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條跟股市有什麼關系
『壹』 通貨緊縮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通貨緊縮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至下跌。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對於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爭議。
當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連跌三個月,即表示已出現通貨緊縮。通貨緊縮就是產能過剩或需求不足導致物價、工資、利率、糧食、能源等各類價格持續下跌。
2012年7月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漲,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中國經濟將進入通貨緊縮。
一、物價的普遍持續下降;
二、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
三、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全面衰退。這種觀點被稱為「三要素論」。
(1)國六條跟股市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具體類型
通貨緊縮類型的劃分,對於全面准確地把握通貨緊縮的性質、機理,針對不同情況尋找不同的治理對策具有重要意義。按照不同的標准,通貨緊縮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主要有:相對通貨緊縮和絕對通貨緊縮。
相對通貨緊縮是指物價水平在零值以上,在適合一國經濟發展和充分就業的物價水平區間以下,在這種狀態下,物價水平雖然還是正增長,但已經低於該國正常經濟發展和充分就業所需要的物價水平,通貨處於相對不足的狀態。
這種情形已經開始損害經濟的正常發展,雖然是輕微的,但如果不加重視,可能會有量變到質變,對經濟發展的損害會加重。
絕對通貨緊縮是指物價水平在零值以下,即物價出現負增長,這種狀態說明一國通貨處於絕對不足狀態。這種狀態的出現,極易造成經濟衰退和蕭條。根據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又可以分為輕度通貨緊縮、中度通貨緊縮和嚴重通貨緊縮。
而這三者的劃分標准主要是物價絕對下降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長度。一般來說,物價出現負增長,但幅度不大(比如—5%),時間不超過兩年的稱為輕度通貨緊縮。
物價下降幅度較大(比如在—5%~10%),時間超過兩年的稱為中度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幅度超過兩位數,持續時間超過兩年甚至更長的情況稱為嚴重通貨緊縮,上個世紀30年代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所對應的通貨緊縮,就屬此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通貨緊縮
『貳』 我想知道中國股市的歷史與政策影響的關系
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9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叄』 商品期貨與大盤走勢有關系嗎
有,商品價格本身或期貨價格都與股市存在關系。
1、從大環境講經濟向好,商品價格被推高,期貨價格因看漲預期隨之走高,股市也會因資產價格走高而股價上漲,反之亦然。
2、局部來講,某種商品期貨價格的波動也會影響到股市相關板塊的走勢,如黃金價格上漲,黃金股也會有所表現,如有色金屬這類權重板塊往往能驅動大盤上漲。
股市多變難測,期貨市場波雲詭譎,沒有絕對的規律或絕對有效的方法,還需具體分析。
這里有些財經方面的資料:滿天星財經導航,希望對你有幫助。
『肆』 股市與政治有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都說中國股市是政策市、莊家市,每年重要的會議都會對股市造成短期或中期影響,比如,每年年初的【兩會】,今年的【十八界三中全會】,還有剛剛結束的【經濟會議】,前段時間的自貿區。
『伍』 國六股份是什麼意思
