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是怎麼流向國外

貨幣是怎麼流向國外

發布時間: 2022-12-08 08:09:18

1. 中央銀行印發的新的貨幣,是怎樣流向社會,並引起通貨膨脹或緊縮的

想一想, 政府印出的新增的鈔票, 應該主要是通過一下幾種途徑流向社會的:
1、就是政府新增印的鈔票,直接通過漲工資的形式發給一些人, 但這些人肯定不包括中國80%的農民,以及不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城市居民。只包括政府成員,公務員,官員,政府國有企業員工,教師,政府雇員等所有靠政府發工資的人,然後再通過這些人的市場消費流向整個社會.... 農民肯定不在這范圍內, 非國有企業的市民也不是, 商人、企業主不是,私營企業的打工者更不是。。 也就是「漲工資」只是鈔票的印發者(政府) 對吃皇糧的人能直接多發工資, 而其他人的工資永遠都還是由整個市場來決定。

2、商業銀行在央行是有存款准備金的,存款准備金是有利息的,這個利息就是央行用新印製的鈔票給商業銀行的。然後商業銀行就以向外貸款的形式把這些錢流出去..到社會上去........

3、外匯占款:出口商品的企業獲得了美元,然後這些美元存到了銀行,銀行給企業兌換的人民幣就是新印製出來的。有多少出口,就有多少價值的新幣印製出來。出口了商品,卻徒然多出來雙倍於該商品價值的鈔票,一部分是人民幣,另一部分美元,而美元又把美國的東西買不回來,只能買美國的垃圾國債。所以,出口越多,通貨膨脹越厲害。

而中國自改革開發以後的貧富差距是怎麼形成的呢? 為什麼有些人手裡的錢多, 有些人卻很少? 正是通過印鈔票,漲工資 這種過程形成的,最終社會上各個人獲得的鈔票肯定會有差距,而且差距會越積越大, 所以表現的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是那些打工者,與純農業耕種的農民,以及或一些半失業狀態的人 最後獲得的錢是最少的,而且他們原先擁有的鈔票會大大貶值.... 而這個過程中獲利最大,或者說得到錢最多的是政府的高官(其中當然也有受賄所得),國企高官,以及私營企業主....... 而發給一般公務員等其他政府雇員,以及教師的工資一般都只是差不多夠用,或者說是整個社會鈔票增多後的貶值部分的補償, 所以這些人可以算是 「中間人群」,不失不增,有時稍微增加....

越來越大的貸款帶來的收入,,,,錢只能越來越不值錢.......

2. 央行印的鈔票是如何進入社會的

第一:央行只負責發行紙幣,但是實際印刷紙幣並非由央行印製,而是專門有印鈔廠。
第二:關於中央發行貨幣如何流入社會
這要從貨幣起源說起了,簡單點說,什麼是貨幣?國家依靠其強制力發行的,具有商品交換介質作用的一種特殊商品。
在最初的商品交換中,都是以物易物,你用羊換我的斧頭,我用牛換你的食鹽。但是這樣交換存在著繁瑣,而且有特定性,後來,人們逐漸用貝殼等物品作為介質,比如買一頭羊需要10個貝殼,一頭牛12個,用貝殼計算商品價值,也就是最初的用貨幣計算商品價值。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覺得貝殼有用,這就需要國家的強制力了。在國家形成後,國家利用國家信用和國家強制力,使得貝殼作為貨幣職能得到法律化--用貝殼可以買到東西,這是國家規定的,由國家擔保。
那時候的貝殼就是現在貨幣的前身。

