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很多公司賠錢為什麼市值會那麼高

很多公司賠錢為什麼市值會那麼高

發布時間: 2022-12-26 13:07:29

1. 為什麼有的公司一年的利潤才幾千萬 市值卻達到十幾億 幾十億

市值和利潤沒有固定的比率關系。公司的市值等於公司發行的股票總數乘以股票的市價。而利潤主要取決於公司外部宏觀的經營環境和公司內部的治理。

公司的市值會受到利潤的影響,但是如果你想通過公司的利潤去了解公司的價值是否高於市值或低於市值的話,就需要對公司進行估值。我們通常把估出來的這個價值稱為企業的內在價值。

理論上認為,企業的市值會等於企業的內在價值。現實的情況,企業的市值大多會圍繞內在價值波動。

2. 為什麼許多企業一直在虧錢還在拚命投資

這要分兩種情況:

一、投資人看好這家企業的產品,願意往裡砸錢。

例如羅永浩的錘子科技一直都是處在虧損狀態中,但是他的公司有錘子手機,現在又推了聊天寶軟體和微信一較高下。這些投資者很看好這些產品,他們明知道虧損還一直投資,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投資的項目總有一天會帶給他們巨大的收益。

二、雖然企業在虧損,但是他有很多無形的資產。

比如說京東物流,雖然這幾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是他在全國各地投資買地建庫房,這些地皮本身就是一種升值潛力巨大的資產了,即使京東物流表面上看起來是虧錢的,實際上也是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

3. 為什麼互聯網公司虧損還在燒錢投資者還是熱捧

推薦語:明知項目會虧損或需要燒錢,但投資方依然一頭扎進來,難道投資人都是冤大頭嗎?非也,現在互聯網企業能夠征服人的就是告訴你「我的邊界還遠遠沒有達到」,而拓展邊界就是燒錢,就是虧損。

燒錢和虧損成了互聯網企業吸引資本的利器

我在2015年專門去找優步上海的總經理,只想弄清楚一件事情,優步能不能賺錢?我算來算去覺得它不能賺錢。總經理對我說:「蘇老師,你錯了,錯在把我們當租車公司了,我們是什麼?老實告訴你我都不知道,我們的邊界連我自己都看不到。」

恰如一個分析師說的:如果你意識到優步可以把你的孩子送到學校,帶你去約會,喝完酒以後送你回家,再給你送些日常用品,它就大一些;如果你自己不再買車了,完全用優步,它就更大了;如果你把優步看成一個超級聯網計算機,每天在全世界運輸上億的人跟貨物,連接一切,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現在互聯網企業能夠征服人的就是告訴你「我的邊界還遠遠沒有達到」。而拓展邊界就是燒錢,就是虧損。燒錢和虧損成了互聯網企業吸引資本的利器。互聯網企業都知道,找人來投資,有一點得想清楚:不能賺錢。因為賺錢了,邊界就看清楚了。

看一看京東,京東在2014年上市以後,虧損從2013年的5000萬元上升到2014年的50億元,接著2015年虧損達到93億元,但市值還是往上升。你覺得虧損好像是在急劇地擴大,但如果換成百分比的數字,你就看到京東毛利比較低的那一塊,所謂代銷電器的那一塊,比重在逐漸下降,然後想做平台性質的這一塊,比重在逐漸上升。並且很厲害的是,它的營業成本在下降,換句話說,毛利率在上升。京東有12萬人,有幾千個物流中心,能夠管理到這樣的一種效率,這家公司絕對是有能力的。

市場為什麼不怕你虧損,但怕你發債?

有趣的是,2016年京東再爆出巨虧,股價不跌反升,但是業績公布不久,在2016年4月,京東宣布發行總額10億美元的債券,4月25日京東股價下跌3.07%,第二天再跌8.6%,兩個交易日市值蒸發44億美元。它才融資10億美元,股價一下子跌了44億美元。市場為什麼不怕你虧損,而是怕你發債,原因是什麼?

