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評價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

如何評價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

發布時間: 2022-11-30 14:08:07

㈠ 闡述現代貨幣的供給機制

供給機制:1)每個人手上原有舊幣的兌換;2)原持有金、銀的兌換;3)政府對個人債務的兌現;4)政府對個人資產的徵收;5)財政收入以外的政府支出:6)銀行貸款;7)外幣兌換;8)金融票據
一、利率的決定利率是貨幣的價格,如同一切物品和勞務的價格一樣是由貨幣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的。我們在了解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的基礎上就可以說明利率的決定。因此,當貨幣市場供求均衡,即人們想持有的貨幣量與實際持有的貨幣量相等時,決定了均衡利率。利率由貨幣市場的供求決定,因此,貨幣供求的變動都會影響利率。第三節IS—LM模型在簡單的凱恩斯主義模型中,只研究了利率與投資不變的情況下,總需求如何決定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但實際上,利率和投資都是變動的,而且,對總需求和國內生產總值影響較大。在IS—M模型中,我們分析在利率與投資變動的情況下,總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決定,以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
二、IS—LM模型是說明物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決定的模型。在這里,I是指投資,S是指儲蓄,L是指貨幣需求,M指貨幣供給。這一模型在理論上是對總需求分析的全面高度概括,在政策上可以用來解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因此,被稱為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核心。一、IS曲線IS曲線是描述物品市場達到均衡,即I=S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即利率高則國內生產總值低,利率低則國內生產總值高。
三、在物品市場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反方向變動是因為利率與投資成反方向變動。我們知道,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投資者一般要用貸款來投資,而貸款必須付出利息,所以利潤最大化實際是償還利息後純利潤的最大化。這樣,投資就要取決於利潤率與利率。如果利潤率既定,則投資就要取決於利率。利率越低,純利潤就越大,從而投資就越多;反之,利率越高,純利潤就越小,從而投資就越少。因此,利率與投資成反方向變動。投資是總需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投資增加,總需求增加,投資減少,總需求減少。而總需求又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方向變動。因此,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反方向變動。此外,自發總支出的變動會使IS曲線的位置平行移動。二、LM曲線LM曲線是描述貨幣市場達到均衡,即L=M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即利率高則國內生產總值高,利率低則國內生產總值低。在貨幣市場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同方向變動可以用凱恩斯主義的貨幣理論來解釋。根據這一理論,貨幣需求(L)由L1與L2組成。L1代表貨幣的交易需求與預防需求,取決於國內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方向變動,L2代表貨幣的投機需求,取決於利率,與利率反方向變動,貨幣的供給(M)是指實際貨幣供給量,由中央銀行的名義貨幣供給量與價格水平決定。貨幣市場均衡的條件是:M=L=L1+L2從上式中可以看出,當貨幣供給既定時,如果貨幣的交易需求與預防需求(L1)增加,為了保持貨幣市場均衡,則貨幣的投機需求(L2)必然減少。L1的增加是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的結果,而L2的減少又是利率上升的結果。因此,在貨幣市場上實現了均衡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必然是同方向變動的關系。貨幣供給量的變動會使LM曲線的位置平行移動。

㈡ 結合我國實際論述現代市場經濟下貨幣供給形成機制,我國貨幣(M2)供給是否過多

去年大陸廣義貨幣供給(M2)為110.6兆元(人民幣,下同),M2與GDP(國內生產毛額)之比為1.95;而美國去年的M2約為65兆元,M2與GDP的比率是0.65,這個數字僅大陸的1/3。從1990年至2013年的資料來看,房價的漲幅與M2成長率的相關性高達71%。也就 是說,大陸超發的貨幣大多湧入房市,推高了房價,但這種關系正在瓦解之中。

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資料也顯示,從2006年以來,上海房價以每年14%的速度上漲,而這8年大陸M2的年均成長率為18%,上海房價增速佔大陸M2增速的比例為78%。

但是,根據分析,受貨幣政策收緊、人口結構調整、戶籍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響,大陸房價與M2過去20幾年的親密關系正在瓦解,大陸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到去泡沫化的過程中。

從過去的資料來看,M2的成長與房價的漲幅呈現高度的相關性,比較直接的原因是大陸投資管道過窄,例如,如果大陸國內投資管道更加多元化,這種相關性可能就削弱了。

從過往數據來看,當前M2的確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但可以預見的是,這種相關性正在被打破,很多變數在干擾兩者的相關性。包括財政政策如房地產稅,匯率政策、銀行信貸政策、行政政策(是否限貸限購)等。打破M2與房價相關性最重要的關鍵應該是購房行為的改變,這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一是人口結構的變化。隨著老齡化加劇,住房剛需下降,房價上漲慢,進而房地產投資降溫。

二是戶籍制度改革。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家買房會根據工作地點或其他因素而定,各地房價也會出現結構性的改變。而這幾個因素正在發生。M2是影響房價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相關性會削弱。此後M2是不是一定會推動房價上漲,或者說是不是會推動某個地區的房價上漲,都是不一定的。即便是上漲,也不會是普遍性的。

