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古代用什麼貨幣在國際流通

古代用什麼貨幣在國際流通

發布時間: 2022-07-02 11:07:15

『壹』 歷史上世界通用貨幣除了金銀,還有哪些通用貨幣

在大多數人心中,歷史上世界流通的貨幣都是金銀。人們可能會好奇了,歷史上世界流通貨幣除了金銀以外,還有哪些流通貨幣呢?在歷史上,世界流通貨幣除了金5米外,還有絲綢、香料、元通寶和五銖錢

三、超級貨幣

目前為止,世界上公認的超級貨幣包括中國的絲綢,五銖錢和開元通寶。絲綢之所以能夠成為超級貨幣,主要是因為絲綢早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貿易品。而且在古代的時候,絲綢就已經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認可,全世界的人們都很喜歡絲綢這種東西。從成為世界貨幣的兩個必要條件來看,我們可以知道絲綢成為超級貨幣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世界某些國家中還會把絲綢作為身份的象徵。由此可見,絲綢這種東西在世界人們心中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絲綢真正作為貨幣地而存在是出現在我國宋朝時期。

『貳』 古代人用什麼作為貨幣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海貝。海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在夏代紀年范圍內的二里頭文化遺址和商周墓葬中,屢有發現,《鹽鐵論·錯幣》中並有「夏後以玄貝」的記載。海貝是產自南方暖海的遠方外來交換品,是美麗珍貴的裝飾品。它開始起貨幣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國進入階級社會、國家產生的時候。商和西周時已為流通中的主要貨幣。在商代晚期和西周,還出現無文字的銅仿貝。至東周發展成為有銘文的銅貝蟻鼻錢,形成正式金屬鑄幣,主要流通於南方楚國地區。

另一種最早的貨幣是銅質的錢、鎛、刀。錢、鎛是農具,刀是多種用途的工具,它們也是人們可以讓渡的財產,在殷周或更早的遺址中都有出土。大概在殷商晚期和西周,這些銅工具在不同地區形成一般等價物。錢、鎛至春秋發展為專職貨幣,即後人所稱的空首布;雖保存青銅鏟的基本結構,有細長的銎,但已不適宜裝木柄,不能作工具使用,而成為具有典型意義的先秦鑄幣。至戰國進一步發展為略具鏟形小銅片的布幣,主要流通於北方周、晉、鄭、衛地區。青銅刀至東周發展為刀幣,主要流通於齊國及燕、趙地區。

在中國的商代,已經開始以貝殼作為貨幣使用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天然的貝殼作為貨幣漸漸供不應求了,於是出現人工貝幣,如石貝幣、骨貝幣、蚌貝幣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現了用銅質的金屬貝幣。

『叄』 古代商朝流通的貨幣,有哪幾種

夏朝滅亡之後,就迎來了商朝的時代,我們熟悉的紂王和妲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朝代。商紂王的昏庸和妲己的嫵媚結合在一起,百姓有苦難言。但是生活還要繼續,百姓們總是要想辦法生存,而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交易,也有了貨幣。剛開始,市面流通的貨幣很雜亂,後來經過政府的統一之後,只允許兩種貨幣通用。你知道古代商朝流通的貨幣有哪幾種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商朝流通的貨幣是貝幣和甲幣。

雖然商朝的人民已經比遠古時代的人民生活方式改善了很多,但是他們那個時候各方面都比較落後,也無法使用先進的工具,所以,在商朝流通的貨幣只有貝幣和甲幣。這是因為要在那個時候,海邊的人們都去撿地上的貝殼,貝殼的數量很多,用來做貨幣非常的方便,另外就是烏龜了,人們在之前喜歡用龜殼來占卜,所以甲幣也是用烏龜的殼製成的。

