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凱恩斯是如何論述貨幣需求

凱恩斯是如何論述貨幣需求

發布時間: 2022-12-25 13:40:54

『壹』 簡述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凱恩斯對貨幣需求的研究是從對經濟主體的需求動機的研究出發的。凱恩斯認為,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出於三種動機:①交易動機:為從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們必須持有貨幣;②預防動機:又稱謹慎動機,持有貨幣以應付一些未曾預料的緊急支付;③投機動機: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持有貨幣。在貨幣需求的三種動機中,由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均與商品和勞務交易有關,故而稱為交易性貨幣需求(
l1)。而由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主要用於金融市場的投機,故稱為投機性貨幣需求(l2)。而貨幣總需求(l)等於貨幣的交易需求(l1)與投機需求(l2)之和。對於交易性需求,凱思斯認為它與待交易的商品和勞務有關,若用國民收入(y)表示這個量,則貨幣的交易性需求是國民收入的函數,表示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該函數是收人的遞增函數。對於投機性需求,凱恩斯認為它主要與貨幣市場的利率(i)有關,而且利率越低,投機性貨幣需求越多,因此,投機性貨幣需求是利率的遞減函數,表示為l2=l2(i)。但是,當利率降至—定低點之後,貨幣需求就會變得無限大,即進入了凱恩斯所謂的「流動性陷阱」,這樣,貨幣需求函數就可寫成:
l=l1(y)+l2(i)=l(y,i)
也就是說,貨幣的總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兩個因素決定的。

『貳』 根據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三種動機是什麼

按照凱恩斯的觀點,持有貨幣可以滿足三種動機,即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人們喜歡以貨幣形式保持-部分財富的願望或動機,稱為流動偏好。
拓展資料:
一. 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就是指特定時期公眾能夠而且願意持有的貨幣量。按他的說法是:人們之所以需要持有貨幣,是因為存在流動偏好這種普遍的心理傾向。所謂流動偏好,是指人們在心理上偏好流動性,願意持有貨幣而不願意持有其它缺乏流動性資產的慾望。這種慾望就構成了對貨幣的需求。
二. 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的動機。凱恩斯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投機動機是指人們根據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而持有貨幣以滿足投機利潤的動機。由於貨幣是最具流動性彈性的流動性資產,持有貨幣可以根據市場條件的變化隨時進行金融投機。這種動機所產生的貨幣需求稱為貨幣投機需求。由於交易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加上由於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構成了貨幣總需求。投機動機是指因為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而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
三. 前兩種動機的貨幣需求是對交易媒介的需求,可合稱為「交易性的貨幣需求」,後一種動機的貨幣需求則是對閑置的貨幣余額的需求,即對資產形式的需求,可稱為「投機性的貨幣需求」。凱恩斯認為,交易性的貨幣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數,而投機性的貨幣需求則是利率的減函數。

『叄』 簡述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是在馬克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馬克思強調了交易的需求,而凱恩斯對貨幣需求的理解不僅僅局限在交易的方面,還總結出了另外兩個貨幣需求的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1.交易動機
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貨幣的動機。他把交易動機又分為所得動機和業務動機二種。所得動機主要是指個人而言,業務動機主要是指企業而言。基於所得動機與業務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凱恩斯稱之為貨幣的交易需求。
2.預防動機
預防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不測之需而持有貨幣的動機。凱恩斯認為,出於交易動機而在手中保存的貨幣,其支出的時間、金額和用途一般事先可以確定。但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未曾預料的、不確定的支出和購物機會。為此,人們也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貨幣在手中,這類貨幣需求可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
3.投機動機
投機動機是指人們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測,需要持有貨幣以便滿足從中投機獲利的動機。因為貨幣是最靈活的流動性資產,具有周轉靈活性
,持有它可以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隨時進行金融投機。出於這種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稱之為貨幣的投機需求。由於交易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加上出於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構成了貨幣總需求。投機動機是指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
凱恩斯認為貨幣總需求由下列兩個部分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與收入Y相關的交易需求,L2(r)代表與利率r相關的投機性貨幣需求。由於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在現代宏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政策制訂中的核心作用,因此,進一步完善深化凱恩斯所提出的流動性偏好理論就顯得非常重要,而這一發展也就構成了戰後至70年代貨幣理論發展的主流。第一個,受國民收入的影響,當國民收入增加,意味著需要交易的商品總額增加;第二個,受貨幣市場收益率的影響,當貨幣市場收益率增加,人民手中就不會持有貨幣,而持有其他形式的貨幣市場工具,因此貨幣需求會與貨幣市場收益率成反比。

