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拜登股市怎麼樣

拜登股市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12-09 22:22:15

Ⅰ 拜登:獲勝將把資本稅率提高至39.6%!這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在過去的幾周中,華爾街一直在忙於謹慎地將選舉後的策略設定為在拜登任職期間加稅並且實際上對風險資產有利的情形。雖然可以假設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不會改變稅制,但拜登卻計劃將法定企業所得稅稅率從26%(包括聯邦和地方政府)提高7%至33%,以此扭轉特朗普政府削減後造成的財政收入減少,這將提高高收入群體的稅收以及實施許多其他稅收上的變更,例如包括增加對全球「 GILTI」收入的稅收...

銀行欣然接受的......將在2022年對標普500指數的收益造成約9%的不利影響,將其從高盛預測的188美元上調至171美元...

...而忽略所有這些,因為按照新的華爾街敘述,拜登行政管理人員還將釋放高達7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這雖然對美國,其貨幣和已經荒唐的債務的長期生存能力造成災難性的影響軌跡...

...直到2023年的某個時候才對股市有利,屆時將需要更多刺激措施(根據高盛最新研究)。結果,正如我們在上周總結的那樣,華爾街現在同意,盡管許多美國人,尤其是前1名美國人的全面稅收大幅增加,拜登的勝利和民主黨的橫掃對股票來說將是巨大的。

正如摩根大通先前所展示的,……是兩個候選人之間差異最大的一個問題。

拜登擔任總統期間,積極的通貨緊縮政策可能會刺激股票對每股收益的巨大沖擊 以及 PE倍數的潛在收縮對股票的「良好」影響,但是拜登的稅收政策的一個方面是 他的提議將長期資本收益的最高稅率提高了66%,從目前的20%(當占額外的3.8%ACA稅時為23.8%)提高到39.6%, 因此得到的報道很少 。適用於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或超過100萬美元的企業銷售收益。 以下顯示了拜登管理員對美國稅法進行更改的摘要。

雖然上限收益的增加不會影響大多數Robinhood交易員(真正有才乾的交易員除外),但它將對主要的市場參與者和涉及退出事件的公司策略產生重大打擊,包括超過100萬美元的收益,如下分析所示來自Benchmark Corporate的數據顯示:假設200萬美元的EBITDA(中小企業)業務的估值倍數為10倍,則總交易價值(應稅收益)為2000萬美元。 根據《拜登計劃》,賣方將在出售中損失392萬美元。為了獲得相同的凈收益,需要確保13.2倍的倍數

這也是為什麼在上周五,摩根大通迅速跳入華爾街捍衛拜登稅項提案的浪潮-畢竟沒有銀行希望在未來幾周內看到市場嘔吐,因為交易員鎖定了特朗普管理下的利潤-只是代替了為捍衛公司的加稅,這次集中在拜登的上限收益稅上調。毫不奇怪,它得出的結論是,這也將 「對冒險行為和投資者對股票作為資產類別的態度產生很小的影響」。

但是首先,要有一些背景。

正如摩根大通的量化分析師尼克·帕尼吉爾佐格魯(Nick Panigirtzoglou)所寫的那樣,雖然相對容易地量化拜登公司稅或其他提議的潛在影響,但評估提議的資本利得稅稅率上調的潛在影響卻更加困難。 拜登的建議是將長期資本收益的最高稅率從目前的23.8%提高到39.6%,按比例增加66%。 正如摩根大通策略師承認的那樣,「鑒於擬議增加的規模,其潛在影響可能至少與之前幾次大幅度提高資本利得稅的情況類似,即1987年和2013年1月1日資本利得稅的加息。 。」

在1986年至1987年納稅年度之間,長期資本收益的最高稅率已從20%上升到28%,成比例增長了40%。在2012年和2013年納稅年度之間,長期資本收益的最高稅率已從15%上升到25.1%,成比例增長67%。