『肆』 為什麼黃金在古代成為了世界通用的貨幣

  • 因為黃金本身的金屬屬性和貨幣屬性決定的成為貨幣。在當時有的金屬甚至還沒有被發現。比如鋁在當時就極其稀有比黃金還要貴重。但是太稀有因此就不便流通,到後來鋁泛濫了。

  • 黃金成為衡量尺度從公元前就開始了,煉金術其實是西方化學的前身,在中世紀出現的。

  • 東西方其實對黃金的看法基本相同。

『伍』 中國古代貨幣在世界通用的朝代

從來沒有。古代歐洲和亞洲是基本上不見面。
一、貝幣是我國最早的一種貨幣
貝幣是我國最早的一種貨幣
二、先秦銅幣
布幣
刀幣
圓錢
三、秦漢銅幣
秦、漢半兩
兩漢五銖
新莽錢幣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的貨幣
王銖錢
其他貨幣品種
五、唐、五代銅幣
開元通寶
年號錢
五代十國錢幣
六、兩宋銅錢
北宋銅錢
南宋鉛錢
七、遼、西夏、金、元銅幣
遼代銅錢
西夏銅錢
金代銅錢
元朝和元末農民起義銅錢
八、明、清銅錢
明、南明和明末農民起義軍銅幣
清、三藩、太平天國銅錢
太平天國銅錢
銅元
九、鉛錢、鐵錢
鉛錢、鐵錢
十、金、銀和金、銀幣
黃金和金幣
白銀和銀幣
十一、紙幣
北宋交子和南宋會子
金、元紙幣
明、清紙幣

『陸』 古代各種貨幣是如何產生的有哪些貨幣形式至今仍在使用嗎

其實在文明社會之前就有類似貨幣的東西出現了,它們可以是獸骨、獸皮,亦或是加工過的石頭。當然這個階段更傾向於以物換物,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出現就相對晚了一些。

古代中國是世界較早使用貨幣的國家,早在商朝時期,當時的人們就使用貝殼當作貨幣,這個階段的貨幣自身價值並不高,只是充當中間交換物,不過這和現代的紙幣倒是有很多相似點。不過,說到這里有些人會想到,去海邊撿貝殼不就有錢了嗎?其實這個想法不成立,因為當時雖然沒有防偽技術,但是商朝的大部分領土都是內陸地區,海邊的貝殼屬於稀有物品,因此想大量獲取貝殼並不容易。


在金屬貨幣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貨幣,它們自身不是貴金屬,價值卻遠超自身的價值,甚至超過貴金屬,那就是信用貨幣,這種貨幣在古代也是很流通的,影視作品中常見的「銀票」、現代的紙幣都屬於其中之列,他們都是由一個機構發行,並且被承認的貨幣,這種形態的貨幣也成為了後來世界上最為流通的「貨幣」。

雖然現代人們出門往往都不帶現金了,但是貨幣的歷史和人類發展的歷史是息息相關的,未來「貨幣」的形態會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柒』 在古代,為何黃金白銀能夠成為全世界通用的貨幣

貨幣的出現起源於神農之世,最開始的時候人們將貝殼看作是可交換商品的憑證。後來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慢慢地貨幣種類也多了起來,在秦始皇時期,貨幣實現了統一,以黃金和白銀為首的流通貨幣開始在歷史長河中發揮作用。古代時由於貨幣一長時間不能夠統一,但是黃金和白銀卻被所有國家認為是貴重金屬,其稀有性和物質的穩定性兩個特點決定了它們能夠成為通用貨幣。

三、貨幣的發展

直到今天,黃金和白銀依舊作為國際市場上各國之間通用的貨幣。這與這兩樣貨幣的價值有關,由於他們倆的稀缺性讓人們更加覺得珍貴,以黃金或是白銀來衡量商品是否等值,作為商品交易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判斷標准。黃金和白銀作為流通貨幣的發展也將不斷持續跟進,歷史終究是不會停下發展的腳步。


