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未來市值多少
⑴ 林園投資的醫葯股有哪些
林園投資(過)的醫葯股有有:片仔癀、葵花葯業、奧特迅。當前市場能公開找到林園投資的重倉醫葯股不多,主要是因為他持股較為分散,很少進入前十大。
林園,陝西漢中人,曾在深圳紅十字會醫院及深圳博物館工作,1989年以8000元進入股市,早在2006年10月底,林園持有股票市值達到20億元。
拓展資料:股票投資的策略
1、順勢法
順勢法指的是順應大盤趨勢,在上漲時就順勢買進,下跌時順勢賣出。在操作上要認識和判斷股市變動的幾個趨勢,長期趨勢是指可持續一年以上,中期趨勢指3周-12周之間,短期趨勢在兩周之內。一般來說,中長期趨勢比較好預測,短期趨勢比較難預測。在具體操作上要注重中長期趨勢,不要太多關注短期趨勢。
價值投資
某隻股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由基本面,公司分紅行業發展潛力去選擇,可能這個股票當前股價並不是處於低位,也會存在被套的風險,即使被套,也要有耐心,不要用短線策略來操作
不可抗力投資
當一家上市公司遇到不可抗力導致公司生產經營遭受嚴重影響,在短時間內股價嚴重暴跌,此時買入股票,當事情過後,恢復正常,低估值也會恢復正常,從而實現盈利。股民也應該謹慎觀察,認真研究,再做出是否投資的決定,而不是一跌就買進。
供需規律
股價上漲下跌,也都是供需在影響。股票的價格跟商品其實也是一樣的,都會經過供需平衡、需求增長,供大於求,所以在成交量大的情況下可能會買在最高點。
注重價格和成交量
如果股價在相對低位止跌企穩,成交量溫和放大,後市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作為一名炒股時間不長的投資者,能利用好成交量的變化並結合股票價格的波動來買進股票,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成功率。
制定好目標買價
普通投資者要制定合理的目標價格,可以通過預測公司未來1-3年的每股收益,可能使用券商或者機構的結果作為參考,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投資風格確定估值方法,如常見的市盈率,市凈率,可以通過比較得出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
追漲買入法
風險加大的一種投資買入辦法,追漲強勢股;一般是在漲幅榜,量比榜和委比榜都靠前的股票,操作上是注重上漲的趨勢而不注重價格;追龍頭股,在行業,概念,區域中領漲或者最先啟動的龍頭股票;追漲停股,漲停板是短期走勢非常強勢的一種市場表現,可以作為短期操作;追漲突破股,當股價突破新高,解套盤還沒有讓股價回落,此時意味著上行空間已經打開,股價會進一步突破。
下跌後買入
下跌後買入要對股票的行業,業績和成長性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要確定下跌的大趨勢有沒有轉變再進行購買。股價處於上漲趨勢的時候,每一次回調都是買入機會。當股價處於下跌的趨勢中,一般要跌幅達到20%-40%,等待企穩再買入。
⑵ 中國股市大咖有哪些人
用我股市打卡,主要200萬,能買賣是最著名的,200萬
⑶ 林園占茅台多少股,為什麼十大股東找不到
林園持股貴州茅台2500多萬股,沒有公布
按照持股茅台2%來計算,林園大約持股貴州茅台2500多萬股,僅次於控股股東茅台集團、貴州國資以及茅台技術公司等少數股東,市值估計約560億元。
⑷ 林園的私募基金在哪裡買
林園的私募基金可以在私募排排網上查看選擇購買,並且還有林園線上路演視頻及投後交流會,在排排網投資者投後交流會上,林園不僅介紹了公司對食品飲料、醫葯、新能源等板塊的看法,更是分享了林園投資是如何控制倉位來控制回撤。【選私募-查排名-點擊一鍵與私募直聊】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林園投資")由國內著名投資人林園先生於2006年創立。林園投資是國內最早開展私募基金業務的公司之一,也是中國首批獲得私募基金管理牌照的機構之一(登記編碼:P1002894)。目前管理規模上百億。