知道貨幣怎麼來的後,就可以知道:鈔票作為貨幣的實體化產物,其作用是作為商品交換的介質,那麼,錢如何流入社會呢?
1,最初貨幣的流入,是國家強制力來決定的。比如最早,當國家拿著貝殼找你購買東西時,你不願意,國家依靠其強制力,強迫用貝殼買走你東西,並告訴你,這個貝殼,在這個國家,你也可以買東西。於是你用貝殼去買別人東西,別人當然也不願意啦,這時候,國家依靠其強制力,要求另一個人也必須接受貝殼換物品。久而久之,貝殼可以換取商品深入人心,而大家在用貝殼和商品交換中,也漸漸感覺這樣交易比原來的方式更加方便,也就接受了這種方式。當然,這是最初的一種方式,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都知道用貨幣來作為商品流通介質是非常方便的,也就普遍開了。
2,現在貨幣流入市場,如何流入呢?第一種,和國家間交易,由國家提供貨幣,商人提供商品,如基礎建設等,這樣,國家用貨幣來換取商品,而商人得到貨幣,當然這個貨幣是國家依靠其信用和強制力來保證的。第二種,當貨幣從商品流通中,不斷由國家流入社會時,社會中的貨幣交流也會越來越多,這時候就形成了一種貨幣流通,進而帶動經濟發展。
可以這么說,貨幣由國家發行,然後通過商品交易(也就是國家與民間經濟)流入社會,進而在社會中循環。
還有一種,就是在國家,政府任職的職員,其所服務的是國家,因此,國家也會給予其相應的報酬,而國家本身不具備商品生產和交換功能,因此,國家也會用貨幣作為報酬,然後由其雇員帶入社會中。
也就是說,貨幣由國家進入社會的方式包括:國家-商人-社會(商品貿易),國家-國家雇員-社會(報酬)
鈔票作為貨幣實體化的東西,一般貿易中,大額交易使用鈔票並不方便,多數採取銀行結算方式,當然,這本身已經包含大家所說的「錢」在裡面,比如國家和商人交易,商人提供貨物,國家不一定會直接提供實體鈔票,而是在銀行給商人一筆貨幣數據,由銀行結算給商人,當然,商人可以用它在銀行里繼續做結算,也可以將其變成鈔票取出,而國家給予雇員報酬也可以是兩種方式的一種,但是無論怎樣,貨幣數據和鈔票可以等值兌換,這也是由國家保證的。

至於國家發行鈔票的多少,該如何發行,是國家依靠其經濟發展以及黃金等貴重金屬儲備來決定的,濫發紙幣只會導致金融崩潰。
理由很簡單:在國際貿易中,最初的國與國貿易,對方並不一定採納對方貨幣,一般都會以比較稀有的黃金,白銀等作為貨幣介質,但是,黃金白銀畢竟有限,對於越來越大的國際貿易,金銀已經不能承擔介質功能,因此,各國在結算時,往往採取國際貨幣結算方式,比如A國商人在B國購買商品,B國獲得A國貨幣,當B國購買A國商品時,就可以用A國貨幣來結算,當然這一結算是兩國銀行間結算。後來,一些大國在國際上具有足夠影響了和信用,其貨幣也可以作為國際貨幣或者區域貨幣來進行貿易結算。
前面月長石也說了,貨幣發行是國家依據其強制力和國家信用來的,貨幣的發行,除了和金銀儲備有關外,還和國家經濟有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品流通。當國內有100塊錢貨物流通時,國家如果發行100塊錢貨幣,則是正好,如果只發行80塊錢,那還有20塊錢商品無法通過貨幣來流通,造成通貨緊縮,錢更加值錢,但是有20塊錢商品無法流通,不利於商品流通發展,而發行120塊錢,會導致20塊錢無法購買到商品,貨幣貶值,造成通貨膨脹。輕微的通貨膨脹有利於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但是如果濫發紙幣,如100元貨物發行1000甚至10000紙幣,只可能導致物價飛漲,鈔票變得一文不名,如戰後的伊拉克,短時間內買東西其貨幣甚至直接用磅秤稱而不是計數,這樣的貨幣已經超出其發行范疇。

PS:0分說了這么多,都是自己寫的,算是回顧一下以前學習的貨幣發展歷史吧

3. 貨幣發行過量,超發的貨幣都去哪兒了


摘要


1貨幣持續寬松,卻沒能推升通脹。日本貨幣持續寬松,嘗試了幾乎所有非常規貨幣政策,但通脹長期保持低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超發的貨幣並沒有流入商品領域。如果比較日本居民工資以及物價走勢我們會發現,日本通脹雖然很低,但是工資漲幅更低,甚至遠遠跑輸了通脹。


