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面市值比高為什麼有破產風險
❶ 財務作假不是只會影響市值嗎為什麼會導致公司破產
財務作假當然不單隻影響公司市值,作假其實是想要掩飾公司經營不善虧損嚴重資不扺債的事實,這才是公司破產的根本原因。而且一旦上市公司被查實財務作假,這是嚴重的經濟犯罪行為,將面臨被罰款,索賠甚至退市及相關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對公司就可能是致命打擊雪上加霜。
❷ 市值賬面比怎麼算的和賬面市值比以及市凈率的關系急求...多謝!
一般在股票行情軟體的右下角會有三個關於市盈率的數值,第一個是最近四個季度扣除非經常損益的靜態市盈率,第二個是最近一個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靜態市盈率,第三個是根據機構預估來年業績計算的動態市盈率.
市盈率公式=股價/每股收益
市盈率TTM(股價/最近四個季度攤薄每股收益之和)
市盈率LYR(股價/最近年度攤薄每股收益)
P/E是Price/Earnign的縮寫,中文稱之為市盈率,是用來判斷公司價值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市盈率有靜態和動態之分:
靜態市盈率是指用現在的股價除以過去一年已經實現的每股收益,例如萬科07年每股收益為0.73元(加權,未加權的每股收益為0.70元),4月18日收盤價為20.30,那麼靜態市盈率為:20.30/0.73=27.80倍;
動態市盈率是指用現在的股價除以未來一年可能會實現的每股收益,但順便提醒一下,未來一年的每股收益是不能用一季度的業績乘以4這樣簡單相乘的方法,因為不同公司不同行業,每季度的業績波動往往很大,再以萬科為例子:07年一季度每股收益為0.09元,如果簡單的四個季度相加,一年的收益也就是0.36元,但實際年報披露出來的卻是0.73元,這就是房地產行業特殊的年末結算準則造成的.
市盈率是用來衡量投資者通過現在股價投資,如果每年的每股收益都不變的情況下,收回成本的時間,27.80倍,表示的是需時27.80年,倍數越低,需時越短,總的來說,市盈率是越低越好.
但是要留意,靜態市盈率代表的是過去,參考意義不是很大,關鍵還是要看成長性,也就是動態市盈率;還有,不同市場,不同行業,不同公司,是不能只靠用市盈率的高低來判斷其投資價值高低的,就算是同一市場,同一行業,不同公司,由於公司的基本面不同,市盈率的高低也不會一樣,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所以前面才說它是用來判斷公司價值的常用的方法之一,而不是唯一.
市凈率(P/B)也是用市場常用的估值方法,它是用股價除以每股凈資產,低市凈率的股票相對比高凈率的股票具有更多的安全邊際,但也是要分行業和公司的.還是以萬科為例子,08年報中顯示它的每股凈資產為4.26元,對應的市凈率為:20.30/4.26=4.76倍.而寶鋼的年報顯示每股凈資產為:5.05元.以某日收盤價:9.88元來計算.對應的市凈率為:9.88/5.05=1.95倍;寶鋼的市凈率要比萬科的市凈率要低很多,那是不是就表示寶鋼的投資價值就要比萬科高呢?其實不是的,因為萬科是屬於輕固定資產型的企業,它的凈資產主要是存貨,也就是土地和待竣工銷售的樓盤,這些存貨的流動性是很強的,價值也相對穩定(中國房價長期看漲).而寶鋼的凈資產主要是固定資產(生產設備)和存貨(鋼材),生產設備這東西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就已開始折舊減值,一旦公司破產清算,實際價值會遠低於帳面價值.存貨中的鋼材受市場價格的影響很大,往往會急漲或急跌,當然了,它的流動性還是要比生產設備要好一些.所以在用市凈率估值的時候用於同類公司的對比效果要好些.
