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大學貨幣銀行學講了什麼

大學貨幣銀行學講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09 00:16:35

Ⅰ 《貨幣銀行學》課程講什麼內容

《貨幣銀行學》既研究貨幣、信用、銀行活動的一般規律,現代金融經濟運行的一般形式、規范、原則、操作程序,又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特殊規律。其內容既具有宏觀性、綜合性、戰略性,又具有微觀性、個別性、適用性。本課程既是政治經濟學的具體和深化,又是金融經濟本身運行規律、規則及經營管理方法的概括與升華。
學習本課程,應該能夠較全面地掌握貨幣、金融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認識貨幣、信用、銀行活動的基本規則,了解其歷史發展過程及其進一步發展的趨勢,聯系我國貨幣金融政策、法律規章制度、金融體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養、提高分析與解決金融理論與實際問題的能力。

Ⅱ 貨幣銀行學和金融學的區別

金融學只是經濟學學科下的一個學科而已。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GBT13745-2009(人文社科類)》,一級學科經濟學下設以下二級學科: 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比較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發展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世界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管理經濟學 數量經濟學會計學審計學技術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勞動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物流經濟學工業經濟學 農業經濟學交通運輸經濟學建築經濟學商業經濟學價格學旅遊經濟學。信息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保險學國防經濟學經濟學其他學科。從理論上說,經濟學的范疇遠比金融學大得多。

說通俗點,經濟學偏於理論,長於思辨。金融學偏於應用 ,長於實踐。

拓展資料:

歷史起源

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後,「貨幣信用學」的名稱逐漸被廣泛採用。這時,開始注意對金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一些理論問題加以探討,如:人民幣的性質問題,貨幣流通規律問題,銀行的作用問題,財政收支、信貸收支和物資供求平衡問題等等。不過,總的說,在這期間,金融學沒有受到重視。

參考資料:網路金融學

Ⅲ 貨幣銀行學和貨幣金融學有什麼區別

貨幣銀行學和貨幣金融學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1)我們國家說的金融學主要指貨幣銀行學,但在外國,金融學是指微觀金融學,也關於證券,金融衍生產品定價,金融創新,金融工程,金融市場的研究。

(2)貨幣金融學,是我國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課程教材,是在《貨幣銀行學》的基礎上,做了較大修改而成的。具體涉及金融機構、金融市場、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國際金融與經濟均衡等。

(3)貨幣銀行學側重宏觀,國內的課程;金融學側重微觀,國外的課程

(3)大學貨幣銀行學講了什麼擴展閱讀:

貨幣銀行學:

《貨幣銀行學》突出對金融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介紹和基本管理技能的傳授,力求規范化、准確化、簡潔化。在系統介紹成熟的金融理論過程中,緊密結合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理論聯系實際,及時總結了我國金融改革中的經驗教訓。

《貨幣銀行學》條理清晰、結構分明、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介紹了國內外金融理論和實踐的最新動態。《貨幣銀行學》可作為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的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工商管理碩士和其他金融機構管理人員的參考讀物。

參考鏈接:網路_貨幣銀行學

Ⅳ 什麼是貨幣銀行學

貨幣銀行學是2010年1月19日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文利等。

《貨幣銀行學》突出對金融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介紹和基本管理技能的傳授,力求規范化、准確化、簡潔化。在系統介紹成熟的金融理論過程中,緊密結合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理論聯系實際,及時總結了我國金融改革中的經驗教訓。

《貨幣銀行學》條理清晰、結構分明、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介紹了國內外金融理論和實踐的最新動態。《貨幣銀行學》可作為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學生的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工商管理碩士和其他金融機構管理人員的參考讀物。

貨幣銀行學是經濟基礎理論之一,它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並列為現代經濟理論五大基礎學科。國家教育部把其列為高等學校財經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貨幣銀行學是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無論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都要學習一些貨幣銀行學知識。

(4)大學貨幣銀行學講了什麼擴展閱讀

貨幣銀行學的研究內容:

第一,貨幣的性質、職能,貨幣制度的演變及貨幣流通的規律;

第二、信用關系、信用形式、利息和利率等;

第三、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構成、功能和運行機制;

第四、銀行制度的演變,銀行體系的構成與中央銀行制度;

第五、貨幣供求、貨幣政策等宏觀金融控制和金融管理問題;

