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貨幣供給會影響產出
『壹』 分析古典總供給的情況下,貨幣供給量增加對收入,價格水平,就業的影響
古典經濟假設就業量,產出時刻處於充分水平,貨幣不影響充分狀態。假設初始狀態貨幣供給量增加——實際貨幣余額增加(初始狀態價格水平不變)——實際利率降低——總需求增加(應為C和I均為利率的減函數)——由於產出水平固定,處於充分狀態,總需求增加只會同等幅度提高物價水平——實際貨幣余額降低——實際利率提高,恢復到初始水平。可以看出這個過程產出水平,就業量,實際利率均不變,只是價格水平和貨幣供給同幅度變化。所以古典經濟學認為,貨幣等名義變數不會影響真實變數,只會同等幅度增加或減少物價水平,這也就是著名的古典二分法。
凱恩斯主義認為,由於存在摩擦性失業,價格剛性等問題,經濟不會處於充分水平。菲利普斯曲線代替垂直的古典供給曲線,描述了一條向上傾斜的總供給模型。重復上面過程有
初始狀態貨幣供給量增加——實際貨幣余額增加(初始狀態價格水平不變)——實際利率降低——總需求增加(應為C和I均為利率的減函數)——由於產出曲線傾斜,總需求的正沖擊部分提高了產出水平,部分提高了價格水平——由於物價水平提高幅度小於古典模型,所以實際貨幣余額降低,但仍大於初始水平——實際利率提高,在小於初始水平的某點與新產出水平平衡。均衡狀態有,價格水平提高,但幅度小於貨幣沖擊幅度,產出水平提高,利率降低,就業率增加。所以,凱恩斯主義認為貨幣等名義變數會影響產出水平。
在凱恩斯後,經濟學有經歷了適應性預期(弗里德曼),理性預期(盧卡斯),新凱恩斯學派(費雪,泰勒,阿克羅夫)的提煉,爭論的焦點是 名義變數是否會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真實變數,但至今仍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很多人(以弗里德曼為首)認為,名義變數在短期內遵循凱恩斯特徵,而在長期內回歸古典情況。
『貳』 用IS-LM模型來說明貨幣的供給增加對均衡產出和均衡利率有什麼樣的影響
擴張性貨幣政策導致貨幣供應量增加,因為LM曲線向右移動,與IS模型相交於一個新的均衡點,在這個新的均衡點上,均衡利率下降,均衡產出上升。
在固定匯率下,貨幣供給增加時,LM曲線右移,利率下降,資本流出,國民收入增加,進口增加,隨後本幣供大於求,本幣有貶值的壓力;
為了維持固定匯率,政府需要拋售官方儲備,買入本幣,從而減少貨幣供給,LM曲線左移,利率與產出回到原來的均衡點,貨幣供給不影響均衡產出與均衡利率。
(2)什麼時候貨幣供給會影響產出擴展閱讀:
在浮動匯率下,貨幣供給增加,LM曲線右移,利率下降,資本流出,國民收入增加,進口增加,貨幣市場上本幣供大於求,本幣有貶值的壓力,人們手上持有的貨幣購買力下降,於是減少進口,增加出口,刺激國內產出,增加產出。即均衡產出增加,均衡利率上升。
投資增加是指投資水平增加,也就是在不同利率下投資都等量增加。因此,投資增加△i則投資曲線i(r)向右移動△i,這將使IS曲線向右移動,其向右移動量等於i(r)的移動量乘以投資乘數k,即IS曲線的移動量為k△i。
『叄』 貨幣政策如何影響產出
貨幣政策通過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影響產出。
在供給方面,貨幣政策的收緊導致資金成本高,企業借貸就負擔更重的利息,所以企業不願擴大生產,社會供給下降;在需求方面,由於利率升高,局面更願意將資金用於儲蓄而不是消費,消費變小,對產品需求變小,導致產出變小。
對於擴張的貨幣政策,也是相應地通過供給和需求影響社會產出的。
『肆』 貨幣供給量變化對物價,產出,失業的影響
貨幣供給多時,物價漲,產出漲,失業率下降。
如果長期供給過剩,就會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不利於經濟發展,。
『伍』 貨幣供給增加在短期為什麼會導致名義利率下降,在短期,通貨和價格不變為什麼會導致產出增加
貨幣供給增加,短期內通貨增加,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大量增加,中國銀行必然採取措施降低利率(即名義利率),因為這可以遏制國際熱錢更多的流向國內。。(減少投機機會),當然這只是短期內,長期還是會提高利率,因為國內的通貨對利率的影響是長久的。。當然這只是我的理解。在短期,通貨和價格不變,這樣的生產環境企業會以擴大生產來增加利潤,即導致產出增加。
『陸』 貨幣政策通過什麼方式影響總需求和均衡產出簡述其作用原理
貨幣政策通過(利率、貨幣供給量等工具調節)方式影響總需求和均衡產出。
貨幣政策的原理:
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
積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
消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採用消極的貨幣政策較合適。供參考。
『柒』 貨幣供給減少對利率,收入,消費,和投資的影響是什麼
貨幣供給減少,導致利率上升,投資下降;
投資下降,導致產出減少,從而收入減少,消費減少。
『捌』 貨幣供應量永久性增長會對產出和匯率產生什麼影響
當貨幣供給增加之後,匯率的最初貶值會大於匯率的長期貶值,即本幣會「超跌」。這種匯率對於貨幣波動的即刻反應超過了長期反應的現象,稱為「匯率超調」。 匯率超調是一種重要現象,因為它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匯率的日常波動可以有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