在這一點上,Panigirtzoglou發起了對拜登提議的資本利得稅增加的潛在影響的評估,他在其中區分了長期影響和近期影響。

就長期影響而言,量化標准落在了傳統觀念上,傳統觀念認為,「較高的資本利得稅帶來的摩擦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資本的流動性和投資,從而最終不利於經濟增長,從而長期不利於經濟增長。有觀點認為,對資本收益徵收更高的稅率會降低儲戶的稅後收益率,從而反過來會增加企業的資本成本;此外,較高的資本收益稅率會降低激勵措施為企業家精神和冒險精神。」

不用說,所有這些對整個經濟都是不利的,這就是為什麼Panigirtzoglou迅速承認,對資本利得稅提高對經濟影響的全面分析「超出了本出版物的范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因為他接下來要做的是嘗試使其變得有利,因為,正如他所寫的那樣,「在像我們目前這樣的低收益和高股權風險溢價環境中(圖3),由於冒險行為,資本利得稅稅率上調,而投資者對股票作為資產類別的態度將相對於過去更加平淡。」

換句話說,在當前美聯儲制下的巨額收益率和波動性壓制下,盡管稅收增加帶來了不利影響,投資者仍然別無選擇,只能重返股票。

有人想知道,如果在拜登的數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措施實施了幾年之後,當前的「低收益率和高股權風險溢價」環境發生了巨大的逆轉,那麼該論點將如何「旋轉」。當然,我們有信心在時機成熟時,JPM將會為此而受益。

而且,以防萬一這還不夠,潘尼吉爾佐格魯隨後提出了更高的上限增值稅的另一個「積極」方面:「有人可能會爭論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個人在股票市場上投資的資金可能會變得更加粘手。資本利得稅稅率的提高,可能導致長期股權波動性降低。」 是的,因為美聯儲通過降低隱含和已實現的波動率來不斷操縱市場是不夠的。

盡管很容易以無數有利的假設來推翻長期看漲的長期情況,但即使是摩根大通,也無法將近期的影響推升為看漲:「 毫無疑問,與過去類似,稅收優化會導致在資本收益稅上調生效日期之前一次性出售資產,以便投資者在適用新的更高稅率之前實現其資本收益。」

歷史 上充斥著這樣的例子:在1986年和2012年末之前,在1987年和2013年1月1日之前增加了資本增值稅率。

因此,假設拜登擔任總統並控制國會能夠在明年實施提高資本增值稅率的計劃,那麼摩根大通預計的最可能生效日期是2022年1月1日。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與稅收相關的資產出售都將發生在2021年第四季度,即距現在的一年。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關鍵問題: 假設2022年1月1日新資本利得稅稅率的生效日期是2021年底,我們應該預期出售多少與稅收相關的資產?

回答此問題的一種方法是查看1986年和2012年的經驗。圖4顯示了美國資本收益實現佔美國GDP的百分比。可以清楚地看到,在1986年和2012年期間,美國資本收益實現的年度大幅增長,分別佔美國GDP的3%和1.5%。在目前的情況下, 美國GDP的2%增長用於實現資本利得收益,則 意味著由於資本利得稅率的預期提高,將產生約4000億美元的與稅收相關的資產出售

摩根大通(JPM)表示,「這種拋售可能給美國股票市場帶來約5%左右的壓力,就像我們在1986年底和2012年底所看到的那樣(圖5)。」 但是,在這一點上,短期變為長期(類似於交易員在不良交易後成為投資者的方式),並且隨著Panigirtzoglou接下來提出,「這種壓力可能是暫時的,一旦引入新的資本利得稅率,則股票市場可能會以更強勁的方式恢復其上升趨勢。」

