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小米市值為什麼會被低估

小米市值為什麼會被低估

發布時間: 2022-07-23 11:33:51

⑴ 小米集團市值為什麼這么低

前言:相信很多人對小米這個牌子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大家一般都很喜歡購買小米這個牌子的手機。但是現在在市場上卻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小米集團的市值一直都非常低,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從這里大家已經不難看出了小米這幾年在市場上的營銷或者是品牌樹立方向可能都發生了一些錯誤,它一直都很想在互聯網上吸引更多的用戶,但是現實情況上小米想要在互聯網行業保持這樣一個高速增長的模式是很難的。

⑵ 小米市值為什麼這么低

原本現在大環境就不好,資本市場本就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加上太多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都是做的很好的,上市之後為了推高股價從實體的經濟轉為資本操作現在的投資者已經開始認清這點了,所以不會盲目跟風。

⑶ 小米市值一夜蒸發4000億,有哪些原因

就在昨日,1月27日消息,小米集團港股盤大跌超5%報16.5港元/股,總市值4100港元,刷新了一年來最低紀錄,同時再次跌破發行價。

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夜驚魂「,讓很多人徹夜難眠,大多數都未能避免大反彈,多家機構認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俄羅斯、烏克蘭的局勢,俄方表示,烏克蘭軍隊在頓巴斯地區大規模集結,准備發動襲擊,受此影響,美東時間周一當天的黃金和原油價格明顯波動,A股市場中的黃金板塊成了當天少數翻紅的板塊,而在全球資本流動加快的背景下,A股和美股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弱化的風險。

華夏基金認為,從全球范圍看,投資者開始遵循避險原則,地區危機正在影響農產品、工業金屬、股票等資產價格,對A股市場風險造成負面沖擊。

有專家認為,春節還有幾天要到了,情緒因素還會影響市場表現,但未來隨著各種政策、指標等穩定下來,市場也有望修復,會迎來一段時間的穩增長,各位投資者怎麼看?

⑷ 小米集團市值怎麼那麼低

最近市場整體形勢不好,對於智能手機來說,市場萎縮,小米的神話也要落幕。
但後市要看各家手機廠能否在中國市場外尋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如印度,非洲市場。

⑸ 小米的價值,是被低估還是被高估了

8月26日,小米集團(1810.HK)發布了2020年二季度報告。

二季度小米總營收535億元,同比增長3.1%;調整後凈利潤34億元,同比下降7.2%,環比增長46.6%。

總營收和凈利潤都超過市場預期,加上小米手機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下降時銷量相對堅挺,以及8月14日公布的小米集團將被納入恆生指數的消息,小米的股價三個交易日瘋漲24.17%,終於超過了上市之初創下的歷史最高值。


依然是硬體公司

小米創立開始就自稱「互聯網企業」,但由於手機和IoT等硬體設備對其營收的貢獻率始終在90%以上,市場對小米的定位始終是「硬體公司」。小米在二級市場的估值基本對標傳統製造業,並未像互聯網行業一樣享受高估值。

而這次財報發布後,收入和利潤結構的優化疊加股價暴漲,有人認為小米終於成為了它最初想成為的互聯網公司,估值也正在對標美團、拼多多等,迅速得到修正。

但是,僅憑一兩次財報中收入和利潤結構的變動,遠不能改變一個公司的定位。

從小米集團二季報看,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兩項硬體收入依然佔到總收入的87.6%,遠超其他兩項收入。


二季度互聯網服務對毛利的貢獻超過46%,的確是對小米毛利貢獻最大的板塊。但由於小米集團絕大多數的互聯網服務收入是建立在硬體設備銷售基礎上的,並非獨立於硬體設備提供的,因此單獨計算互聯網服務的成本或毛利並不妥當。

如果認為小米已經「轉型」互聯網企業,則硬體產品的相關成本和費用應被部分分攤至互聯網服務,那麼該板塊的毛利將大幅下降。

被定位為「硬體公司」、「製造企業」真的比「互聯網公司」差嗎?