2超發的貨幣去哪兒了?雖然日本貨幣政策持續寬松,但是有很大一部分貨幣趴在銀行的准備金賬上,流出去的貨幣有一部分被企業存了回來,還有一部分貨幣則流向了日本的股票市場。2010年日本寬松加碼後,雖然經濟沒有很明顯的起色,但股票市場大幅上漲。


3貨幣為何流向了資產領域?我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貧富分化。無論從收入角度,還是從財富角度,日本的貧富分化問題都是在不斷加劇的。在貧富差距較大的情況下,超發的貨幣更容易推升資產類商品的價格,卻很難推升普通消費品價格。而且即使貨幣超發對消費品價格有影響,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效應,如果用黃金價格走勢來代表貨幣超發程度,從貨幣超發到通脹回升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1 貨幣持續寬松,卻沒能推升通脹


日本90年代地產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為了應對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不斷調低政策利率,在政策利率降至0後,陸續進行了量化寬松、購買風險資產、收益率曲線控制等幾乎所有非常規貨幣政策。


但對物價的刺激作用卻不明顯,1999年9月政策利率到零之後,日本仍然有一半以上的月份CPI同比是小於0的。


所以貨幣超發是否會推動通脹,還是要看貨幣的流向。在貧富差距較大的情況下,超發的貨幣更容易推升資產類商品的價格,卻很難推升普通消費品價格。而且即使貨幣超發對消費品價格有影響,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效應,如果用黃金價格走勢來代表貨幣超發程度,從貨幣超發到通脹回升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4. 人民幣要如何才能成為國際貨及美元到底憑什麼能收割全世界

先說說國際貨幣,一說到「國際貨幣」,總有種高大上的感覺,第一時間想到就是美元,因為美元就是國際貨幣。

其實國際貨幣有很多,不只美元一種,比如還有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等,這些也是國際貨幣,但唯有美元一枝獨秀。

要如何才能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

想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其實不難,中國單方面宣布人民幣國際化便可以了。中國單方面宣布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立馬就能國際化,就這么簡單。

為什麼這么多年來,人民幣還沒有國際化?

那是因為人民幣國際化是把雙刃劍,在很多人心中,人民幣國際化百利無害,中國會因人民幣國際化變得更強大,實則並非如此。

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利有弊,就看你如何取捨,你看完下面就能明白。

讓人民幣國際化的具體操作流程!

1、增加人民幣的信用,讓任何擁有人民幣的個人或國家,覺得人民幣很安全。

這是很重要的,一種貨幣如果讓人覺得沒信用,不安全,是沒辦法讓外國人使用的,外國人若不用你的貨幣,你的貨幣又如何國際化?

以美元為例,美元可是好東西,任何美國的敵人,甚至是恐怖組織、犯罪集團,誰用的不是美元?

美國政府咬牙切齒,看著一通美國的敵人,什麼恐怖組織、各種犯罪集團,在使用美元結算的時候,美國政府都不敢出來宣布他們的美元無效。

為了增加美元的結算安全性,美國政府喪失了對美元的部分控制權,看到恐怖組織或犯罪集團使用美元結算,美國政府可以用武力解決,但絕對不會從美元下手,因為這會傷害美元的信用。

第一把雙刃劍,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為了讓全世界覺得美元有信用,不管你是哪個國家,你手裡的美元是很安全的,美國政府是自願放棄了對美元的部分控制權。

你願意讓中國喪失對人民幣的部分控制權嗎?

2、允許人民幣自由流通,增加人民幣的許可權,讓全世界覺得人民幣結算體驗優秀。

現在中國對人民幣的流通是有限制的,是為了限制財產轉移,這是沒辦法國際化的。

道理很簡單,人民幣都國際化了,人民幣能在全世界使用了,憑什麼還限制著人民幣不允許流到國外?

這是第二把雙刃劍,人民幣國際化,一定要自由流通,人民幣不能自由流通,國外結算憑什麼會使用人民幣?

