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劃分層次上准貨幣怎麼算
Ⅰ 西方學者劃分貨幣層次的主要依據是金融資產
貨幣分層,也稱為貨幣層次,是指各國中央銀行在確定貨幣供給的統計口徑時,以金融資產流動性的大小作為標准,並根據自身政策目的的特點和需要,劃分了貨幣層次。貨幣層次的劃分有利於銀行進行宏觀經濟運行監測和貨幣政策操作。貨幣的流動性在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眼裡實質上就是貨幣的變現能力。根據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對貨幣層次的歸納,貨幣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M1=現金+活期存款;
M2=M1+在銀行的儲蓄存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
M4=M3+金融機構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以上只是一般情況,具體到每個國家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有些國家只是很簡單地劃分為M1(狹義貨幣量)和M2(廣義貨幣量)。要討論貨幣層次的問題,首先必須弄明白的是貨幣的范圍。在很多國家的貨幣統計指標中,貨幣的范疇不僅囊括了流通中的紙幣和輔幣,並且包括銀行存款,甚至包括有價證券和電子貨幣等。一般情況下,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與貨幣定義頗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貨幣定義之外,均稱為准貨幣,而通貨又只是貨幣的一部分。可見貨幣包含的范圍很大很廣,因此貨幣可以劃分為許多層次
Ⅱ 貨幣層次劃分的標准和意義是什麼
貨幣層次劃分的標准:各國中央銀行在確定貨幣供給的統計口徑時,以金融資產流動性的大小作為標准,並根據自身政策目的的特點和需要。
貨幣層次劃分的意義:貨幣層次的劃分有利於中央銀行進行宏觀經濟運行監測和貨幣政策操作。
(2)西方劃分層次上准貨幣怎麼算擴展閱讀:
分層簡介:
貨幣層次的劃分不是從來都有的,部分發達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才劃分貨幣層次。而劃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便於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而且在劃分的標準的問題上,各國經濟學者都有不同的見解和說法。
要討論貨幣層次的問題,首先必須弄明白的是貨幣的范圍。在很多國家的貨幣統計指標中,貨幣的范疇不僅囊括了流通中的紙幣和輔幣,並且包括銀行存款,甚至包括有價證券和電子貨幣等。
一般情況下,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與貨幣定義頗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貨幣定義之外,均稱為准貨幣,而通貨又只是貨幣的一部分。可見貨幣包含的范圍很大很廣,因此貨幣可以劃分為許多層次。
關於貨幣層次劃分,各國有各自的劃分標准,而且就是同一國家在不同時期的貨幣層次劃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別。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貨幣的流動性來劃分的。
Ⅲ 美國、日本、歐盟對貨幣層次的劃分。
(1) 美國現行貨幣量層次
M1= 現金① + 活期存款② + 其他支票存款③ + 旅行支票。
M2=M1+ 由商業銀行發行隔夜回購協議 (RP)+ 隔夜歐洲美元存款 + 貨幣市場互助基金股份 (MMMF)+ 在所有存款機構的儲蓄和貨幣市場存款賬戶 (MMDA) 。④ + 在所有機構的小額定期存款⑤
M3=M2+ 所有存款機構的大額定期存款⑥ + 定期回購協議和定期歐洲美元 + 貨幣市場互助基金股份 ( 機構 )
M4=M3+ 短期財政部證券 + 商業票據 + 儲蓄債券 + 銀行承兌票據
(2) 日本現行貨幣層次
Ml= 現金 + 活期存款 ( 現金指銀行券發行額和輔幣之和減去金融機構庫存現金後的余額 ; 活期存款包括企業支票活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別存款和納稅准備金存款 ) 。
M2+CD=M1+ 准貨幣 + 可轉讓存單(准貨幣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 ;CD 是指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
M3+CD=M2+CD+ 郵政、農協、漁協、信用合作和勞動金庫的存款以及貨幣信託和貸方信託存款。此外還有廣義流動性等於「 M3+CD 」加回購協議債 券、金融債券、國家債券、投資信託和外國債券。
(3) 我國現行的貨幣層次
目前 , 中央銀行對貨幣層次的劃分具有權威性 , 其劃分方法是 :
M0= 流通中現金
M1=M0+ 單位活期存款 + 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 居民儲蓄存款 + 單位定期存款 + 其他存款
M3=M2+ 金融債券 +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①流通於財政部、聯邦儲備銀行和橫跨州內機構以外的硬幣和紙幣。
②在銀行的無息支票賬戶。
③如下形式的計息支票賬戶 : 可轉讓提款單賬戶 (NOW) ;超級可轉讓提款單賬戶 (super –NOW) ;自動轉賬賬戶 (ATS 賬戶 ) ;信用協會股金提款賬戶 (credit share drafts) 。
④ MMDA( 貨幣市場存款賬戶 ) 是存款機構的計息賬戶 , 每月開出的支票數額有限制。
⑤發行的定期存款面額在 100000 美元以下。