❸ 賬面市值比高好還是低好
賬面市值比高好
賬面市值比,如果市值比高,就考慮投資;如果市值比低,就要再繼續觀察,要是潛力股就等待時機投資。
❹ 賬面市值比 bm 衡量 代表 公司的什麼
BM效應(BM Effect)或稱B/M效應、賬面市值比效應(book—to—market efect)
所謂BM效應,指賬面市值比效應,指BM值較高的公司平均月收益率高於BM值較低的公司。關於BM效應,國內外學者已做了許多研究。Fama和French(1992)研究了1963到1990年所有在NYSE、AMEX、NASDAQ上市的股票,發現BM值最高的組合(價值組合)月均收益率超過BM值最低的組合(魅力組合)達1.53%。肖軍,徐信忠(2004)以1993年6月至2001年6月滬深股市A股股票為樣本,計算持有一年、兩年、三年的收益率數據,認為BM效應存在。
❺ 為什麼有的企業財務報表上是盈利,但是卻破產
賬面盈利不代表企業就有錢。也就是說凈利潤不代表現金流入。
在會計准則中,銷售收入以實現為原則,即只要確認產品銷售出去了,那麼就要記上一筆。
但是產品銷售出去的所帶來的收入並不是都以現金方式得到的。如果一家企業的應收賬款太多,而舉債的壓力過大,則很有可能因為現金流不足而導致破產。
因為你不可能拿應收賬款去還銀行貸款,別人借你的是現金,你還的也必須要現金才行。盡管應收賬款額度在會計上被計入銷售收入,並最終構成賬面盈利。
盈利企業破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資產結構
資產結構是指各類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例。通過對資產結構的分析可以發現報表上列示的資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企業出現經營危機時並不能緩解企業的壓力。各類資產的比例高低反映了企業資產的質量。
1、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
應收帳款是因賒銷而引起的債權,而其他應收款是企業應收款項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應收款項均存在壞賬損失和資產減值的風險。在通貨膨脹和時間價值的影響下,又使應收賬項不能和現金劃等號。即使如數收回賬款,賬款的購買力也不一樣,為了收回現金還會發生收賬費用。可能有的企業為了提高當期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不顧客戶的資信狀況,盲目放寬信用政策,雖然企業的營業收入會立即增長,但應收帳款收帳期不正常變長,應收帳款收回的風險加大。這樣的資產雖然存在於賬面上,卻不能形成購買力或者還債。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比例過高會影響資產的質量。
2、虛擬資產
虛擬資產是企業實際發生的費用或損失,但由於權責發生制原則仍列為資產的項目,如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待處理資產損失等。其實這些資產已經流出了企業。若企業的虛擬資產占凈資產比重過大,說明企業可能為虛增本期利潤而不攤銷或少攤銷已經發生的費用,將其長期掛帳,企業帳面利潤質量差。
3、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
固定資產是以歷史成本計價的,以某種提取折舊的方法每年提取折舊,直到清理固定資產或者是提完折舊。雖然賬面上反映的資產余額不少,但一部分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等原因,重置成本遠高於歷史成本,或者說市場價值低於賬面價值,這樣資產已經遠遠不值報表上顯示的余額。而無形資產的計價會有更多主觀因素的影響。
4、資產減值准備
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對八項資產提取減值准備。但實踐中企業往往根據自身利潤的需要,不切實際地提取資產損失、減值准備或根本不提。若發現企業的資產已減值(如高齡應收帳款、已跌價存貨、已減值固定資產等)而沒有提取足夠的減值准備,形成不良資產長期掛帳,說明企業可能為增加利潤而對不良資產不做處理,造成企業虛盈實虧,其帳面利潤質量差。
❻ 為什麼有的企業帳面上有利潤,企業反而要破產了我們應該怎麼做
企業破產的根本原因 是喪失了支付能力 既不能償還到期的債務。
賬面的利潤是會計上的利潤,按收入確認原則沒有收到現金也是可以確認收入的。這就說明企業存在大量的壞賬收不回來。使得企業喪失了流動性。建議加強催帳工作 如回款無望,就要從外部融資 以解燃眉之急。
❼ 請問賬面市值比跟 市值與賬面市值比率 有什麼區別嗎
有很大相關性。但和創業板關系較小。並且和基金關系大,和個人操作關系小。
❽ 為什麼市凈率高風險要大
原因在於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是經營高風險的行業,宏觀經濟的波動風險最後有很多都要轉嫁到銀行業。一般行業定價以市盈率為主要依據,而銀行業卻以市凈率為主要參照?原因就在於此。 美國歷史上無數金融危機,銀行股經歷無數風雨洗禮,投資者十分清楚銀行業的風險。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歐美國家的股票市場,銀行總是想方設法給自己頭上罩上一個「非銀行業」的帽子,因為市場對銀行估值一般低於製造業,比新興行業估值更低得很多為什麼這些市場的投資者對銀行業有如此之偏見?這是在長期實踐中不斷試錯的結果。
希望採納
❾ 企業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遠高於市場市值為什麼會引起資產減值
同學,您好。因為企業所有者權益是賬面價值。市場價值低,所以會引起減值。比如一項權利當時5塊錢,現在市場只能賣到3塊錢,所以就減值了。
❿ 什麼是帳面市值比效應
BM效應(BM Effect)或稱B/M效應、賬面市值比效應(book— to—market efect) 所謂BM效應,指賬面市值比效應,指BM值較高的 公司 平均月 收益 率高於BM值較低的公司。關於BM效應, 國內外學者已做了許多研究。 Fama 和French(1992) 研究了1963到1990年所有在 NYSE 、 AMEX 、 NASD AQ 上市 的 股票 ,發現BM值最高的組合( 價值 組合) 月均收益率超過BM值最低的組合(魅力組合)達1.53%。 肖軍,徐信忠(2004) 以1993年6月至2001年6月滬深股市 A股 股票為 樣本 , 計算持有一年、兩年、三年的收益率數據,認為BM效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