回到短期看漲的情況,接下來,摩根大通研究一下哪些行業將受到拜登稅制變化的最大影響,並發現如果發生民主黨席捲,隨後CGT費率的變化將在年底生效。 2021「,即在最近幾年的表現優於行業最近幾年很容易受到身邊的時候,一定的波動性,當一個新的更高CGT率會一命嗚呼 綜觀 過去5年(圖8)的年化回報率,這意味著行業
等技術,消費者自由選擇和醫療保健。」 相比之下,投資者可能更願意等到新的較高的CGT稅率開始實施之前,再從那些以較高的CGT稅率獲得較弱回報(例如能源)的行業和公司那裡收獲稅收損失。」

綜上所述,摩根大通得出的結論是,即使11月進行了一次「大掃除」,「擔心美國預期的資本利得稅稅率上升可能為時過早」,因為更高的資本利得稅稅率可能生效日期。屆時將是2022年1月。因此,摩根大通(JPMorgan)承認:「 我們很可能在2021年第四季度(即一年後)看到股票市場的下行壓力。」

當然,由於這樣一個孤立的結論被認為對於一家致力於推動市場的銀行來說太悲觀了,摩根大通隨後進入了旋轉周期,並寫道:「 一旦新的資本利得稅稅率開始,股票市場就是可能會像以前在1987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上半年一樣,以強勁的方式恢復其上升軌跡 。」 因為為什麼不這樣做:畢竟美聯儲在那裡,以確保股票再也不會遭受另一個熊市的侮辱。

最後,有點可笑的是,JPM寫道:「從長期來看,鑒於當前低收益率和高股權風險溢價環境,預期的資本利得稅稅率上調對風險承擔以及投資者對股票作為資產類別的態度幾乎沒有影響。」

總結:為尋求將拜登政府轉變為對風險資產有利的資產,也許甚至比特朗普的風險資產更為有利,首先,我們有一大批銀行預測,拜登總統領導下的公司稅率上調對市場而言並非偶然。 (因為它將被數以萬億計的刺激措施抵消),現在我們擁有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的擔保,即資本利得稅的進一步嚴厲提高可能在2021年底左右為負,但隨後幾年將增加收益後。

所以是的,我們現在可能生活在一個倒置的世界中,拜登的較高稅率對市場有利...就像特朗普的減稅對市場有利(在這里,問題浮出水面,有 沒有 華爾街認為,這一事件對市場或對中央計劃的「市場」都是不利的,美聯儲每月向該市場至少注資1200億美元,盡管我們對此表示懷疑。畢竟所有這些預測都來自同一家華爾街,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擊敗柯林頓會導致市場崩潰(我們都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無論如何,既然摩根大通已經完成了關於為什麼更高的資本利得稅對股票看漲的初始旋轉周期,我們預計所有其他銀行將在未來幾天加入各自的論述,以說明為什麼唯一的一件事對股票更看好而不是更低稅收是更高的稅收。

最後,由於這只是旋轉,我們將最終決定權交給摩根大通的另一個分支機構,即其私人銀行(該銀行處理該銀行的所有高凈值客戶),其結論是,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應該 出售 :

重點:盡管拜登政府在稅收制度上存在明顯分歧,但摩根大通甚至拒絕理會這一切,事實上, 「不要讓大選的熱情導致您進行任何關鍵的計劃或投資決定。」

鑒於所有這些,一個人想知道: 只要我們有美聯儲,誰來擔任總統甚至無關緊要?

