到下一個八浪的循環當中,同時波浪理論還認為時間的長短也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的型態發展下去,盡管由於市場在不斷變化,波浪有可能會被拉長,波浪也有可能會被縮細,但其基本型態並不會改變。
㈧ 股票中的五浪是什麼意思
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其特性如下:
第一浪 在整個波浪循環開始後,一般市場上大多數投資者並不會馬上就意識到上升波段已經開始。所以,在實際走勢中,大約半數以上的第一浪屬於修築底部形態的一部分。由於第一浪的走出一般產生於空頭市場後的末期,所以,市場上的空頭氣氛以及習慣於空頭市場操作的手法未變,因此,跟隨著屬於築底一類的第一浪而出現的第二浪的下調幅度,通常都較大。
第二浪 上面已經提過,通常第二浪在實際走勢中調整幅度較大,而且還具有較大的殺傷力,這主要是因為市場人士常常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第二浪的特點是成交量逐漸萎縮,波動幅度漸漸變窄,反映出拋盤壓力逐漸衰竭,出現傳統圖形中的轉向形態,例如常見的頭肩、雙底等。
第三浪 第三浪在絕大多數走勢中,屬於主升段的一大浪,因此,通常第三浪屬於最具有爆炸性的一浪。它的最主要的特點是:第三浪的運行時間通常會是整個循環浪中的最長的一浪,其上升的空間和幅度亦常常最大;第三浪的運行軌跡,大多數都會發展成為一漲再漲的延升浪;在成交量方面,成交量急劇放大,體現出具有上升潛力的量能;在圖形上,常常會以勢不可擋的跳空缺口向上突破,給人一種突破向上的強烈訊號。
第四浪 從形態的結構來看,第四浪經常是以三角形的調整形態進行運行。第四浪的運行結束點,一般都較難預見。同時,投資者應記住,第四浪的浪底不允許低於第一浪的浪頂。
第五浪 在股票市場中,第五浪是三大推動浪之一,但其漲幅在大多數情況下比第三浪小。第五浪的特點是市場人氣較為高漲,往往樂觀情緒充斥整個市場。從其完成的形態和幅度來看,經常會以失敗的形態而告終。在第五上升浪的運行中,二、三線股會突發奇想,普遍上升,而常常會升幅極其可觀。
A浪 在上升循環中,A浪的調整是緊隨著第五浪而產生的,所以,市場上大多數人士會認為市勢仍未逆轉,毫無防備之心,只看作為一個短暫的調整。A浪的調整形態通常以兩種形式出現,平坦型形態與三字形形態,它與B浪經常以交叉形式進行形態交換。
B浪 B浪的上升常常會作為多方的單相思,升勢較為情緒化,這主要是市場上大多數人仍未從牛市沖天的市道中醒悟過來,還以為上一個上升尚未結束,在圖表上常常出現牛市陷阱,從成交量上看,成交稀疏,出現明顯的價量背離現象,上升量能已接濟不上。
C浪 緊隨著B浪而後的是C浪,由於B浪的完成頓使許多市場人士兵醒悟,一輪多頭行情已經結束,期望繼續上漲的希望徹底破滅,所以,大盤開始全面下跌,從性質上看,其破壞力較強。
㈨ 股市中什麼叫數浪法
波浪理論是技術分析大師 R·E·艾略特(R·E·Elliot)所發明的一種價格趨勢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靠觀察得來的規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數、價格的走勢,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運用最多,而又最難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
艾略特認為,不管是股票還是商品價格的波動,都與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樣,一浪跟著一波,周而復始,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律性,展現出周期循環的特點,任何波動均有跡可循。因此,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規律性的波動預測價格未來的走勢,在買賣策略上實施適用。
一、波浪理論的四個基本特點
(1)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會交替進行;
(2)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兩個最基本型態,而推動浪(即與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個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來表示,調整浪也可以劃分成三個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個波浪(五上三落)完畢之後,一個循環即告完成,走勢將進入下一個八波浪循環;
(4)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型態發展。波浪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細,但其基本型態永恆不變。
總之,波浪理論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八浪循環」。
二、波浪的形態
那麼,如何來劃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一般說來,八個浪各有不同的表現和特性:
第1浪:(1)幾乎半數以上的第1浪,是屬於營造底部型態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環的開始,由於這段行情的上升出現在空頭市場跌勢後的反彈和反轉,買方力量並不強大,加上空頭繼續存在賣壓,因此,在此類第1浪上升之後出現第2浪調整回落時,其回檔的幅度往往很深;(2)另外半數的第1浪,出現在長期盤整完成之後,在這類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較大,經驗看來,第1浪的漲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這一浪是下跌浪,由於市場人士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其調整下跌的幅度相當大,幾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當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點)時,市場出現惜售心理,拋售壓力逐漸衰竭,成交量也逐漸縮小時,第2浪調整才會宣告結束,在此浪中經常出現圖表中的轉向型態,如頭底、雙底等。