林園運用一套統一的方法體系和思維模型(投資"高護城河"和"成癮性」商品,把行業方向視為投資的第一關鍵因素)投資了30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投資品種累計復合漲幅均相當可觀(股價、股本、分紅疊加復合收益)。林園在A股、港股、新加坡股市、美股和歐洲證券市場的投資業績和A股比較接近,林園的思維方法本身不受到特定市場機制、文化環境的局限,具有比較普適的方法優勢和思維優勢。憑借超高的人氣,林園也是長期霸榜熱搜基金公司榜單與熱搜基金經理榜單。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私募的相關信息,推薦下載私募排排網APP。私募排排網旗下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獨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排排網擁有海量的私募產品數據,嚴苛的產品准入標准,專業的服務團隊;私募排排網創新打造私募直營店-打破投資者與私募間溝通壁壘;眾多績優私募入駐排排網,投資者可與心儀私募直接對話交流;打造業內知名一站式線上直播路演,邀私募大佬/知名機構/財經大V等與投資者深度交流投資策略及後市觀點,排排學堂-帶領投資小白逐步進階。
⑸ 林園怎麼從5000到億的
林園的神奇之處在於,他的資本從8000元飆升至5億元。他找到了最合適的投資模式和優質股票,這讓他成為了牛市的贏家。
林園,男,1963年出生,陝西漢中人,中國股市的風雲人物。曾在深圳紅十字會醫院和深圳博物館工作。
1989年,他帶著8000元進入股市。2006年10月底,袁林持有的股票市值達到20億元。
⑹ 林園 是真的嗎
林園神話」是泡沫嗎 ,是的。
對於廣大的股市投資者來說,林園可謂是大名鼎鼎。自去年林園在某電視台財經節目中透露說,自己炒股16年來賺了12萬多倍,資金從8000元翻到了4億多元,林園就成為了媒體追逐的焦點人物,由於林園一直對外堅稱自己的投資理念是「價值投資」、「長線投資」,因此媒體還送給他一個雅號——「中國的巴菲特」,林園也因此儼然成了中國股民心目中的「股神」,經常參加各種投資論壇,在各大財經網站開博客,向廣大的投資者推薦股票。不過,在林園逐漸被「神化」的過程中,外界對其所講述的炒股暴富神話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近兩天網上流傳的一篇博客文章——《林園神話被終結》,說上海某電視媒體為求證「林園神話」的真實性,帶領了上海的10多位股市投資高手與林園「過招」,結果發現林園提供的炒股資金單據有假。為慎重起見,記者昨日連線了這家媒體,獲悉文章中所披露的完全屬實,也就是說,被廣大中小投資者奉為經典的「林園神話」已被戳穿,破滅了。
博客文章披露林園資金交割單造假
在昨天的某財經網站上,記者看到了一篇《林園神話被終結》的文章,文章作者是被上海第一財經頻道邀請來與林園過招的10餘位投資高手之一,從行文口氣看,文章是寫於10月20日。文中寫道,那天下午4時,在第一財經頻道的拍攝篷里,中國股市的神話人物——林園,正面對著由上海第一財經主持人葉蓉所率領的十餘名上海股市精英的挑戰。第一財經的目的是求證林園從8000元炒股炒到4億元的真實性,主持人葉蓉和10多位投資高手輪番詢問、質問、盤問,甚至「誘供」林園,但林園一一以「你不懂」、「我忘了」和「我沒必要告訴你,是你們請我來的」等作答,顯得「很傲、很牛、也很酷」。好在林園還帶來了記錄自己炒股的資金市值明細表,於是大家又從分析明細表的真偽開始著手,在將近一個半小時之後,文章作者終於發現了問題。
作者向林園提了一個關鍵問題,他問:「林園先生,我是證券公司負責交易清算的,我注意到您提供的交割單和明細表中的不確定因素除了你以個人原因作為托詞所掩蓋以外,我還注意到一個不可遮蓋的缺陷,這十九份明細表共來自全國各地的八家證券公司,總計資產六千餘萬,其中我注意到已有兩家在一年前宣布破產,另有一家在一年前也被託管,而在您的資產明細表中他們的大名卻赫然在目,我不能想像這三家公司在宣布破產和已被託管一年多以後,居然還在今年的10月9日和10日給你打出這份資產明細表,並蓋上他們鮮紅的公章。因此你還能讓媒體公開這些所謂的真實資料嗎?盡管你稱這只是你財產中的一小半。」對此,林園在沉思了幾秒之後,用很低的音調但很堅定很清晰回答說:「不行」,頓時全場嘩然,至此,林園神話的真實性就被否定了,主持人葉蓉在與編導商量了幾句後,宣布拍攝結束,節目通不過審查。