如果你在虧,但是你的現金流能夠自給自足,能夠維持企業正常運轉,市場從來不擔心你,因為你遲早會盈利。但是如果你的現金流已經難以為繼,要靠借債來維持,這個時候市場是擔心的。

即使你的現金還能夠維持經營活動,但你還是大幅舉債,意味著你擴張得非常猛,市場也擔心你盲目擴張,擔心你頭腦發熱,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做,最後這樣貪得無厭的互聯網企業也一定會死掉。

Facebook在2012~2014年就沒賺錢,但是市值一直往上升。三年興許還算不了什麼,再看看亞馬遜,十年間一直不賺錢,而且貝索斯還加了一個說明,說亞馬遜沒有賺錢的打算,打消你一切盼望盈利的念頭。這樣說也不影響它的股價,真是一飛沖天。

為什麼市場在亞馬遜不能賺錢的時候還這么捧著它?因為潛力太大了,貝索斯一會兒拓展一個新領域,現在連發射火箭他都要插一腳,這個企業就是要改變世界的。它嘗試這么多革命性的東西,只要成功幾個,就會是了不起的企業。

再看看中移動,2007年的時候,它的市值達到頂點,然後一直無法改變地在低位徘徊。而這段時間里,其實它的利潤和銷售額都一直在增長,增長的中移動為什麼打動不了人?很顯然中移動沒有多少故事可以講,而且它最盈利的部分,時時刻刻在受到別人的侵蝕,這就是它最大的危險。

增長和想像空間是互聯網企業被資本青睞的一個內在因素。不少互聯網企業在融資的時候,它們的收入不多,而成本很高,居然還找得到投資人,並且有時候,投資人是競相想要插一腳進來。

因為互聯網企業會說:「很快我們將達到盈虧平衡點,一旦過了這一個點,我們的盈利空間大到難以想像。」

但它們沒有告訴你的是,這條線走上去很可能不是這樣的,收入要上去,必須要不停地引流量,就沒辦法少花錢。

如果減少投入會怎麼樣?立刻會變成這個樣子。

後面這兩幅圖,才是互聯網企業最有可能出現的,今天互聯網企業失敗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固定成本為主的企業,它的狼性一定要大

另外一個讓我們感到非常困惑的事情,就是互聯網企業歸根到底要創造價值,而創造價值必須要看業績,但是現在所有衡量業績的財務方法都是在製造業時代奠下的基礎,到了互聯網時代,很多方法很難再適用。比如講互聯網企業的收入,今天免費是王道,而免費站在財務的角度是無論如何說不通的,因為我們要賺錢,也要利潤。

傳統經濟有沒有免費?也有,但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我把它叫做遞延收入,先給你免費,但是告訴你明年1月1日開始要收費了。報紙、雜志差不多都會有這樣一個過程,讓你養成消費習慣,然後到了一定的時候,告訴你收費,因為你的消費習慣養成了,也就願意花錢。

第二種,我把它叫做轉移收入,給你免費,但是周圍的東西你要花錢買,最典型的是 游戲 。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 游戲 《Pokemon Go》,它的APP是免費的,但你在免費 游戲 里抓東西的效率非常低,最好花一點錢買它的道具,那才玩得帶勁。這種免費的本質,是希望把你引進來以後,你會為了享受而花錢。

到了互聯網時代,所有的免費都不是這兩種免費了。互聯網時代的免費,按我的理解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即現在越來越多人看到的一個事實——新增加一個客戶的增量成本為零。

這個現象其實從無線電視的時代就開始了,無線電視在增加客戶的同時,卻不增加成本,那樣就有免費的基礎,但最終還是要賺錢的。如果要同時做到免費和賺錢,這背後一定要完成一個從客戶到產品的飛躍。

比如你用不用網路?你是不是網路的客戶?其實你從來不是,你是網路可以銷售的產品。因為網路從你身上沒賺過錢,它賺的是賣廣告的錢,用戶都在它那裡,所以廣告主到它那裡做廣告。