第六、國際貨幣及其運動、匯率理論、國際收支平衡及國際金融體系的構成等。

Ⅳ 貨幣銀行學學的些什麼

貨幣銀行學是一門研究金融領域各要素及其基本關系與運行規律的經濟科學。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每一個家庭或個人、各類經濟單位幾乎每天都要接觸貨幣,都要同金融打交道;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貨幣來計價,任何購買都要用貨幣來支付;人們與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有各種經濟關系,例如去存款、取款、付款,去申請各種生產經營性貸款或消費貸款,去辦理各種保險,去購買有價證券,等等;報刊、電視、電台每天都要報道股票行情、外匯牌價、借貸利率等各種金融信息。總之,現代社會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藉助貨幣信用形式來完成,一切經濟政策和調控措施也都要通過貨幣金融手段來發揮作用。在這種經濟社會里,貨幣、信用、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總量、金融調控與監管、國際金融、金融穩定與發展等貨幣銀行學所包括的基本范疇具有極端的重要性,貨幣銀行學就是專門研究這些范疇的學科。因此,只有通過學習貨幣銀行學,才能掌握、理解和分析研究這些重要的金融范疇。

Ⅵ 謝菲爾德大學貨幣銀行學專業怎麼樣能不能跟我詳細講講這個專業課程是怎麼設置的有師兄師姐解答更好

謝菲爾德大學的貨幣銀行學課程全稱MSc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e,學習內容還包括金融學,課程的核心模塊是:計量經濟方法、宏觀經濟分析、現代金融、現代銀行和金融理論、國際貨幣與金融、資產定價。
選修模塊(選兩門)有:產業組織、高級數理經濟、貨幣經濟學和動態優化、開發性金融、應用宏觀計量經濟學、應用微觀經濟學

課程鏈接:https://www.sheffield.ac.uk/postgraate/taught/courses/sscience/economics/money-banking-finance-msc

Ⅶ 關於《貨幣銀行學>,主要講的關於什麼的

貨幣銀行學的核心內容是貨幣供給和需求、利率的決定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宏觀金融經濟現象的解釋和相應的政策建議。

Ⅷ 貨幣銀行學怎麼學

一、課程地位與所佔學分

貨幣銀行學課程是全國自學考試金融與金融管理學科各專業必考的公共課,是為培養自學考試者金融學基本理論知識和研究運用能力而設置的基礎課程。本課程為6學分。

貨幣銀行學既研究貨幣、信用、銀行活動的一般規律和現代金融經濟運行一般形式規范、原則、操作程序,又著力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特殊規律、原則和形式規范。其內容既具有宏觀性、綜合性、戰略性,又具有微觀性、個別性、策略性、適用性的特點。故本課程既是政治經濟學的具體和深化,又是金融經濟本身運動規律和運行規律、規則、經營方法的概括與升華。

設置本課程的具體目的和要求是:自學考試者應比較全面地掌握貨幣銀行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認識貨幣、信用、銀行活動的規律性,了解貨幣、信用、銀行的歷史發展進程,人類在金融運行方面積累的基本經驗,當代進一步發展趨勢,我國貨幣金融政策、法律、規章制度、金融體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養和提高分析與解決金融工作問題的能力,畢業後更好地適應金融工作和金融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學習方法指導

學習對有些人來講是痛苦,對有些人來講則是快樂,不同心境下的學習,效果差別是很大的。對同學們來講,學習首先要培養興趣,激發自己學習金融知識、積極投身於祖國金融改革與發展中去的熱情。當然,僅有熱情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大家還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學考試的良好的學習方法。

1.運用歷史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根據該事物發生、發展的內在規律學習,有助於大家抓住學習的主線,有助於培養大家的學習興趣,有助於良好學習方法的培養,從而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貨幣銀行學這門科學是沿著貨幣?信用?銀行這一內在規律發展的。貨幣這一部分的內容是沿著商品?貨幣?貨幣流通?貨幣制度?貨幣供求?貨幣政策這一規律發展的;信用這一部分的內在發展規律是信用行為的產生?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信用價格(即利率)?信用行為發生的場所(即金融市場);銀行這一部分的內在發展規律是銀行的產生?中央銀行?其他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隨著國際間經濟交往的產生與發展,金融又從國內走向國際,從而有了外匯、國際收支、國際金融市場和國際借貸等問題。當然,上面各部分內容是相互交錯、相互促進而共同發展的。