㈢ 具體介紹現代貨幣供給機制

《西方經濟學》導學(四)( 14 章 -17 章)

第十四章 貨幣與經濟 第一節 貨幣與金融體系 貨幣在經濟中的作用與一個經濟的金融體系密切相關,因此,了解貨幣如何影響經濟,必須首先了解金融體系。一個經濟的金融體系包括中央銀行、金融中介機構與金融市場。 一、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是用以監督銀行體系並控制經濟中貨幣量的機構。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需要這樣一個維持銀行體系和經濟正常運行的中央銀行。所以,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成為當前各國的一種趨勢。 各國的中央銀行無論在形式上有什麼差別,都有四個基本特點: 第一,不以贏利為目的; 第二,不從事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機構的業務; 第三,具有服務和監管雙重作用,它既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監管,又為它們提供服務; 第四,它通過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無論它有多大獨立性,是否作為一個政府部門,它都是政府調節經濟的重要機構。正因為如此,中央銀行在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中央銀行的職能一種屬於對銀行體系的監管與服務,例如,監督每個銀行的金融狀況與業務活動,確保各銀行與金融中介機構按政府有關法令運營;為銀行保管准備金;作為最後貸款者在銀行需要資金時提供貸款;協助銀行之間的結算業務;等等。這些活動保證了整個銀行體系有序而正常地運行,防止了由於銀行金融問題而引發的經濟動盪。另一種職能是中央銀行作為惟一的貨幣發行者可以控制經濟中的貨幣供給量,並通過對這種貨幣供給量的控制來調節經濟。這就是說,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調節經濟。 二、金融中介機構 金融中介機構是把居民戶和企業與金融市場聯系起來的紐帶,它從居民戶和企業吸收存款,並向其他居民戶和企業發放貸款的企業,也是為居民戶和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企業。在理解金融中介機構時要注意兩點: 第一,它是一個企業,和其他提供產品與勞務的企業一樣,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 第二,它從事的業務是提供各種金融中介業務,作為居民戶與企業和資本市場的中間人。它提供存貸款和各種金融結算服務,並從這種服務中獲利。 各國金融機構也有不同類型,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是從事金融中介的企業。除了商業銀行外,還有其他金融機構,無論哪一種金融中介機構,其職能是共同的。金融中介機構在經濟中有一種特殊的作用,即可以創造貨幣。這並不是說,金融中介機構可以自己發行貨幣,而是指它可以通過正常的存貸款業務創造出貨幣。銀行創造貨幣就是銀行可以通過存貸款業務使流通中的貨幣量增加。這種機制對經濟十分重要。我們以商業銀行為例來說明銀行創造貨幣的機制。 銀行能創造貨幣的關鍵在於現代銀行是部分准備金制度,即只把一部分存款作為准備金的制度。這就是說,銀行不用把所吸收的存款全部作為准備金留在金庫中或存人中央銀行,只要按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準備率留夠准備金就可以,其他存款則可以作為貸款發放出去。法定準備率是中央銀行規定的銀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備金與存款的比率。 銀行如何創造貨幣呢 ? 我們從 A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來說明這一點:假設 A 銀行吸收了 100 萬元存款,把其中的 10 萬元作為准備金,其餘的如萬元作為貸款貸給客戶甲。在現代社會中,一般來說,得到貸款的客戶甲並不把貸款作為現金提出,而是存人與他有業務關系的 B 銀行,因為他可以通過開支票或轉賬來用這筆貸款進行各項支付。當 B 銀行得到這筆 90 萬元的存款時,它的資產負債表就是: 這就是說, B 銀行得到 90 萬元貸款後,把其中的 9 萬元作為准備金,其餘的 81 萬元可以作為貸款供給乙。乙得到貸款後也把這 81 萬元存人與自己有業務關系的 C 銀行。於是 C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是: C 銀行得到 81 萬存款仍把 8 . 1 萬元作為准備金,其餘 72 . 9 萬元作為貸款貸出…… 這個過程會一直繼續下去,存款是貨幣,存款增加就是流通中貨幣增加: 這個過程中存款的增加就是: 100 萬元 +90 萬元 +81 萬元 +72 . 9 萬元 + ……: 1000 萬元 這個過程結束時,流通中的貨幣共有 1000 萬元, 100 萬元的存款通過各銀行發放貸款和吸收存款的過程,流通中的貨幣增加到 1000 萬元:這就是銀行創造出了貨幣:當最初的存款既定時,銀行能創造出多少貨幣呢 ? 如果以及代表最初存款; D 代表存款總額,即創造出的貨幣;代表法定準備率 (0<r<1) ,則商業銀行體系所能創造出的貨幣量的公式是: D = R / r 由這一公式可以看出,商業銀行體系所能創造出來的貨幣量與法定準備率成反比,與最初存款成正比。這說明法定準備率的高低決定銀行能創造出的貨幣的多少。在這個例子中,法定準備率為 10 %,所以,銀行創造出來的貨幣就是 1000 萬。 銀行所創造的貨幣量與最初存款的比例,稱為簡單貨幣乘數。在我們所舉的例子中,簡單的貨幣乘數為: m = D/R = 1/r 簡單貨幣乘數表明一定的最初存款能創造出多少貨幣。這對分析貨幣供給十分重要。 三、金融工具與金融市場 貨幣對經濟的影響是通過各種經濟主體在金融市場上的活動實現的。所以,要知道貨幣如何影響經濟,必須了解金融工具與金融市場。 金融工具是貨幣藉以流動的載體,包括政府發行的長期與短期債券 ( 長期債券是 1 年以上的債券,短期債券是 1 年以下的債券 ) ,這些債券又稱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股票;可轉讓定期存單;商業票據、回購協議、銀行承兌匯票等。在這些工具中,政府發行的短期債券十分重要,是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量的重要工具。 各種金融工具的共同特點是收益與風險的正相關性。這就是說,風險越大的金融工具其收益也越大,風險越小,越安全,收益也越小。 金融工具是在金融市場上流動的,這種流動是整個經濟活動的一部分,而且對整體經濟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金融市場又稱公開市場,是各種金融工具交易的場所,中央銀行主要是通過在公開市場上的活動來運用貨幣政策調節經濟。 金融市場分為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 貨幣市場是從事短期信用工具買賣的金融市場,是短期信用工具與貨幣相交換的市場。在貨幣市場上交易的短期信用工具有:商業票據,國庫券,銀行承兌票,可轉讓的定期存單。參加貨幣市場活動的主要是:政府主管國庫的機構,它通過國庫券的出售以獲得短期資金;中央銀行,它通過貨幣市場調節貨幣供給量與利息率;商業銀行,它通過貨幣市場從事它所需要的准備金數量的調整;其他金融機構,它們通過貨幣市場從事其資金的運用與籌措。 資本市場是從事長期信用工具買賣的場所。長期信用工具指借貸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信用工具,例如公債、公司債券、股票以及房地產抵押單等。此外,進行股票交易的證券市場,外匯交易的外匯市場等也屬於金融市場。 