國六的意思就是汽車的排放標准達到國家排放標准第六階段規定的要求,國六排放是從2019年年底開始陸續實施的國家車輛排放標准。國家規定排放標准分為:國一、國二、國三、國四、國五、國六,後面的數字越大,代表這個車的尾氣越環保。國家最新推出的是國家第六階段排放標准,第六階段的排放標准更加嚴格、各類有害氣體的含量越來越少。汽車的排放標準是指從汽車尾氣中排放出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氣體的含量的相關規定,設置汽車的排放標準是為了抑制這些有害氣體的產生,使汽車生產廠家可以改善汽車的排放標准,降低有害氣體的產生。
『陸』 行業與股市有什麼關聯
化工行業 由於房地產、汽車等主要下遊行業需求放緩,加之產能增速較大,純鹼、氯鹼和新材料等子行業景氣度明顯下降,氯鹼等行業將步入重組的階段。農業領域:由於進入淡季,農化產品需求降低,氮肥、磷肥面臨產能過剩、限制提價、出口受阻等多方壓力;鉀肥行業景氣依然上行,產品價格長期看漲;農葯行業尚處於景氣度較高的狀態,增速為所有化工行業之首,但行業集中度較低,無序競爭不利於持續性發展。 化工行業已經處於周期下行階段,08年利潤增速可能低於我們的預期;鹽湖鉀肥、雲天化具有良好的基本面,但長期處於停牌狀態,復牌後可能出現大幅補跌的情況,請投資者注意風險。我們認為擁有資源優勢的化肥企業(鹽湖鉀肥、冠農股份、雲天化、湖北宜化、柳化股份)、擁有技術優勢的農葯企業(揚農化工)以及利潤增長較為明確且估值較低的新材料企業(新安股份)值得我們在明年下游需求有所恢復的情況下進行關注。 鋼鐵行業 持續下跌的鋼材價格嚴重傷害到了鋼鐵企業的盈利水平,致使我國鋼鐵產量增速在近幾個月出現明顯的下滑。產量增速的下滑意味著對原料需求的下降,因此作為鋼鐵最主要原料的鐵礦石需求也出現了明顯回落。而國產礦產量的超預期增長和進口礦長期的高居不下,更加惡化了這一局面。直接的結果導致目前鐵礦石供需出現明顯逆轉,價格大跌,並出現了8年來首次現貨礦價和協議礦價的倒掛。 我們預計2009年協議礦價談判出現降價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目前現貨礦與協議礦已經出現了倒掛的現象,這需要在來年的協議談判中予以糾正;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由於需求的急劇回落,我們認為短期來看,鐵礦石的供需形勢已經出現逆轉。從2009年短期來看,鐵礦石價格出現上漲的可能性也並不大。鋼鐵行業需求的持續低迷預計仍將維持一段時間。根據我們之前的研究結論,在鋼鐵行業盈利好轉之前,作為鋼鐵行業主要原料的鐵礦石價格很難有上漲的動力。 農業食品業 雖供應漸充足,但糧價仍將因政策「托底」和成本支撐而走高。國內的糧食豐收前景明朗,但國際市場的供給前景卻存在較大變數。近期全球金融風波將可能阻礙諸多國家農業生產,甚至導致新一輪短缺。食品業暫遇「金融海嘯」、安全事件雙打擊,乳品領域較甚。9 月份,全國各類食品產量普遍增速已放緩,出廠價格再下台階,食品業增加值的增速也驟降。乳製品產量增幅十年來首次進入個位百分點上。 產業長線前景依舊樂觀,主體的「防禦性」猶存。這不僅因「人口紅利」、城鄉一體化的作用,而且還將因我國農業公司與食品公司之間的大融合而形成對上下游領域牛市的共享。農業股的前景遠非靜態估值所能描述,其盈利能力持續趨於增強。食品公司或近期繼續遭遇沖擊,08 年業績受損,但長線仍不失為優選領域。評級未來十二個月內,農林牧漁業:有吸引力;食品業:有吸引力。建議在當前極端低迷市況下,密切跟蹤關注以農業股為首的一批重點公司,如北大荒。
水泥行業 針對宏觀經濟增長出現的下滑,政府通過增加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增長的意圖較為明顯。對於需求嚴重依賴固定資產投資的水泥產品,我們認為,未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值得關注。如果政府大幅增加基建建設的投資,那麼,水泥的需求會受到明顯的拉動。 從水泥行業的盈利趨勢看,三季度盈利下滑剛開始。我們認為,本輪水泥行業的景氣度回調持續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宏觀面和房地產行業。基建投入能大幅增長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底部回升或者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及新開工面積增速觸底反彈都將有效地刺激水泥產品的需求,從而帶動水泥企業盈利底部回升。此外,在行業景氣度較差的時候,產業資本的整合也將明顯加速。考慮到行業景氣度的明顯回落,我們維持水泥行業「同步大市-B」的投資評級。由於股票市場持續的調整,水泥股的估值都處於歷史估值的底部,考慮長期的投資價值,我們依然看好海螺水泥、冀東水泥和華新水泥。由於西部區域受房地產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小且煤炭絕對價格低、成本壓力小,也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 傳媒行業 有線網路行業增長穩定,平面媒體行業增速放緩。