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最重要的兩個字是什麼
⑴ 做股票最重要是看什麼指標
股票主要看以下幾個主要指標:
1.K線:
K線是根據每個分析周期的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繪制而成的,我們可以通過查看K線形態來對市場行情有一個初步的判斷,了解股價的趨勢。
比如說十字線,但這種K線出現在匯價高檔,且次日的收盤價低於當日收盤價的時候,就表示匯價可能會回跌;反之,則表示匯價可能上揚。
2.均線:
均線即將一定時期內的證券價格加以平均,然後把不同時間的平均值給連接起來。通過均線我們可以了解到現在的趨勢,並且對即將出現的趨勢做出判斷。
股民在選股的時候,就經常會把移動平均線做為一個參考指標,把證券價格移動平均線和證券自身價格進行比較。當證券價格上漲且高於其移動平均線的時候,就產生購買信號;反之,則產生出售信號。
3.MACD:
MACD是通過將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得到快線DIF後,再用2×(快線DIF-DIF的9日加權移動均線DEA)得出來的。通過MACD我們可以了解到股價可能的發展變化趨勢。
像當MACD由負轉正時,市場由空頭轉為多頭,是購買的信號;而當MACD由正轉負時,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是賣出的信號。
4.KDJ:
KDJ是通過研究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之間的關系來判斷股票走勢的。它經常被股民們用來進行股市中短期趨勢分析。
比如上漲趨勢中,K值大於D值,K線向上突破D線時,就是買進的信號;反之,就是賣出的信號。簡單來說,D線由下轉上是買入信號,由上轉下是賣出信號。
⑵ 雷鮑夫法則是什麼
在下面八條中,有六條是由美國管理學家雷鮑夫總結提煉的,只有第一條和第四條是別人補充的。管理界將這語言交往中應注意的八條,統稱為雷鮑夫法則。也有人將雷鮑夫法則稱為建立合作與信任的法則,還有人將雷鮑夫法則稱為交流溝通的法則。
在你著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時要牢記我們語言中:
1、最重要的八個字是:我承認我犯過錯誤;
2、最重要的七個字是:你幹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個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個字是:咱們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個字是:不妨試試;
6、最重要的三個字是:謝謝您;
7、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咱們;
8、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您。
雷鮑夫法則與股市定理:
1、股市裡最重要的八個字是:市場是最好的老師;
2、股市裡最重要的七個字是:干自己看得懂的;
3、股市裡最重要的六個字是:股價圍繞價值;
4、股市裡最重要的五個字是:跟著主力干;
5、股市裡最重要的四個字是:只做中線;
6、股市裡最重要的三個字是:守紀律;
7、股市裡最重要的二個字是:差價;
8、股市裡最重要的一個字是:忍。
⑶ 做股票最重要是看什麼指標
做股票最重要是看成交量。
成交量:
股市成交量為股票買賣雙方達成交易的數量,是單邊的,例如,某隻股票成交量為十萬股,這是表示以買賣雙方意願達成的,在計算時成交量是十萬股,即:買方買進了十萬股,同時賣方賣出十萬股。而計算交易量則雙邊計算,例如買方十萬股加賣方十萬股,計為二十萬股。股市成交量反映成交的數量多少。一般可用成交股數和成交金額兩項指標來衡量。目前深滬股市兩項指標均能顯示出來。
⑷ 股票自身具備的基本特徵是什麼最為重要的是哪個特徵
關於“股票自身具備的基本特徵是什麼?最為重要的是哪個特徵?”的問題,在這我來表達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在股市中,股票自身具備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在股市中股票自身具備的基本特徵有漲跌幅的限制,比如說主板上的股票最多隻能上漲10%,且下跌也只能跌10%。而創業板中其上漲的幅度為20%,下跌也是20%。另一個則是交易時間的限制,股票並不像期貨或者其他投資產品一樣,股票在一天中只能交易4小時。最後一點則是對於我們股民交易中來說,最重要的是股票一般會跟著上證指數波動的方向走。
一.漲跌幅的限制