第二節 貨幣市場與利率的決定 在短期中,貨幣市場上貨幣的供求決定利率,利率影響總需求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所以,要了解貨幣如何影響經濟,就必須了解貨幣市場上利率是如何決定的。 一、貨幣需求理論 個人與企業出於不同的動機而需要持有貨幣,這就形成貨幣需求。經濟學家用各種理論來解釋貨幣需求。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認為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我們由此來介紹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 交易動機指人們持有貨幣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日常交易的方便,降低交易費用。這種出於交易動機所需要的貨幣取決於交易量,交易量越大,出於這種動機所需要的貨幣越多。交易量的大小又取決於人們的收入水平,收入越高,進行的交易量越大,所需的貨幣也就越多。 預防動機是人們為了應付意外事件而需要進行的支付,這種動機也可以稱為謹慎動機,在—個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世界中,出現無法預料到的意外事件總是難免的毒為應付這種事件,人們需要貨幣。預防動機所需要的貨幣也取決於收入,即收人越多,用於預防動機的貨幣越多,貨幣需求就越大,因此,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也取決於收入或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與之同方向變動。 投機動機是人們為了使自己的資產得到最合理的組合。貨幣是資產的一種形式,人們的資產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例如,貨幣、不動產、債券、股票或其他。人們的目的是為了使自己的資產實現收益最大。各種資產形式既有風險又有收益,風險越大,收益也越大。人們都是厭惡風險的,希望在考慮到風險的情況下實現預期收益最大。這樣人們就不能以一種形式來持有自己的資產,而應該持有不同風險與收益的資產。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資產組合或資產選擇,其基本原則是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從這種理論出發,人們持有貨幣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風險,使自己的資產具有流動性。貨幣是最具流動性的資產形式,隨時可以轉換為其他資產形式。投機動機就指持有貨幣可以隨時靈活地轉變為其他有利的資產形式。人們在持有貨幣時 亦有成本,即為持有貨幣而放棄的利息或其他資產的收益。這樣利率的高低對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就十分重要。如果利率低,人們就願意持有貨幣,以在適當的時候用這種貨幣去購買其他資產,如到金融市場上去購買股票或債券,從而貨幣需求高;如果利率高,人們持有貨幣成本高,就會減少這種動機的貨幣需求。因此,這種動機的貨幣需求與利率相關,即與利率反方向變動。 在現實中,人們的貨幣需求很難分清是出於哪一種動機。因此,我們把上述三種動機綜合在一起,分析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綜合起來,決定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物價水平、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 收人 ) 與利率 。當我們分析貨幣需求時,如果考慮的是名義貨幣需求,就要把物價水平作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考慮的是實際貨幣需求,則可以排除物價水平這一因素。 二、貨幣供給理論 貨幣供給是流通中的貨幣量。我們已經說明了,在經濟中中央銀行可以控制貨幣供給,但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存貸款機制創造貨幣。因此,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都對貨幣供給有決定作用。 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量的工具主要是: 公開市場活動、貼現政策以及准備率政策 。這些工具也稱為貨幣政策工具。 公開市場活動 就是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其中主要有國庫券、其他聯邦政府債券、聯邦機構債券和銀行承兌匯票。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是為了調節貨幣供給量。買進有價證券實際上就是發行貨幣,從而增加貨幣供給量;賣出有價證券實際上就是回籠貨幣,從而減少貨幣供給量。公開市場活動是一種靈活而有效地調節貨幣量,進而影響利息率的工具, 因此,它成為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貼現 是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貸款的方式。當商業銀行資金不足時,可以用客戶借款時提供的票據到中央銀行要求再貼現,或者以政府債券或中央銀行同意接受的其他「合格的證券」作為擔保來貸款。 再貼現與抵押貸款都稱為貼現 ,目前以後一種方式為主。貼現的期限一般較短,為一天到兩周。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進行這種貼現時所付的利息率就稱為貼現率。 貼現政策包 括變動貼現率與貼現條件 ,其中最主要的是變動貼現率。中央銀行降低貼現率或放鬆貼現條件,使商業銀行得到更多的資金,這樣就可以增加它對客戶的放款,放款的增加又可以通過銀行創造貨幣的機制增加流通中的貨幣供給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或嚴格貼現條件,使商業銀行資金短缺,這樣就不得不減少對客戶的放款或收回貸款,貸款的減少也可以 通過銀行創造貨幣的機制減少流通中的貨幣供給量,提高利息率。此外,貼現率作為官方利息率,它的變動也會影響到一般利息率水平,使一般利息率與之同方向變動。 准備率 是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中用作準備金的比率,准備金包括庫存現金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變動准備率則可以通過對准備金的影響來調節貨幣供給量。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工具外,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量還有幾項次要的工具:道義上的勸告,墊頭規定,利息率上限,又稱 Q 號條例,控制分期付款與抵押貸款條件。 在現實中,各國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量的工具並不完全相同,但各國都把公開市場活動,即在金融市場上買賣債券,作為控制貨幣供給量的主要工具。 但是,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活動所能控制的僅僅是基礎貨幣,由於商業銀行有創造貨幣的機制,所以,基礎貨幣的變動量並不等於流通中貨幣的變動量。我們所說的貨幣供給量是指流通中的貨幣量。公式是: mm = M / H 在現實中,得到貸款的人會把一部分貸款作為現金留下來,這部分被留下的現金不再參與以後的貨幣創造過程,稱為現金漏出。這時銀行所創造的貨幣就要小於沒有現金漏出時的數量。