像美元、歐元、日元、加元、英鎊統統都能自由流通,人民幣只能政策靠攏,將自己變得跟美元、歐元、日元差不多,使用體驗上差不多。

在結算體驗上,讓人民幣變得與美元差不多方便,全世界才會願意使用。

除非你有曠古絕今的才智,能開辟出全新的貨幣國際化的方法,就是又能控制人民幣,還要讓全世界使用人民幣這么神奇的操作,我估計任何人都想不出來。

3、鼓勵中國人購買外國商品,讓人民幣外流!

經過上面兩個階段之後,人民幣就有了信用、安全性、易用性,跟美元已經差不多了,已經具備了國際化的基礎,接下來就是如何讓全世界使用人民幣。

方法很簡單,鼓勵中國人購買外國商品,外國人出口商品到中國,用人民幣結算,讓外國商人帶著人民幣離開。

現在外國商人出口商品到中國,其實是用美元結算的,中國每進口1美元的商品,流出去的其實是1美元,並非人民幣。

如果中國人很愛國,只支持國產品牌,人民幣流不出去,就算人民幣具備了國際化的政策,也沒有國際化的事實。

比如假設美國人想用人民幣結算,美國人就需要人民幣,美國哪來的人民幣?

於是美國找上了中國,想要一些人民幣,中國願不願白白送人民幣給美國?

中國肯定不願意,於是美國只能從中國人民手中要人民幣,美國人就運來了大豆商品,想賣給中國人民,換到人民幣。

但是,如果中國人民不願意購買美國大豆,人民幣流不出去,美國人就拿不到人民幣,人民幣就沒辦法在國際流通。

這是第三把雙刃劍,想要人民幣國際化,就需要國際之間有人民幣存在。想讓美、英、俄、德、法、意等等全球所有國家都使用人民幣,就需要讓這些國家有獲取人民幣的途徑。

讓別人使用人民幣,就必須讓別人有方法獲取人民幣。

假設人民幣獲取很艱難,其他國家獲取人民幣數量很少,試問這怎麼國際化?

第三把雙刃劍,與中國傳統思想很沖突,中國一直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人民幣國際化,卻要鼓勵購買外國商品,讓人民幣流出國外,讓資產外流,你能接受嗎?

總結:人民幣國際化,要提升人民幣的信用、安全,還要政策靠攏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讓人民幣在使用上與這些貨幣沒什麼區別,都是自由流通,都是使用方便,讓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完成了這些後,還遠遠不夠,還要想辦法讓人民幣外流,鼓勵購買外國商品,讓國際上充滿著人民幣,但是收益大,風險也巨大。

外國人掌控了大量人民幣之後,這些人民幣可能會變成對付中國金融市場的子彈。

所以人民幣國際化,實際上就是削弱中國對人民幣的控制權,你若不削弱對人民幣的控制,又如何與美元、歐元、日元競爭?

美元如何收割全世界!

美元具備一切國際貨幣的政策,有一定的信用,安全性很高,目前未發生美元無法結算的情況出來。不管你是誰,你是恐怖組織也好、犯罪集團也好,使用美元不必擔心美元突然變廢紙。

美元比其他貨幣的優勢在哪裡?

具備國際貨幣政策的,不只是美元,還有歐元、日元、加元、英鎊都一樣具備,偏偏就美元一枝獨秀,原因何在?

原因很簡單,相比其他貨幣,美元更容易獲取。

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美國人民樂意購買外國商品,每年大量美元流出國外,與其他貨幣相比,這是美國最強大的優勢。

美聯儲印美元,再通過各種渠道流到美國人民的手中,美國人民很聰明,他們將這些美元購買全世界商品,美元就流出美國,留在美國的美元就減少,通貨膨脹情況就減少。

其實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秘密就這么簡單,用美元大量買你的商品就行了,讓你心甘情願接手美元。

知道美國一年有多少美元流出去嗎?