在股市中股票自身所具備的基本特徵是什麼?一般來說,股市中的股票且漲跌幅一般為10%,但這只是主板的漲跌幅限制。除了主板的股票以外,還有科創板和創業板兩種板塊,這兩種板塊的漲幅為20%,下跌也是20%,相對來說風險性會比主板更高一些。當一隻股票達到了漲幅最高點時,我們將其稱之為漲停。而到了最底部的跌幅10%的位置時,我們將其稱之為跌停。
看完的小夥伴們希望可以給我點個贊,點個關注哦~
⑸ 股票最重要三個基本面指標是什麼
股票重要的三個基本面指標:一是股票的業績,股票的每股收益,這是好股票的基礎;二是股票的成長性,也就是業績持續增長;三是上市公司的創新能力,也就是股票的科技含量,是上市公司的靈魂。
在A股科創板,只要公司創新能力、科技能力超強,是實實在在的,那麼即使沒有盈利,都可以上市,這是科創板區別於主板和創業板的地方,可見,創新在上市公司中的重要性。
當然,股票的基本面指標還有很多,比如市盈率、市凈率、負債率等等,也是分析股票走勢的因素;要投資股票盈利,基本面分析是基礎,個股的技術面同樣重要,因為好的上市公司也不會天天上漲,也會有下跌,只有基本面和技術面綜合分析研究股票,才是比較全面投資方法。
⑹ 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股市買賣要成功有許多要素影響:好的買賣習慣、有邏輯的買賣准則、完善的買賣方案擬定、決斷的履行力等等,這些都是保證出資成功的重要要素,除掉這些,咱們還要講一個終究的要素,即出資者自己。
咱們總講市場上的出資人中,十個人中,八個虧本,一個平局,一個掙錢,虧本的人群遠遠大於掙錢的人,要去總結為什麼虧錢也能講出來許多的原因,不會選股,不買買賣,不會止損,不會剖析市場等等,這些其實都能夠後天修煉學習,還有先天的要素人道
人的天分本便是趨利避害,在市場買賣中,許多人都樂意信任令人高興的,不樂意信任讓人苦楚的。而買賣的心態也許多時分都在決議著盈餘的多少。在江恩理論中,江恩也說過,我給你世上最好的規矩,以及研判股票方位的最佳辦法,但你還會由於人的要素,也便是你最大的缺點,而輸掉賬戶上的錢;你沒能遵守規矩,你憑期望和驚駭,而不是依現實行事,你猶疑躊躇、你失掉耐性、你匆促舉動、你貽誤機遇,你由於用固執的缺點詐騙自己,然後將損失歸咎於市場。這些都是在講人道心態對於股市買賣的關鍵影響。許多股票在盈餘之後,由於懼怕贏利回吐,就忙於收割,結果往往是賺的比較少,後期贏利失掉;而當虧本的時分,又心存僥幸,心中充滿著期望,結果便是越套越深。這便是人道最直接的表現。
在市場買賣中,假如出資者能打敗自己人道缺點的人,往往都是成功的人。可在實踐的買賣中,許多出資者總會去將自己的虧本歸咎於市場差、莊家壞、上市公司不好等等,很少有能反思自己,不知道是由於自己的失誤才導致了損失。
江恩理論24條操作規矩與12條買賣規律構成一個傑出的買賣習慣。讓買賣買進有根據,賣出有理由,不是憑著激動就進去買賣,做到買賣有準則,提早擬定好買賣方案:判別個股趨勢是不是能夠操作;什麼價格操作安全;什麼時分會發動買進時刻最佳;買進之後上漲空間有多少;假如買賣失誤了在什麼方位止損;資金倉位改怎樣做管理。而這些內容,咱們都能夠通過江恩的趨勢剖析、時刻剖析以及價格剖析去完結。
許多人都講出資心態是最重要的出資要素,其實也是能夠這樣講的。在買賣的時分,要盡可能的根據現實履行買賣,而不是憑著自己的主意去解讀市場,這樣才能堅持一個清醒的腦筋,由於一旦失掉鎮定,那就會在買賣連連盈餘的時分,被高興沖昏,加倉加資金,忽視了市場在連漲時帶來的風險;而當虧本的時分又會由於不甘心轉成賭徒心思,輸了就像贏回來不惜代價。當你能嚴厲的遵循市場的規矩操作,在該操控風險的時分及時的出局,在虧本的時分總結原因,堅持心態平緩,那你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出資人。
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講,買賣成功最重要的要素都是不同的,買賣習慣、剖析辦法、履行力、心態等等在不同的人看來每一個都是最重要的,那就要不斷的學習去提高自己。
⑺ 什麼是股市
股市指的就是股票市場的簡稱。股票市場是一個可以提供各種股票交易服務的平台或場所。其中股票的交易服務可以包括:股票的上市和發行、股票的買入和賣出、股票的轉讓和流通等服務。
股票市場一般分為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三級市場和四級市場。通常,一級市場是發行市場;二級市場、三級市場和四級市場是作為流通市場存在的。目前我國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和新成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
具體來說,一級市場指的就是股票掛牌上市和發行新股的時候投入的市場。在一級市場出現的股票通常都是某個上市公司首次發行的股票或者是某個上市公司在原有股票的基礎上增加而發行的股票,這種股票也被股民形象地稱為「一手股」。