2.在全面系統學習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本課程涉及到政治經濟學的最難部分??勞動價值學說、經濟生活中最普遍存在然而又是最難把握的貨幣信用運行規律,以及內容最復雜、聯系面最廣的銀行制度、銀行政策和銀行業務問題。只有牢牢把握住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才能解決這些問題。這就要求自學者必須全面系統學習各章,才能解決基本問題,才能融會貫通。

3.抓本質、記關鍵。本質亦即事物的內在規律,學習就是對規律的學習,這就要求大家首先要理解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記憶。我們反對死記硬背,但也不能不記,而記就要記關鍵,記那些能反映事物內在規律即本質的關鍵詞、關鍵句子和觀點。

4.理論聯系實際。貨幣銀行學研究許多重大的貨幣、信用、銀行理論問題,也研究政策、業務和管理問題。因此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一是將有關知識與身邊的經濟生活聯系起來;二是將有關知識與國家經濟發展狀況、財政金融政策乃至國際經濟形勢聯系起來。這將有助於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質,而這恰恰是參加自學考試的同學經常忽略也比較欠缺的。

5.經常性地閱讀有關經濟、金融方面的報刊、雜志和書籍,收聽、收看有關新聞媒體財經方面的新聞、評述等。這樣一可以擴大知識面,拓寬自己的視野;二可以增強金融術語的語感;三可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試卷結構分析

1.本課程的命題考試,是根據大綱規定的考試內容和考試目標來確定考試范圍和考試要求的。考試命題覆蓋各章,並適當突出重點章節,體現本課程的內容重點。

2.本課程在試題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一般為:識記佔15%,領會佔30%,應用佔55%。識記主要是要求大家能夠記住有關知識。例如,貨幣流通的概念是指在商品交換或流通過程中,貨幣作為流通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連續不斷的運動;金本位制的類型有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領會主要是要求大家不僅能記住有關知識,而且能夠理解、掌握其內在的規律。例如,對於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的關系,應能夠理解二者是一個決定與影響的關系,能夠掌握商品流通如何去影響貨幣流通,反過來貨幣流通又如何影響商品流通。應用是指大家在領會的基礎上,能夠利用有關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例如,運用商品流通與貨幣流通二者的關系分析我國當前的一些經濟現象和問題。

3.難度結構。試題難易度可以分為易、較易、較難、難四個等級。每份試題的分數比例一般為:易佔20%,較易佔30%,較難佔30%,難佔20%。必須注意,試題的難易度與能力層次不是一個概念,在各能力層次中都會存在不同難度的問題,切勿混淆。易就是有一定基礎的同學能夠容易地回答,例如金融市場的含義。較易就是有較好基礎的同學能夠容易地回答,例如金融市場的功能。較難就是有較好基礎的同學能夠回答,例如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的內容。難就是基礎扎實的同學能夠回答,例如我國貨幣需求理論的建立問題。

4.本課程考試試卷採用的題型結構:單項選擇題(約佔20%)、多項選擇題(約佔20%)、計算題(約佔5%)、名詞解釋(約佔15%)、簡答題(約佔25%)、論述題(約佔15%)等。各種題型可參見第三部分模擬試卷。

四、解題技巧和應注意的問題

1.單項選擇題的解題技巧和應注意的問題。對於較易的題,直接找出正確答案即可。對於較難的、無法直接找出正確答案的題,可以採用排除法。因為是單項選擇題,意思表達相同的一般不是選擇項,而兩個含義相對立的,其中一個很可能就是正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兩個答案都對,有時候都不完全對,這時只能選擇最適合題意的選擇項,因為單項選擇的要求是最優選擇。

2.多項選擇題的解題技巧和應注意的問題。總的要求是結果完全符合題意,不能多選,也不能少選。對於較難的可以先將答案分成幾組,因為是多選題,故每組內容應該是並列關系且有內在聯系,每組內選項之間不應自相矛盾,在此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選擇正確答案。

3.名詞解釋的解題技巧和應注意的問題。名詞解釋就是將名詞的本質進行闡述,故總的要求是用詞准確(即關鍵詞要准確),解釋完整。若記憶清楚、准確,直接答出即可,若沒有記住,也不要輕易放棄,可以搜索一下相關知識,利用與其他相關知識的聯系,就詞語進行解釋。