2019年,美國出口商品是2.4998萬億美元,進口商品是3.1165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6168億美元。

一年有6000億美元流出去,也就是說在2019年,美國本土減少了6000億美元,美國通貨膨脹肯定減輕。

說到這里,大家肯定發現了,經濟金融的政策很多情況下就是雙刃劍,沒有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適你的金融政策。

大家原先肯定認為,貿易順差才是最好的,順差就是賺你的錢,把你的美元全賺過來。

中國與美國貿易,一年順差大概是3000億美元,每年都有3000億美元流進中國。

實際上這是雙刃劍,對中美雙方各有利弊,順差有順差的好處,逆差也同樣有逆差的好處。

中國從美國賺了這么多美元,分擔了美國的通貨膨脹,美國政府不斷印錢,美國人民不斷買買買中國商品,美元流到中國,美國就收割了中國,就這么一個意思。

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凡是跟美國貿易,一律都是順差,意思就是,總能從美國身上賺到美元。

這就是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方法。

也沒什麼特別復雜,也沒什麼陰謀論,就是其他國家生產商品,與美國貿易,用美元結算。美國人民不斷買買買,美國人非常浪費,購買力很強悍,浪費資源的美國人,無形中也增加了美元外流的速度。

如果美國人節儉持家,美元流出去的速度肯定變慢,看到沒有,在金融領域,就算你浪費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浪費也是有利有弊。

美國政府不斷印錢,美國人民不斷購買外國商品,再加上美國人很浪費,國際間美元的數量是很恐怖的,與其他貨幣相比,美元大概佔60%以上的國際貨幣儲備量。

美元、日元、歐元、加元,這些貨幣政策差不多,使用體驗差不多,偏偏美元一枝獨秀。

原因就這么簡單,美元外流嚴重,與其他貨幣相比,獲取美元是最容易的。

當今世界,國際貿易,已經無法以物換物,以物換物效率低下,成本還更高,需要一種貨幣來充當國際貨幣,這是剛需,必須要一種貨幣。

假設我們想要用日元結算,日本人口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市場比美國小,想要獲取日元的難度更高。

假設中國想脫離美元,想換成日元結算,那中國如何獲取日元?

肯定是去跟日本貿易,中國出口商品給日本,換取日元。

但是日本很保守,假設日本人很照顧本土品牌,不願意購買中國商品,中國就得不到日元,日元想要國際化就難上加難。

就算日元政策跟美元一樣,甚至日元使用體驗更優於美元,但日本人民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日元流不出去,日元就算成功國際化也只能充當小角色。

實際上,中國與日本貿易,中國有時候順差,有時候逆差,很難從日本那裡賺到錢,還是從美國那裡賺美元的難度更低。

加元、英鎊則是另一種情況,人口少,市場小,消費能力比歐盟、美國差太多,流出去的加元、英鎊數量少。

因此加元、英鎊、日元,就算政策上靠攏了美元,甚至信用比美元更高,但是獲取的成本高,很難獲取加元、英鎊、日元,因此這三種貨幣國際化之後,都是被邊緣化的小角色,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佔比5%-10%。

歐盟的情況比日本好上很多,從歐盟賺錢的難度比日本容易,不過順差的數額還是比不上美國,歐元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佔比26%。

歐元已經是除美元之外,最亮眼的國際貨幣了,但依然比不上美元。

在此,對歐盟的建議是,廢除環保,提倡浪費,如果每一個歐洲人變得跟美國人一樣浪費,不僅能提高消費力,更能加速歐元外流,從而有可能超越美元,替代美元收割全世界。

但歐盟真變得跟美國一樣浪費,可能會對地球產生不利影響,這是一把雙刃劍。

整個地球一圈下來,你就會發現,美國是真的神奇。市場夠大,美國人夠浪費,美國願意購買外國商品,美元嘩啦啦流出去,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獲取難度是最容易的。

於是跟美國貿易了幾十年,中日歐等經濟體,都囤積了大量美元作為外匯儲備,國際貿易不用美元的話,那還有什麼貨幣能替代?

美元無論再如何惡劣,最關鍵是其實沒有第二種貨幣能替代。

想要替代美元,你不光要政策靠近美元,變得跟美元一樣方便,還要有巨大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願意購買外國商品,靠著強大的購買力,讓自己國家的貨幣流出去。

除此之外,美元還有其他額外的加分項,比如中東石油以美元結算、美國軍事力量、美國金融地位、國際地位等等這些都是加分項。

很多人覺得中東石油以美元結算是關鍵項,其實不然。

你換個角度,假設美國人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美元流不出去,任你美元如何與石油掛鉤,全世界獲取美元的成本上升,美元根本就沒辦法成為國際貨幣。

美元能成為國際最重要貨幣,得益於美元容易獲取,靠的是3億美國人民的消費力,一年6000億美元流出去,無形中就成為了一枝獨秀的貨幣。

當你讀到這里,估計已經差不多明白了美元的優勢何在,如何收割全世界,當你知道這些知識之後,你願意讓人民幣外流嗎?