⑥發行的定期存款面額在 100000 美元以上。
Ⅳ 貨幣分層的西方國家貨幣層次的劃分及其依據
貨幣的流動性在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眼裡實質上就是貨幣的變現能力。根據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對貨幣層次的歸納,貨幣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M1=現金+活期存款;
M2=M1+在銀行的儲蓄存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
M4=M3+金融機構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以上只是一般情況,具體到每個國家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有些國家只是很簡單地劃分為M1(狹義貨幣量)和M2(廣義貨幣量)。但某些大經濟體,如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對貨幣的劃分卻復雜很多。 目前,美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大致如下:
M1=通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貨幣市場存款賬戶+貨幣市場基金份額(非機構所有)+隔日回購協議+隔日歐洲美元+合並調整;
M3=M2+大面額定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份額(機構所有)+定期回購協議定期歐洲美元+合並調整;
L=M3+短期財政部證券+商業票據+儲蓄債券+銀行承兌票據。 歐盟在貨幣層次劃分方面,相對於美國有很大的差別。歐洲中央銀行將貨幣分為狹義貨幣、中間貨幣和廣義貨幣三個層次,具體劃分如下:
狹義貨幣:M1=流通中現金+隔夜存款;
中間貨幣:M2=M1+期限為兩年以下的定期存款+通知期限三個月以內的通知存款;
廣義貨幣:M3=M2+回購協議+貨幣市場基金(MMF)+貨幣市場票據+期限為兩年以內的債券。 日本現行的貨幣層次劃分為:
M1=現金+活期存款;
M2+CD=M1+准貨幣+可轉讓存單;
M3+CD=M2+CD+郵政、農協、漁協、信用合作和勞動金庫的存款以及貨幣信託和貸方信託存款。此外還有廣義流動性等於「 M3+CD 」加回購協議債 券、金融債券、國家債券、投資信託和外國債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劃分
M0=流通與銀行體系外的現金通貨
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郵政匯劃資金+國庫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1+儲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債券
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劃分層次中的准貨幣相當於各國通常採用的( ) A M0 B M1 C M2 D M3
可能題出錯了.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劃分只有三類(詳見下面);B)准貨幣一般為M2-M1。絕無可能是什麼M2、M3,更不可能是M1,M0。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劃分
M0=流通與銀行體系外的現金通貨 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郵政匯劃資金+國庫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1+儲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債券
2、我國的貨幣層次分為四個層次
1.M0=流通中現金 2.M1=M0+企業單位活期存款+農村存款+機關團體部分存款+個人持有信用卡類存款 其中:企業活期存款=企業存款 - 單位定期存款 - 自籌基建存款 3.M2=M1+企業單位定期存款+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信託類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障金 4.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3、西方通常的貨幣層次分為四個層次
M1 =流通中現金+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 M2 =M1+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M3 =M2+其他金融機構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M4 =M3+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如國庫券,銀行及商業承兌匯票,人壽保險單等)
Ⅵ 西方學者劃分貨幣層次的主要依據是( )。
【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劃分貨幣層次的依據。西方學者劃分貨幣層次的主要依據是流動性。
Ⅶ 貨幣層次怎麼劃分
第一層次:M0,即各個單位(企業、機關、學校等)的庫存現金和我們普通老百姓手持現金之和;
第二層次:M1(狹義貨幣)即M0+企業在銀行裡面的活期存款;
第三層次:M2(廣義貨幣)即M1+准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是有期限的,不能馬上取現,所以被稱為准貨幣,意思就是說期限一旦過去就是真正的貨幣啦!