4.計算題的解題技巧和應注意的問題。總的要求是公式正確,過程完整,結果准確。在解題過程中,首先將題目所給條件理清,然後把公式寫出來,再把所給條件帶入公式進行計算即可。但一定要注意條件陷阱,同時注意計算過程的完整和結果的准確,注意小數點的保留位數(如匯率一般保留至小數點後四位,而其他保留兩位即可)、分數的表示、百分比的表示等。

5.簡答題的解題技巧和應注意的問題。總的要求是層次清楚,用詞准確。對每一條答案要進一步解釋。答題前,最好將問題重復一遍,以求答題完整。

6.論述題解題技巧和應注意的問題。總的要求是內容充實,有理有據,論證充分,層次清楚,邏輯性強。首先要將論證有關概念列出,然後提出問題,根據理論,結合實踐進行論證。

Ⅸ 大學金融學學些什麼

課程名稱:貨幣銀行學英文名稱: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西方經濟學內容簡介:本課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是研究貨幣、信用、銀行各自運行規律及三者間內在聯系以及政府如何運用之以影響經濟的一門學科。是經濟類專業的必修課。適用專業及層次:經濟類專業本科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曹龍祺主編:《金融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參考書目:(1)黃達主編:《貨幣銀行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2)姚長輝主編:《貨幣銀行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課程名稱:金融市場學英文名稱:Financial market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宏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高等數學》等內容簡介:現代金融市場是現代金融經濟的核心,它在金融經濟體系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金融市場學》是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金融市場運行機制及其各主體行為規律的科學。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現代金融市場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現代金融市場的各種運行機制、金融資產的定價方法、主要金融變數的相互關系及各主體的行為,並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方法解決金融市場的相關問題。為日後進一步深造或從事實際工作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本課程是金融學專業核心課程,力圖使學生全面掌握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金融市場運行的原理和規律,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二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張亦春主編(著):《金融市場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參考書目:(1)謝百三主編:《金融市場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社(2)夏德仁、王振山主編:《金融市場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課程名稱: 國際金融學 (雙 語)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學分: 3總學時:54 先修課程: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貨幣銀行學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介紹和講述國際金融領域傳統的和最新的原理和政策,主要內容包括:1、國際支付和交易體系(主要說明國際貨幣金融交易活動的衡量、這些活動所遵循的的規則框架以及對這些活動起促進作用的外匯市場及其價格)。2、國際金融市場(包括國際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3、國際收支和匯率決定理論(主要是具有代表性的彈性理論和吸收論的分析和介紹,說明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以及經濟增長或緊縮如何影響一國國際收支和匯率)。4、開放宏觀經濟學和政策分析(包括開放的經濟分析框架、在不同資本流動程度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條件下的經濟政策及其效果、開放的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價格水平、實際產出和經濟決策問題的分析)。5、世界經濟中的一國和多國的政策制定(在一國政策制定方面,主要分析不同宏觀經濟政策在實現內外均衡目標方面的差異,提出政策指派原理,然後分析匯率水平在短期內出現的超調現象及其原因。在多國政策制定方面,主要分析國家間的政策協調、貨幣聯盟和匯率目標區等政策合作和政策協調的潛在收益和潛在成本)。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本科 考核方式:考試 選用教材:Joseph P. Daniels and David D. Vanhoo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影印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參考書目: (1)Thomas A. Pugel(2005),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北京(2)Ephraim Clark(2003), International finance.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3)姜波克(2000),國際金融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課程名稱:西方貨幣金融理論英文名稱: Western Money and Finance Theory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等。內容簡介:本課程系統介紹了西方貨幣金融理論發展的背景以及理論和政策主張的基本內涵,把握西方貨幣金融理論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並通過理論發展探尋金融發展的內在規律。主要內容有利息與利率、貨幣政策、金融發展、金融創新、金融脆弱性與金融風險以及金融監管等。本課程是金融學專業重要的理論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宏觀和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國際金融學等基礎理論知識。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三年級考核方式:考查選用教材:伍海華主編(著): 《西方貨幣金融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2年版參考書目:(1)王廣謙主編:《20世紀西方貨幣金融理論進展與述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2)凱恩斯著:《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3)羅納德·I·麥金農著:《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聯書店1988年版(4)艾倫·加特著:《管制、放鬆管制與重新管制》,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5)胡維熊著:《利率理論與政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課程名稱:《金融監管理論與實務》英文名稱: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學分: 3學分總學時: 54學時先修課程: 《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證券投資學》。