互聯網企業還有一個特徵,就是不同的互聯網企業,有的固定成本非常大,有的固定成本非常小。比如說我做電商,增加一個客戶,變動成本是主要的,而像網路那種,它基本上沒有變動成本,都是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為主的企業,它的狼性一定要大,如果客戶量不夠多,不能覆蓋它的固定成本,最後一定虧損。並且固定成本大的話,新增客戶的增量成本就極為有限,它就有動力不停地去新增客戶。而如果我做電商交易,產品成本本來就大,毛利本來就低,我的狼性就不會那麼大。

大部分互聯網企業還有一個極大的困惑,就是原本財務上認可的資產到了互聯網企業就完全變質了。比如購買一台1000萬元的設備,這台設備能使用10年,每年分攤100萬元的成本很容易理解。

但是互聯網企業帶來一個根本的變化,你花費1000萬元建一個雲或者一個平台,它們在財務上構成不了固定資產,所以這1000萬元的成本要全部扣在當年。帶來的結果是,一方面雲的資產是極少的,因為它甚至都不能成為資產;另一方面,它的成本費用構成是非常扭曲的。

這就是今天在互聯網企業,經常會看到奇奇怪怪的財務數據,比如說毛利率90%,或者資產接近於一個微不足道數字。像阿里雲是阿里巴巴花了幾百億元建起來的,但是在固定資產中,你從來看不到阿里雲。

阿里巴巴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什麼?是它幾十、幾百萬的客戶,以及成千上萬的供應商。但這些最有價值的資產,在阿里的資產負債表上是看不到的。這也是今天你判斷互聯網企業業績的時候,必須想清楚的。

答案:最主要的可能還是為了更快速地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原因:

第一,互聯網行業發展比較快,這個可能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對於互聯網行業的一些公司來說,一般最多也就行業的前幾能夠被大部分的網民所記住,越是排名靠前的互聯網公司,或許越有話語權或者整體的競爭力。


第二,互聯網行業發展速度可能很快,競爭又特別激烈,許多具體的領域,可能只有幾家頭部的互聯網公司才能獲得比較好的發展。所以對於許多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如何更快地排在前幾名的位置可能至關重要。所以為了更快速的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或者排名靠前,即使暫時公司處於虧損的狀態,有的互聯網公司,可能還是會不斷地加大資金投入吸引用戶,然後快速的增加公司在這個領域的市場份額。


第三,對於許多投資互聯網公司的投資者來說,這個公司暫時是盈利還是虧損,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可能還是這個公司未來能不能在這個行業的競爭當中最終勝出,如果能夠在最終的競爭當中勝出或者排在前幾名,那麼由於公司後面占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可能就會有更多的定價權或者獲利的機會,投資人投資的可能是對這個公司未來的市場地位或者市場份額的預期,關鍵的是這個公司未來能否實現盈利。


第四,當然也有一些互聯網公司在不斷的燒錢之後,確實可能獲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在這之後可能仍然沒有找到比較好的盈利的模式或者無法實現盈利,而這個時候投資者或許已經在這個公司投入了大筆的資金,如果遲遲不能找到真正的盈利的模式或者實現盈利,可能投資者也不會再繼續追加投資,那這個時候這個互聯網公司最終可能還是會因為虧損而倒閉破產。

目前最成功的、市值最大的幾家互聯網公司在前期都是虧損的,都通過幾輪巨額融資,用融資燒錢發展壯大的,比如美國的亞馬遜、中國的京東。

1994年成立的亞馬遜,1997年就上市了,可是亞馬遜一直在燒錢,不僅僅為了擴大電商版圖,還投資許許多多的前沿 科技 ,貝佐斯的商業模式吸引了無數的投資人,亞馬遜直到2015年才開始盈利。在2005年的時候,就有美國媒體把亞馬遜預測為十年後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所以,只要商業模式得到投資人的認可,虧損沒關系,只要用戶規模持續增長、市場佔有率在上升、營業收入在快速增長,投資人願意賣單。