M2可以理解為市場上所有的錢,如果M2增加,那麼意味著央行印鈔增加,反之則降低!
供參考。
Ⅷ 貨幣層次劃分的標准和意義
貨幣層次劃分的標准
關於貨幣層次劃分,各國有各自的劃分標准,而且就是同一國家在不同時期的貨幣層次劃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別。
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貨幣的流動性來劃分的。
1、西方國家貨幣層次的劃分及其依據
貨幣的流動性在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眼裡實質上就是貨幣的變現能力。根據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對貨幣層次的歸納,貨幣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一下幾個層次:
M1=現金+活期存款;
M2=M1+在銀行的儲蓄存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
M4=M3+金融機構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2、美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
目前,美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大致如下: M1=通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貨幣市場存款賬戶+貨幣市場基金份額(非機構所有)+隔日回購協議+隔日歐洲美元+合並調整;
M3=M2+大面額定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份額(機構所有)+定期回購協議定期歐洲美元+合並調整; L=M3+短期財政部證券+商業票據+儲蓄債券+銀行承兌票據。
3、我國的貨幣劃分依據
在我國關於貨幣量層次的劃分,目前學術界也不統一 , 有主張以貨幣周轉速度劃分的 , 有主張以貨幣變現率高低劃分的 , 也有按貨幣流動性劃分的。若是按流動性劃分,其依據是:
(1)相對能更准確地把握在流通領域中貨幣各種具體形態的流通特性或活躍程度上的區別;
(2)在掌握變現能力的基礎上,把握其變現成本、自身價格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3)央行在分析經濟動態變化的基礎上,加強對某一層次貨幣的控制能力。
中國人民銀行於1994年第三季度開始,正式確定並按季公布貨幣供應量指標,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貨幣層次的劃分具體如下: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在我國,M1是通常所說的狹義貨幣供應量,M2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3是為金融創新而增設的。 回到流動性這個劃分標准,我國貨幣層次劃分的流動性標準是局限於該金融資產的國內流動性為基礎的。
貨幣層次劃分的意義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控制貨幣市場,實現對經濟的干預。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會影響利率,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對貨幣供應量的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從而影響貨幣需求並使其與貨幣供給相一致,以進一步影響宏觀經濟活動水平的經濟政策
一是有利於宏觀經濟運行的監測;
二是有利於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三是客觀上促進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
Ⅸ 貨幣層次的劃分標准
各國劃分貨幣層次的標准都是依據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來劃分的,盡管各國在貨幣層次的具體劃分上有差別,但是標準是一致的。以下為貨幣層次劃分類別:
一、M0=流通現金;
二、M1=M0+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
三、M2=M1+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
四、M3=M2+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
五、M4=M3+L(流動性資產)。
【拓展資料】
劃分貨幣層次的意義:
要了解貨幣的層次,首先要了解貨幣的范圍,貨幣不僅僅包括流通的現金,還有銀行的存款、有價證券以及流動性資產都可以作為貨幣,因此對貨幣層次進行劃分有利於中央銀行了解不同的貨幣層次的貨幣在整個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對貨幣體系進行宏觀的監測,查看市場是否處於一個均衡健康的狀態,並且進一步可以為貨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讓國家更加准確地知道握貨幣在流通領域中的各種形態和活躍程度,利用所獲得的信息,更好地去分析經濟動態變化,加強對某一個層次的貨幣的調控能力,從而通過對貨幣的調控來使國家經濟更好地運行。
在我國關於貨幣量層次的劃分,目前學術界也不統一,有主張以貨幣周轉速度劃分的,有主張以貨幣變現率高低劃分的,也有按貨幣流動性劃分的。若是按流動性劃分,其依據是:
一、相對能更准確地把握在流通領域中貨幣各種具體形態的流通特性或活躍程度上的區別;
二、在掌握變現能力的基礎上,把握其變現成本、自身價格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三、央行在分析經濟動態變化的基礎上,加強對某一層次貨幣的控制能力。
貨幣本質是指什麼:
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理論上講,任何商品都可以成為貨幣,但從交易的角度上來說,其結果必然是向靠攏品質一致,性質穩定可靠,容易衡量、分割、保存,產量比較穩定的東西,金屬貨幣尤其是黃金白銀就順理成章。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