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貨幣進展如何
❶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搞數字貨幣中國的數字貨幣怎麼樣了
中國的數字貨幣是與虛擬貨幣徹底差別開一種東西。它和比特幣完全不一樣,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而中國數字貨幣乃是現行標准貨幣制度的升級,將鈔票升級為擴展大量、情景更豐富的數字化的貸幣。不要和虛擬貨幣混為一談,不要和虛擬貨幣混為一談,不要和虛擬貨幣混為一談。這也是正確對待中國數字貨幣的關鍵所在。
例如費用報銷一筆交通費用500元。假如是現今費用報銷模式下,這筆費用取得,能用在任何地方,買吃的,購買衣服都可以,反正都是RMB。可是數字貨幣就不一樣了,例如差旅費費用報銷就插個差旅費的標簽,就只能在交通領域應用,購買衣服,用餐就不可以用這一大筆錢。那麼對於央行貨幣的流量操控,就有非常大的益處,財政性資金,是非常有利的。那樣方式方法上,就能夠讓發出去的資金更好的進到中國實體經濟運轉。
❷ 「數字貨幣」跨境項目進展的如何官方對此有何回應
現在和香港進行的只是常規的技術測試。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數字貨幣可以應用在跨境支付的場景之下。現在數字貨也是發展的越來越快了,各個國家都在發展自己國家的數字貨幣。在現有技術的情況下,國家層面的數字貨幣,在技術上面肯定沒有障礙的。
各國為了推進數字貨幣的應用,也是在努力的進行各種測試。在技術層面,數字貨幣並沒有障礙,但是跨境項目不是僅僅解決技術層面就可以了。數字貨幣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數字貨幣現在在我們國內,也只是處於少數城市試點的階段。只是國內的應用場景的推廣,也是需要時間的。雖然說在技術層面,數字貨幣已經沒有障礙,但是畢竟數字貨幣涉及的面還是很廣的,數字貨幣的推進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可以完成的。
現在數字貨幣在國內推廣的時候,積累足夠的經驗之後,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跨境項目的開展還是很容易的。
各位,對於“數字貨幣”跨境項目的進展,你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❸ 國內的數字貨幣未來會是怎麼一個發展狀況呢
未來數字貨幣將會走向大統一,出現一超多強的局面。
我國央行在今年初的時候曾召開過數字貨幣研討會,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已經提上了日程。國際上的一些銀行巨頭和科技公司也都在研發數字貨幣,英國央行也計劃發行數字貨幣。這所有的一切都意味著數字貨幣離我們現實的生活越來越近。但是,政府主導發行的數字貨幣未來可能會流通,但比特幣、瑞泰幣、活力幣只能作為一種資產類別存在。
❹ 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和影響會如何
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發文稱:DCEP並不會像比特幣一樣完全是無需許可的無國界的區塊鏈運行體系,不可能很快成為跨境國際支付清算體系。而通過DCEP最終實現無幣化,也是一個過程,現在只是部分替代。
支付清算體系和全國無幣化,都需要一個過程的時間。但是只要DCEP落地後,馬上就能和紙幣一樣具有同等效力的支付功能,這也是DCEP最基本的功能。而DCEP的不可匿名性成為很多人的隱憂,高度的去現金化,讓很多人感覺每一筆貨幣收付都會有清算機構的記錄可查,個人隱私受到很大影響,容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覺得使用DCEP就是開放自己的隱私。
基於此,央行在DCEP設計上,採取有限匿名的原則,有限匿名是央行對強化貨幣監管與保護個人隱私的平衡舉措。可能的做法是:數字貨幣收付信息在運營機構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涉及錢包戶名和收付金額,但在央行是完整的、真實的。也就是說,DCEP所有人在央行的賬戶才是「真實賬戶」,只要央行才能索取賬戶所有人完整的實名信息和交易信息,並用於反洗錢等貨幣監管等方面的工作,在運營機構的銀行看不見的這些用戶的詳細信息。
其實,說到底,如果我們使用DCEP,交易或支付路徑是可追蹤的。但是其實我們在支付寶或者用微信支付時也存在這個問題,並沒有讓我們產生很大的顧慮,反而每到年終很多人主動曬出支付寶給自己總結的購物清單。央行發行DCEP除了和支付寶微信支付一樣能看見我們使用DCEP的交易信息外,更重要的是為了方便管理,比如在征稅和反腐上,DCEP就能比人民幣有更強的監管作用。
1、DCEP可以掌握各種資金流向,方便征稅
比如你去一個飯店吃飯,付的是現金或者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商家也沒有給你發票,對於商家來說,這筆收入就很難追蹤到,因此可以逃稅。但是用了DCEP以後,商家營業期間的每一筆收入從哪兒轉來的,轉了多少錢都清晰可查。雖然一些小的商家也有可能以私人帳號的DCEP收款以便逃稅,但總體來講,偷漏稅的空間比以前小了很多。
