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發貨幣為什麼會壓低匯率
❶ 為什麼通貨膨脹(通過多印人民幣降低匯率)會使國內出口增加
你把貨幣看做一個商品,那麼這個商品(人民幣)供應過多的時候,是不是就是其價格(用英鎊表示)下降的時候,這個道理懂吧。
在你的假設中,除非國內通貨膨脹率與匯率幅度一樣,那麼對出口沒影響:有個英國人用英鎊換了15元,在中國買了一個炸雞翅;當人民幣貶值一倍,且中國通貨膨脹也是一倍,那個英國人用英鎊換了30元,還是只買了一個炸雞翅(因為中國的物價也漲了),這個時候才是對出口沒影響。實際情況則沒有那麼巧的嘛~~假如中國的物價沒漲一倍,15元的雞翅只漲到20元,那麼這個英國人就覺得劃算(不僅買到了炸雞翅還能剩點錢),肯定就會多買炸雞翅,這樣子出口就增加了。
你說美元增發導致了通貨膨脹這個還需要了解另外一個知識。
美元是國際貨幣,比如中東國家賣給非洲國家石油,就是用美元,所以美元的大量增發會導致全球資源價格的上漲,因為這些資源都是美元計價的,如石油、鉀肥、鐵礦、農產品等。而人民幣只限於在我國流通(其實一些東南亞小國也用人民幣的,數量小得忽略不計),所以人民幣使勁印刷只會造成國內通脹,匯率下降。
人民幣和美元還是不一樣的。
簡單做個比方,美元印出來是往國際游泳池裡面扔的,所以他那池塘里的水上升不了多少,而中國就只能往自己的池塘扔,所以通貨膨脹就相對更顯著。
理解了吧?給點辛苦費吧
❷ 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源是什麼
眾所周知,人民幣是我國境內所流通的法定貨幣,但人民幣的價值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人民幣也會出現價值的起伏,就好比近段時間以來,人民幣的價值走向出現大幅度的貶值情況,尤其是與美元之間的匯率維持在6元左右。
其實人民幣的貶值也是有利有弊,特別是對於許多從事出口貿易企業而言,這就意味著它們可以通過對外貿易賺取更多的資金,人民幣的貶值最能直接影響體現在民生消費之上,尤其是受到貨幣購買力下降的影響,出現的物價上漲,致使老百姓的生活壓力變大。
❸ 為什麼貨幣會貶值
貨幣持貶值,說明經濟上出現了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經濟困境;二是貨幣超發;三是國際資本流出;四是外匯儲備枯竭;五是貨幣政策紊亂;六是國際匯率攻擊等。
1、經濟困境與貨幣超發
當一個國家出現經濟困境時容易出現經濟危機,市場會出現流動性緊縮、資金鏈斷裂、社會供求關系被破壞,企業大規模停業或破產,從而帶來失業率上升與信用違約,銀行業與金融業陷入流動性困境紛紛倒閉,經濟出現惡性循環。為了防止經濟持續惡化,央行就會增發貨幣,向市場提供流動性,這時就容易產生貨幣超發現象,那麼匯率比價就會持續下跌,而物價也會因貨幣超發而形成通脹。
2、資本流出與外匯儲備下降
國家經濟出現長期下滑趨勢時,國際資本會因避險情緒而流出,會消減國家外匯儲備。外匯儲備下降,國際購買力就會下降,如果外匯儲備臨近枯竭,就無法通過進口資源或商品來調節國內市場的緊缺問題,資源短缺就會出現物價不斷上漲的局面。
如果外資流出過於嚴重,國際貿易又處於長期逆差,國家外匯儲備就容易枯竭,想要通過國際匯率市場借入外匯,就要用更低的貨幣價格,這樣就會不斷推低匯率;同時貨幣超發與外匯儲備枯竭,也意味著本幣在被拋售的過程中缺乏外匯對沖,等於沒有承接盤,這樣匯率就會長期大幅貶值,從而導致國內物價產生嚴重的通脹問題。
3、國際匯率攻擊與貿易圍堵
美國近些年來受單邊主義影響,通過貿易與匯率打擊了不少國家,其實就是通過貿易圍堵與匯率貶值消耗對方的外匯儲備,並降低對手的國際購買力,從而造成對手國家的資源與商品短缺而推動高通脹。所以匯率的持續貶值與商品的供給以及市場定價存在緊密聯系,只有匯率的貶值足以影響到供求關系時,市場價格才會導向通脹。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❹ 請問貨幣發行過多與匯率有什麼關系沒
貨幣發行過多,導致國內出現通貨膨脹,如果通脹過高,且超過市場存款利率,負利率會導致境內貨幣幣值貶值,同時對外來有更大的貶值預期,這樣投資者就容易將本國貨幣兌換成幣值穩定的外幣,市場對外幣需求增加,導致外幣兌本幣升值,本幣出現貶值。
此外,匯率管制後,導致本幣匯率低估時,出現大量外幣湧入國內,國內總資金增加,部分外幣轉化為本幣被央行吸收,央行對應投放本幣,會導致貨幣發行過多。貨幣發行過多會打壓本幣匯率,從而使得本幣匯率回歸不再被低估。
❺ 為什麼增加貨幣供給,匯率下降
增加貨幣供給,表明市場上的貨幣變多了,通貨膨脹,物以稀為貴,自然國外對本國貨幣的需求減少,導致匯率下降,這是供求關系決定的.