內容簡介:《金融監管理論與實務》是金融學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幹課程,是一門集理論性與應用性於一體的專業必修核心課程。本課程在對金融監管的內涵、金融監管的歷史演變和理論基礎、金融監管目標和原則、金融監管體制等內容講授的基礎上,著重就中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市場准入、日常運營和市場退出的監管內容和監管手段或方法進行詳細的講授。目的是使學習者在全面了解金融監管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系統掌握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內容、方法和程序,從而能夠勝任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監管部門的實踐工作。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三、四年級學生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郭田勇主編:《金融監管教程》,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1月版。參考書目:[1] 韓漢君、王振富、丁忠明編著:《金融監管》,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2] 陳學彬、鄒平座編著:《金融監管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 衛新江等著:《金融監管學》,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2月版;[4] 李成編著:《金融監管學》,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版。 課程名稱:金融風險管理 英文名稱: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學分:3 總學時:54 先修課程: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概率與統計等內容簡介:本課程是一門專業核心課,內容主要包括金融風險的基礎理論、金融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與原理、金融風險的分類管理、風險管理與資本管理、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等。本課程立足於當代金融業發展的實際,重點講授金融風險管理的流程、技術與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金融風險管理意識,教會學生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引導學生把握學科發展前沿,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他們將來從事金融理論研究和金融實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 考核方式:考試 選用教材:朱忠明等編,《金融風險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參考書目: 1、Philippe Jorion,《金融風險管理師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2、馬克.洛爾,《金融風險管理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版3、特里.J.沃特沙姆,《金融數量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4、勒內 M. 斯塔茨,《風險管理與衍生產品》,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5、趙志宏,《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課程名稱:商業銀行經營學
英文名稱: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學 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貨幣銀行學、西方經濟學、初級財務會計(或銀行會計)適用專業與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內容簡介:商業銀行的基本理論與業務的發展,近年來非常迅速。國際商業銀行的發展與變化,不斷地為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而改革又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比較寬松的環境。在競爭日益加劇的條件下,商業銀行既改革傳統的業務,又創造新的業務,而且在服務上不斷推陳出新。業務的技術性和復雜程度都大大超過以前。因此,本課程的內容也相當多而且比較復雜,這要求學生有較好的貨幣銀行學理論,並要有一定數學基礎和英文基礎。 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商業銀行經營學》,戴國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參考書目:1 .制度類:如《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巴塞爾協議》等
2 .相關教材類:《商業銀行管理》, [ 美 ] ,彼得· S ·羅斯 / 著, 3.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毛秋蓉主編,科學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 課程名稱:《金融會計學》英文名稱:Banking Accounting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初級會計學、貨幣銀行學、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理論 與實務等。內容簡介:本課程是一門專業會計學,內容包括:銀行會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核算方法、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業務核算、金融機構往來業務核算以及銀行內部財務管理的核算。本教學立足於金融體制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和改革,著重講授基本的和主要的業務核算,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銀行會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核算方法,為他們將來從事銀行工作打下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適用專業與層次:金融專業本科二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王允平等主編《新編銀行會計》 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2(1999.4重印)參考書目:(1)丁元霖主編《銀行會計》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7版 (2)張維新新編著《商業銀行會計實務》 海天出版社 2001.6版 (3)王允平、李曉梅主編《商業銀行會計》立信會計出版 社2003.8版(4)中國人民銀行會計司編《支付結算制度匯編》新華出版社1997.12版(5)嚴華麟主編《現代銀行會計基礎》中國物價出版社2005.5版 課程名稱:《財務管理學》英文名稱:Financial Management學分:2總學時:36先修課程:初級會計學內容簡介: 本課程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財務管理的基礎與方法;第二部分財務管理的主體內容,即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以收益分配管理;第三部分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與評價的基本方法。 