現金漏出的大小用所 持現金—存款率 來表示。 公式是: mm =M /H = cu+1 / cu+1 貨幣乘數特別重要,例如,如果一個經濟中貨幣乘數是 5 ,那麼,如果中央銀行想使貨幣供給量增加 500 萬元時,就不用在公開市場上購買 500 萬元的政府債券,即不用增加 500 萬元基礎貨幣,只要購買 100 萬元政府債券,即增加 100 萬元基礎貨幣就可以實現。 三、利率的決定 利率是貨幣的價格,如同一切物品和勞務的價格一樣是由貨幣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決定的。我們在了解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的基礎上就可以說明利率的決定。 因此,當貨幣市場供求均衡,即人們想持有的貨幣量與實際持有的貨幣量相等時,決定了均衡利率。 利率由貨幣市場的供求決定,因此,貨幣供求的變動都會影響利率。 第三節 IS — LM 模型 在簡單的凱恩斯主義模型中,只研究了利率與投資不變的情況下,總需求如何決定均衡的國內生產總值。但實際上,利率和投資都是變動的,而且,對總需求和國內生產總值影響較大。在 IS — M 模型中,我們分析在利率與投資變動的情況下,總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決定,以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 IS — LM 模型是說明物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決定的模型。在這里, I 是指投資, S 是指儲蓄, L 是指貨幣需求, M 指貨幣供給。這一模型在理論上是對總需求分析的全面高度概括,在政策上可以用來解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因此,被稱為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核心。 一、 IS 曲線 IS 曲線是描述物品市場達到均衡,即 I = S 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即利率高則國內生產總值低,利率低則國內生產總值高。 在物品市場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反方向變動是因為利率與投資成反方向變動。我們知道,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投資者一般要用貸款來投資,而貸款必須付出利息,所以利潤最大化實際是償還利息後純利潤的最大化。這樣,投資就要取決於利潤率與利率。如果利潤率既定,則投資就要取決於利率。利率越低,純利潤就越大,從而投資就越多;反之,利率越高,純利潤就越小,從而投資就越少。因此,利率與投資成反方向變動。 投資是總需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投資增加,總需求增加,投資減少,總需求減少。而總需求又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方向變動。因此,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反方向變動。 此外,自發總支出的變動會使 IS 曲線的位置平行移動。 二、 LM 曲線 LM 曲線是描述貨幣市場達到均衡,即 L = M 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存在著同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即利率高則國內生產總值高,利率低則國內生產總值低。 在貨幣市場上,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成同方向變動可以用凱恩斯主義的貨幣理論來解釋。根據這一理論,貨幣需求 (L) 由 L1 與 L2 組成。 L1 代表貨幣的交易需求與預防需求,取決於國內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方向變動, L2 代表貨幣的投機需求,取決於利率,與利率反方 向變動,貨幣的供給 (M) 是指實際貨幣供給量,由中央銀行的名義貨幣供給量與價格水平決定。貨幣市場均衡的條件是: M = L = L1 + L2 從上式中可以看出,當貨幣供給既定時,如果貨幣的交易需求與預防需求 (L1) 增加,為了保持貨幣市場均衡,則貨幣的投機需求 (L2) 必然減少。 L1 的增加是國內生產總值增加的結果,而 L2 的減少又是利率上升的結果。因此,在貨幣市場上實現了均衡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之間必然是同方向變動的關系。 貨幣供給量的變動會使 LM 曲線的位置平行移動。 三、 IS — LM 模型 IS — LM 模型是說明物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利率與國內生產總值決定的模型。把 IS 曲線與 LM 曲線放在同一個圖上,就可以得出說明兩個市場同時均衡時,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決定的 IS — LM 模型。 自發總支出變動會引起 IS 曲線移動,從而就會使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變動。這就是,在 LM 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自發總支出增加, IS 曲線向右上方平行移動,從而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利率上升;反之,自發總支出減少, IS 曲線向左下方平行移動,從而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利率下降。 在三部門經濟中,政府支出由政府的政策決定,在經濟分析中也作為一種自發性支出,也是自發總支出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在這里如果把財政支出的變動作為白發總支出的變動,這里分析的就是財政政策劉國內生產總值和利率的影響; 貨幣量的變動會引起 LM 曲線移動,從而就會使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變動,這就是,在 IS 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量增加, LM 曲線向右下方平行移動,從而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利率下降;反之,貨幣量減少, LM 曲線向左上方平行移動,從而國內生產總值減少,利率上升。 如果貨幣量的變動是由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的變動所引起的,這里分析的就是貨幣政策對國內生產總值和利率的影響。 當然,我們也可以同時分析自發總支出的變動與貨幣量的變動對國內生產總值與利率的影響,從而說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共同作用與配合。這里我們就不詳細說明這一問題了。 總之, IS — LM 模型分析了儲蓄、投資、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如何影響國內生產總值和利率。這一模型不僅精煉地概括了總需求分析,而且可以用來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因此,這一模型被稱為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核心。