在中國,跟亞馬遜的模式最像的就是京東。劉強東先生在1998年6月18日創立了京東公司。京東集團直到2019年才開始盈利。京東也是受到投資人的追捧。

成立於2015年的拼多多,用更兇猛的燒錢模式,每年燒掉比前輩公司初創時期多了不知多少倍的錢,瘋狂補貼用戶,僅用5年時間用戶數就比肩淘寶。這5年時間里,拼多多不管是用戶數、平台交易額、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速都超越了淘寶、京東、亞馬遜初創期的增速。只要投資人相信拼多多的模式能夠成功,相信拼多多能夠進一步壯大,相信只要拼多多的用戶數、平台交易額、公司營業收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最重要的是相信拼多多的股價還會漲,那麼投資人就會繼續支持。

有了這些成功案例的示範,後面的互聯網公司想要快速壯大就是包裝自己的商業模式,把商業模式介紹給天使投資人,吸引到天使投資,取得融資後燒錢吸引用戶。只要用戶數、平台交易額、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就會有人投資。本來,做天使投資成功率就不高,天使投資人投十家初創公司,有一家最後能上市就賺大了。

因此,互聯網公司只要被投資人認可的商業模式,用戶數、平台交易額、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即使虧損還在燒錢,投資人還是會熱捧的。

我是獨行獨覽,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謝您的問題!

實在人,理解這問題,得先了解互聯網公司的虧損原因和盈利模式。

互聯網公司虧損還在燒錢,基本上三種原因:

市場份額還小 。靠燒錢,擴大市場份額,增加用戶數、活躍度、留存率等;

市場存在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互聯網行業是典型的 規模經濟 頭部效應 ,不進入行業前三,基本沒戲!

最典型的是當年滴滴快的打得你死我活,瘋狂燒錢,目的就是做高數據,讓對方背後的資本沒有信心退出;最後雙方都燒不起了,那合並吧!滴滴Uber亦是如此!

投資產業鏈和渠道 。比如京東投資京東物流,當初巨額虧損;美團投資單車等創新業務……

為什麼虧損也要做大規模?互聯網規模經濟,邊際成本趨近於0!

不解釋專業名詞了,通俗講一講:如電商天貓,從盈利方面講,對於天貓,每增加一個商戶,天貓增加的成本無非是伺服器增加了一點數據(邊際成本),但是天貓的年費和保證金、交易傭金等都是完全增加的一份利潤啊!

互聯網公司拚命做大規模,就是希望達到絕對優勢市場規模,掌握市場定價權;而邊際成本接近於0,公司盈利前景當然非常被看好!

我們常說的 互聯網公司的盈利模式 有廣告收費、會員增值服務、交易傭金等。這些都需要幾近壟斷性絕對市場份額,才能決定價格!

像滴滴和美團等從初期的大額補貼消費者到幾近壟斷時期的高於市場價。

投資者為何熱捧?做大規模,提高估值!

由於 投資者的盈利方式主要來源於股份套現 。提高估值,股份才能升值!因此,對於能夠擴大規模(①②)、提高效率(③)等提高估值的行為,都是真金白銀支持的!

投資者支持資金的前提就是 要求公司通過投入資金,提高相關數據指標,進而提高估值 ;達不成指標的話,投資者輕則退出,重則接管公司;這得看原來的投資協議。

有的投資款達不成相應數據,可是會 轉成高利息債務 的!如「國民老公」王思聰就拿了可轉債的投資,沒有達成指標,轉換成個人債務!

互聯網公司股東和投資者盈利模式:股份套現

互聯網公司股東和投資者走的是資本市場模式,盈利靠的是股票套現;傳統商業走的是利潤分紅。

這種快速做大估值,上市後套現退出的盈利模式,遠比每年公司利潤分紅的盈利多得多,快得多!其實,互聯網公司估值更多的是 看重未來的潛力 ,而非現在的現在盈利!


放眼當今互聯網公司 ,股東和投資者 ,卻很少靠這些公司的利潤分紅收獲財富的;幾乎清一色走的是最終上市或中途被收購,估值暴漲,股份套現,實現財富自由!