你如果除了一個主業以外,同時在網上打著零工,兼著好幾份職業,按現在的情況,主業的收入會征稅,但其他打零工的收入可能監測不到,因此一般不需要納稅,但是使用了DCEP以後,你的零工收入轉到你的DCEP錢包,這些收入就可以被監控到,會和你的主業收入一樣需要合並納稅。
2、DCEP的有限匿名性,可起到反腐作用
一般來說,除了用實物外,行賄大都是用紙鈔,貪官不可能把大量的錢存在銀行卡里,都是以現金進行保存。電影里看到很多貪官為了不讓人知道,把收受賄賂的錢放在床底下,地窖里,或磚牆裡面。
香港是洗錢聖地,有大量的黑市交易,通過香港中轉把錢轉到美國、歐洲或其他國家,然後收取一筆手續費,洗錢使用的都是現金。如果有了DCEP以後,國家會慢慢減少紙幣印鈔量,直到紙幣消滅。當現金越來越少或消失後,最後只能以DCEP來接受賄賂,由於這些資金往來的信息數據都在央行,只要央行查詢就能還原資金的往來。對於犯罪分子,有很大的震懾作用。
如果腐敗能大幅減少,就能還給大家一個更公平,更和諧的生存環境。關於DCEP的反貪腐作用,民眾是鼓掌歡迎的。
3、DCEP來了,哪些崗位會消失,又有哪些新的崗位機會呢?
對於DCEP的到來,對傳統銀行業某些崗位會有一些影響,但同時也會造出一些新的機會。
傳統的發幣方式是通過銀行發行,央行印鈔後,通過物流運輸到各大銀行,從總行再推到各分支銀行,銀行通過ATM機,取現,企業借貸等方式進行貨幣的傳遞和流通,整個過程時間比較長,效率比較慢。在過程中印鈔需要成本,武警運鈔車要成本,ATM機要成本,銀行的櫃台人員,銀行的安保人員要成本。
技術升級後的DCEP發錢可以跳過銀行,只要有和身份證綁定的DCEP帳號,超發之後,可以直接把錢打到各個賬號里。現在還會去銀行排號取現的大部分老頭老太太,很多人已經通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早就實現了無紙幣支付。有了DCEP後,老頭老太太只需要裝個錢包,也不用去銀行取錢了。比如,某個城市給退休人員發放交通補助,就可以直接往每個人DCEP錢包里打50元,這個錢不需要去銀行提取,已經在自己的DCEP錢包里,乘坐交通工具時可以直接支付。
在技術升級下,印鈔需求會減少,銀行的櫃員和安保人員需求會變少,這類人就會面臨失業風險。20年前,銀行在別人眼裡還是金飯碗,在收入上班族人群中,居金字塔的頂部階層,20年前不會想到20年後,這群人也有失業的風險。
有些舊有的崗位減少了,為了應對新技術的支付方式,自然也會滋生出新的崗位需求,比如未來銀行或互聯網公司會有新的崗位專門對接DCEP,各種API,介面,維護後台系統都要大量專業人員,這類IT人員的需求會提升。
盡管多國已開啟數字貨幣布局,部分國家已發行數字貨幣,但數字貨幣的發行效果欠佳。隨著數字化成為貨幣流通與支付領域的一種趨勢,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 CBDC)的 探索 正如火如荼。各國/地區央行紛紛開啟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討論、研發或實證實驗,我國數字人民幣布局也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數字人民幣行業相關上市公司: 廣電運通、長亮 科技 、拉卡拉、數字認證等
本文核心數據: 研究、試驗、試點數字人民幣的央行占據全球央行數量的比例
1、各國央行積極部署數字貨幣項目
隨著數字化成為貨幣流通與支付領域的一種趨勢,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 CBDC)的 探索 正如火如荼。
國際清算銀行在2021年初對中央銀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86%的央行正在積極研究 CBDC的潛力,60%的央行正在試驗這項技術,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關試點項目。
2、各國/地區積極布局央行數字貨幣
從數字貨幣布局來看,近年來,各國/地區央行也紛紛開啟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討論、研發或實證實驗,但大部分國家尚未發行數字貨幣。各國發行或計劃發行的央行數字貨幣具備不同特徵,差異性來源於應用領域、所採用的技術等。
3、少數國家嘗試過發行數字貨幣
目前,非洲、拉丁美洲等少數國家嘗試過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如烏拉圭發行了數字化比索e-Peso,該國發行數字貨幣的原因為降低美元替代本幣的程度,但試點期結束後發現,e-Peso發行對消除美元化幫助很小。
4、我國數字人民幣布局取得階段性進展
我國數字人民幣布局已取得階段性進展。2014年,我國開始籌備數字人民幣,2019年加速推進數字人民幣布局,2020年,央行數研所官宣首批試點「四地一場景」,包括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奧會場景,目前試點均已經落地。
2021年,第二批數字人民幣面向公眾的試點包括上海、海南、長沙、青島、大連、西安六地,「穩妥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成為中國人民銀行十大重點工作之一。