第十五章 失業、通貨膨脹與經濟周期 第一節 失 業 長期中存在的失業稱為自然失業,短期中存在的失業是周期性失業。這一節所分析的是短期中的周期性失業。 一、周期性失業 周期性失業又稱為總需求不足的失業,是由於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這種失業與經濟中周期性波動是一致的。當經濟繁榮時,總需求充分,這種失業低,甚至不存在;當經濟衰退時,總需求不足,這種失業高,因為它與總需求有這種關系,所以,稱為周期性失業。 凱恩斯強調短期中的總需求分析,並用總需求不足來解釋這種失業的存在。凱恩斯認為,就業水平取決於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在短期內取決於總需求。當總需求不足,國內生產總值達不到充分就業水平時,這種失業就必然產生。凱恩斯用緊縮性缺口的概念來解釋這種失業的原因。 凱恩斯分析了緊縮性缺口產生的原因。凱恩斯把總需求分為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他認為,決定消費需求的因素是國內生產總值水平與邊際消費傾向,決定投資需求的是預期的未來利潤率 ( 即資本邊際效率 ) 與利率水平。他認為,在國內生產總值既定的情況下,消費需求取決於邊際消費傾向。他以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說明了消費需求不足的原因。這就是說,在增加的 收人中,消費也在增加,但消費的增加低於收入的增加,這樣就造成了消費不足。投資是為了獲得最大純利潤,而這一利潤取決於投資預期的利潤率 ( 即資本邊際效率 ) 與為了投資而貸款時所支付的利息率。如果預期的利潤率越大於利息率,則純利潤越大,投資越多;反之,如果預期的利潤率越小於利息率,則純利潤越小,投資越少。凱恩斯用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說明 了預期的利潤率是下降的,又說明了由於貨幣需求 ( 即心理上的流動偏好 ) 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這樣預期利潤率與利息率越來越接近,投資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費需求的不足與投資需求的不足造成了總需求的不足,從而引起了非自願失業,即周期性失業的存在。 我們也可以用總需求一總供給模型來解釋周期性失業存在的原因。如前所述,總需求一總供給模型分析告訴我們,當實現了宏觀經濟均衡時,存在三種狀態:充分就業均衡、小於充分就業均衡以及大於充分就業均衡。引起周期性失業的正是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 二、失業的影響:奧肯定理 失業最主要的損失是對增長率的影響。失業會引起增長率多大的損失 ?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奧肯根據美國的實際資料估算出失業率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之間的經濟關系。這就是經濟學說中的奧肯定理。 奧肯定理適用於周期性失業,如果實際 GDP 增長率高於充分就業實際 GDP 增長率 2 %,則失業率下降 1 %。如果實際 GDP 增長率小於 3 %,例如為 1 %,則有失業率變動:這時失業率提高 1 %。 奧肯定理是根據美國 20 世紀 60 年代的統計資料得出的,是一個經驗統計公式,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國家,也不一定適用於美國的其他時期。但它指出的失業率與實際 GDP 增長率反方向變動的關系是普遍存在的。經濟學家在運用奧肯定理時,一般也把失業率與實際 GDP 增長率的關系確立為 1 : 2 。在實際運用這一原理時,我們要根據實際統計資料調節這種比例關系。 失業除了影響實際 GDP 增長外,還引起其他經濟與社會問題,如資源浪費,社會問題加劇,等等。因此,實現充分就業一直是各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 第二節 通貨膨脹理論 通貨膨脹是宏觀經濟中另一個重要問題。也是本節討論的中心。 一、通貨膨脹的含義與分類 經濟學界對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一般所接受的是這樣的定義: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在理解通貨膨脹時應注意:第一,物價的上升不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的物價上升,而是物價水平的普遍上升,即物價總水平的上升。第二,不是指物價水平一時的上升,而是指持續一定時期的物價上升。 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是物價指數。 經濟學家們根據不同的標准來對通貨膨脹進行分類。我們所介紹的是根據 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所進行的分類 。