Ⅱ 拜登大勝對中國股市影響

拜登大勝後中美關系的階段性緩和直接受益的是A股和港股,尤其是港股。全球股市快速反彈的大背景下,港股的表現差強人意。中美關系階段性緩和,香港的局勢有望逐步穩定下來。處於全球估值窪地的港股市場可能會迎來新的機會。
一、美國已經不再掩飾,中國也不需躲藏
對美國衰落的恐懼和對中國崛起的厭惡不再隱藏。顯然,美國已經為中國的遏制和制裁做好了准備。此前,拜登表示,不會在上任後取消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制裁。顯然,拜登仍然希望通過制裁讓美國掌握主動權,但中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美國需要首先明確這一點。
日本經濟騰飛後,自身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也讓美國感到恐慌,而後美國幾乎忍痛讓日本簽下《廣場協議》。結果,日本經濟最終在金融泡沫的侵蝕下停滯不前。當然,中國不會接受來自美國,的任何條件,因為中國從來都不是美國手中的「玩具」。
二、大選對股市的影響
從美國,的歷史來看,選舉年的股市表現不同於普通年份。美國銀行的分析師研究了自1930年以來過去90年的市場數據。患者人發現股市和債市的變化都有跡可循,都在大選年放緩,表現疲軟。股市正常年份平均上漲8.5%,也就是說帶來了8.5%的收益;在選舉年,收入不到6%。可以看出,雖然選舉年股市表現溫和,但依然呈現正回報,過去7個選舉年都是如此。最高的回報是在1996年大選之前,當時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分別上漲了10.76%和11.09%。
總的來說,拜登上台後,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修復了前任對盟友造成的傷害。在拜登任期的早期,中國問題可能被置於相對次要的位置,預計美關系將分階段緩和,極端風險的概率將降低。

Ⅲ 拜登新基建,美股要麻煩

美國總統拜登3月31日,在匹茲堡宣布萬眾矚目的基礎建設計劃,規模約2萬億美元。

但是,新基建方案是有代價的,表面上的2萬億美元,並不包含其他的代價,這個代價可能非常沉重。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宣布反對:錢都花電動車了,馬路和橋梁沒有錢

拜登提出的計劃,描繪未來8年的基礎建設計劃投資,其中包括在創造數百萬工作機會的同時,也將致力於對抗氣候變遷。那麼,錢從哪裡來呢?這項基礎建設計劃的資金來源,包括對企業加稅,從目前的21%增加到28%。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1日表示,將全力對抗。由於民主黨只在參議院擁有些微多數,因此拜登的基礎設施計劃,預料將面臨龐大的阻力。

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特別反對的,就是對於企業和富人的增稅。他形容這是美國經濟的」特洛伊木馬」,會毀了美國經濟。

麥康奈爾在1日表示,他們提出的方案,無法獲得共和黨的支持,」我認為…目前經濟最不需要的,就是在美國經濟的生產部門,大幅加稅」。

麥康奈爾還嘲笑說,拜登的計劃」花在電動車上的錢,比花在馬路和橋梁的多 」。坦白說,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對於充電樁的建設太多了,特別利好特斯拉這些 科技 新貴公司。相對而言,對於傳統馬路和橋梁確實投入不多。

民主黨雖然控制了參、眾兩院,但他們的多數地位是脆弱的。特別是在100席的參議院,共和黨和民主黨各佔50席,在僵局時,民主黨籍的副總統賀錦麗可以投下關鍵的1票。

通常,任何提案要成為正式法律,必須在參議院獲得至少60票的支持。但有時候,和預算有關的特定提案,只需要簡單多數即可通過。這也是拜登近2億美元救濟方案,在3月能夠只在民主黨支持下,就獲得眾議院通過的原因。

民主黨希望這項模式,可以復制在基礎建設計劃上,但這必須是所有民主黨議員再度團結投票,其中包括已對基礎建設計劃表達保留看法的溫和派,幾乎是一個叛變的票都不能出現。

在眾議院,民主黨的多數地位較為穩固,如果沒有發生重大跑票情況,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希望在7月初就能通過拜登的計劃。


美國股市可能要下跌

拜登政府雄心勃勃的財政計劃,另外的嚴重後果就是可能導致長期利率升高,導致美國股市下跌。

美債利率近期的走勢,確實一路向上,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將從去年底的不到1%,攀升到1.50%。結果,本周升到1.77%了,很多國際金融專家預計,下一步可能會升到2%。

拜登的基建計劃對於金融市場非常不利,主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財政方案規模過於巨大。

即使不計算最近頒布實施的1.9萬億美元救濟方案和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到2021年底,美國政府債務總額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 )比率可能升到133%。這個比例,已經超過當年歐債危機爆發時候,歐豬五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希臘)的政府債務水平。

