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需求投機動機為什麼是負的

貨幣需求投機動機為什麼是負的

發布時間: 2022-07-17 23:30:41

A. 什麼是貨幣需求三動機說

貨幣需求三動機說概述 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就是指特定時期公眾能夠而且願意持有的貨幣量。按他的說法是:人們所以需要持有貨幣,是因為存在流動偏好這種普遍的心理傾向。所謂流動偏好,是指人們在心理上偏好流動性,願意持有貨幣而不願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動性資產的慾望。這種慾望構成了對貨幣的需求。 那麼人們為什麼偏好流動性,為什麼願意持有貨幣呢?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是出自於以下三種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1)交易動機(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的動機。他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 (2)預防動機(Precautionary motive) 預防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持有貨幣的動機。凱恩斯認為,出於交易動機而在手中保存的貨幣,其支出的時間、金額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確定。但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的、不確定的支出和購物機會。為此,人們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貨幣在手中,這類貨幣需求可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 (3)投機動機(Speculative motive) 投機動機是指人們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需要持有貨幣以便滿足從中投機獲利的動機。因為貨幣是最靈活的流動性資產,具有周轉靈活性,持有它可以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隨時進行金融投機。出於這種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稱之為貨幣的投機需求。由於交易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加上出於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構成了貨幣總需求。 投機動機是指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 凱恩斯認為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隨利率的變動而相應變化的需求,它與利率成負相關關系,利率上升,需求減少;反之,則投機動機貨幣需求增加。 貨幣需求三動機說的發展 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分析了人們持有貨幣的三大動機,即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前兩種動機的貨幣需求是對交易媒介的需求,可合稱為「交易性的貨幣需求」,後一種動機的貨幣需求則是對閑置的貨幣余額的需求,即對資產形式的需求,可稱為「投機性的貨幣需求」。凱恩斯認為,交易性的貨幣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數,而投機性的貨幣需求則是利率的減函數。 凱恩斯學派經濟學家對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的發展是圍繞著三大動機的貨幣需求理論展開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鮑莫爾的存貨模型和托賓的資產選擇理論。前者是對凱恩斯交易動機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提出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不僅是收入的增函數,而且也是利率的減函數。

B.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三大動機是什麼請對其決定因素作簡要說明。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三大動機是:

1、交易動機是指個人和企業需要貨幣是為了進行正常的交易活動的動機。交易動機所形成的貨幣需求量主要決定於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數量越大,為應付日常開支所需要的貨幣就越大。

2、謹慎動機或預防動機。預防動機主要是由未來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所導致的。

3、投機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抓住有利的購買有價證券的機會而持有的一部分貨幣的動機。債券價格與市場利息率之間存在著一種反方向變動的關系。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利息率的減函數,較低的利率對應著一個較大的投資貨幣需求量,較高的利率則對應著一個較小的貨幣需求量。

(2)貨幣需求投機動機為什麼是負的擴展閱讀: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也非止於完善,隨著現代經濟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對微觀基礎的日益強調,凱恩斯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也顯示出若幹缺陷,因此,從現代經濟學多元發展的角度重新認識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發展及其局限,這對促進貨幣需求問題的理論研究和正確認識貨幣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由下列兩個部分組成:

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與收入Y相關的交易需求 ,L2(r)代表與利率r相關的投機性貨幣需求。

由於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在現代宏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政策制訂中的核心作用,因此,進一步完善深化凱恩斯所提出的流動性偏好理論就顯得非常重要,而這一發展也就構成了戰後至70年代貨幣理論發展的主流。

新古典主義的貨幣迭代模型的效用函數為:U=U[c1(t),c2(t)]式中,c1(t)代表年輕一代在他們年輕時的消費,c2(t)代表他們在年老時的消費。由於年輕人和老年人有各自的資源稟賦,藉助貨幣交換,年輕人將選擇c1(t)和c2(t)使其效用最大化。

但是對於迭代模型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是貨幣資產與生息資產的共存性,第二是作為交易媒介的貨幣如何在模型中得到體現。對於這兩個問題的處理分別引出了貨幣的法定限制理論(Fama,1982)和克洛爾約束假設,後者導出了眾所周知的盧卡斯的具有交易約束的迭代模型。

C. 貨幣的投機性需求是不是永遠是負數

其實L2=-hr,主要反映的是投機需求與利潤反向變動關系。嚴格的說,L2=A-hr,(A>0),但由於L=L1+L2=ky-hr,因此,A可以並在ky里,從而不影響總的貨幣需求。
所以投機需求並不是負的,在理解上,理解為和r變動相反就可以了。

D. 簡答題:為什麼貨幣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與利率呈負相關

不是。投資動機的貨幣需求與國民收入無關,與利率有關(與利率負相關)
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是國民收入的遞增函數。