按照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可以將其分為三類: 第一,爬行的通貨膨脹,又稱溫和的通貨膨脹,其特點是通貨膨脹率低而且比較穩定。 第二,加速的通貨膨脹,又稱賓士的通貨膨脹,其特點是通貨膨脹率較高 ( 一般在兩位數以上 ) ,而且還在加劇。 第三,超速通貨膨脹,又稱惡性通貨膨脹,其特點是通貨膨脹率非常高 ( 標準是每月通貨膨脹率在 50 %以上 ) 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這種通貨膨脹會引起金融體系完全崩潰、經濟崩潰,以至於政權的更迭。 另外還有一種受抑制的通貨膨脹,又稱隱蔽的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是指經濟中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由於政府實施了嚴格的價格管制與配給制,通貨膨脹並沒有發生。一旦解除價格管制並取消配給制,就會發生較嚴重的通貨膨脹。原計劃經濟國家在經濟改革之前存在這種通貨膨脹,其表現是供給小於需求。當經濟改革放開物價時就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二、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 在分析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時首先要區分可預期的通貨膨脹與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 可預期的通貨膨脹是人們可以正確預見到的通貨膨脹。或者說,通貨膨脹率的預期值與實際值是一致的。一般來說,溫和的通貨膨脹都是可預期的。 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是人們無法正確預期的通貨膨脹。或者說,通貨膨脹率的預期值與實際值不一致。在可預期的通貨膨脹時,通貨膨脹給經濟帶來的問題是: 第一,皮鞋成本 。在通貨膨脹時,貨幣的購買力在下降,人們為了避免這種損失就把更多的錢存人銀行,從而必須多去幾次銀行,這種多去幾次銀行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被經濟學家稱為皮鞋成本——多磨點鞋底。 第二,菜單成本 。這是為了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價格必須付出的成本。 第三,稅收扭曲 。稅收標準是根據貨幣收入確定的,在發生通貨膨脹時,如果稅收標准不變,人們名義收人增加而實際收入未變時,交納的稅收實際就增加了。 第四,固定收入者受損失 。一般來說,工資也會隨可預期到的通貨膨脹而調整,因此,有工作的人受這種通貨膨脹的影響並不大,但那些依靠存款利息或固定收入生活的人,貨幣購買力下降,生活受苦。而且,存人銀行的貨幣也會貶值。 從總體上看,如果通貨膨脹率相當穩定,或者人們可以完全預期,那麼,通貨膨脹對經濟影響並不大,而且以上談到的各種問題都易於解決。因為在這種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各種名義變數 ( 名義工資、名義利率等 ) 都可以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從而使實際變數 ( 實際工資,實際利率等 ) 不變。這時,通貨膨脹的主要影響是人們將減少他們所持有的現金量。 在通貨膨脹不能預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將影響收入分配及經濟活動。因為這時無法准確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各種名義變數,以及相應的經濟行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分析這一問題: 第一,在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債務人而不利於債權人。 這是因為,債務契約根據簽約時的通貨膨脹率來確定名義利息率。當發生了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之後,債務契約無法更改,從而就使實際利息率下降,債務人受益,而債權人受損。這樣,就會對貸款,特別是長期貸款帶來不利的影響,使債權人不願意發放貸款。貸款的減少會影響投資,使投資減 少。這種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對住房建設貸款這類長期貸款最不利,從而也就會減少住房投資這類長期投資。 第二,在僱主與工人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僱主而不利於工人。 這是因為,在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工資不能迅速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從而就在名義工資不變或略有增長的情況下使實際工資下降。實際工資的下降就會使利潤增加,而利潤