壟斷經營和必須消費的特點決定了有線網路行業在弱市中具備較強的防禦性特徵,隨著我國有線電視網路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數字化平移的加速推進,有線電視網路行業上市公司收入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但折舊攤銷成本的加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業績的釋放。而平面媒體行業由於受到來自新媒體沖擊、原材料價格上升等多方面的壓力,導致收入增長呈現放緩趨勢。 預計08年傳媒行業上市公司的整體凈利潤增速為3.58%。凈利潤增速較低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下降所致。在不考慮後續資產收購、重組和證券市場風險的前提下,預計09年傳媒行業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增速為15.27%。 未來對傳媒行業的選股思路仍將以防禦性為主。重點選取業績增長性較為確定、估值水平較低的上市公司,同時兼顧各類主題投資。建議積極關注具有優質客戶資源,並且具備外延式擴張機會的歌華有線(600037)和擁有強勢媒體資源作為依託,業績增長確定性較高的博瑞傳播(600880)。 汽車零部件行業 我們將滬深兩市廣義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分為兩個板塊,即汽車零部件與配件和輪胎橡膠板塊。從與歷史最低值比較來看,板塊內大部分上市公司的PE和PB均已經接近歷史新低和創出歷史新低。我們認為,在當前估值水平下,只要下游市場不再繼續發生惡化,估值水平繼續下降的空間和概率已經不大了。從與國際對比的角度來看,A股市場除了平均市凈率水平1.35與歐洲平均市凈率水平1.31接近外,PE和PB指標都高出亞太、歐洲和北美地區的相應指標。但是,國外汽車市場目前呈下滑態勢,而國內市場尚有10%以上的增長,我們認為國內市場估值並不顯得過高。 我們對汽車零部件行業仍舊持比較謹慎的態度,盡管需求難現旺盛之勢,但是鋼材料、橡膠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仍舊將有助於公司盈利的恢復。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尚難以估計,行業未來一年內所面臨的情況有超出我們預期的可能。 有色金屬行業 中國是有色金屬的生產和消費大國,經濟景氣的下滑將導致有色金屬需求下降。 目前全球經濟形勢正處在迅速探底時期,美元持續上漲而油價不斷下挫,金價受到拖累。國統局公布1-9月有色金屬產量數據,鎳減產效果顯現。WBMS公布1-8月全球有色金屬市場供需數據,鉛市較為樂觀。 銀行業 從3季報上市銀行已經出現了預期之中的環比負增長,但從趨勢上看,3季度的下降可能只是開始。未來繼續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息差的回落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而規模增速還將保持在較低的水平,而支出的壓力仍較大。 目前銀行業不僅僅面臨宏觀經濟下行的風險,政策風險很大。政府了為宏觀經濟大局的需要,有可能進一步推出對讓渡銀行業利益的政策,可能方式是:進一步的減息,或者加大全部貸款利息的下浮空間,通過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方式,迫使銀行為了維護息差,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而這又會提高銀行的撥備支出和信貸成本。這類政策會大幅降低銀行的利潤率,甚至有可能使銀行未來處於微利的狀態。銀行板塊的業績不僅僅是宏觀經濟的起伏決定的,也取決於調控政策的取向,政策風險對於業績的影響不容忽視。
『柒』 股市走勢與國家的整體經濟形勢之間有何關系
一般而言,股市的走勢是緊跟未來經濟形勢走向的,反應會更快。投資是投未來,特別是股市、二級市場的投資,看中的上市公司未來掙錢的能力。如果未來上市公司的收入是可觀的,投資回報率高,投資回報增長率高,那投資者才會更願意投資。
經濟形勢好,就會加大投資,提供需求,二級市場的投資的意願也更高。特別是前景比較的行業,資金流入更多,因為是處於發展的時期,可以期待未來的資本增值。我們大多數人的投資理念都是,在資產不貶值的前提下,能夠有不錯的回報率。如果是經濟形勢不好,企業前景不行,營收持續低迷,那就可能導致虧損,更別說是回報率了,所以就會出現股市資金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