在民主黨國會議員強烈反對加稅下,如此龐大的支出計劃不太可能只靠加稅支持。拜登的基建計劃可望包含一系列提高稅收的措施,包括把企業稅率從21%上調到28%、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可能從37%提高到39.6%等。據估計,這些提案未來十年可能徵收到1萬億美元的稅金;然而,能否在國會過關,仍然不好說。


其次,從拜登支出計劃的結構來看,利率勢必隨之走高。

有別在2017年特朗普減稅案,主要受惠者是企業和高所得家庭,拜登的救助計劃瞄準中、低收入戶,而這些民眾更傾向把額外獲得的錢拿來花掉。

這意味不足的財政缺口,將留待債市填補。政府發行國債籌資,會不會把10年期國債利率推到升破2%、甚至推向3%,要看視美聯儲(Fed)如何反應。

如果美聯儲Fed將訴諸」利率曲線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YCC),類似於Fed在1942年至1951年期間的做法,目的是壓低聯邦政府在二戰期間及戰後幾年的舉債成本。

美聯儲Fed可能與美國財政部聯手,抑制國債利率,盡管美聯儲Fed官員否認這種說法。

無論如何,美聯儲Fed如果企圖設定國債利率上限,註定會失敗,這將導致利率在上限移除後,升得更猛更高。這正是Fed在1951年停止釘住國債利率時,碰到的情況。

一旦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升到2%或更高,將對股市造成沖擊。國債利率升高,相對於美國股市的收益率更高了,將使美國國債相對於美股的投資吸引力更強。

美股可能因此陷入」修正」,修正這個詞,可不是隨便說的,按華爾街傳統定義,就是從前股價高峰,回跌10%。

多年來,美國政府大幅投資基礎建設的呼聲不斷,但這類意義重大的投資總有附帶的代價,其中之一可能是國債利率升高,股市受到沖擊回調。

Ⅳ 拜登上台能對股市帶來好消息嗎

被動上台的話,會對股市尤其是美國股市有一定利好,消息也是有一定利好,遇見

Ⅳ 拜登簽署晶元法案,美晶元股卻「崩了」!這是怎麼回事

本來就到了行業逆周期,是需要苟起來熬過去的,逼著二選一,去美國開廠,巨大的資本開支,還有美國高昂的人工成本,對企業而言,是有巨大財務風險的,所以崩了。

Ⅵ 拜登宣布將再印2萬億美元會對股市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拜登近日宣布推出2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主要作於美國的基礎建設方面,建設周期約為八年左右。
如果刺激計劃最終獲得國會通過,將對美國經濟的復甦提供有力的支撐。美國的基建目前確實過於陳舊、確實有必要進行翻新。同時計劃並不只是關注基建還包括高科技領域的發展。
隨著美國經濟復甦預期的增強,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對通脹的擔憂。龐大的刺激計劃使人們擔心物價的上漲又最終導致美聯儲提早收緊流動性。這造成了近期美債收益率的不斷攀升,受影響最大的是科技股,因此前期納指下跌正是反映了這一預期,同時國內市場也會面臨著外資流出壓力。

Ⅶ 美股暴跌拜登發聲原因

徹底失控了,拜登連夜發聲,美國5月通脹數據披露,再次引爆市場,消費者信心崩了!受此影響,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跌880多點,歐洲股市也出現大跌,就算是多日連續上漲的國內A股,也不得不擔心,會不會被美國帶下水,究竟5月份美國通脹情況如何呢?為什麼會引發股市出現暴跌呢?對中國股市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來一探究竟!