拼多多都多大規模了,依然選擇虧損燒錢做大規模,提高數據指標;結果就是公司虧損,估值卻翻番上漲到近千億美元!黃崢的個人財富(按股份計)近幾天都超過馬雲啦!

1.美團,拼多多還有較早前的京東等企業前期都是虧本佔領市場的,只是這些企業最後都比較成功,都慢慢上市然後變成獨角獸企業。比如美團外賣市場佔有率近70%。投資者熱捧大多都是看好未來前景。如果上市,自己的投資回報率是高的嚇人的。

2.不成功的企業例子也很多,比如共享單車,以前的團購網站,都是燒錢佔領市場。但是如果只燒錢市場佔有率沒有提升,投資人也會考慮其中的風險的。

互聯網企業都有一個特點,未來很美好。就好像創業公司老闆畫大餅,給你描繪公司未來規劃,上市,盈利,你的職業前景,人都喜歡聽好聽的,但是公司能不能上市,這誰也不知道。當浪潮退去,是誰在裸泳,才能一目瞭然。

我給你舉個互聯網之外的例子——

石墨,從開始生產到產成品出窯,需要45天,從第一天點火開始就在燒錢,為什麼廠子的老闆在第30天或第40天的時候還要繼續往裡燒錢?

互聯網的盈利模式大多還是基於壟斷,燒錢是一種快速淘汰對手並達成幾家獨大和壟斷局面的最快方式,有了大的客戶基數可以再去尋求商業模式的變現

以前自己創業開店做生意,是先賣東西,賺到錢之後再想著開分店擴大規模,這是傳統的模式,就是說必須得賺錢,賺到錢之後才能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後來興起了另外一種商業模式,那就是公司要賠錢、要虧損、不盈利,其中的佼佼者當屬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

最近正在看的美劇《矽谷》中也有一段對於這種商業模式的描述:

男主一心想著先有客戶,然後賺取收益,但是投資人劈頭蓋臉說了一頓:

要收益做什麼?

這顯然就是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不能追求收益。

美劇矽谷

現在的互聯網公司為什麼拚命砸錢競爭,像早期的滴滴和Uber、快的,到美團、餓了么,再到小黃車和摩拜,以及最近的答題類APP。大家拚命的砸錢,好像看不到盈利,你覺得投資人傻嗎,不是。

那些投資人想要的不只是眼前的這點利益。我投資你的平台或者公司,只要有足夠的活躍用戶數,數量越多公司未來的想像力就越大,那麼公司下一輪融資的時候融到的錢就越多。

初期投資100萬,下一輪融資的時候可能後面掛個零就找到下家了,你就迅速變現啦。這一下子就是10倍的利潤空間,一夜暴富就是這樣吧。然後你的下家繼續這么找下家,繼續融資直到上市去賺股民的錢。

那麼什麼是互聯網泡沫呢?供給無法滿足需求,導致價格非理性上漲,包括投資價格和股票價格,人們追求的是交易機會而不是實際價值,這就是互聯網泡沫。

此時假設你是一個創業者,但是你沒有什麼創新的產品或者真正的技術,你想要的就是到處吹牛逼騙投資人來給你投錢,然後你拿到錢之後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堆投資人在你後面哭爹喊娘。這就是互聯網泡沫引起的。

然後是投資和估值。

以前覺得一個公司估值多少,多牛逼,然後覺得好厲害,但是估值和公司真正有多少錢是不一樣的。你投資1000萬給一個公司,佔10%的股份,那麼這家公司的估值就是一億,其實估值就是用來唬人的。

投資人說給你投資1000萬並不是一次性給你,而是分階段的,比如先給你200萬,下次再給200萬,是這樣的。

《矽谷》中,公司原來的CEO之所以敢大手大腳的花錢,是因為他知道按照之前的規劃,公司未來會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但是一旦公司的發展方向有了巨大轉變,沒人給你提供資金的話,公司隨時可能面臨破產。