❻ 為什麼貨幣供給增加後,匯率會降低,求通俗解釋
東西多了就變的不值錢了。假設你說的匯率是人民幣兌美元的。人民幣不值錢了,就意味著,一美元能換更多的人民幣,匯率下降~~~~r運用的理論是購買力平價理論
❼ 為什麼進口增長會導致本國貨幣匯率下降
經濟基本面考慮:進口增長,在出口不變的情況下,就造成更大的貿易逆差或者更小的貿易順差,而一個國家的GDP跟貿易順差直接相關,所以出口不變條件下的進口增長,會導致GDP下降。一國的GDP下降,其經濟的基本面就不看好,其貨幣就會貶值。
拓展資料:
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是指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價格。如果把外匯也看成是一種商品 ,那麼匯率既是在外匯市場上用一種貨幣購買另一種貨幣的價格。例如,1美元 = 110日元,表示1美元可以換110 日元。 匯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有買入匯率、賣出匯率、中間匯率和現鈔匯率①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即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是買入價,採用間接標價法時則相反。②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即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採用間接標價法時間則相反。
買入賣出之間有個差價,這個差價是銀行買賣外匯的收益,一般為1%一5%。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③中間匯率。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西方明刊報導匯率消息時常用中間匯率,套算匯率也用有關貨幣的中間匯率套算得出。④現鈔匯率。一般國家都規定,不允許外國貨幣在本國流通,只有將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夠購買本國的商品和勞務,因此產生了買賣外匯現鈔的兌換率,即現鈔匯率。按理現鈔匯率應與外匯匯率相同,但因需要把外幣現鈔運到各發行國去,由於運送外幣現鈔要花費一定的運費和保險費,因此,銀行在收兌外幣現鈔時的匯率通常要低於外匯買入匯率。
❽ 中國政府刻意壓低人民幣對外匯率意味著什麼
中國如今是貿易順差,人民幣匯率提高會導致我們生產的產品價格提高,出口產品價格提高就會導致競爭力下降,人民幣增值會讓外國產品價格下降,使外國產品在國內價格下降,提高外國產品在國內的競爭力,使中國對外貿易出現下滑甚至逆差,所以中國一直抑制人民幣匯率提高
❾ 為什麼某國的貨幣升值,匯率卻下降
可以先了解這兩者的概念,受什麼因素影響。
1、貨幣升值(Currency Appreciation)也叫「貨幣增值」,是指國家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的含金量,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比價。
2、匯率是指一個國家的貨幣可以被轉換成其他貨幣的價格。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3、兩者共同點以及區別。
當貨幣升值時,外銷產品競爭力變弱,出口企業利潤下降,給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經濟增長通常意味著消費需求的增加,也意味著製造業和其它行業的產量增加。不僅在國內,國際間的商貿往來也日漸頻繁,外幣兌換活動十分活躍,其中不僅僅有公司參與,個人消費者也需要兌換外匯,例如旅遊和購物。而匯率就顯示了本國貨幣相對於其它國家貨幣的價值,其中包括購買力。
匯率和經濟增長之間似乎存在明顯的不同步,貨幣價值一般尾隨在經濟增長之後而上升。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的貨幣價值伴隨著更大的需求而增長,可用國際貿易來衡量。由於海外對本國商品和服務的強大需求,會促使產量的增加。貿易活動的增加也會導致更強的生產力,而產量或者說生產力略高的國家的財政地位也相對更高。
匯率變動是國際市場中商品和貨幣供求關系的綜合反映。匯率上升表示外幣升值,本幣貶值;匯率下降表示本幣升值,外幣貶值。匯率變動方向是由兩國綜合實力比較後確定的。
❿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為什麼會使匯率下跌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使匯率下跌:財政收入減少(稅收等下降),支出增加,刺激經濟增長,人的消費增加,外貿進口增加,對外幣的需求增加,外幣升值,本幣貶值。
財政政策對匯率的影響財政政策的主要形式是改變政府支出和稅收的水平。稅收的改變,可以納入政府支出的變化中一起分析。當政府支出增加時,貨幣會升值,也是因為利率。政府支出增加,對貨幣的需求也相應地增加。如果貨幣供給不變,貨幣需求又有所增加,可引起利率上升,也就是匯率的升值。比較一下,雖然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可以刺激經濟,增加產出。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本國貨幣卻有不同的作用:貨幣擴張使貨幣貶值,而財政擴張使貨幣升值。
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減少稅務等相關政府收入。一般這種大規模支出,需要融資發債,結果市場利率因為供求和資產流動性很大可能會被拉高。另外,因為套利行為,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的話,匯率也會被拉高。擴張性貨幣政策:要把貨幣注入金融體系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央行回購市面上的債券或類似固定收益資產。回購交易會把貨幣注入到金融機構的賬戶里。這個回購的過程因為需求會拉高債券價格,利率下降。換個角度就是貨幣量增加,流動性大增,降低借貸融資成本,利率下降。自由資本進出,匯率也會被拉低。另外,很多時候兩種政策會互動。比如說,擴張財政政策會讓利率上升,那麼央行想利率目標不變,就會採取擴張貨幣量讓利率壓回去。這里不同力度的擴張互動就會讓利率有不同走向。最後,實證研究發現利率在零的時候,擴張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