周五下午,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一舉擊碎了市場對於美國通脹指數已經見頂的預期,5月美國CPI達到了8.6%,高於市場預期的8.3%,同比和環比都仍在上漲通道中,更是刷新了從1982年以來的通脹記錄,在通脹數據的組成中,能源、食品和住房價格的漲幅最大,5月份,美國食品價格單月上漲超過10%,一加侖的汽油價格漲到了4.99美元,較一年前翻了倍,要知道,美國人是人均一部車的配置標准,這么高的油價,一般家庭真的承擔不起。

美國政府對通脹的控制不及預期,引發了股票市場的恐慌,當日,美國三大指數再次遭受暴跌,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跌幅2.7%,納斯達克指數收跌3.52%,標普指數跌幅達2.91%,就連拜登也不得不出來打包票,表示將盡一切辦法來壓低美國物價。我們都知道,消費者價格指數就是通脹水平,這個指數越高,意味著一個國家內部的物價上漲越嚴重,那麼,為什麼在市場看來,通脹水平這個指標,威力會這么大呢?


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美國的這一輪通脹是怎麼形成的。我們都知道,在特朗普還是美國總統的時候,為了應對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美國採取的是無底線的放水政策,所謂放水,就是通過改變國家的貨幣政策向市場釋放流動性,讓因為疫情影響出現困難的企業和老百姓得到銀行和政府的資金,來度過危機。

簡單來說,美國為了放水,幹了三件事情:首先,大量發行美國國債,向其他國家借入美元。到今年3月底,美國發行的國債規模超過30萬億,就算是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對比,規模都多出了好幾倍;第二,降低國內的銀行基準利率,讓老百姓幾乎可以沒有成本地從銀行等金融機構拿到現金。從2020年3月16日開始,美國聯邦基礎利率就已經降到了0%到0.25%,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幾乎沒有利息,但是從銀行貸款又幾乎沒有成本,這種情況之下,誰還會把錢存起來呢?這些還不夠,美國還通過派發現金支票的形式,把現金送到了老百姓的手裡。僅僅是2020年3月份,美國派發的現金就達到了5000億美元,按照美國的人口數量來計算,每一個成年人差不多可以拿到2000美元的補貼。


如果你覺得放水政策是給老百姓的福利,那你就太天真了,在一波操作之後,無底線放水政策的後遺症就開始出現了,而最後買單的人恰好又是美國人民。美國的老百姓很快發現,自己手頭的錢雖然多了,但是每個月反而更加不夠花了,商店裡的食品、日用品,乃至房子都在不斷漲價。

我們都知道,市場當中的商品如果沒有明確的增長,市場上的貨幣增加了之後,很快就會導致商品價格的上漲,放水之後的美國,市場流動性泛濫,但市場上的商品供應並沒有增加,還因為俄烏戰爭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能源、糧食的供應甚至比之前更加緊張,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美國的物價就好像坐上了電梯,蹭蹭蹭直往上走。根據美國國內的調研數據顯示,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居民當中,六成以上的人是月光族,什麼概念,月入十萬人民幣仍然不夠花。作為所謂的民主國家,老百姓被物價上漲折磨,當然對拜登政府很有意見,而這些意見都會反映在美國老百姓的選票里。


今年11月,美國將舉行中期選舉,拜登政府能不能在這次選舉當中贏得多數選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拜登能不能在11月份之前,把美國國內的通脹數據給壓下去。實際上,拜登本人在今年初就已經明確了,他現在最大的任務,既不是恢復和發展美國的經濟,也不是制裁俄羅斯,而是壓住美國國內的通脹水平。與其說投資者是擔心通脹越演越烈,不如說,他們真正擔心的是,美國政府為了壓制物價上漲,可能會採取一系列措施,而這些措施,可能對股票市場和國內經濟產生負面的影響。

那麼,為了應對通脹,美國會怎麼做呢?這個問題得分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來講。內部相對來說很明確,擴大供應量,回收市場的流動性。經濟學領域對全世界所有國家曾經做過一個分類,大致可以分為資源型國家、製造業國家和消費型國家三種類型,我們國家是典型的製造業國家,美國就是最大的消費型國家。