第3浪:第3浪的漲勢往往是最大,最有爆發力的上升浪,這段行情持續的時間與幅度,經常是最長的,市場投資者信心恢復,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現傳統圖表中的突破訊號,例如裂口跳升等,這段行情走勢非常激烈,一些圖形上的關卡,非常輕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點時,是最強烈的買進訊號,由於第3浪漲勢激烈,經常出現「延長波浪」的現象。
第4浪:第4浪是行情大幅勁升後調整浪,通常以較復雜的型態出現,經常出現「傾斜三角形」的走勢,但第4浪的底點不會低於第1浪的頂點。
第5浪:在股市中第5浪的漲勢通常小於第3浪,且經常出現失敗的情況,在第5浪中,二,三類股票通常是市場內的主導力量,其漲幅常常大於一類股(績優藍籌股、大型股),即投資人士常說的「雞犬升天」,此期市場情緒表現相當樂觀。
第a浪:在a浪中,市場投資人士大多數認為上升行情尚未逆轉,此時僅為一個暫時的回檔現象,實際上,a浪的下跌,在第5浪中通常已有警告訊號,如成交量與價格走勢背離或技術指標上的背離等,但由於此時市場仍較為樂觀,A浪有時出現平勢調整或者「之」字型態運行。
第b浪:B浪表現經常是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頭的逃命線,然而由於是一段上升行情,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形成「多頭陷阱」,許多人士在此期慘遭套牢。
第c浪:是一段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浪,跌勢較為強勁,跌幅大,持續的時間較長久,而且出現全面性下跌。
從以上看來,波浪理論似乎頗為簡單和容易運用,實際上,由於其每一個上升/下跌的完整過程中均包含有一個八浪循環,大循環中有小循環,小循環中有更小的循環,即大浪中有小浪,小浪中有細浪,因此,使數浪變得相當繁雜和難於把握,再加上其推劫浪和調整浪經常出現延伸浪等變化型態和復雜型態,使得對浪的准確劃分更加難以界定,這兩點構成了波浪理論實際運用的最大難點。
三、波浪之間的比例
波浪理論推測股市的升幅和跌幅採取黃金分割率和神秘數字去計算。一個上升浪可以是上一次高點的1.618,另一個高點又再乘以1.618,以此類推。
另外,下跌浪也是這樣,一般常見的回吐幅度比率有0.236(0.382×0.618),0.382,0.5,0.618等。
四、波浪理論內容的幾個基本的要點
(1)一個完整的循環包括八個波浪,五上三落。
(2)波浪可合並為高一級的浪,亦可以再分割為低一級的小浪。
(3)跟隨主流行走的波浪可以分割為低一級的五個小浪。
(4)1、3、5三個推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個波浪。
(5)假如三個推動論中的任何一個浪成為延伸浪,其餘兩個波浪的運行時間及幅度會趨一致。
(6)調整浪通常以三個浪的形態運行。
(7)黃金分割率奇異數字組合是波浪理論的數據基礎。
(8)經常遇見的回吐比率為0.382,0.5及0.618。
(9)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於第一浪的頂。
(10)波浪理論包括三部分:型態、比率及時間,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後為序。
(11)波浪理論主要反映群眾心理。越多人參與的市場,其准確性越高。
五、波浪理論的缺陷
(1)波浪理論家對現象的看法並不統一。每一個波浪理論家,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時都會受一個問題的困擾,就是一個浪是否已經完成而開始了另外一個浪呢?有時甲看是第一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看錯的後果卻可能十分嚴重。一套不能確定的理論用在風險奇高的股票市場,運作錯誤足以使人損失慘重。
(2)甚至怎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浪,也無明確定義,在股票市場的升跌次數絕大多數不按五升三跌這個機械模式出現。但波浪理論家卻曲解說有些升跌不應該計算入浪裡面。數浪(Wave Count)完全是隨意主觀。
(3)波浪理論有所謂延伸浪(Extension Waves), 有時五個浪可以伸展成九個浪。但在什麼時候或者在什麼准則之下波浪可以延伸呢?艾略特卻沒有明言,使數浪這回事變成各自啟發,自己去想。
(4)波浪理論的浪中有浪,可以無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時可以無限上升,都是在上升浪之中,一個巨型浪,一百幾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無影無蹤都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勢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勢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這樣的理論有什麼作用?能否推測浪頂浪底的運行時間甚屬可疑,等於純粹猜測。
(5)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一套主觀分析工具,毫無客觀准則。市場運行卻是受情緒影響而並非機械運行。波浪理論套用在變化萬千的股市會十分危險,出錯機會大於一切。
(6)波浪理論不能運用於個股的選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