二級市場指的就是購買到「一手股」的投資者同其他股票投資者之間進行股票交易的市場。「一手股」經過交易、轉手、流通後就會變成「二手股」或者是「多手股」。二級市場既能夠為股票的流通提供平台,又能夠使投資者間的交易產生現金價值。二級市場可以分為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二級市場是股票市場中最大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市場,二級市場的作用力和影響力也是最大的。
三級市場指的就是混合了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的功能的股票市場。三級市場可以將原本只能在證券交易所或者場外進行交易的股票,轉化為可以在證券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同時進行交易。
四級市場指的就是大型機構或者是資本極為厚實的個人,通常由於節約時間以及節省傭金等費用因素而利用計算機通信網路直接進行股票證券、期貨、期權等大宗交易的市場。
⑻ 股票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基本因素主要指在較長趨勢中,來自股票市場以外的能夠影響股價變化的經濟、政治因素等,其中,主要有以下內容。(一)經濟因素1.經營狀況。經營狀況即指發行公司在經營方面的概況包括經營特徵,如公司屬於商業企業還是工業企業,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產品性質,內銷還是外銷,技術密集型還是勞動密集型,批量生產還是個別生產,產品的生命周期,在市場上有無替代產品,產品的競爭力、銷售力和銷售網等。此外,公司的經濟狀況還包括員工的構成以及管理結構、管理水平等。上述因素既可直接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亦可間接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意向,進而影響股價變化。2.財務狀況。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亦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直接原因。依照各國法規,凡能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都必須公開,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還需定期向社會公開。衡量公司財務狀況的主要內容包括:(1)資產凈值。資產凈值也就是公司的自有資本(資本金+創業利潤+內部保留利潤+該結算期利潤)。它是考察公司經營安全性和發展前景的重要依據。(2)總資產(負債+資產凈值)。它顯示公司的經營規模。(3)自有資本率(自有資本B總資產×100%)。它反映了公司的經營作風和抗風險能力。(4)每股純資產,即每股帳面價值(資產凈值B發行數量)。它反映了股票的真實價值。(5)公司利潤總額及資本利潤率(當期利潤B總資本)等等。在上述指標中,公司盈利(利潤)對股價的影響存在著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公司盈利是影響股價變化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因為股票價值是未來各期股息收益的折現值,而股息又來自於公司盈利,由此,盈利的增減變化就成為影響股票價值以及股票價格的最本質因素;公司盈利與股價變化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公司盈利增加就預示著股價上升,反之亦然,此外,股價與盈利的變動也不一定同步,股價往往先於盈利的增加而上漲,且上漲的幅度往往會超過盈利增加的幅度。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公司盈利與股價變化總是脫節的,因而上述假定是錯誤的。持這種意見的人還舉出某些具體實例來說明。如美國在1923年至1929年間,股價與公司盈利的變化完全是相悖的,又如構成美國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的30種股票為例,1938年至1941年間,利潤大幅度上升,股價反而下跌,而1941年至1946年間,利潤下跌,股價卻反而上升。1946年至1950年間,利潤倍增,而股價卻保持相對平穩。1950年至1960年,利潤的增長率不足10%,而股價卻大幅度地上漲3倍以上。這些數字均表明股價變化與公司盈利並無必然的相關性。持這種意見的人還指出,根據經驗,經濟處在繁榮時期,股價不是根據現有公司的盈利來評估,而是根據將來的收益加以評估。