互聯網公司通常具有高成長性,才能在初期盈利能力差甚至虧損的時候獲得高估值。小米公司成立十年,在互聯網領域已經不再是雷軍認為的「少年」,按現在的盈利能力,恐怕已經被邊緣化了。

小米要「做時間的朋友」,想要獲得長遠發展,被定位成什麼沒那麼重要。

小米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達到約120%,依靠的並不是人們對其定位的突然轉變,也不是雷軍在B站、抖音、微博等平台的瘋狂營銷,更不是十周年慶典上對曾經輝煌的回顧,而是小米今年在世界范圍內市場佔有率的相對提高、在高端手機領域的突破、技術上的突破以及組織構架調整後公司定位更加清晰、運營效率有所提高。

人們對公司發展的想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公司能夠兌現人們的想像。

再次沖鋒

今年對於整體經濟來說是災難的一年,對小米來說卻是充滿機遇的一年。

首先,世界政治局勢導致華為在多個國家被抵制或禁用,給小米的全球化帶來新的機會。

此前,小米的全球化陣地主要在印度、拉美,而在歐美和中東這樣消費能力更強的區域滲透率並不高。發達國家原先是蘋果、三星等品牌的天下,華為近幾年的異軍突起為中國品牌撕開了發達國家的突破口,使中國品牌被更多人所認識和接受。

華為被抵制後,在歐美各國的銷量必將受到影響。小米這時推出小米10等高端機型,既符合小米提高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擺脫「性價比之王」標簽的目標,又彌補了華為受阻後歐美各國對高配置硬體手機的缺口。

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相機在DXOMARK全球專業相機測評榜沖至榜首,8月28日正式發布可量產的第三代屏下相機技術等,都給小米在歐美重復華為靠技術贏得市場的道路增加了可能。


其次,小米眾所周知的「性價比之王」名號,是其今年最好的廣告。

世界經濟整體受重創,人們收入受到極大影響,從而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和需求。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性價比」成為關注的重點之一。這正是小米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和小米提高高端產品市場份額並不矛盾。

Redmi K30 Pro和小米10這兩款高端線上的主打產品在618期間分別位列京東5G手機排行榜前兩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價格優勢。Redmi K30 Pro在北京地區價格最低在1999元左右,堪稱是目前最便宜的高通驍龍865旗艦;小米10的配置和細節處理使其在3500元價位的吸引力也非常大。

當手機本身的科技含量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超過了消費者依靠品牌彰顯身份的心理,小米的「性價比」就是其最大的優勢之一,也是幫其在5G時代前期就獲得市場認可的有力武器。

得益於前述原因,小米手機二季度在西歐出貨量同比增長115.9%,佔領多個國家銷量榜首;在拉美、中東和非洲手機的出貨量分別同比大漲99.4%、66.3%和113%。二季度,境外市場收入佔小米總收入的44.9%。

今年前半年的優秀業績,無疑為小米再次沖鋒贏得了漂亮的一仗。

希望與擔憂

小米的業績讓人們看到它重回高速增長軌道的希望,市場對其估值的自發性修復有據可依。

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除了上一節提到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高端機型市場份額可能提高外,小米還有其他兩點核心競爭力。

第一,小米的深度定製產品、IoT產品起步早,在AIoT時代到來時具有技術和市場優勢。

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幾乎已經見頂,大數據、AI和物聯網是公認的下一個風口。小米IoT產品覆蓋場景廣、迭代次數多,在市場認可度和技術成熟度上都有很大優勢。除了智能手機外,在智能電視和智能音響這兩個最重要的AIoT流量入口,小米也占據領先地位。小米的智能電視出貨量連續6個季度位居中國大陸首位,小愛同學在2019年全國智能音響銷量榜也排名前三。

第二,小米與消費者深度綁定,使其業績更加穩定,在特殊時期受影響可能性小。

蘋果產品對用戶的深度綁定始於操作系統,終於產品閉環。當用戶享受到同品牌產品之間互聯的便利,再更換使用品牌成本就更高了。小米生態鏈具有同樣的綁定效果,因為其產品更加豐富,綁定效果甚至更強。

同時,IoT產品可以反向促進智能手機這一最重要的終端的銷售。小米二季報中也提到,小米手機與IoT產品之間不是簡單的導流與被導流關系,而具有協同效應。5G時代的來臨將成倍放大這種效應。

但是,小米的流量轉化率、互聯網服務收入貢獻率、國內市場份額佔有率等始終偏低,給其未來能否達到投資人的預期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截止二季度末,MIUI月活躍用戶為3.435億,同比增長23.3%,而總營收同比增長僅為7.9%,毛利同比增長22.3%,均低於月活用戶增長率。小米成本管控得當,使毛利增長率大幅跑贏總營收增長率,卻沒能提高用戶轉換率。一旦成本壓縮到最低,毛利的增速可能快速下降。