『捌』 中國從古至今流通過的貨幣有哪些,列出來

中國的貨幣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種類繁多,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貨幣文化。先秦時期的貨幣,各諸侯國實行不同的貨幣制度:在不同地區使用形制各異的刀幣、布幣、環錢。秦統一中國後,中國貨幣主要以環錢為主要形制。到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到明代,白銀成了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編輯本段]【商代錢幣】在中國的商代,已經開始以貝殼作為貨幣使用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天然的貝殼作為貨幣漸漸供不應求了,於是出現人工貝幣,如石貝幣、骨貝幣、蚌貝幣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現了用銅質的金屬貝幣。 [編輯本段]【先秦錢幣】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貝幣則完全退出了歷史舞台,各地區因社會條件和文化差異而形成了不同的貨幣。主要有:楚國地區的蟻鼻錢、黃河流域的布幣、齊燕地區的刀幣和三晉兩周地區的環錢。 [編輯本段]【秦漢錢幣】秦半兩銅錢秦滅六國後,廢除各國的布幣、刀幣等舊幣,將方孔半兩錢作為法定貨幣,中國古貨幣的形態從此固定下來了,一直沿用到清末。
漢承秦制,並允許民間自鑄。西漢的銅錢仍然是用其重量來命名的,但重量與名稱漸漸地不符了。西漢的銅錢主要有三種:半兩、三銖、五銖。
西漢末年,王莽攝政和新朝統治時期,托古改制,十餘年間就進行了四次大的幣制改革,王莽錢名目等級繁雜,其幣制改革以失敗告終。
東漢所鑄的錢,都是五銖錢。 [編輯本段]【三國魏晉南北朝錢幣】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動亂,金屬貨幣的流通范圍減小,且形制多樣,幣值不一,出現了重物輕幣的現象。
三國時期的曹魏實行的實物貨幣政策,魏明帝時恢復鑄行五銖錢,形制與東漢時期五銖相似。蜀漢和東吳多實行大錢。屬幣主要有:直百五銖、直百等。吳幣主要有: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二千等。
西晉成立後主要沿用漢魏舊錢,兼用谷帛等實物;東晉成立之初則沿用用吳國舊錢,後來出現了五銖小錢,相傳是吳興沈充所鑄,所以又稱:「沈郎五銖」。
十六國期間的成漢李壽鑄行了中國最早的年號錢「漢興」錢;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十分動盪,幣值混亂,私鑄現象嚴重。北朝從北魏開始,錢文逐漸擺脫紀重局限,逐步向年號錢制過渡。 [編輯本段]【隋唐五代十國錢幣】隋朝的建立,使中國混亂的貨幣趨向於統一,隋文帝開皇三年鑄行了一種合乎標準的五銖錢,並禁止舊錢的流通。
開元通寶唐武德四年鑄行的年號錢——開元通寶,以前的紀值紀重錢幣一去不復返,代之的是寶文幣制(主要是通寶、元寶和重寶)。開元通寶是唐朝三百年的主要鑄幣,另外還鑄有乾封重寶、乾元重寶、大歷元寶、建中通寶、咸通玄寶及史思明所鑄順天元寶、得壹元寶等。
五代十國政治分裂割據,改朝換代像走馬燈一樣,各國以鑄惡錢來增強自身實力,以達到削弱他國力量的目的,故錢幣甚多,但質量不高。 [編輯本段]【宋遼金西夏錢幣】中國宋代是鑄幣業比較發達的時期,從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前代,是繼王莽錢之後的又一個高峰。宋朝貨幣以銅錢為主,南宋以鐵錢為主。北宋以後的年號錢才真正開始盛行,幾乎每改年號就鑄新錢,錢文有多種書體。同時,白銀的流通亦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在北宋年間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其後陸續出現有別的紙幣:會子和關子,且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此外,對子錢、記監錢、記爐錢、記年錢亦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御書錢堪稱一絕。
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國家,起初使用中原地區的貨幣,後來自鑄幣,以漢文作為為錢文,所鑄的錢幣多為不精。
西夏曾鑄行過兩種文字貨幣,一種是西夏文,叫「屋馱錢」;一種是漢文錢,形制大小與宋錢相似。西夏的錢幣鑄制精整,文字秀麗。
金國由女真族所建,曾統治過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其所鑄 錢幣種類繁多,除用銅錢外,亦用紙幣,均以漢文為幣文。金國的錢幣受南宋的影響較大。 [編輯本段]【元明清錢幣】在元代,紙幣在流通中成了主要的貨幣,銅錢的地位減弱,與此同時白銀的流通量佔有很大的比例。元朝的統治者信奉佛教,因此鑄行一些小型的供養錢、廟宇錢供寺觀供佛之用。
明代大力推行紙幣——鈔,明初只用鈔不用錢,後來改為錢鈔兼用,但明代只發行了一種紙幣——大明寶鈔。白銀在明代成為了法定的流通貨幣,大我交易多用銀,小交易用鈔或錢。明代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清朝主要以白銀為主,小額交易往往用錢。清初鑄錢沿襲兩千多年前的傳統,採用模具制錢,後期則仿效國外,用機器制錢。清末,太平天國攻進南京後,亦鑄銅錢,其錢幣受宗教影響較大,稱為「聖寶」