第三種意見是前兩種意見的折衷,認為利潤的變動與股價的變化並非無關,只是利潤因素對股價的影響,要依據其他影響因素的相對強度,當各種因素相對強度大甚至同時發揮影響作用時,利潤因素則被淡化;當利潤因素的影響強度超過其他因素的影響作用時,兩者的關系才顯露得較為明顯徹底。3.股利派發。對於大部分股東而言,其投資股票的動機是為獲得較高的股息、紅利,因此,發行公司的股利派發率亦是影響股價極為重要的原因。公司的盈利增加,為投資者增加股息提供了可能性。但股利的增加與否,還需取決於公司的股利政策。因為增加的盈利除了可能被用於派發股利外,還可能用於再投資。股利政策不同對股價影響則很大,有時甚至比公司盈利的影響更為直接、迅速。一般的情況是,當公司宣布發放股利的短期內,股價馬上出現升勢,而取消股利則股價即刻下降。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發行公司對股利派發進行不同的技術處理也會對股價產生影響。一般說來,股利的種類包括現金股利、財產股利(實物股利)以及股票股利三種。在不同的情況下,採取不同種類的股利派發則有明顯的影響作用。如在股價看漲的情況下,按同樣的股利率,以股票股利(俗稱「紅股」)形式派發則明顯影響股價,其原因在於:在上述情況下,股票股利可比現金或財產股利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舉例來說,某股票面值10元,市價60元,股息50%。如果以現金股利形式支付,將得到現金5元;如果以股票股利形式支付,將得到0.5股股票,市價高達30元。當然,支付股票股利對於發行公司而言,可以防止資本外流,有利於擴大公司資本總額。但是,由於增加了股份,也加重了股利派發的負擔,尤其在公司經營狀況與利潤不能同資本額同步增長的情況下,將導致股價下跌。4.新股上市。公司新上市的股票,其價格往往會上升。原因在於:一方面新上市的股票價格偏低,另一方面也由於投資者易於持續地高估股票價值。此外,某公司的新廠開工以及合並其他公司,說明此公司的未來業績有所變動,因而股價也易於隨之變化。另外,已上市股票增資(增股)發行亦會影響股價。如1990年9月,上海延中股票實行溢價增股,老股東有權每2股認購1股,每股96元,而同期掛牌價即為142元1股,場外交易則股價飛漲,最高達到600元1股。必須看到,新上市的股票對其他已上市股票的股價也會有不利的影響,新上市股票的種類、數量過大,則對整個股市的價格亦會有所沖擊,進而降低平均股價並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股價的差距。5.股票分割。一般大面額股票在經過一段較長時期的運動後,都會經歷一個分割的過程。一般在公司進行決算的月份宣布股票分割。由於進行股票分割往往意味著該股票行情看漲,其市價已遠遠脫離了它的面值;也由於分割後易於投資者購買,便於市場流通,因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此外,由於投資者認為股票分割後可能得到更多的股利和無償取得更多的配售股權,因而增加購買並過戶,使股市上該種股票數量減少,欲購買的人更多,造成股價上漲。6.利率水平。從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中可以反映出利率水平與股價呈反比關系,實際表現也往往如此。當利率上升時,會引起幾方面的變化,從而導致股價下降;一是公司借款成本增加,相應使利潤減少;二是資金從股市流入銀行,需求減少;三是投資者評估價值所用的折現率上升,股票價值因此會下降。反之則股價會上升。美國在1978年也曾出現過利率和股價同時上升的反常現象,其原因主要有二:當時許多金融機構對美國政府維護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控制通貨膨脹的能力抱有信心;當時股票價格已經跌到最底點,遠遠偏離了股票的實際價值,從而使外國資金大量流入美國股票市場。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9b61b0100b9nr.html) - 影響股票漲跌的基本因素_封起De日子_新浪博客利率水平對股價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反應也比較迅速。而要把握股價走勢,首先要對利率發展趨勢進行全面掌握。影響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貼現率、銀行存款准備金比率。如果貨幣供應量增加、銀行貼現率降低、銀行存款准備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銀行意在放鬆銀根,利率顯下降趨勢;反之,則表示利率總的趨勢在上升。7.匯率變動。