E. 凱恩斯認為投機性貨幣需求與什麼有負相關關系

投機性需求,凱恩斯認為它主要與貨幣市場的利率(i)有關,而且利率越低,投機性貨幣需求越多.
凱恩斯對貨幣需求的研究是從對經濟主體的需求動機的研究出發的。凱恩斯認為,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出於三種動機:①交易動機:為從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們必須持有貨幣;②預防動機:又稱謹慎動機,持有貨幣以應付一些未曾預料的緊急支付;③投機動機: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持有貨幣。在貨幣需求的三種動機中,由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均與商品和勞務交易有關,故而稱為交易性貨幣需求(
L1)。而由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主要用於金融市場的投機,故稱為投機性貨幣需求(L2)。而貨幣總需求(L)等於貨幣的交易需求(L1)與投機需求(L2)之和。對於交易性需求,凱思斯認為它與待交易的商品和勞務有關,若用國民收入(Y)表示這個量,則貨幣的交易性需求是國民收入的函數,表示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該函數是收人的遞增函數。對於投機性需求,凱恩斯認為它主要與貨幣市場的利率(i)有關,而且利率越低,投機性貨幣需求越多,因此,投機性貨幣需求是利率的遞減函數,表示為L2=L2(i)。但是,當利率降至—定低點之後,貨幣需求就會變得無限大,即進入了凱恩斯所謂的「流動性陷阱」.

F. 為什麼貨幣投機性需求和利率成反比那貨幣需求量和利率成反比么如

貨幣需求就是投資需求市場利率就是投資時籌資的成本成本越高所以投資越少,即貨幣需求量與市場利率成負相關關系市場利率(marketinterestrate/marketrate)是市場資金借貸成本的真實反映,而能夠及時反映短期市場利率的指標有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國債回購利率等。新發行的債券利率一般也是按照當時的市場基準利率來設計的。一般來說,市場利率上升會引起債券類固定收益產品價格下降。1、債券的發行價格(Bondissuingprice),是指債券原始投資者購入債券時應支付的市場價格,它與債券的面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2、理論上,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的面值和要支付的年利息按發行當時的市場利率折現所得到的現值。由此可見,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的關系影響到債券的發行價格。3、當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市場利率時,債券發行價格等於面值;當債券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不能吸引投資者,故一般要折價發行;反之,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會增加發行成本,故一般要溢價發行。4、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升高,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就變得高漲,促使債券價格下跌(由於已發債券票面利率已固定,當市場利率上升時,新發債券票面利率隨之提高,債券投資者會賣出舊債券買進新發債券,這種行為導致舊債券價格下跌);若市場利率降低,則債券價格往往就會上漲。

G.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動機說

經典的貨幣需求動機說指的是凱恩斯的貨幣需求三動機說。
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行為由三種動機決定:分別為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所謂流動偏好,是指人們在心理上偏好流動性,願意持有貨幣而不願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動性資產的慾望。這種慾望構成了對貨幣的需求。
那麼人們為什麼偏好流動性,為什麼願意持有貨幣呢?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是出自於以下三種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1)交易動機(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的動機。他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
(2)預防動機(Precautionary motive)
預防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持有貨幣的動機。凱恩斯認為,出於交易動機而在手中保存的貨幣,其支出的時間、金額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確定。但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的、不確定的支出和購物機會。為此,人們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貨幣在手中,這類貨幣需求可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
(3)投機動機(Speculative motive)
投機動機是指人們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需要持有貨幣以便滿足從中投機獲利的動機。因為貨幣是最靈活的流動性資產,具有周轉靈活性 ,持有它可以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隨時進行金融投機。出於這種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稱之為貨幣的投機需求。由於交易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加上出於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構成了貨幣總需求。
投機動機是指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
凱恩斯認為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隨利率的變動而相應變化的需求,它與利率成負相關關系,利率上升,需求減少;反之,則投機動機貨幣需求增加。

H. 什麼是貨幣需求人們需要貨幣的動機有哪些

貨幣需求量(monetary demand)指經濟主體(如居民、企業和單位等)在特定利率下能夠並願意以貨幣形式(現金或存款) 持有的金融資產的數量。

貨幣的動機:

1、交易動機(Transaction motive)

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的動機。他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

2、預防動機(Precautionary motive)

預防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持有貨幣的動機。凱恩斯認為,出於交易動機而在手中保存的貨幣,其支出的時間、金額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確定。

但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的、不確定的支出和購物機會。為此,人們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貨幣在手中,這類貨幣需求可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

3、投機動機(Speculative motive)

投機動機是指人們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需要持有貨幣以便滿足從中投機獲利的動機。因為貨幣是最靈活的流動性資產,具有周轉靈活性,持有它可以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隨時進行金融投機。出於這種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稱之為貨幣的投機需求。

由於交易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加上出於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構成了貨幣總需求。

(8)貨幣需求投機動機為什麼是負的擴展閱讀

貨幣四種需求

1、交易性貨幣

交易性貨幣需求是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居民和企業為了順利進行交易活動就必須持一定的貨幣量,交易性貨幣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2、預防性貨幣

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對貨幣的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與利息率有密切的關系,當利率低,人們持有的成本低,人們就會持有較多的貨幣以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