小米2018年公布的董事會決議稱「小米硬體綜合凈利率永遠不超過5%,如有超出的部分,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無疑堵上了小米從硬體銷售提高利潤率的可能性,讓其利潤率發展的想像空間基本完全落在互聯網服務上。這給小米帶來的困難,不亞於B站聲明「正片永不加廣告」給B站盈利帶來的困難。


根據二季度數據計算,目前MIUI月活用戶給小米集團帶來的人均互聯網服務收入僅為17元左右,人均帶來毛利10.36元。MIUI月活用戶同比凈增約6400萬,銷售成本同比凈增約9.28億,獲客成本約14.5元/人。互聯網服務的人均毛利依然不及獲客成本。

小米在海外發展勢頭良好,在中國大陸這個被視為「最重要市場」的地方,市場佔有率卻同比下降。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14.86億台,中金對2020年中國手機銷量的估計為3.48億部。即使不考慮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下降的因素,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依然佔到世界的23.4%,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劣勢,源自其互聯網基因帶來的線下實體店缺失,尤其是在有龐大消費者群體的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而此前小米自身高端產品的乏力也使其面對華為、蘋果沒有競爭力。

小米是否有可能先建立在海外的優勢,再慢慢轉化為在國內的競爭力?

可能性是有的,但當年HTC在海外發展也不錯,依舊在國內折戟;「非洲一哥」傳音手機始終沒能打開國內市場。小米海外最重要的戰場——印度——銷量最高的也是低價低端手機,情況與傳音類似。

先例告訴我們,由於海外和國內技術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尤其是在5G時代,中國領跑的情況下,如果重心偏向海外市場,很容易與最新的技術脫節;而技術研發對標國內,則會導致研發與生產的錯位。

當然,還有一點讓投資人擔心的,就是小米的運營架構在調整之後是否真的能注重技術,雷軍是否真的能放權。畢竟對一個公司來說,領導團隊的風格和清晰的發展目標非常重要。

2019年,小米啟動「手機+AloT」雙引擎戰略,提出5年100億元All in AloT。雷軍的目標從硬體+新零售+互聯網轉變為AI+互聯網。

前十年,小米沒能完全享受到互聯網發展的紅利。現在,AIoT的紅利即將兌現,是天時;歐洲市場的空缺,是地利;小米2019年調整完畢的組織架構,是人和

⑹ 小米股價怎麼跌得這么厲害

一年多前,獨角獸的概念被投資界熱炒,與資本距離最近的科技互聯網企業近水樓台。而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的獨角獸之一,呼聲頗高,其公司配售額度甚至遭遇瘋搶,就連互聯網巨頭馬雲、馬化騰和李嘉誠都先後斥巨資進行大筆認購。
    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上市之後,股價雖然短暫出現了破發,但隨後股價也開始一路上漲,最高上漲到了22港元。但漲勢並未持續太久,小米股價就開始走出持續下跌的態勢。
    小米股價一蹶不振,最核心的難關是,小米手機國內銷量增長近乎停滯。根據IDC數據顯示,小米二季度國內出貨量同比微漲2%,比去年二季度多賣了30萬台,達到1450萬台。但是對比華為出貨2850萬台,漲幅21.3%;OPPO出貨2120萬台,漲幅5.5%、vivo出貨1990萬台,漲幅24.3%,小米的漲幅是最小的。
    其次是小米解禁,原始股東瘋狂拋售,小米集團在1月9日限售股解禁後,各方頻頻出手。小米上市前投資者晨興集團及小米3名聯合創辦人劉德、洪鋒、黎萬強所持有的股份,合計有43.87億股可於市場流通,佔B類股份25.34%,相當於整體股份(A類及B類股份)的18.25%。按7月8日收盤價9.61港元計,該批解禁股份市值達421.6億港元。其中就包括了小米第四大股東、俄羅斯富豪YuriMilner掌舵的ApolettoManagers基金,其在7月9日減持5.94億股,股份價值達60億元。
    市場分析認為,小米屬於科技互聯網公司,而科技公司都有周期性,在達到一定程度巔峰後,快速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智能物聯網是小米的夢想,這個夢想基於手機和所有能夠聯網進來的硬體終端,鏈條過長,也意味著收獲期很遠,不可能短期內改善小米的財務狀況。隨著5G時代的到來,很多標准甚至沒有最終敲定,未來的商業生態存在的變數很大,小米苦心孤詣基於4G打造的物聯網生態,在5G時代是否能夠延續猶未可知。