『玖』 除了銅錢,歷史上還有哪些關於錢的貨幣在流通

歷代錢幣特徵 [編輯] 商代錢幣
在中國的商代,已經開始以貝殼作為貨幣使用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天然的貝殼作為貨幣漸漸供不應求了,於是出現人工貝幣,如石貝幣、骨貝幣、蚌貝幣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現了用銅質的金屬貝幣。[編輯] 先秦錢幣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貝幣則完全退出了歷史舞台,各地區因社會條件和文化差異而形成了不同的貨幣。主要有:楚國地區的蟻鼻錢、黃河流域的布幣、齊燕地區的刀幣和三晉兩周地區的環錢。[編輯] 秦漢錢幣 秦半兩銅錢
秦滅六國後,廢除各國的布幣、刀幣等舊幣,將方孔半兩錢作為法定貨幣,中國古貨幣的形態從此固定下來了,一直沿用到清末。
漢承秦制,並允許民間自鑄。西漢的銅錢仍然是用其重量來命名的,但重量與名稱漸漸地不符了。西漢的銅錢主要有三種:半兩、三銖、五銖。
西漢末年,王莽攝政和新朝統治時期,托古改制,十餘年間就進行了四次大的幣制改革,王莽錢名目等級繁雜,其幣制改革以失敗告終。
東漢所鑄的錢,都是五銖錢。[編輯] 三國魏晉南北朝錢幣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動亂,金屬貨幣的流通范圍減小,且形制多樣,幣值不一,出現了重物輕幣的現象。
三國時期的曹魏實行的實物貨幣政策,魏明帝時恢復鑄行五銖錢,形制與東漢時期五銖相似。蜀漢和東吳多實行大錢。屬幣主要有:直百五銖、直百等。吳幣主要有: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二千等。
西晉成立後主要沿用漢魏舊錢,兼用谷帛等實物;東晉成立之初則沿用用吳國舊錢,後來出現了五銖小錢,相傳是吳興沈充所鑄,所以又稱:「沈郎五銖」。
十六國期間的成漢李壽鑄行了中國最早的年號錢「漢興」錢;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十分動盪,幣值混亂,私鑄現象嚴重。北朝從北魏開始,錢文逐漸擺脫紀重局限,逐步向年號錢制過渡。[編輯] 隋唐五代十國錢幣
隋朝的建立,使中國混亂的貨幣趨向於統一,隋文帝開皇三年鑄行了一種合乎標準的五銖錢,並禁止舊錢的流通。開元通寶
唐武德四年鑄行的年號錢——開元通寶,以前的紀值紀重錢幣一去不復返,代之的是寶文幣制(主要是通寶、元寶和重寶)。開元通寶是唐朝三百年的主要鑄幣,另外還鑄有乾封重寶、乾元重寶、大歷元寶、建中通寶、咸通玄寶及史思明所鑄順天元寶、得壹元寶等。
五代十國政治分裂割據,改朝換代像走馬燈一樣,各國以鑄惡錢來增強自身實力,以達到削弱他國力量的目的,故錢幣甚多,但質量不高。[編輯] 宋遼金西夏錢幣