匯率變動對一國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總的說來,如果匯率調整對未來經濟發展和外貿收支平衡利多弊少,人們對前景樂觀,股價就會上升;反之,股價就會下跌。具體看,匯率變動對股價的影響主要是針對那些從事進出口貿易的股份公司,它通過對營利狀況的影響,進而反映到股價上。一般說,本國貨幣升值不利於出口卻有利於進口,而貶值卻正好相反。這種影響也表現在:如果公司產品出口,當匯率提高,則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受到削弱,公司盈利狀況下降,如果公司的某些原料依賴進口,產品主要在國內銷售,當匯率提高,使公司原材料成本降低,盈利上升。此外,如果預測到某國匯率將要上漲,那麼貨幣相對貶值國的資金就會向上升國轉移,而其中部分資金進入股市,股市行情可能上漲。8.國際收支。現代經濟日益一體化、國際化,因而,國際收支狀況也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處於逆差狀況,對外赤字增加,進口大於出口,此時,政府為扭轉這類狀況,會控制進口,鼓勵出口,並相應地提高利率,實行緊縮政策,或降低匯率使本國貨幣貶值,從而造成股價看跌;反之,股價將看漲。9.物價因素。商品的價格是貨幣購買力的表現,所以物價水平被視為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重要指標。一般而言,商品價格上升時,公司的產品能夠以較高的價格水平售出,盈利相應增加,股價亦會上升。但是,這也要根據情況而定。如物價上升時,那些擁有較大庫存產品的企業的生產成本是按原來的物價計算的,因而,可導致直接的盈利上升;對於需大量依賴新購原材料的企業而言,則可能產生不利影響。此外,由於物價上漲,股票也有一定的保值作用,也由於物價上漲,貨幣供應量增加,銀根鬆弛,也會使社會游資進入股票市場,增大需求,導致股價上升。需要說明的是,物價與股價的關系並非完全是正相關,即物價上漲股價亦上升。當物價上漲到一定程度,由於經濟過熱又會推動利率上升,則股價亦可能下降;此外,如物價上漲所導致的上升成本無法通過銷售轉嫁出去;物價上漲的程度引起投資者對股票價值所用折現率的估計提高而造成股票價值降低;物價上漲的程度使股票的保值作用降低,投資者把資金從股市抽出,投到其他保值物品方面時,等等,股價亦會相應下降。物價與股價的關系最為微妙、復雜。總的說來,物價的上升對股價走勢既有刺激作用又有壓抑作用。當其刺激作用大時,其趨勢與股價走勢一致,當其壓抑作用大時,其趨勢則可能與股價走勢正好相反。10.經濟周期。經濟周期的循環、波動與股價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一般情況下,股價總是伴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升降。在經濟復甦階段,投資逐步回升,資本周轉開始加速,利潤逐漸增加,股價呈上升趨勢。在繁榮階段,生產繼續增加,設備的擴充、更新加速,就業機會不斷增多,工資持續上升並引起消費上漲;同時企業盈利不斷上升,投資活動趨於活躍,股價進入大幅度上升。在危機階段,由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減少,造成整個社會的生產過剩,企業經營規模縮小,產量下降,失業人數迅速增加,企業盈利能力急劇下降,股價隨之下跌;同時,由於危機到來,企業倒閉增加,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股價亦急劇下跌。在蕭條階段,生產嚴重過剩並處於停滯狀態,商品價格低落且銷售困難,而在危機階段中殘存的資本流入股票市場,股價不再繼續下跌並漸趨於穩定狀態。不難看出,股價不僅是伴隨著經濟周期的循環波動而起伏的,而且,其變動往往在經濟循環變化之前出現。兩者間相互依存的關系為:復甦階段--股價回升;繁榮階段--股價上升;危機階段--股價下跌;蕭條階段--股價穩定。11.經濟指標。社會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動與股價的變化也有重要的關系。較重要的經濟指標包括國民生產總值、工農業生產指數、經濟成長率、貨幣供應量、對外貿易額等。因為這些指標都是綜合指標,指標下降則表明國家經濟不景氣,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狀況也不會好,其發行的股票的價格也會下降;反之,指標上升,股價則容易上漲。12.經濟政策。政府在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外貿政策等方面的變化,會影響股價變動。就財政收支政策看,當國家對某類企業實行稅收優惠,那就意味著這些企業的盈利將相應增加,而這些企業公司發行的股票亦會受到重視,其價格容易上升。