那麼互聯網公司那麼燒錢怎麼還會有人往裡砸錢呢,因為投資人相信自己絕對不是最後一個接盤俠。

原因:

第一,互聯網行業發展比較快,這個可能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對於互聯網行業的一些公司來說,一般最多也就行業的前幾能夠被大部分的網民所記住,越是排名靠前的互聯網公司,或許越有話語權或者整體的競爭力。

4. 為什麼虧損公司的股票還不斷暴漲

公司的業績較好就會出現上漲,業績好代表公司有價值,我們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最為關注的就是這家公司的價值,公司的價值的來自哪裡,主要來自公司能夠持續創造收益,所以公司的業績較好股價上漲完全屬於正常事情,公司的業績的出現虧損或者大幅度下滑

股價按照正常思路分析也應該出現下跌的情況,因為業績虧損或者業績下滑後股票的價值就大大降低,但在實現交易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業績並不怎麼樣,反而出現了大幅度上漲,甚至是暴漲的情況,下面我們來重點講解下公司業績虧損股票還大漲的原因。

所以某些時候業績虧損後,接下來公司股價出現大幅度大漲,主要是主力資金預期公司未來業績情況,目前業績虧損可能就是該公司的最差的時候,業績周期迎來拐點,我們做股票本來就是做預期的,所以我們在分析一些周期性行業的時候,當業績最差的時候反而是買入的時候,業績最好的時候是賣出的時候。

總結:我們通過三個方面講解了業績虧損的公司出現暴漲的情況,主要是三個方面,題材個股的炒作,虧損的公司本身的優勢,業績周期拐點,而業績的好與壞並不是影響公司股價短期波動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公司的業績好與壞主要體現在中長期的走勢中,很多題材個股被炒作後,由於業績較差,炒作後仍舊會出現持續性下跌的情況。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5. 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企業負債佔比總市值超過50%

這太正常了,上市的目的就是降低融資成本,企業可以趁機做大做強。負債有短期的,還有長期的,這個一定要分清。如果長期負債太高,而公司業務增長有匱乏的,公司質地值得考量,不要亂碰。炒股考察一個公司,負債僅是一方面的指標,但不決定上漲和下跌的主因。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6. 市盈率暫無,處於虧損中的上市公司,為什麼股價卻一直上漲

有可能有重大消息,重組或並購或新概念等

7. 為什麼有些業績虧的上市公司股價卻上漲

我們在平時炒股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公司業績差的個股反而能夠走出強勢上漲行情,為什麼一些業績差的上市公司能夠走出強勢行情呢,下面我來盤點下虧損的公司股價上漲的原因。

出貨拉升我們都知道每隻個股基本都存在莊家,包括業績差的上市公司大概率也存在莊家操盤,所以莊家在籌碼建倉完成或者想快速出局,大概率也想拉升股價進行出局然後調倉換股,但是這樣的情況一般較小,還有上市公司業績虧損股價連續的下跌後觸及到股權質押的平倉線了,大股東會出一些手段拉升股價,比如千年10月底的超跌個股的反彈很多都是業績虧損的公司出現了大幅度上漲的情況。

上面基本上把業績虧損的公司還能夠拉升的原因解釋清楚了,對於業績較差的個股炒作我覺得一個摘帽和重組是可以預期,其他情況下盲目抄底風險較高。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如果有其他觀點的也可以在評論評論交流。

8. 感覺有時越虧損的公司股票漲得越瘋狂,這是為什麼

主要表現在:一,它的投機性太強,這類股票市值不高,但是購買的人特別多,而購買股票的市民喜歡扎堆,散戶喜歡跟風。二,由專門的技術人員去炒作這些股票,所以使得虧損公司的股票越賣越好。三,股票是靠資金炒作起來的,公司虧損狀態說明他的業績虧損,這並不影響該公司用大量的資金推動股票漲跌。
三,虧損公司的股價低,容易被大多股民所接受,所以它會迎來很多股民的加入,它的股價具有號召力,很多人就會存在投機心理,認為現在該股價低有上漲空間,他們不介意現在賺錢少,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夠咸魚翻身。而且根據我國審核制度,虧損公司想要退市,就必須有好的公司接手,而這樣的話,購買虧損股的人就會發財,所以有很多股民和投資機構喜歡虧損股。因此虧損公司的股票成為了香餑餑,越來越多人購買。