中國宋代是鑄幣業比較發達的時期,從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前代,是繼王莽錢之後的又一個高峰。宋朝貨幣以銅錢為主,南宋以鐵錢為主。北宋以後的年號錢才真正開始盛行,幾乎每改年號就鑄新錢,錢文有多種書體。同時,白銀的流通亦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在北宋年間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其後陸續出現有別的紙幣:會子和關子,且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此外,對子錢、記監錢、記爐錢、記年錢亦應運而生。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御書錢堪稱一絕。
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國家,起初使用中原地區的貨幣,後來自鑄幣,以漢文作為為錢文,所鑄的錢幣多為不精。
西夏曾鑄行過兩種文字貨幣,一種是西夏文,叫「屋馱錢」;一種是漢文錢,形制大小與宋錢相似。西夏的錢幣鑄制精整,文字秀麗。
金國由女真族所建,曾統治過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其所鑄錢幣種類繁多,除用銅錢外,亦用紙幣,均以漢文為幣文。金國的錢幣受南宋的影響較大。[編輯] 元明清錢幣
在元代,紙幣在流通中成了主要的貨幣,銅錢的地位減弱,與此同時白銀的流通量佔有很大的比例。元朝的統治者信奉佛教,因此鑄行一些小型的供養錢、廟宇錢供寺觀供佛之用。
明代大力推行紙幣——鈔,明初只用鈔不用錢,後來改為錢鈔兼用,但明代只發行了一種紙幣——大明寶鈔。白銀在明代成為了法定的流通貨幣,大交易多用銀,小交易用鈔或錢。明代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清朝主要以白銀為主,小額交易往往用錢。清初鑄錢沿襲兩千多年前的傳統,採用模具制錢,後期則仿效國外,用機器制錢。清末,太平天國攻進南京後,亦鑄銅錢,其錢幣受宗教影響較大,稱為「聖寶」。[編輯] 古代貨幣列表
貝幣
天然貝幣
人工貝幣
金屬貝幣
蟻鼻幣
銅幣
刀幣
布幣
環錢
方孔錢
三銖
四銖
五銖
開元通寶(唐代)
王莽錢
紙幣
交子(北宋)
會子(南宋)
關子(南宋)
中統元寶交鈔(元代)
大明寶鈔(明代)

『拾』 古代的國際貿易採用什麼貨幣結算古代有沒有匯率這東西

古代國際貿易主要用白銀結算。

熱點內容
股票上市歷史上的今天 發布:2025-05-10 13:42:32 瀏覽:394
買入理財通能有多少利息賺 發布:2025-05-10 13:37:07 瀏覽:453
10w在股市裡什麼水平 發布:2025-05-10 13:26:32 瀏覽:731
軍工的基金怎麼操作 發布:2025-05-10 13:12:54 瀏覽:510
京東金融官網招聘電話號碼是多少 發布:2025-05-10 13:12:49 瀏覽:843
美國股市現在怎麼寫 發布:2025-05-10 13:11:56 瀏覽:106
基金430號賣出什麼時候到賬 發布:2025-05-10 12:52:55 瀏覽:205
美國打敘利亞對美國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5-10 12:45:42 瀏覽:298
買到退市股票的風險 發布:2025-05-10 12:45:42 瀏覽:849
為什麼有的期貨波動大有的波動小 發布:2025-05-10 12:34:21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