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實現貨幣供求均衡

如何實現貨幣供求均衡

發布時間: 2022-07-15 09:12:16

Ⅰ 影響貨幣均衡實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貨幣均衡實現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是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匯儲備穩中有升。上半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765億美元,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2%,繼續處於合理均衡區間。

二是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在全球主要貨幣中表現穩健。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跌,呈雙向波動,保持了較高彈性。境內期權市場1年期隱含波動率平均為5.0%,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波動幅度達7.5%,處於合理、適度范圍。前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CNY)累計小幅上升2.3%。

三是市場行為更加理性,市場預期保持穩定。從結售匯交易看,今年以來,市場主體保持了「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交易模式,說明市場主體更加理性,控制匯率風險的意識不斷增強。從外匯市場遠期、期權等相關指標看,匯率預期也保持了總體穩定,沒有形成一致性的單邊匯率預期。

四是跨境雙向投資依然活躍,跨境資金流動平穩有序。一方面,境外投資者保持了對國內投資的較高熱情。據商務部統計,前三季度我國非金融企業外商直接投資1033億美元,同比增長2.5%;外匯局的統計顯示。


Ⅱ 貨幣市場自動均衡的機制是什麼

貨幣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上保持一致的狀態。
(1)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有賴於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2)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最主要的實現機制是利率機制。除利率機制之外,還有:①中央銀行的調控手段;②國家財政收支狀況;③生產部門結構是否合理;④國際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個因素。
(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不僅是貨幣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號,而且對貨幣供求具有明顯的調節功能。因此,貨幣均衡便可以通過利率機制的作用而實現。
就貨幣供給而言,當市場利率升高時,一方面社會公眾因持幣機會成本加大而減少現金提取,這樣就使現金比率縮小,貨幣乘數加大,貨幣供給增加;另一方面,銀行因貸款收益增加而減少超額准備來擴大貸款規模,這樣就使超額准備金率下降,貨幣乘數變大,貨幣供給增加。所以,利率與貨幣供給量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動關系。就貨幣需求來說,當市場利率升高時,人們的持幣機會成本加大,必然導致人們對金融生息資產需求的增加和對貨幣需求的減少。所以利率同貨幣需求之間存在反方向變動關系。當貨幣市場上出現均衡利率水平時,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相等,貨幣均衡狀態便得以實現。當市場均衡利率變化時,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也會隨之變化,最終在新的均衡貨幣量上實現新的貨幣均衡。

Ⅲ 簡述貨幣均衡的科學含義及實現條件

如果假定Ms和P是已知的,則貨幣能否均衡就取決於國民收入Y和利率r這兩個重要條件。

貨幣的需求與供給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貨幣的均衡狀況是這兩者對立統一的結果。

貨幣均衡即貨幣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上保持一致的狀態。貨幣均衡是用來說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貨幣供給符合經濟生活對貨幣的需求則達到均衡。

特徵

1、貨幣均衡是貨幣供求作用的一種狀態,使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而非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價值上的完全相等。

2、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短期內貨幣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長期內是大體一致的。