9. 市值有高有低,影響市值的因素有哪些

一家公司的市值有高有低,影響市值的因素都有哪些呢?我認為首先就是這家公司所能夠產生的利潤,其次是這家公司的潛力,除此之外,這家公司所存在的風險也是影響是值得重要原因,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3.這家公司所面臨的風險也影響著市值。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市值影響因素非常的多,其中比較重要的也就是說所面臨的風險,因為一旦某個事件導致公司可能發生危機,那麼公司的市值很可能一落千丈,比如說公司創始人出現了問題,或者說公司出現了造假的事件,這種情況會直接導致公司的市值急劇下跌,所以人們也會各方面評估這家公司所遇到的風險。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都會看一家公司的估值,希望能夠找到一家有潛力的公司,一般來說,一家公司的利潤直接影響著公司的市值,利潤越高市值越高,其次公司未來的潛力也會影響市值,所以有一些公司剛開始虧損,很多人依然會選擇投資,其次面臨的風險也影響著市值,因此要想評判一家公司的市值,需要多方面來評判才會比較准確。

10. 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沒有盈利,而其股價卻一直上漲

股票的中長期的投資者注重的是公司的價值,好的公司才能夠獲得好的投資回報,一家公司如果一直處於的虧損的狀態,代表該公司的目前的每股價值是負數,按照正常的思路來分析這類個股應該要出現下跌的情況,即使不下跌也不應該出現明顯的上漲,比如A股中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貴州茅台,股價長期處於上漲階段中,目前成為A股第一高價股,也是A股歷史上第一隻突破千元的,支撐其股價長期出現上漲的還是其業績,下面我們可以看下最近幾年的年度業績數據:

所以我們在實際過程中發現一些市值較大個股,公司業績較差,反復受到資金的炒作後,出現大幅度上漲,這類個股我們要注意風險,大部分都屬於純題材炒作,很少有個股在業績上會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

總結:上面我們重點從兩個方面講解為什麼一些業績虧損的個股會出現上漲的情況,主要是兩個原因,市場資金的提前挖掘和提前價值的發現,認為這些公司業績雖然出現虧損,但是生產經營上並不受影響,後期能夠再出現大幅度盈利的情況,資金會選擇大幅度買入的情況,而我們股票股價的上漲主要是對未來的預期

並且市場提成股炒作,也是對未來業績,只是很多題材炒作個股業績無法兌現罷了,而對於一些公司業績出現大幅度虧損或者持續性的虧損情況,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巨大的影響,公司的很難在業務上出現逆轉的情況,而且後期虧損幅度會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這類虧損的個股股價才會出現長期下跌和明顯的下跌,一般在小市值公司中較為常見,所以我們在分析個股的時候,短期業績虧損並不重要,而是未來業績如何。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熱點內容
股市打新准備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19:58:13 瀏覽:688
消費貸買基金怎麼規避 發布:2025-07-10 19:58:01 瀏覽:417
a股退市股票清單 發布:2025-07-10 19:50:35 瀏覽:521
股票退市後沒賣現有上市的 發布:2025-07-10 19:38:22 瀏覽:823
tcl科技的股票分析 發布:2025-07-10 19:32:27 瀏覽:451
京東金融白戶可以借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18:39:29 瀏覽:445
基金中海能源策略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18:30:58 瀏覽:4
股票歷史信息下載 發布:2025-07-10 18:29:28 瀏覽:95
余額寶裡面哪個基金實力最高 發布:2025-07-10 18:27:58 瀏覽:594
對於退市股票如何能快速賣出 發布:2025-07-10 18:02:52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