連線當事雙方
一財稱將公布對話細節
為了求證博客文章中所描寫的事件的真實性,記者輾轉與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財富人生》節目主編王旭東取得聯系。記者了解到,當天錄制節目時王主編一直都在拍攝篷里,對這件事情應該很清楚,於是記者問他:「博客文章中所寫的是否確有其事?」王主編回答說:「是有這么回事」,他告訴記者,自己有所有當天與林園的對話實錄,由於昨日在北京出差,因此一時還無法將對話的細節公諸於眾,但很快就會公布。他表示,在第一財經之前,不少媒體都曾報道過林園,包括中央電視台、廣東電視台等,但都沒有深入下去,而是聽信了林園的一面之詞,一旦一財將這些對話公開,將是轟動性、爆炸性的新聞。
據此前的相關報道顯示,林園是深圳股民,記者試圖通過深圳證券界的朋友與林園取得聯系,未果。於是記者又通過網路搜索,結果發現林園目前又增加了一個身份——無錫錫東汽車廣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通過無錫114查詢,記者與這家公司取得了聯系,公司辦公室的人士告訴記者,林園確實是公司董事,但他「神龍見首不見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找他。他還告訴記者,這家公司的投資規模只有1000萬元,林園只是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南京華泰證券某營業部經理告訴記者,投資者在營業部的資金交割單和成交明細表是炒股的證據,只要是真實交易,這個記錄就會保留下來,因此,如果林園不能提供真實記錄,那就說明有問題,有編造故事的嫌疑。
評說「造神現象」
「吹牛」效應負大於正
「林股神」雖然「吹牛吹大」了,但是,對於他這種很特別的「吹牛」行為,記者在采訪中聽到的聲音卻並非一邊倒,而是各種聲音都有。
南京某投資公司老總表示,除了國家政策、公司好壞等之外,支撐股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市場人氣,盡管林園自吹自擂顯得有點不那麼誠實,但是對眾多的中小投資者而言,林園的炒股神話以及他所宣揚的「價值投資」、「長線投資」的理念,確實給投資者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讓眾多的投資者重新樹立了炒股的信心,尤其是當「林園神話」剛剛傳出時,滬深股市還處在上升行情的起點,很多受其鼓舞的投資者此時入市,正好趕上了今年的牛市行情,到現在應該說賺了不少吧。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林園的神話故事示範下獲益。網民「路見不平」說:「坦率地講,我沒想到竟有不少人不知不覺地上了當!我有一鄰居(一位退休老師)就是受了『林園』的鼓噪,在G招行H股上市那天上午以9.89元天價買入2700股G招行,僅短短幾天股價竟跌為9.12元。現在這位退休老教師只能是欲哭無淚!」
而林園為何又敢而且能把「牛吹大」,其實這中間有一個「吹牛市場」,一是迎合了需求,股民們在平淡與焦躁中看到這么一個人物,確實能夠刺激信心;二是傳媒吸引了眼球,這么一個傳奇人物,是媒體的極好素材;三是抬升了林園本人的身價,至少,他從無名到有名,也有了因名而生的「利」,因他而生的書籍、演講、講座等各類市場,就足以說明「名利」效應。
記者又想到股市上的一連串神話故事,比如「億安科技的老太太」、「長虹的囚犯」、「深發展的推車老農民」等等。這些股市神話故事,雖然時代不同,故事主人公不同,但都有一個足以讓你動心的慾望沖動,在銷售學上,叫做事件營銷,就像某保健品編造的美國將軍吃了以後如何如何的故事一樣,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讓看故事的人產生購買慾望和沖動。事實上,沒有人知道美國歷史上有這么一個所謂如雷貫耳的將軍,但故事是動人的,他能夠打動你,並讓你往外掏錢,就足夠了。在林園的神話的鼓動下,沖進市場,他們關注林園的一言一行,林園說到的股票,都有可能成為他們關注的目標。但是,任何事都有個度,成功的「事件營銷」也應該有它的底線,那就是「誠信」,如果「牛皮吹到破」,它的正效應就要走到向反的方向了。「吹牛市場」的所有獲益者,也都可能獲得懲罰性回報。
這個騙子只是個托~~
⑺ 林園的人物簡介