本課程是會計專業的主幹課程,作為金融專業的選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加強多方能力的培養,為他們將來更好地從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礎。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專業本科三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荊新等主編《財務管理學》中國大學出版社2002.6第三版參考書目:(1)陳國欣主編《財務管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11版 (2)王慶成主編《財務管理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版 (3)[美]道格拉斯·R·愛默瑞等著《公司財務管理》(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版 課程名稱:《初等會計學》英文名稱:Primary Accounting 學分:3總學時:42先修課程:無內容簡介: 本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各專業方向的基礎課。內容包括會計確認、記錄、報告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它主要是闡述會計及會計核算的基礎知識。為後繼的會計類、管理類課程的學習打下一個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專業本科一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朱小平等主編《初等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版參考書目:(1)韓樹旺主編《最新會計實務全書》航空工業出版社2001.3版(2)管一民主編《基礎會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10版 (3)魏振雄主編《會計學基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2版 課程名稱:銀行信貸管理英文名稱:Management of Bank Credit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企業財務分析、 經濟法內容簡介:「銀行信貸管理」是金融學專業的專業課程。該課程介紹了商業銀行的存、貸款業務及原理,解釋了銀行資金運作的規律及內容,闡明了銀行信貸管理的內容及方法。通過該課程學習,應初步建立有關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及管理的知識體系,了解相關的操作內容及要求,培養信貸分析的能力及風險控制的理念,為涉足信貸管理領域及參與相關工作奠定基礎。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江其務主編, <<銀行信貸管理學>>,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1年第2版參考書目:1、[ 美 ] ,彼得· S ·羅斯 / 著,《商業銀行管理》2、毛秋蓉主編,《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科學出版社, 2005 年 10 月 課程名稱:證券投資學英文名稱:Securities investment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高等數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內容簡介:證券投資學是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分析了現代金融市場運行的方式和規律、操作實務。首先證券投資學將系統地介紹有關證券投資工具和證券市場的一般性的基礎知識,為在資本市場和證券投資領域的研究提供必需的基礎理論准備;另外本課程將系統地講授證券投資學的一般理論和方法。一般理論包括:利率期限結構理論,CAPM,APT,期權、期貨定價理論。一般方法包括:凈現值定價法,股票和債券的定價,投資組合分析,投資基金管理,投資組合業績評估;本課程還將系統地講述有價證券價格的決定以及影響有價證券的宏觀、中觀、微觀等因素;同時講授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基本理論、方法和若干技術指標。最後將就證券市場監管的理念、要素、體制以及中國加入WTO後金融也全面開放後的中國證券市場監管等問題進行論述。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三、四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吳曉求,《證券投資學》(第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參考書目:1、曹鳳岐主編.《證券投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2、張松齡著.《股票操作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2002年 3、任淮秀主編.《證券投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課程名稱:保險學英文名稱:Insurance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經濟學、金融學、高等數學內容簡介:保險學課程立足於廣義保險學的框架,在基礎理論內容里介紹保險的概念、數理基礎、保險合同和其基本原則,透徹掌握基本理論。在保險實務介紹中,按商業保險、社會保險和政策保險的三大分類,介紹了壽險、產險、再保險及社會保險等各類品種,使學生初步了解保險業務知識,同時本課程還對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及監管理論進行介紹,分析講授保險費率釐定,保險准備金提留,保險資金運用,承保和理賠等經營環節知識和監管模式手段。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掌握熟悉保險合同和保險公司經營的主要理論和實務知識,使學習者在全面了解保險學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系統掌握保險工作的理論、方法、技術,具備在保險領域分析和解決實際技能,能夠獨立用所學的理論對保險領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對於金融專業各專業方向的學生要求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達到專業培養目標。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林寶清主編 《保險學》 魏華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參考書目:(1)孫祁祥 主編, 《保險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覃有土 主編, 《保險法教程:2002年修訂本》 (3)郝演蘇 主編 《財產保險學》 中央財經大學出版社(4)詹姆斯.S.