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場景和形式逐步擴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斷更新。數字貨幣在用戶端後續可提供貸款、理財、保險等線上金融產品;企業端可提供數字營銷、供應鏈管理等增值服務。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智慧銀行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為積極主動應對虛擬數字貨幣對現有貨幣和金融體系影響,我國央行在2014年已經就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2015年,央行對數字人民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面臨的法律問題、對經濟金融體系的影響、法定數字貨幣與私人發行數字貨幣的關系以及國際上數字貨幣的發行經驗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形成系列研究報告。2016年1月,央行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對發行數字貨幣的總體框架、法定加密貨幣等問題進行探討,提出將早日推出數字人民幣。2019年8月以來,人民銀行通過權威渠道對外公布了法定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研究和發行准備情況。
近年來,我國的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移動終端設備普及率提升,第三方支付位於世界前列,這為我國發展數字貨幣奠定了良好的網路環境。
一、什麼是數字化人民幣。
顧名思義數字化人民幣就是以數字化形態存在的人民幣,與現鈔人民幣具有相同功能和屬性。只不過比現鈔人民幣更便於攜帶、保管,也更方便支付。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指中央發行的數字貨幣,屬於央行負債,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專家用簡單的話來解釋,就是把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看作數字化的人民幣現金。而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就是把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替代,假設現在流通的貨幣有100元,央行數字貨幣就是等價替換掉這100元。
二:中國發行數字人民幣有很多意義
1.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數字貨幣,是基於互聯網新技術,推出全新的加密電子貨幣體系,這無疑是一場貨幣體系的重大變革。在金融 科技 大數據時代,對主權國家來講,最好的踐行貨幣國家發行權的辦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銀行發行管控范圍的主權數字貨幣。我國央行推出數字貨幣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義。
2.隨著互聯網 科技 和大數據的發展,全球涌現了不少所謂的「數字貨幣」。如今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眾多的非主權「數字貨幣」即此也將相形見絀。比特幣誕生十年來,一直被定義為「衍生產品」,受各國監管尺度不同、勒索軟體贖金、跨境洗錢及投機逐利炒作等影響因素,上漲一度超2萬美元一枚。然而,其投機性受到監管趨緊和技術問題等影響,導致價格大起大落。
3.我國央行數字貨幣將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即人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在這個過程中,央行將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央行不預設技術路線,不一定依賴區塊鏈,將充分調動市場力量,通過競爭實現系統優化。
4.央行數字貨幣在一些功能實現上與電子支付有很大的區別。以往電子支付工具的資金轉移必須通過傳統銀行賬戶才能完成,採取的是「賬戶緊耦合」的方式。而央行數字貨幣是「賬戶松耦合」,即可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央行數字貨幣既可以像現金一樣易於流通,有利於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同時可以實現可控匿名。
❺ 數字貨幣的前景和未來