㈣ 我國貨幣供給機制和內生性是什麼

銀行和居民對經濟做出的反應改變了貨幣乘數和中央銀行對貨幣總量進行控制的能力,從而影響了貨幣供給,使之具有很強的內生性.
原因在於企業投資軟預算約束和中央銀行作為金融體系最後擔保者!被迫向銀行系統追加貸款的貨幣供給倒逼機制以及在結售匯條件下人民銀行外匯占款增加而引起對基礎貨幣擴張缺乏有效的自主控制能力。
按照標準的貨幣經濟學分析,貨幣供給是由公司、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共同決定的.簡單地說,公眾為了獲得經濟效益維持經濟活動,在商業銀行進行資金存貸,在資本市場進行證券買賣投融資,決定存款規模;商業銀行利用各種創新性金融,根據市場環境和經營風險開展存貸業務,決定貸款規模,中央銀行以穩定物價、經濟增長和實現充分就業為目的,使用貨幣政策手段進行宏觀經濟調節決定銀行准備金率。

暈,這么回答還不給我紅旗?那我再好好答過,一定要給我加分哦!純手工的腦力活啊。

我國貨幣供給內生性問題包括2個方面:中央銀行債權與國外凈資產的內生性問題。
我國央行的債權主要是對中央政府的債權和對各類金融機構的債權。我國基礎貨幣對中央政府債權的內生性主要反映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預算借款與財政預算存款的差額。從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與貨幣概覽關系看,中央銀行資產負債上對中央政府債權的差額與其他所有金融機構對中央政府債權之和就是貨幣概覽中對中央政府債券凈額。對中央政府債權內生性問題實質體現在財政預算借款凈額占每年基礎貨幣投入比重的多少。中央銀行的資產運用是創造貨幣的第一個關鍵環節,當中央銀行資產運用方對其他各方面債權都無彈性可言時候,因財政預算借款凈額增加而增的中央銀行資產數額最後都反映在負債方的增加貨幣放行上。財政赤字能導致基礎貨幣的嚴重擴張,並由此引起對中央政府債權增加而產生的貨幣供給內生性。而基礎貨幣對中央政府債權的內生性從本質上說,是來自於財政體制的軟約束性。
我國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債權主要是對存款貨幣銀行的債權,尤其是對國有商業銀行的債權。因此,分析中央銀行對各類金融機構債權的內生性問題,主要矛盾就集中在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的存款貨幣銀行行為和形成其不良債權的分析。我國國有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的最大約束條件就是由於國企制度改革而形成的大量不良債權。在我國,國企的軟約束轉化為信貸軟約束,惡化了信貸質量。國有銀行資產質量惡化進一步加重了中央銀行對其債權的虛弱性,當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相當一部分形成不良債權後,中央銀行只有向國有商業銀行注入更多基礎貨幣增量才能維持其正常運營,這就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實際上也說明了中央銀行基礎貨幣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內生性。
我國國外資產運作的內生性集中體現在,外匯管制制度變化後對國外凈資產運作所產生的影響,使外匯占款增長過快,直接形成貨幣擴張壓力。1994年的外匯制度改革形成了新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其主要特徵是以控制企業結售匯來控制外匯需求,以及中央銀行被動收購外匯作為國家外匯儲備,這兩個方面對人民幣匯率生成機制具有決定作用,但使我國貨幣供給產生了內生性。現行外匯制度,一方面有效刺激了出口,使貿易順差增加,另外一方面使資本流入快速上升,這兩方面都使得國際收支順差增加,國外凈資產增加,而這種國外凈資產的增加並不完全是市場機制的產物,而是內生制度的變更引起的。隨著國外凈資產占貨幣供應量的比重和外匯占款佔中央銀行基礎貨幣比重的上升,我國外匯制度變更形成的國外凈資產增長對基礎貨幣增長已經具有支配作用。
中央銀行債權的內生性和國外凈資產內生性的問題,似的我國貨幣供給機制發生深刻變化,不再像過去,僅僅局限於國內金融資產運行決定貨幣供給,而是由國外凈資產和過呢一信貸共同決定貨幣供給。

㈤ 貨幣供給機制是由哪兩個層次構成的貨幣創造系統

一是存款貨幣的創造層次,由存款貨幣銀行的分散決策和它們的自我約束機制來實現;二是基礎貨幣的創造層次,由中央銀行的集中決策與宏觀調控來實現。
在第一個層次上,眾多的存款貨幣銀行及其分支機構面對眾多顧客隨時隨地提出的形形色色的貨幣需求。它們如何有區別地滿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滿足這些需求,取決於它們自己根據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准則,經衡量 利弊得失所做的判斷。這就是說,在這一層次上創造多少存款貨幣是由許許多多存款貨幣銀行,在經濟生活中無數的時點和地點上,通過自我約束機制分散地決策。正是存款貨幣銀行的分散決策,才有可能針對千差萬別的需求機動靈活地供給貨幣;而存款貨幣銀行的自我約束機制則使它們不能不認真地對客戶所提出的需求進行評價和篩選,並事實上把住了貨幣供給是否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第一道關口。
第二個層次,光憑存款貨幣銀行的自我約束機制並不能保證貨幣均衡:即使每一筆存款貨幣的創造都合理,也並不等於創造的存款貨幣總量必然符合經濟的客觀要求,於是,要求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層次。