3、貨幣均衡不是貨幣供給量和實際貨幣需求量一致,而是貨幣供給量與適度貨幣需要量基本一致。

Ⅳ 闡述現代貨幣的供給機制

供給機制:1)每個人手上原有舊幣的兌換;2)原持有金、銀的兌換;3)政府對個人債務的兌現;4)政府對個人資產的徵收;5)財政收入以外的政府支出:6)銀行貸款;7)外幣兌換;8)金融票據
一、利率的決定利率是貨幣的價格,如同一切物品和勞務的價格一樣是由貨幣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的。我們在了解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的基礎上就可以說明利率的決定。因此,當貨幣市場供求均衡,即人們想持有的貨幣量與實際持有的貨幣量相等時,決定了均衡利率。利率由貨幣市場的供求決定,因此,貨幣供求的變動都會影響利率。第三節IS—LM模型在簡單的凱恩斯主義模型中,只研究了利率與投資不變的情況下,總需求如何決定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但實際上,利率和投資都是變動的,而且,對總需求和國內生產總值影響較大。在IS—M模型中,我們分析在利率與投資變動的情況下,總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決定,以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
二、IS—LM模型是說明物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決定的模型。在這里,I是指投資,S是指儲蓄,L是指貨幣需求,M指貨幣供給。這一模型在理論上是對總需求分析的全面高度概括,在政策上可以用來解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因此,被稱為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核心。一、IS曲線IS曲線是描述物品市場達到均衡,即I=S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即利率高則國內生產總值低,利率低則國內生產總值高。
三、在物品市場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反方向變動是因為利率與投資成反方向變動。我們知道,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投資者一般要用貸款來投資,而貸款必須付出利息,所以利潤最大化實際是償還利息後純利潤的最大化。這樣,投資就要取決於利潤率與利率。如果利潤率既定,則投資就要取決於利率。利率越低,純利潤就越大,從而投資就越多;反之,利率越高,純利潤就越小,從而投資就越少。因此,利率與投資成反方向變動。投資是總需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投資增加,總需求增加,投資減少,總需求減少。而總需求又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方向變動。因此,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反方向變動。此外,自發總支出的變動會使IS曲線的位置平行移動。二、LM曲線LM曲線是描述貨幣市場達到均衡,即L=M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即利率高則國內生產總值高,利率低則國內生產總值低。在貨幣市場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同方向變動可以用凱恩斯主義的貨幣理論來解釋。根據這一理論,貨幣需求(L)由L1與L2組成。L1代表貨幣的交易需求與預防需求,取決於國內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方向變動,L2代表貨幣的投機需求,取決於利率,與利率反方向變動,貨幣的供給(M)是指實際貨幣供給量,由中央銀行的名義貨幣供給量與價格水平決定。貨幣市場均衡的條件是:M=L=L1+L2從上式中可以看出,當貨幣供給既定時,如果貨幣的交易需求與預防需求(L1)增加,為了保持貨幣市場均衡,則貨幣的投機需求(L2)必然減少。L1的增加是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的結果,而L2的減少又是利率上升的結果。因此,在貨幣市場上實現了均衡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必然是同方向變動的關系。貨幣供給量的變動會使LM曲線的位置平行移動。

Ⅳ 貨幣供需均衡怎樣使社會總供求達到平衡

本節講述貨幣供需均衡與社會總供需均衡的關系,分析並引出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概念。

〖教學准備〗

課件資料

〖教學內容〗

一、貨幣均衡的判斷

1.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

如果把貨幣供給看作是外生變數,它決定著貨幣需求。當經濟處在商品短缺階段時,經濟運行中,存在著大量的投資機會,貨幣需求非常大,貨幣的外生性非常明顯。

如果把貨幣供給看作是內生變數,它決定於貨幣需求。當經濟處在商品相對過剩階段時,在經濟運行中,投資機會不多,貨幣需求變小,貨幣供給的內生性變得非常明顯。在紙幣流通的情況下,發生通貨緊縮,正說明了貨幣供給的內生性。

2.貨幣均衡

貨幣均衡就是指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大體相等的狀態,即Ms≈Md

貨幣的非均衡就是Ms≠Md。即或MS>MD,存在通貨膨脹;或MS<MD,存在通貨緊縮。

貨幣均衡和非均衡的判別標志是:物價和利率

物價:如果價格水平提高,則名義收入增加,名義貨幣需求增加;價格水平下降,名義收入減少,名義貨幣需求減少。如果名義貨幣供應不能隨之調整,必然帶來貨幣供求的非均衡。

利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的均衡和非均衡更重要的表現為利率的變化。當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時,產生通貨膨脹,會使名義利率上升實際利率下降;貨幣供給小於貨幣需求時,產生通貨緊縮,會使名義利率下降實際利率上升。

二、貨幣供求均衡與社會總供求

在現代經濟中,如果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意味著市場處於供求的緊張狀態,物價上漲和社會不穩定;如果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意味著市場處於疲軟狀態,企業開工不足,失業率上升和經濟蕭條。一般政府通過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調節經濟運行,使經濟在社會總供求完全均衡的基礎上運行。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總供求均衡狀態與貨幣的供求狀況之間,始終存在緊密的聯系。