數字貨幣的前景喝未來非常廣闊和高明。發展法定數字貨幣有三個方面好處:一是可以節省成本,防範假幣,可以強化支付系統的普惠特性;二是可以實時把握結構性的貨幣流通數據,進而能夠特別精準地調控貨幣供應的總量;三是資金流的信息可以全程追蹤,有利於反腐敗、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等。「數字貨幣已經迎來了科技與市場方面的大變革。當前,有很多區塊鏈系統不能被稱為數字貨幣系統,因為它們沒有交易性或監管性。蔡維德表示,只有把數字貨幣的支付和結算分開,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未來,一個符合現代法律法規以及現代金融交易原則的數字貨幣結算系統,將從支付開始帶領整個金融系統改革,從而帶動其他領域的改革。
❻ 我國數字貨幣發展現狀及趨勢
數字人民幣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廣電運通、長亮科技、拉卡拉、數字認證等
本文核心數據:數字人民幣介面、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
1、國內外央行紛紛開啟數字貨幣布局
從數字貨幣布局來看,近年來,多個國家開啟了對數字貨幣的研究,部分國家已邁過研發階段,發行了數字貨幣。不過,各國發行或計劃發行的數字貨幣具備不同特徵,差異性來源於發行機構、應用領域、數字貨幣採用的技術等。
圖表1:2020年以來部分國家數字貨幣進展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銀行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❼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當中,數字貨幣的發展情況如何
數字貨幣發展是今後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領域和渠道。
朱民指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兩重含義:第一重是中國要繼續改革開放,使得中國貨幣市場、匯率制度、利率制度進一步市場化,這對推進中國的金融發展和金融制度的穩健有很大意義。另一重含義在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世界貨幣體系的穩定也有很重大的意義。朱民進一步分析稱,學術界一直有爭論,單一貨幣和多元貨幣體系哪一種更穩定?單一貨幣體系要穩定,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前提就是,單一貨幣主權的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必須對全球經濟金融穩定負責。從現在看來,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單一貨幣,占外匯儲備60%左右,但這一次危機當中,美國大幅增加財政赤字,美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上升,對於全球資本流動產生了沖擊。3月份全球資本市場大幅下跌的時候,其實有一部分就是因為美元的流動性緊張造成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界其實需要一個多元的貨幣均衡框架,所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對於世界金融穩定也有幫助。
❽ 數字貨幣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盡管多國已開啟數字貨幣布局,部分國家已發行數字貨幣,但數字貨幣的發行效果欠佳。隨著數字化成為貨幣流通與支付領域的一種趨勢,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各國/地區央行紛紛開啟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可行性討論、研發或實證實驗,我國數字人民幣布局也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1、各國央行積極部署數字貨幣項目
隨著數字化成為貨幣流通與支付領域的一種趨勢,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
國際清算銀行在2021年初對中央銀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86%的央行正在積極研究 CBDC的潛力,60%的央行正在試驗這項技術,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關試點項目。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銀行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❾ 數字人民幣走進生活:滴滴、美團、B站應用場景落地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達成戰略合作, 探索 數字貨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的創新和應用!