『肆』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概述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主要是基於其著名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所提出的流動性偏好理論,由於凱恩斯師從馬歇爾,他的貨幣理論在某種程度上是劍橋貨幣需求理論合乎邏輯的發展。在劍橋學派的貨幣數量論中,所提出的問題是人們為什麼會持有貨幣,對這一問題的回答直接導向了劍橋對人們持幣的交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劍橋理論的缺陷是沒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
與劍橋的前輩不同,凱恩斯詳細分析了人們持幣的各種動機,對人們持幣的所得分析更為精確。按照《通論》的分析,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包括:持幣的交易動機、持幣的謹慎動機和持幣的投機動機,相應地人們持幣的需求包括:貨幣的交易需求、謹慎需求和投機需求。在這三種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機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謹慎需求由於不宜單獨分離出來,分別歸結到交易需求和投機需求之中。

『伍』 簡述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中的貨幣需求

按照凱恩斯的觀點,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具有兩種職能,其一是交換媒介或支付手段,其二是價值貯藏。貨幣需求就是人們寧願犧牲持有生息資產(如各種有價證券)會取得的利息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貨幣保留在身邊。至於人們為什麼寧願持有不能生息的貨幣,是因為與其他的資產形式相比,貨幣具有使用方便靈活的特點,是因為持有貨幣可以滿足三種動機,即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所以凱恩斯把人們對貨幣的需求稱為流動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流動偏好表示人們喜歡以貨幣形式保持一部分財富的願望或動機。
具體而言:貨幣需求也可以分為交易性貨幣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投機性貨幣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
交易性貨幣需求:
交易性貨幣需求是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居民和企業為了順利進行交易活動就必須持一定的貨幣量,交易性貨幣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預防性貨幣需求
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對貨幣的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與利息率有密切的關系,當利率低,人們持有的成本低,人們就會持有較多的貨幣以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當市場利率足夠高,人們可能試圖承擔預防性貨幣減少的風險,將這種貨幣的一部分變為生息資本,以期獲得較高的利息。
投機性貨幣需求:
投機性貨幣需求是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分為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名義貨幣需求和剔除價格影響下的實際貨幣需求等兩種形式。凱恩斯在凱恩斯總模型中指貨幣是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貨幣的投機需求"(ls)並非是為了投機的資產,而是為了降低損失風險而以貨幣形式保值的資產。貨幣的"投機需求"有機會成本。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進行不可預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動性。這是必須的,因為經濟主體對未來的狀況是不確定,不能准確預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實際范圍就越大,即可預見的交易數額越大。另一方面,必須的更新購買和維修的不確定性也需要貨幣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獨立的,一般被簡化歸入了"交易需求"。"

『陸』 根據凱恩斯的貨幣理論,貨幣的需求有哪三種,它們的影響因素分別是什麼

凱恩斯認為貨幣的需求動機有以下三點:
第一,交易動機,指個人和企業需要貨幣是為了進行正常的交易活動。這一需求取決於收入,收入越高,交易需求的貨幣量越大。
第二,謹慎動機或稱預防性動機,指為預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這一需求大體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數L1=L1(y) =ky。
第三,投機動機,指人們為了抓住有利的購買有價證券的機會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

『柒』 凱恩斯是如何論述貨幣需求和利率之間的關系的

關系:

  1. 當利率非常低時,人們都會拋出有價證券而持有貨幣,從而使人們對貨幣需求變得無限大,即流動性偏好是絕對的。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性陷阱」。

  2.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是利率決定理論中的一種,凱恩斯學派的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利率不是決定於儲蓄和投資的相互作用,而是由貨幣量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凱恩斯學派的利率理論是一種貨幣理論。

  3. 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認為,利率決定於貨幣數量和一般人的流動性偏好兩個因素。凱恩斯認為,人們在選擇其財富的持有形式時,大多數傾向於選擇貨幣,因為貨幣具有完全的流動性和最小的風險性,而通常情況下,貨幣供應量是有限的。人們為了取得貨幣就必須支付代價。所以,利息是在一定時期內放棄貨幣、犧牲流動性所得的報酬,而利率就是人們對流動性偏好,即不願將貨幣貸放出去的程度的衡量。利率是使公眾願意以貨幣的形式持有的財富量(即貨幣需求)恰好等於現有貨幣存量(即貨幣供給)的價格。當公眾的流動性偏好強,願意持有貨幣的數量大於貨幣的供給量時,利率就上升;反之,公眾的流動性偏好較弱,願意持有的貨幣量小於貨幣供給量時,利率就下降。

相關概念:

  1. 貨幣需求是一個商業經濟的范疇,發端於商品交換,隨商品經濟及信用化的發展而發展。在產品經濟以及半貨幣化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貨幣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的程度,貨幣與經濟的聯系即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會公眾對持有貨幣的要求程度)較低;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較高。

  2. 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其計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本金x時間×100%。加上x100%是為了將數字切換成百分率,與乘一的意思相同,計算中可不加,只需記住即可。

  3. 凱恩斯理論:凱恩斯主義認為,通過利率把儲蓄轉化為投資和藉助於工資的變化來調節勞動供求的自發市場機制,並不能自動地創造出充分就業所需要的那種有效需求水平;在競爭性私人體制中,「三大心理規律」(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使有效需求往往低於社會的總供給水平,從而導致就業水平總是處於非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因此,要實現充分就業,就必須拋棄自由放任的傳統政策,政府必須運用積極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以確保足夠水平的有效需求。凱恩斯最根本的理論創新就在於為國家干預經濟的合理性提供了一整套經濟學的證明,這是凱恩斯主義出現以前任何經濟學都根本做不到的。

『捌』 凱恩斯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主要內容
:
貨幣需求三大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
第一種動機的貨幣需求穩定,可事先預計;
第一種動機的貨幣需求相對穩定,也可預計;
第三種動機的貨幣需求不穩定,因為與人對未來貨幣的預期緊密相關,受心理預期等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
貨幣需求函數:Md=M1+M2=L1(Y)+L2(i)=L(Y,i)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特點: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把貨幣的投機性需求列入了貨幣需求范圍,因此,不僅商品交易規模與其價格水平影響貨幣需求,而且利率的變動也是影響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根據以上思想,凱恩斯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政策性理論:即政府可以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通過降低利率,擴大貨幣供應,促進企業擴大投資,增加就業和產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熱點內容
疫苗退市股票 發布:2025-07-10 08:24:18 瀏覽:476
期貨賬戶查到期了怎麼辦 發布:2025-07-10 08:22:38 瀏覽:116
股市開戶怎麼做賬 發布:2025-07-10 08:21:02 瀏覽:544
先進製造業有哪些新發基金 發布:2025-07-10 08:13:07 瀏覽:48
以前的笑傲股市現在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7-10 08:13:04 瀏覽:34
播放國際貨幣匯率如何購買 發布:2025-07-10 08:11:30 瀏覽:529
接近歷史大底的股票 發布:2025-07-10 07:54:24 瀏覽:330
怎麼學理財靠譜App 發布:2025-07-10 07:37:17 瀏覽:814
股市上的舉牌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0 07:25:34 瀏覽:989
期貨隔夜虧錢怎麼回事 發布:2025-07-10 07:21:25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