你期待這種世界嗎?

中國政府不斷印錢,這些錢最終肯定流到中國人民手中,如果中國人民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中國政府印出來的錢肯定留在中國,加速中國通貨膨脹。

如果中國人民願意購買外國商品,人民幣流出中國,減少中國本土的人民幣數量,中國的通貨膨脹就會減輕,中國用紙幣就購買了全世界商品,從而實現收割全世界的目的。

最後,再總結下中美貿易的經濟循環圈。

美聯儲印錢,錢流到美國人民手中,美國人民購買中國商品,美元流到中國出口商的手中。

中國出口商帶著美元返回中國,美元無法在中國流通,中國出口商去找中國銀行,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

中國政府印人民幣,將人民幣給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就用這些人民幣兌換出口商的美元,出口商換到人民幣後就給工人發工資。

然後美元被中國銀行收走,成為國家外匯儲備。

一年復一年,美國本土貨幣減少,美國印鈔機器開動,美元不斷流向中國。

中國外匯儲備越來越高,美國印了很多錢,美國本土卻沒增加多少,因為大量美元流到了中國,也收割了中國。

美國突然發現中國儲備了這么多美元,未來可能會是威脅,這些美元可能會成為中國對付美國的子彈。

美國收割世界的方法,同樣是雙刃劍,收割世界一時爽,一直收割可能會翻船,這種事誰也說不清楚,未來可能會發生。

美國就不想印錢了,於是美國發行國債,美國想要借錢。

美國威脅全世界,你們儲備了這么多美元,要麼借錢給我,要麼我繼續印錢,你們二選一。

美國開動印鈔機,美國人民買買買,最終美元流到全世界,受傷的往往是儲備了大量美元的日本、中國、歐盟等。

中國沒辦法,只能購買美國國債,借錢給美國,而且還能拿利息,算是一種穩妥的投資。

美國肯定爽,不僅能印,還能借,還可以又印又借。

中國借錢給美國,美元就流回美國,然後美國人民繼續買買買,美元又流回中國,中國繼續借錢,美元流回美國……如此循環,日積月累,美國就欠了中國上萬億美元。

中國如果不借錢,美國也沒差到哪去,美國印錢就行了,中國儲備了這么多美元,受傷的肯定還是中國。

最終你就發現,儲備這么多美元,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中國會被美國綁架,這外匯儲備同樣是雙刃劍。

對美貿易順差,一年3000億美元,爽。

等你儲備了大量美元,立馬被美國綁架,美國開動印砂機,你痛。

你不想美國印錢,只能借錢,憋屈。

就算你借錢,美國一樣能印錢,美國又印又借,你沒辦法。

就這樣,形成了一個美元流動的循環圈,美元從美國流向中國很容易,但是從中國流回美國卻很難,往往需要借錢給美國,才能實現美元迴流。

當你知道這些後,是否有破解之法?

很難啊,很多經濟大師,金融名家,都想不出辦法,只能想辦法維持現狀,想要打破格局,卻是掀一發而動全身。

普通人只要知道,金融領域,很多金融政策其實都是雙刃劍,利弊皆在。

不存在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適你的金融政策,任何金融政策,你有收獲,也同樣有失去。

好好想想,美國人購買外國商品,美元外流,這其中的好處與弊端,中國能復制嗎?你想要復制嗎?想收割世界嗎?