【拓展資料】
信用貨幣的創造機制,顯示了正是純屬微觀的金融行為具體的導出了宏觀經濟的結果,體現著金融的微觀方面向金融的宏觀方面過渡。信用貨幣創造機制是公司、公眾、政府機構為一方和存款貨幣銀行、中央銀行為另一方,環繞一筆一筆具體的貨幣存、取、借、貸,所進行的諸多微觀經濟行為的過程。但微觀經濟行為主體的微觀金融行為為經濟生活連綿不斷地提供了流通中的貨幣。流通中的貨幣構成貨幣供給范疇。貨幣供給,面對的是經濟生活整體,是宏觀經濟總量指標。與之對應的是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對比,構成宏觀金融的核心。

㈥ 簡述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機制 商業銀行怎麼進行貨幣供給 通過什麼樣的業務進行貨幣供給

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是商業銀行業務活動中創造派生存款。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各級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轉帳結算,不斷地在各銀行存款戶之間轉移,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系列過程。

一般認為,貨幣層次可以劃分如下:

M1=現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

M3=M2+其他金融資產。

(6)如何評價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擴展閱讀:

貨幣供給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層次的劃分;貨幣創造過程;貨幣供給的決定因素等。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流通的范圍和形式不斷擴大,現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認為是貨幣,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隨時轉化為現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債、人壽保險單、信用卡)也被廣泛認為具有貨幣性質。

決定貨幣供給的因素包括中央銀行增加貨幣發行、中央銀行調節商業銀行的可運用資金量、商業銀行派生資金能力以及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和居民的貨幣需求狀況等因素。貨幣供給還可劃分為以貨幣單位來表示的名義貨幣供給和以流通中貨幣所能購買的商品和服務表示的實際貨幣供給等兩種形式。

㈦ 簡述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機制

1、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在貨幣政策工具對貨幣乘數和基礎貨幣上

(1)對貨幣乘數:

央行通過調整Rd(支票存款法定準備金率)和Rt(非交易存款法定準備金率),影響貨幣乘數的分母。如果准備金率水平提高,使得貨幣乘數降低,就會凍結商業銀行一部分流動性上交央行,無法參與貨幣創造,降低貨幣供給;如果准備金率水平下調,貨幣乘數增大,商業銀行會獲得一部分流動性可以用於信貸放款,從而增加貨幣供給。

央行通過調整再貼現率可以為市場利率的形成加以定位,從而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機會成本進行影響,最終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率。具體的機制是:當再貼現率提高,市場利率在此引導下提高,增加銀行資金的機會成本,從而降低超額准備金率,降低貨幣乘數分母,增大貨幣乘數,增加貨幣供給。

(2)對基礎貨幣:

央行通過再貼現、再貸款的投放數量,影響基礎貨幣的增減。當央行向商業銀行注入流動性,增大貼現窗口放款,這就直接增加了基礎貨幣的投放,使得這一部分新增的高能貨幣能夠通過貨幣創造機制形成貨幣供給。相反,就會回收基礎貨幣,減少貨幣供給。

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通過在債券市場上進行買賣國債、回購市場上進行回購交易、發行特別國債、發行央行票據等方式吞吐基礎貨幣,從而影響貨幣供給的增減。

(7)如何評價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擴展閱讀

央行的貨幣政策:

央行負責執行國家選擇的貨幣政策。無論是強勢貨幣、金本位貨幣、聯系匯率制度還是貨幣聯盟,央行最基本的工作都包括建立國家幣制。當一個國家擁有自己的幣制後,就牽涉到貨幣標准化,基本上就是本票形式:本票是在某些情況下保證將票據兌換為金錢的承諾。過去通常都是金錢可以兌換固定金額的貴重金屬。現在有許多強勢貨幣,因此保證兌付不再僅止於保證兌付同幣別的相同金額。

央行之所以被稱為銀行,是因為手中握有資產(外匯、黃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和負債。央行的基本負債就是流通貨幣,還有銀行本身資產擔保的負債。比較不常見的狀況是,管轄強勢貨幣的央行創造新貨幣以支付負債,且理論上並無金額上限。

多數央行會直接(貨幣聯盟的央行採行此法)或間接連動他國貨幣。在間接的狀況下,央行利用握有的外幣以固定比率穩住本國貨幣;使用此機制最值得注意的國家和地區為香港和愛沙尼亞。

在強勢貨幣國家,掌控貨幣者以貨幣政策作為達成目標利率或其他目的的快速手段。

熱點內容
機構股票投資偏好 發布:2024-04-20 07:33:12 瀏覽:989
理財基金什麼部門監管 發布:2024-04-20 07:14:10 瀏覽:702
創業基金分紅是多少 發布:2024-04-20 07:04:34 瀏覽:363
買東西支付的錢是貨幣的什麼手段 發布:2024-04-20 06:45:28 瀏覽:88
股票軟體犯法么 發布:2024-04-20 06:45:02 瀏覽:374
思華科技股票代碼 發布:2024-04-20 06:43:28 瀏覽:717
沒學過金融怎麼學 發布:2024-04-20 06:00:43 瀏覽:356
5月21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4-04-20 05:48:42 瀏覽:247
信雅達市值最高的時候多少市值 發布:2024-04-20 05:39:03 瀏覽:817
300043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4-04-20 05:38:51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