什麼意思,美國國內以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為主,大量的消費品要從中國、東南亞、印度等製造業國家進口,而俄羅斯、巴西等資源稟賦比較好的國家,又為製造業國家和消費型國家提供了能源。因此,要擴大供應量,美國人首先要確保他從國外進口工業產品和能源的路徑是暢通的,並且,最好能把進口產品的價格給壓下來。這也是最近為什麼頻頻傳出要取消我國進口產品關稅的原因了,你以為他們是為了我們好嗎?他們是為了拯救自己。

除了保障進口,拜登還將矛頭對准了全球的大型石油公司。在俄烏戰爭之後,全球的能源和糧食價格漲了好幾波,美國人也深受其害,甚至有不少美國人已經向自己的公司申請居家辦公,理由不是因為新冠疫情,而是因為油價太高,開車到公司上班的油費成本太高了,無力支付。本周五通脹數據一發布,美國總統就將矛頭指向了美國國內的石油公司,他批評埃克森美孚等巨頭利用供應短缺獲取巨額利潤,要求這些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石油價格。


除了要確保國內的進口產品和能源的供應,美聯儲的加息,又像開了一台抽水機,把之前放的水,不斷地往回抽。今年3月份,美聯儲宣布將美國聯邦基礎利率上調25個基點,5月的CPI數據公布後,市場普遍擔心的是,美聯儲將採取更加激進的加息策略,6月中旬,也就是下周,美聯儲即將再次召開議息會議,市場預期,6月的加息幅度可能將達到50個基點甚至75個基點。超預期的加息,使市場上大量熱錢都進入了美國金融機構,美國的企業和老百姓看到市場利率上去了,會降低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同時更加願意把錢存到銀行,這樣一來市場的流動性就降下來了。

可是,要知道兩年前,特朗普放水是為了保經濟,保民生,這一波加息之後,企業不想去擴大再生產,老百姓不想消費了,說白了,美國的經濟還沒有從新冠疫情的影響當中回過神來,又被潑了一盆冷水,拜登政府要給經濟降溫,影響最大的,自然是美國的股市。說到這里,大家大概就知道了,為什麼美國通脹居高不下,美國的股市就會跌跌不休了,簡單來說,只要有通脹,加息就停不下來,一加息,美國股市的流動性就會被抽掉一大波,經濟也要跟著降溫,股市不跌才怪了。


不過,市場的擔心到這里並沒有結束,除了美國國內會有動作之外,同樣地,美國在國際上也不會消停。既然美國國內老百姓已經民怨沸騰了,美國政府當然會想,怎麼著也得在國際舞台上整出點事情來,把國內尖銳的矛盾轉嫁出去。因此,大家只要去看美國的歷史就知道了,只要是美國國內不太平的時候,必然要在國際舞台上搞點動作,就最近來說,美國一方面拉著歐洲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制裁,一方面拜登積極出訪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就是最好的證明,說白了,美國一家亂不合適,全世界跟著一起緊張才正常。

一方面是國內通脹居高不下,美國經濟面臨著降溫與衰退,另一方面國際形勢也更加動盪,到處都可能飛出黑天鵝,投資者自然有了避險情緒,因此,除了美國股市之外,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股市也出現了大幅的下跌。說到這里,大家恐怕會擔心,6月13日國內股市開盤,是不是也會被拉下水呢?


這個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實際上,過去的這一周,國內股市走出了獨立行情,就在周五美股暴跌之前,A股股市出現大漲行情,上證指數上漲1.42%,深證成指收漲1.90%,創業板指的漲幅更是達到了2.25%。以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一些板塊出現強勢反彈,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今年3月份宣布停產燃油車之後,國內新能源龍頭企業比亞迪,股價出現強勢反彈,到6月10日收盤,比亞迪公司的市值已經突破了1萬億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全世界市值規模第三大汽車企業,排在比亞迪前面的分別是美國的特斯拉和日本的豐田,連大眾、福特等老牌汽車企業,也都被比亞迪給趕超了。