特里斯曼等著 《風險管理與保險》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課程名稱:人身保險英文名稱:Life Insurance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保險學》《統計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內容簡介:《人身保險》是現代保險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金融、保險、財經等相關學科的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主要介紹人身保險的基本理論與實務,在《保險學原理》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系統地介紹人身保險的產生與發展,人身保險的分類,人身保險的原則,人身保險合同,人壽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健康保險,壽險保費的釐定,人身保險的營銷、承保、理賠,人身保險資金的運用以及人身保險的監管等問題。通過對本課程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保險意識和保險理念,提高保險科學方面的知識素養,為後續的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並培養學生把理論學習與對實際經濟活動的認識和研究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張洪濤、庄作瑾主編,《人身保險》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1)劉冬姣主編,《人身保險》中國金融出版社(2)許謹良主編,《人身保險原理與實務》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3)張洪濤主編,《人身保險案例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課程名稱:保險精算學 英文名稱:Actuarial Mathematics of Insurance 學分:3 總學時:54 先修課程:經濟學、高等數學、保險概論內容簡介:本課程的任務是要求學習者了解保險精算的基本知識,特別是壽險精算學的基本內容。包括利息理論、生命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理論。掌握保險精算的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能夠獨立用所學的理論對保險領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對於金融專業各專業方向的學生要求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達到專業培養目標。 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專業本科 考核方式:考試 選用教材:王曉軍 江星 劉文卿編著,《保險精算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參考書目: (1) 李秀芳 曾慶五主編《保險精算》 中國金融出版社 (2) 范克新編著 主編《保險精算學教程》 南京大學出版社(3) 雷宇編著《壽險精算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課程名稱:中央銀行學英文名稱:Central Bank Economics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學、國際金融學內容簡介:大致有五部分組成:1.中央銀行產生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中央銀行的性質、職能、地位等基本理論;2.中央銀行的業務運作,包括形成中央銀行資金來源與運用的資產負債業務和與貨幣資金運動相關但不進入資產負債表的銀行性業務,以及管理性業務的操作原理與操作方法;3.中央銀行作為一國最高金融管理當局,和宏觀經濟調控部門在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方面的理論與操作;4.中央銀行對金融業實施監督管理、保證經濟和金融穩健運行的原則和方法;5.中央銀行在開放經濟中的對外金融關系。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本科二、三年級學生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王廣謙, 《中央銀行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參考書目:1. 徐剛 沈禹均主編, 《中央銀行學概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 劉軍善著, 《論中國的貨幣政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3. 孔祥毅主編, 《中央銀行通論》 中國金融出版社4. 萬解秋 貝政新主編, 《中央銀行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5. 李早航主編, 《現代金融監管》中國金融出版社6. 劉錫良等編,《著中央銀行學》 中國金融出版社7. 李揚著,《中國金融改革研究》 江蘇人民出版社 課程名稱:國際結算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學分:3總學時:54先修課程: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學、國際金融學內容簡介:1、要求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國際結算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了解國際結算的重要意義及其實際應用。在懂得各種結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如何應用最佳的結算方式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果。2、要求掌握三種主要信用工具。匯票、支票與本票的性質與作用,特別是匯票的性質和作用、必備條件、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及流通程序等概念必須有清晰的了解。3、要求了解各種商業單據的性質、作用並切實掌握審單要點。4、要求掌握匯票、托收及信用證三種結算方式的基本概念,有關當事人的責任、義務以及其流通程序,進一步研究各種結算方式與促進國際貿易的關系以及它們對進出口方的利弊得失。適用專業及層次:金融學、國際貿易學、國際經濟學本科三年級考核方式:考試選用教材:蘇宗祥,《國際結算》 中國金融出版社參考書目:1、李曉潔主編,《國際貿易結算》,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2、梁琦主編,《國際結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蔡惠娟主編,《國際結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

熱點內容
影響東北經濟的股票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17:45:59 瀏覽:36
大金融有什麼表現 發布:2025-05-14 17:45:23 瀏覽:485
杭州股票交易中心 發布:2025-05-14 17:42:33 瀏覽:227
退市股票叫泰什麼電 發布:2025-05-14 17:36:55 瀏覽:213
袁立基金賬號怎麼算 發布:2025-05-14 17:34:33 瀏覽:353
用手機號查股票交易 發布:2025-05-14 17:32:25 瀏覽:296
交股票交易完怎麼退出交易 發布:2025-05-14 17:21:19 瀏覽:300
如何運用三大貨幣工具 發布:2025-05-14 17:20:04 瀏覽:682
股票交易不能登錄 發布:2025-05-14 17:16:19 瀏覽:107
退役軍人關愛基金什麼時候發放 發布:2025-05-14 17:09:57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