5. 貨幣最開始是如何進入流通市場的

你的問題比較多,我一條一條回答:

1、你說:「央行發行貨幣通過買國債,再貼現,外匯等方式把錢注入了流通環節,但是這些方式的票據都有時間期限啊,到期的時候,央行都要把票據、國債券還給原持有人,同時收回人民幣。這樣的話,發放到流通市場的錢又回到央行。外匯也有人拿人民幣買,這部分人民幣也回到央行了。所以也沒有增加新的流通貨幣總量。」

是這樣,你看我國的國債規模,是每年都在增加的,就是說舊的國債到期了,新的更大規模的國債又發出去了,國債是國家發的,大家買,然後國家有錢了,就搞建設,比如蓋醫院,修公園等。
央行發貨幣,最直接的就是逆回購,用錢買銀行的票據,銀行有錢了,通過貸款,貼現,就發出貨幣了。「

2、你說:」我的問題是,之前在市場上一直流通的貨幣是以何種方式來的?打個比方說,有個國家剛建立,還沒有貨幣,那這個國家怎麼發貨幣給人民,讓人們拿貨幣來進行各種購買交易呢?「

最早的貨幣肯定是由少到多,攢起來的,比如人們最早使用白銀做貨幣,一開始白銀少,後來越開采越多,同時社會上東西也在增多,所以物價變化並不大。
至於你的假設,一個國家剛成立,沒有貨幣,那大家都不是長毛野人吧,上個政權肯定也有貨幣啊。舉個例子,共產黨趕跑國民黨後,就用新貨幣更換了國民黨時的貨幣(銀元券),百姓可以到共產黨的銀行,去按照一定比例兌換。

3、你說:」每人免費發一份肯定不行,那麼用手裡的東西做抵押,從央行換錢嗎,那手裡無產的人怎麼辦?還是怎麼個方式?「

錢不會免費發,想要可以拿東西換,家裡有棉布,可以給你換錢,你去買鹽吃。多幹活才能攢錢。無產就沒有錢,這個沒有辦法。政黨會給你活路的,你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那你就去修水庫,抬石頭,政黨會給你錢。

4、你說:」有了基礎流通的貨幣,以後要不斷增加它的量,是靠現在的票據到期後再發新票據,周而復始的循環的方式增加供給量嗎?「

你說的很對,貨幣發行就是周而復始,一刻不停的,好比越開越大的水龍頭,這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因為社會在發展,比如出現了一個新行業,叫做大數據分析,這就需要資金才能去建設發展啊。

回答完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6. 人民幣如何走向國際化

根本就是中國相對國力強大了,自然就國際化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中國的經濟總量佔全世界的比重提高了,自然與全球貿易額就提高了、才有錢搞軍事研發、才有錢去以錢換政治版圖、政治地位就提高了。

貿易額提高了,其它主要貿易國家都希望與人民幣互換交易,而不通過第三方中介貨幣——美元。因為比如,如果中國和俄羅斯貿易,中國把人民幣換成美元、俄羅斯把盧布再換成美元以後,一是有匯率風險,多做的這個動作可能就因匯率的變動造成雙方損失;二是變相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動了對美元的需求,又提高一點點美國的政治經濟地位——這也是美國二戰後稱霸世界70年的直接原因之一。
而如果跟中國做生意的國家多了,生意額度足夠大了,大家就會越來越覺得有必要直接與人民幣掛鉤或兌換,而不需要再通過美元,以此節約匯率成本、時間成本、政治成本

7. 國家與國家的錢幣都是怎麼流通的比如:美國賣中國東西,中國給美國人民幣,在美國 人民幣不就成廢紙...

中國給美國人民幣的話,美國是不會帶回去的,一般來說,美國會要求中方支付美元等「國際流通貨幣」,國際流通貨幣有十幾種,包括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等,人民幣目前還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如果特殊情況支付了人民幣,美國會把它在中國消費掉,比如支付勞動力工資,購買商品等,國際流通只接受國際流通貨幣。
一種貨幣要能成為國際硬通貨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發行國之綜合國力要夠大、夠強;2.發行國的內部要高度整合凝聚;3.在國際間廣為接受及流通,能成為貿易結算貨幣及儲備貨幣。除此之外,在已被國際接受之後,更要嚴守貨幣紀律,不可濫印濫發。 以這些標准來集中衡量主要貨幣,則日元在第一個條件上「略輸文采」;歐元在第二個條件上「稍遜風騷」;至於美元,具備了所有三個條件,卻未能珍惜,近年來完全無視貨幣紀律,不惜飲鴆止渴,濫印美鈔,終致開始面臨來自全球的質疑、批評與挑戰。我曾指出,這正是「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的場景。