實際上,除了滴滴之外,央行數字貨幣還與多家互聯網企業一起建立應用場景 探索 :
這是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繼在蘇州、成都、深圳、雄安四地內測以來,不斷擴展應用場景 探索 的結果。
繼用於繳納黨費、交通費補貼以及冬奧會之後,央行數字貨幣再添新的應用場景。
央行數字貨幣不斷與經濟實體和商業實體實現深度合作,將數字人民幣代入更加廣泛的實體應用當中,將擴大數字貨幣的應用范圍,從而實現更大范圍內的測試和 探索 。
根據這些信息,可以看出目前央行數字貨幣的前期內測應該比較順利,需要擴大應用場景來進行更大范圍的測試和 探索 。
數字貨幣本身在中國的推廣和使用,沒有太大的門檻。
在過去幾年,中國在支付寶和微信等支付系統的支持下,電子支付已經成為民眾日常支付的重要手段成為,現金電子化幾乎成為中國重要的貨幣存在方式,奠定了實物現金被替代的群眾基礎,也成為全球應用最廣泛、民眾基礎最好、技術支撐最佳的國家。
雖然數字貨幣和以支付寶等基礎的電子現金有些很大的區別,但從實際的使用體驗上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差異,這就為現金與數字貨幣之間的轉換提供了扎實的基礎。
因此,數字貨幣最大的難點在於能否支撐更加廣泛的應用范圍和高頻的使用頻率。
而通過出行和外賣等場景,可以提供數字貨幣在吞吐量、實時性、容錯、安全等各方面的技術性能測試,從而為更大范圍內的使用和流通提供更加有效的技術支撐。
數字貨幣的廣泛應用將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化程度將隨著數字貨幣應用范圍擴展而得到更大的發展。
一、數字貨幣有助於推動金融市場的顛覆式發展。
數字貨幣以區塊鏈等先進技術作為底層支撐,能夠給金融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革,建立更加安全、便捷、快速、低成本的金融體系,在金融支付、結算、國際貿易等方面發揮更強的作用。
二、有助於推動企業數字化,從而加速 社會 整體數字化的發展。
以數字貨幣為基礎的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必然會引發一場關於全領域數字化的浪潮。數字化已經成為未來 科技 發展的重要基礎,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5G等,都必須以大數據為基礎,而經濟領域的數字化將提供重要的基礎,帶動更多領域的數字化發展。
我們看到目前,中國正在加快 探索 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為基礎的前沿 科技 發展,為新 科技 時代創造更好的條件,主推中國在新的 科技 革命中占據有利位置,為中國政治、經濟、實業等領域發展奠定基礎。
數字貨幣通過互聯網來打開應用場景,本身就具備天然的綜合性優勢,在互聯網上的現金都是以電子現金為基礎,數字貨幣與現有的電子現金在使用體驗上,並沒有太大差別,在支付上面就更加不會有任何陌生感。
在中國,老百姓早就已經通過支付寶和微信,完成了用戶的教育和使用習慣的培養,因此, 藉助互聯網企業結構,可以實現數字貨幣與實際使用的無縫對接 !
除此以外,通過滴滴、美團等,數字貨幣將突破在商業體系的使用環節,建立更加具有實用性的商業使用場景,從而推動數字貨幣的普及。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央行數字貨幣選擇滴滴、美團等牽手,實際上是藉助互聯網中的「高頻」產品,來實現快速、反復的使用頻次,以此完成對用戶的高度吸引,快速實現爆炸式用戶增長,從而快速奠定數字貨幣的用戶基礎,為數字貨幣全面推廣奠定基礎。
在互聯網營銷中,高頻是快速吸引用戶,實現滲透的重要手段。
以美團為例,在業務發展良好的情況下推出外賣業務,就是因為美團不屬於高頻產品,用戶一周或者一月的使用可能只有幾次,而外賣則可以滲透到每天每頓上面,其頻次可以達到每天多次,這樣的產品才是真正的流量產品,也才能真正帶來普及性的用戶基數增長。
在建立了外賣業務後,美團才真正發展成為頭部互聯網企業。
數字貨幣同樣需要布局高頻次產品應用場景,來實現用戶使用流量的普及。
雖然央行數字貨幣不存在用戶接受門檻,但是能夠通過商業模式自然地滲透到用戶日常生活,是推動數字貨幣發展的最好方式,這樣可以避免總體對數字貨幣由於認知、轉換等原因造成的陌生事物標簽,從而實現貨幣的無縫轉換,建立更加有效的用戶接受基礎。
從目前數字貨幣測試的應用場景來看,並沒有完全通過強制性推廣手段,來強迫用戶接受,而是「順其自然」地滲透到大眾生活,為數字貨幣全面取代現金奠定堅實的用戶基礎。
目前,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已經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從牽手各大互聯網企業,進一步測試數字貨幣的使用場景來看,內測進展應該很順利,需要擴大業務范圍,進行更加深入而廣泛的測試。
這樣看來,數字貨幣離最後全面發布使用已經近在咫尺,期待中國央行數字貨幣能夠快速發揮有效作用,提高中國在全球的經濟作用和地位,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