從財政支出政策看,當國家對某些行業或某類企業增加投入,就意味著這些行業、企業的生產將發展,亦會同樣引起投資者的重視。此外,如產業政策的執行,政府對產品和勞務的限價會導致相應股票價格下跌;稅收制度的改變,如調高個人所得稅,則會影響社會消費水平下降,引起商品滯銷,乃至於影響公司盈利及股價下跌,等等。(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指能對經濟因素發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如國際國內的政治形勢、政治事件、外交關系、執政黨的更替、領導人的更換等都會對股價產生巨大的影響。政治因素對於股價的影響,較為復雜,需具體分析其對經濟因素的影響而定。例如戰爭通常被視為政治因素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其對股價的影響也不一定。以1990年8月,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引發的伊拉克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戰爭而言,其影響程度則不一樣。市場指數(1990年10月1日)與戰爭開始前夕相比與今年最高指數相比美國2407.92-16.9%-20.4%日本23495.11-23.8%-39.6%四小龍香港地區3872.41-17.2%-27.3%新加坡1090.14-30%-32.2%中國台灣2746.25-52.4%-78.3%南朝鮮617.12-10.6%-38.8%東盟印尼433.77-29.3%-36.4%馬來西亞470.09-25.6%-25.6%菲律賓552.34-41%-60.4%泰國655.55-42.6%-42.7%
⑼ 股市裡 需要信念嗎 需要什麼信念
在股市經驗肯定比知識重要,因為股市就是兩個字「漲跌」。漲有漲的道理,跌有跌的說法。而掙錢的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恆心堅持我們認可的理念。
在千變萬化的行情波動里,我們不能主宰市場,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買賣行為。
炒股的人都得承認自己是最善變的一族。研究了很久的道理,正准備形成決策的依據,可是市場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多少只大牛股從我們手中溜走。悔啊!為什麼就不能堅持自己的理念長期實踐之呢?比如「堅決不買下降通道的股票」,我認為是絕對的真理。在中國的股市只有上漲才能掙錢。而買下降通道的股票,只能讓我們攤薄成本,不可能讓我們掙錢的。可是「貪圖便宜是人的天性」,因為不能克服它,所以它讓我們一套再套。
在下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等待,這就是敵強我弱,我們要善於迴避打迂迴。30日均線就是從戰略防禦道戰略進攻的風水線。而在上漲的過程中,我們仍然需要堅持,絕不為一時的下跌而動搖我們的信心。
當然在炒股的同時除了信念,還需要一點阿q精神,才能以輕松心態收放自如,不把資金當做花花綠綠的成堆的人民幣,而只是賬面上的一些冷冰冰的數字,然後深刻研究做出策略。
⑽ 管理學中的雷鮑夫法則是指哪些啊
雷鮑夫法則是管理學經典定理之一,由美國管理學家雷鮑夫總結提煉形成,共八條。管理界將這語言交往中應注意的八條,統稱為雷鮑夫法則。也有人稱之為建立合作與信任的法則、交流溝通的法則等。
雷鮑夫法則 :在你著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時要牢記我們語言中:
1、最重要的八個字是:我承認我犯過錯誤
2、最重要的七個字是:你幹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個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個字是:咱們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個字是:不妨試試
6、最重要的三個字是:謝謝您
7、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咱們
8、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您
雷鮑夫法則從語言交往的角度,言簡意賅地揭示了建立合作與信任的規律。最重要的四個字是:不妨試試;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您。在著手建立合作與信任的時候,應該將雷鮑夫法則自覺而靈活地運用到交流與溝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