8. 貨幣是怎麼流入市場的

通過政府支出:搞工程項目,公民福利,政府采購,公務員工資等等。
發行的錢幣數量是以當年預估的GDP為基準,結合貨幣乘數效應等等公式確定的.
當政府發祥貨幣大於需求時,或者經濟過熱就會調整貨幣政策,例如調整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就是銀行一部分錢必須要放到央行的比例),減少貨幣的流通。貨幣流他是一個鏈,是不能銷毀的。

9. 貨幣怎麼流向市場

貨幣怎麼流向市場?貨幣最終流向哪裡?論是在宏觀經濟還是微觀經濟領域,貨幣最終流金融學關注的兩大指標——貨幣流向和流動規模都能夠體現出研究對象當時的運行狀態是良好還是紊亂,貨幣最終流是不足還是過量。因此,金融行業內的融資規模,貨幣最終流可以被看作是企業組織乃至於全社會經濟運行狀態的晴雨表。而人們在解讀經濟現象和提出優化對策的時候,都會把研究對象的金融情況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如果說學習經濟學能夠使人們更好地開展自己的生活,那麼,金融學在財富的積累方面則可以帶給人們更直接的利好。貨幣最終流金融學的這個特點與它研究的對象和學科的范疇是分不開的。首先,金融學研究的核心對象就是貨幣。貨幣最終流大多數人雖然不能控制貨幣的流動,但只要掌握了貨幣流動的規律和幣值漲跌的奧秘,貨幣最終流他們就可以選擇站在流動的目標方向上,讓貨幣主動流向自己;貨幣最終流還可以在貨幣貶值之前將它們兌換成產品,貨幣最終流升值之前把產品兌換成貨幣,從而使自己的財富一直都處於增長狀態。

10. 央行發行的貨幣怎麼流入市場

我是金融系的學生!中央銀行是指在一國金融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代表一國政府調控金融和經濟發展的特殊金融組織,它是商品經濟、貨幣信用制度以及銀行體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央銀行有三大基本職能,即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

其中「發行的銀行」這一基本職能是指中央銀行接受國家政府的授權,集中和壟斷貨幣發行權,是國家唯一的貨幣發行機構。而「銀行的銀行」這一職能則解釋了中央銀行所發行的貨幣是如何流入市場的。該職能一方面是指中央銀行處於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之上,居於領帶地位,並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和機構進行監督管理,另一方面中央銀行的業務對象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和機構,中央銀行集中他們的准備金,為他們提供信用,辦理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和機構之間的資金清算等。同時中央銀行作為最後貸款人,通常採用再貼現和抵押貸款這兩種形式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貸款。這樣一來,市場中的資金流通就會更加穩定。

簡單來說,就是央行壟斷貨幣發行權發行市場中所需要的貨幣,但是這些貨幣通過央行的業務服務於商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而不是一般的工商客戶和居民個人,央行以再貼現和抵押貸款的形式給商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然後通過商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流向社會,工商客戶和居民個人可以通過貸款,購買基金、股票或者證券等方式與商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資金貨幣的流通,在這個過程中央行只有商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連接。

央行發行貨幣流向

熱點內容
美國超離子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5-07-04 17:01:09 瀏覽:829
如何推廣金融衍生產品 發布:2025-07-04 16:19:22 瀏覽:99
千金葯業股票歷史價 發布:2025-07-04 15:49:06 瀏覽:822
新手炒股如何抓好買點和賣點 發布:2025-07-04 15:36:53 瀏覽:113
陽泉煤業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7-04 15:25:26 瀏覽:777
6萬理財三年多少錢 發布:2025-07-04 14:56:35 瀏覽:538
法人企業怎麼購買股票基金 發布:2025-07-04 14:34:52 瀏覽:868
股權長期投資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4 14:29:34 瀏覽:91
圍棋公司股權是什麼 發布:2025-07-04 14:20:47 瀏覽:575
找人代持股權有什麼後果 發布:2025-07-04 14:20:36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