在貨幣經濟中,所有的商品供給的目的,都是為了換取等值的貨幣,以作進一步的購買,並進行連續的生產與消費,這形成了商品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另一方面貨幣供給又形成對商品的需求,所以它們之間的關系,可表述為: AS Md 和AD MS,其中AS表示總供給,AD表示總需求。由於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之間存在對立統一關系,在商品供給過剩、技術手段取得很大進步的今天,社會總需求更多地制約社會總供給,貨幣供給從實質上看也受制於貨幣需求,四者的關系可以進一步表示為:

AS MD

AD MS

從上圖關系式中可看出,如果AS=AD,則會有MD=MS;如果AS<AD,則有MD<MS,即存在通貨膨脹;如果AS>AD,則有MD>MS,即存在通貨緊縮。社會總供求的均衡與否與貨幣供求的均衡與否有密切關系。

三、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求的調節

貨幣供求的均衡和非均衡表現為物價和利率水平的變化,在完全的市場經濟狀態下,價格和利率的波動也會使貨幣供求由非均衡自動過渡到均衡,也就是說在完全的市場經濟中,貨幣均衡和非均衡是由市場自動調節的。

但市場會失靈,所以需要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貨幣供求的調控由中央銀行完成。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貨幣政策工具調節貨幣供給量,使貨幣供需實現均衡。雖然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的控制能力較強,而貨幣需求更多的取決於企業、個人的行為,中央銀行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很小。

所以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求均衡的調節的有效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Ⅵ 現實生活中,貨幣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斷請舉幾個我國經濟中德例子說明下。

利用供求關系曲線可以來判斷:

商品市場物價穩定,商品供求平衡,社會上既沒有商品供給過多引起的積壓,也沒有商品供給不足引起的短缺。金融市場資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社會有限資源得到合理配置,貨幣購買力既非過多,也非不足。

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最主要的實現機制是利率機制。除利率機制之外,還有:

1、中央銀行的調控手段;

2、國家財政收支狀況;

3、生產部門結構是否合理;

4、國際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個因素。

(6)如何實現貨幣供求均衡擴展閱讀:

(1)貨幣供給量與社會總需求量二者在質上是不同的。貨幣供給量是一個存量的概念,是一個時點的貨幣量;而社會總需求量是一個流量的概念,是一定時期內的貨幣流通量。此外,在貨幣供給量中,既含有潛在貨幣,也含有流動性貨幣,而真正構成社會總需求的只能是流通性的貨幣。

(2)貨幣供給量變動與社會總需求量的變動,在量上也是不一致的。貨幣供給量變動以後,既會引起流通中的貨幣量變動,也會引起貨幣流通速度變動。社會總需求量是由流通性貨幣及其流通速度兩部分決定的,而貨幣供給量則是由流通性貨幣與潛在性貨幣兩部分構成的。

Ⅶ 貨幣供求均衡判斷

一、貨幣均衡的標志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商品市場物價穩定。

2、商品供求平衡。社會上既沒有商品供給過多引起的積壓,也沒有商品供給不足引起的短缺。

3、金融市場資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社會有限資源得到合理配置,貨幣購買力既非過多,也非不足。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有賴於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三、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最主要的實現機制是利率機制。除利率機制之外,還有:

1、中央銀行的調控手段;

2、國家財政收支狀況;

3、生產部門結構是否合理;

4、國際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個因素。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率不僅是貨幣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號,而且對貨幣供求具有明顯的調節功能。因此,貨幣均衡便可以通過利率機制的作用而實現。

貨幣供求均衡,社會總供求也處於均衡狀態。

(7)如何實現貨幣供求均衡擴展閱讀

貨幣供求狀況可能有幾種情況:

一、是貨幣供求均衡,社會總供求也處於均衡狀態。此時,社會物價穩定,生產發展,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二、是貨幣供給不足,客觀的貨幣需求得不到滿足,整個經濟必然會處於萎縮或蕭條狀態,資源大量閑置,企業開工不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因需求不足而受阻。

這種情況下,中央銀行就應採取一種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降低市場利率,刺激社會總需求的增加,從而促進生產的恢復和發展,促使貨幣的供求保持其均衡。

三、是貨幣供給量過多,超過貨幣需求量,整個經濟必然會處於過度膨脹的狀態,生產發展很快,各種投資急劇增加,市場商品物資供應不足,大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物價上漲。