國外股市陰雨綿綿,A股卻風景獨好,下周又遇到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不得不承認,A股也面臨著不小的回調壓力,畢竟這一個月,很多資金在國內的股票市場當中都有了一定的漲幅,面臨著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很多機構很有可能選擇短暫出逃進行避險。


不過,大家不用太過於擔心,短期的波動不改變長期向好的趨勢。因為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目前處於不同的周期當中,美國在加息,我們國家在降息,就是最好的說明。綜合來看,在A股4月出現大跌,風險獲得一定程度的釋放之後,市場底或許已經出現,美股加息是個重要的外部因素,但無法決定A股的走勢,我們更加應該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以來,國家為了恢復和發展經濟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是否已經出現了預期的效果,這或許才是影響下一個階段A股走勢最根本的因素。

Ⅷ 拜登下令空襲敘利亞,全球股市蒸發15萬億!國際金價也受影響

當地時間25日, 美國總統拜登下令對敘利亞境內的「受伊朗支持的武裝目標」發動空襲。

美國國防部25日表示,美軍當天空襲了位於敘利亞東部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的多處設施。據媒體報道稱,此次空襲是對美國在伊拉克目標接連遭到火箭彈襲擊的報復行動,已造成17名親伊朗武裝分子死亡。

受空襲消息影響,26日美股大幅下跌。 道瓊斯指數從高位下跌了559.85點,跌幅高達1.8%;標普500指數跌2.5%; 科技 股重挫,納斯達克指數暴跌3.52%,創4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歐洲股市也收到上述消息影響大幅下跌。 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跌0.36%,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11%,法國CAC40指數收跌0.24%,德國DAX指數收跌0.69%。

受隔夜美股拖累, 27日早盤,亞太股市也跟隨美股跌勢全線走弱。 港股市場、日本、韓國股市都跌逾2%。

港股恆生指數收盤大跌逾3.4%,恆生 科技 指數更是跌超5.7%。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 滬指、深成指、創業板指跌幅都在2%以上。

據統計,此次美股市值蒸發約10萬億元,全球股市市值蒸發約15萬億元。

此外,受上述消息影響, 國際金價和油價也有小幅波動,美債收益率大幅上升。

Ⅸ 拜登:股市不一定反映美國整體經濟狀況,美國的通貨膨脹會持續多久

美國的通貨膨脹至少會持續一年時間以上,甚至有可能會持續三年時間以上。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通貨膨脹的問題並非在短時間內突然發生,所以通貨膨脹的問題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直接被解決。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通貨膨脹不僅意味著各種商品的價格相繼上漲,同時也意味著很多行業的生產環節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如果不能解除各個環節的生產問題的話,通貨膨脹的問題會始終存在。與此同時,因為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能源進口成本進一步提高,當地的勞動力的價格也在進一步上漲,所以這些問題都會進一步推高通貨膨脹。

與此同時,美國並沒有有效遏制住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趨勢,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得以解決的話,美國的通貨膨脹很有可能會持續1~3年時間。

熱點內容
國家對金融失信有什麼辦法 發布:2025-07-05 06:22:06 瀏覽:417
梁宏基金怎麼買 發布:2025-07-05 06:21:59 瀏覽:912
股市大咖怎麼預測 發布:2025-07-05 06:16:32 瀏覽:52
如何鍛煉理財思維 發布:2025-07-05 05:58:13 瀏覽:772
螺紋鋼期貨一天波動多少點 發布:2025-07-05 05:37:53 瀏覽:399
金融學要用數學的哪些知識點 發布:2025-07-05 05:35:39 瀏覽:567
基金紅利再投的份額什麼時候贖回 發布:2025-07-05 05:13:52 瀏覽:753
股票投資分析公司 發布:2025-07-05 04:55:01 瀏覽:958
基金持倉轉出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04:54:21 瀏覽:971
微創醫療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7-05 04:39:53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