林園,男,1963年出生,陝西漢中人,曾在深圳紅十字會醫院及深圳博物館工作,1989年以8000元進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園持有股票市值達到20億元。
從8千到10億的中國股神 ,任憑多豐富的想像力,你也無法想到一個學醫出身的小人物,從1989年全家拼湊的8000元人民幣起步,投身中國股市。
2006年6月《北京青年報》還頒發給林園「中國巴菲特」的美譽,但林園不服氣。「我沒有效仿任何人的策略,反而是人們在模仿我,」林園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我為什麼要關注巴菲特?他是個外國人。」
⑻ 誰能幫我介紹下,股市裡林園這個人
林園-中國股神
任憑多豐富的想像力,你也無法想到一個學醫出身的小人物,從1989年全家拼湊的8000元人民幣起步,投身中國股市,18年來,他的財富呈「核子裂變」般快速增長,至2007年其身價已達20多個億。在多少人葬身充滿暗礁和險灘的中國股海時,他卻從沒有虧損過一分錢;當很多人靠賭博和投機妄想一夜暴富時,他卻僅靠兩條腿和一個會算賬的腦子穩穩地、大把大把地賺錢。——他,就是股神林園。
法國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美國CNN、中國中央電視台……數不清的媒體都對他進行了大篇幅報道。在許多人看來,林園的投資哲學與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央電視台稱之為「中國股神」。2006年6月《北京青年報》還頒發給林園「中國巴菲特」的美譽,但林園不服氣。
「我沒有效仿任何人的策略,反而是人們在模仿我,」林園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我為什麼要關注巴菲特?他是個外國人。」巴黎銀行(BNP Paribas)分析師孟原(Isaac Meng)證實,從8000元到超過20個億,林園的年均復合回報率在98%以上,遠遠超過了沃倫?巴菲特的22.1%。我們有理由相信,林園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股票投資者。
林園超過歷程
1989年底,經一位解放前曾在某上市公司當過紡織女工的親戚提醒,他一頭撞進股市,以88.45元買入了5股深發展。此後,他反復炒賣這一隻股票,常常為了100塊錢的差價,騎著自行車穿梭於不同的營業部之間,幾個月下來就賺到了12萬。隨後的二、三年,他大膽而幸運地收集到了大量別人不願意要的原野、錦興、瓊民源、深華新等原始股,這些股票上市後均翻了十幾倍到幾十倍,到1992年股票市值已超過了1000萬元。
1993年春天,中國股市進入第一波熊市。當時流傳著一句順口溜:93年消滅大戶,94年消滅機構;與此同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卻迎來了熱潮。幸運的是,林園恰恰在這個時候,離開了股市,把資金投入到房地產市場,一去兩年。
「1994年底,有朋友拉我去上海做房地產,我就去看。看著看著發覺不對勁了,錢好像開始向股市迴流。我立馬套現,先拿了1000萬入市。」說這話時,林園簡潔乾脆,可以想像當初他做決定時也沒有拖泥帶水。
林園回來的正好。上證指數從1995年初的500多點開始,幾經反復,拉開了一輪大牛市的序幕,最終在2001年6月達到歷史最高點--2245.44
⑼ 林園:現在干什麼都沒有炒股好
被譽為「中國巴菲特」的林園,將於本周六在成都舉辦價值投資報告會。很少有投資者知道,早在2006年,尚不為股民熟悉的林園,曾赴蓉城,與股民朋友分享其價值投資理念。
6年間,A股市場迎來滄桑巨變,雖然經歷了一輪超級牛市,但在金融危機過後,A股進入漫漫熊途,如今再度回到2200點附近。然而,當年林園提出的價值投資理念,幫助他成功穿越了這次牛熊輪回。他重倉介入的貴州茅台、雲南白葯等公司,在這6年間大幅上漲,其個人資產也呈幾何級數式增長。
2006年4月,林園在長江證券公開推出了50萬實盤,到本周,該賬戶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240萬元,6年時間增長近4倍!遠遠超過同期大盤指數57%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