這時中央銀行就應採取一種緊縮的政策,縮減貨幣供應量,提高市場利率,抑制社會的總需求的增加,從而使物價趨於穩定,社會的貨幣供應與貨幣需求趨於均衡。

四、是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構成不相適應,一些經濟部門由於需求不足,商品積壓,一些商品不能順利實現其價值和使用價值,生產停滯。

而另一些經濟部門則需求過度,商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生產發展速度很慢。這表明整個經濟結構失調,發展畸形。

Ⅷ 貨幣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斷市場供求是否均衡如何判斷

利用供求關系曲線可以來判斷:

商品市場物價穩定,商品供求平衡,社會上既沒有商品供給過多引起的積壓,也沒有商品供給不足引起的短缺。金融市場資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社會有限資源得到合理配置,貨幣購買力既非過多,也非不足。

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有賴於三個條件,即健全的利率機制、發達的金融市場以及有效的中央銀行調控機制。

(8)如何實現貨幣供求均衡擴展閱讀:

貨幣供給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層次的劃分;貨幣創造過程;貨幣供給的決定因素等。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流通的范圍和形式不斷擴大,現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認為是貨幣,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隨時轉化為現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債、人壽保險單、信用卡)也被廣泛認為具有貨幣性質。

決定貨幣供給的因素包括中央銀行增加貨幣發行、中央銀行調節商業銀行的可運用資金量、商業銀行派生資金能力以及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和居民的貨幣需求狀況等因素。

Ⅸ 貨幣均衡實現的條件是

如果我們假定Ms和P是已知的,則貨幣能否均衡就取決於國民收入Y和利率r這兩個重要條件。

  1. 國民收入等於國民支出

國民收入等於國民支出,國民收入沒有超額分配現象,則貨幣均衡能夠實現。否則,財政超額分配,即財政赤字,並發行貨幣彌補;銀行超額分配,即信用膨脹,則會導致貨幣供給>貨幣需求,通貨膨脹。

2.利率水平達到均衡狀態

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貨幣供求的條件決定的,是指在貨幣供給水平既定的條件下,貨幣需求正好等於貨幣供給時的利息率。一方面,貨幣供不應求,利率上升;貨幣供過於求,利率下降。另一方面,通過調節利率可以調節貨幣供求,從而使貨幣供求達到均衡(貨幣供給>貨幣需求,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資、增加國民收入、增加貨幣需求; 貨幣供給<貨幣需求,提高利率可以減少投資、減少貨幣需求)

Ⅹ 什麼是貨幣的均衡狀態,如何理解,實現條件

什麼是貨幣的均衡狀態 1)商品市場物價穩定。 2)商品供求平衡。社會上既沒有商品供給過多引起的積壓,也沒有商品供給不知道引起的短缺。 3)金融市場資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社會有限資源得到合理配置,貨幣購買力既非過多,也非不足。 貨幣均衡理解1)貨幣均衡是貨幣供求作用的一種狀態,使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而非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教置上的完全相等。 2)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短期內貨幣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長期內是大體一致的。
3)貨幣均衡不是貨幣供給量和實際貨幣需求量一致,而是貨幣供給量與適度貨幣需要量基本一致。貨幣均衡的實現條件(一)要有健全的利率機制。(二)要有發達的金融市場。

熱點內容
買基金時怎麼看個股的分時圖 發布:2025-08-22 07:22:21 瀏覽:609
魯康葯業股市多少錢 發布:2025-08-22 06:59:45 瀏覽:427
炒期貨英文叫什麼 發布:2025-08-22 06:52:42 瀏覽:566
理財安全和收益哪個重要 發布:2025-08-22 06:30:00 瀏覽:939
向投資者分配股票股利會影響所有者權益嗎 發布:2025-08-22 06:21:23 瀏覽:725
58金融工薪貸怎麼算 發布:2025-08-22 05:41:23 瀏覽:197
如何運營股市公眾號 發布:2025-08-22 05:41:22 瀏覽:830
天天基金app在哪裡設置紅利再投資 發布:2025-08-22 05:30:16 瀏覽:558
五虎將是什麼基金 發布:2025-08-22 05:28:51 瀏覽:449
學金融需要什麼基礎 發布:2025-08-22 05:23:41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