⑺ 為什麼小米集團市值這么低

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其中就包括市場對於這家公司的預期。就在2020年,小米的市值正式沖擊6000億大關,這也正值小米十周年之際,可以算的上是雙喜臨門。但是有誰還記得當初小米集團上市,甚至一度破發的景象,紛紛被他人一度看衰。

當然了,生意場上不就是這樣你死我活的。畢竟人人都相當龍頭,來制定行業規則。

⑻ 身價縮水110億美元,還被董明珠嘲笑,雷軍還能拉起小米的股價嗎

「我從雷軍身上學到了利用互聯網思維搞營銷,挺厲害的。(小米)原來上市時股價從17塊變成8塊10塊了。」董明珠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今年雷軍和董明珠的五年賭局答案揭曉,董明珠略勝一籌,但是二者相差不大,可以說雷軍雖敗猶榮。五年時間雷軍能把一家營收百億的企業拉到千億的陣營中,還能緊追格力,不得不說雷軍的互聯網營銷思維真的非常牛。2018年7月9日,雷軍帶著小米登陸港交所,上市當天開盤小米破發。隨後幾天小米一路沖高,在達到22.20港元的高價後,小米一路下跌,直到現在。

小米上市時,曾有十幾萬投資者認購,就連馬雲、馬化騰、李嘉誠等人也都為雷軍站台,當初之所以定價那麼高,也是基於市場對於小米的看好以及認購的超預期。小米上市以來,股價一直都是雷軍的一塊心病。上市時雷軍曾誇下海口,他要讓投資小米的投資者賺一倍。一年時間過去了,當初買入小米的投資者虧損幅度都超過了50%。不知道雷布斯現在面對投資者時,那句are you OK還說的出口不?對於優秀的企業來說,上市僅僅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成立於2010年的小米經過9年多的發展能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足以說明小米的價值和雷軍的管理能力。

現在小米正在止跌回升,至於能漲多少,我認為就要看這輪小米的回購力度了。如今雷軍同董明珠之間又有了新的賭約,這次他們賭誰能成為各自行業的全球老大。董明珠坦言,小米前面有華為,所以它很難超越。雷軍則回復到,我覺得我可以試試。我認為雷軍能不能成為手機行業全球第一不重要,只要在下次賭約結束前,小米能夠超越格力,且股價能夠回到發行價上方,雷軍就是成功的。

⑼ 為什麼小米市值那麼低

你好
小米的市值450億,這個估值不算低。
雖然比當時之前預計的1000億少許多,但450億也不算太少。

⑽ 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小米,是否一度曾被我們低估

今天轟動的新聞,小米公司進入世界500強企業。這確實令人震驚,畢竟小米公司才是起步不久的公司,對於中國許多老牌公司來說,這趕超的速度讓許多人感到不可思議。我們來看一看小米的成長史。
小米是現在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的製造商,小米的手機是中國不可多得的,可以銷往外國的手機。尤其是在印度連續5個季度保持了手機出貨量的第1名。要知道,這在被美國壟斷市場的前提下,能做到如此的單量,不得不承認小米確實很牛逼。

不管如何,小米確實為中國人長了點,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科技在飛速的成長。

熱點內容
退市整理期的創業板股票代碼 發布:2025-08-21 11:59:48 瀏覽:550
天天基金如何搜人 發布:2025-08-21 11:54:33 瀏覽:538
理財經理核心技能是什麼 發布:2025-08-21 11:16:50 瀏覽:617
華西股票交易官網 發布:2025-08-21 11:15:16 瀏覽:237
怎麼查私募基金備案號 發布:2025-08-21 11:11:05 瀏覽:381
怎麼看基金的贖回數量 發布:2025-08-21 11:06:33 瀏覽:1000
炒股中簽需要什麼條件 發布:2025-08-21 10:48:50 瀏覽:998
股票交易的錢什麼時候到賬 發布:2025-08-21 10:40:19 瀏覽:558
炒股什麼時候下手好 發布:2025-08-21 10:01:28 瀏覽:14
使用數字貨幣如何賺錢 發布:2025-08-21 09:51:27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