當市場利率足夠高,人們可能試圖承擔預防性貨幣減少的風險,將這種貨幣的一部分變為生息資本,以期獲得較高的利息。

3、投機性貨幣

投機性貨幣需求是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分為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名義貨幣需求和剔除價格影響下的實際貨幣需求等兩種形式。

凱恩斯在凱恩斯總模型中指貨幣是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貨幣的「投機需求」(ls)並非是為了投機的資產,而是為了降低損失風險而以貨幣形式保值的資產。貨幣的「投機需求」有機會成本。

4、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進行不可預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動性。這是必須的,因為經濟主體對未來的狀況是不確定,不能准確預知。

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實際范圍就越大,即可預見的交易數額越大。另一方面,必須的更新購買和維修的不確定性也需要貨幣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獨立的,一般被簡化歸入了「交易需求」。

I. 凱恩斯認為利率是影響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

凱恩斯認為人們有寧願犧牲利息收入,儲存不生息的貨幣來保持財富的心理意願。

這種意願被稱為流動性偏好。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又被稱為流動性偏好理論,該理論重視對貨幣需求的各種動機分析。

凱恩斯認為人們持有貨幣分為三類動機,即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1.交易動機

交易動機是個人或企事業單位為了應付日常交易所需,而產生持有貨幣的需要。

凱恩斯認為交易動機的貨幣需要,與收入成正比:即收入越多,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量越大;收入越少,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量就越少。

2.預防動機

由於人們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為了應付緊急情況(醫療、意外事故等)而持有一定數量的貨幣,叫作預防動機。

凱恩斯同樣認為預防貨幣需求由收入水平的多少決定:即收入越多,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量越多;收入越少,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量就越少。

基於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都主要取決於收入水平,對利率變化不敏感,因此,凱恩斯把這兩種動機產生的貨幣需求統一用如下公式表示:M1=L1(Y)(7.1.6)式中:M1為滿足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產生的貨幣需求量,Y為收入水平,L1表示M1和Y之間的函數關系。

3.投機動機

人們為了未來在恰當時機進行投資而產生的貨幣需求,稱為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

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對利率非常敏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當前利率水平;利率對貨幣需求影響的規律是,盡管投機者心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因人而異,但是會表現為:如果當前利率高於正常利率,投機者就會認為預期利率下降;同理,如果當前利率低於正常利率,投機者會認為預期利率會上升。

對債券價格與市場利率的關系,一般認為是相反變化。

具體表現是:如果當前利率較低時,投機者認為預期利率會上升,預期債券的價格就會下降,於是拋出債券,持有貨幣;如果當前利率較高時,投機者認為預期利率會下降,於是拋出貨幣,持有債券。

因此,當前利率水平對投機動機貨幣需求有負的影響,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M2=L2(i)(7.1.7)式中:M2為投機動貨幣需求量,i為市場利率,L2為M2與i之間的函數關系。

綜合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Md=M1+M2=L1(Y)+L2(i)(7.1.8)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貨幣的總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共同決定的。

盡管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詳細考慮了人們持有貨幣的各種動機,分析了利率是影響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但是沒有概括影響貨幣需求的各種因素,更草率斷定名義國民收入是影響國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J. 為什麼同樣是利率和收入的關系,在商品市場上它們是負相關,而在貨幣市場上它們卻又成正相關

簡單的說是兩個市場兩種均衡
在產品市場上達到均衡時I=S,投資等於儲蓄,利率提高時總產出下降,因為利率提高,投資則減少,所以按照支出法來說國民收入就減少,利率與國民收入成反比。
在貨幣市場上,凱恩斯認為,交易需求是收入水平的增函數,投機需求是利率的減函數,當收入水平提高時,交易需求擴大,在貨幣供給量既定時,滿足投機需求的貨幣余額必定減少,這就必然導致利率上升。從另一個角度上講,當利率上升時,投機需求下降,在貨幣供給不變時,交易余額會增加。如果將交易余額維持在較高水平,就必須有較高的收入水平與之適應。也就是說,貨幣上場均衡意味著利率上升將伴隨著收入水平的上升。

熱點內容
5萬買指數基金10年後的收益是多少 發布:2025-05-18 04:14:52 瀏覽:612
如何進行股市個人評估 發布:2025-05-18 03:55:04 瀏覽:47
香港滿地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8 03:54:58 瀏覽:636
如何認定公司股權持有合法 發布:2025-05-18 03:53:37 瀏覽:143
基金工作人員叫什麼 發布:2025-05-18 03:42:24 瀏覽:601
短線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5-18 03:34:21 瀏覽:157
工基金個人交多少 發布:2025-05-18 03:25:10 瀏覽:491
2月10號的基金怎麼沒有收益 發布:2025-05-18 03:21:44 瀏覽:241
投資股票跑贏房價 發布:2025-05-18 03:11:53 瀏覽:170
忘記退市股票是那個怎麼辦 發布:2025-05-18 03:11:52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