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金融的產生源於貨幣的什麼職能

金融的產生源於貨幣的什麼職能

發布時間: 2022-12-28 15:17:31

① 什麼是貨幣的基本職能

問題一:貨幣的基本職能包括哪些 1價值尺度
2流通手段3貯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貨幣

1、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所包含價值量大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也具有價值,因而能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職能是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即購買手段的職能。其主要特點是在商品買賣中,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通俗地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3、貯藏手段,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貨幣就退出流通;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增加時,部分被貯存的貨幣就進入流通。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隨著商品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後來,它又被用來支付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
5、世界貨幣,世界貨幣是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當商品交換超出國家界限而發展為國際貿易時,商品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展開自己的價值,作為它的價值表現形態的貨幣,也就成為世界范圍的商品的一般等價物,即世界貨幣。

問題二:貨幣有哪些主要職能,基本職能是什麼 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它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基本職能。
1、價值尺度――貨幣表現商品價值和衡量商品價值量大小的職能。
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把一切商品的價值都表現為一定的貨幣量。這是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各種商品都是社會勞動的凝結,具有相同的質,所以勞動時間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這種內在的價值可以比較,但自身卻無法表現出來。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當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去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使各種商品價值都表現為一定量的貨幣時,貨幣就成為商品價值的外在表現。
2、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在商品交換中發展的。在貨幣出現以前,商品交換採取物物直接交換的形式。貨幣產生以後,變成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它使直接商品交換變成兩個過程,任何一個商品生產者都要先賣出商品換回貨幣(W-G),然後再用貨幣去買回需要的商品(G-W)。由這兩個過程組成的商品交換中,貨幣充當交換活動的媒介物。這種媒介商品交換的職能,就是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
3、貯藏手段――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獨立的價值形態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的職能。
貨幣貯藏手段職能,是在實踐中逐漸完善的。最初表現為樸素的貨幣貯藏,生產者把多餘的產品換成貨幣,目的是用貨幣保存自己的剩餘產品。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商品生產者為便於能隨時購買維持生產和生活的商品,貨幣貯藏主要表現為取得交換價值的貯藏。當商品流通擴展到一切領域,誰佔有了貨幣,誰就可以購得一切所需的物品,這時的貨幣貯藏就表現為社會權力的貨幣貯藏。但任何目的的貨幣貯藏,都必須是具有價值實體的足值的貨幣。
4、支付手段――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時執行的職能。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最初是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需要而產生的。由於不同商品的生產周期長短不一,產地距銷售地遠近各異,為保證再生產過程的連續進行,部分商品生產者產生賒銷商品的需要。到約定日期清償債務時,貨幣便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職能。以後隨著商品交換和信用經濟的發展,貨幣執行支付手段職能日益普遍,不僅超出商品流通領域,而且進入了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如用於支付地租、租金、工資,繳納賦稅等等。
5、世界貨幣――在世界市場上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
隨著國際交往的產生和發展,貨幣在世界市場上流通,便具有了世界貨幣的職能。世界貨幣除具有價值尺度職能外,還執行如下職能:作為購買手段,在國際間用以購買外國商品;作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償付國際債務、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產性支付等,以平衡國際間的收支差額;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用以支付戰爭賠款、輸出貨幣資本等,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一般講,在貴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充當世界貨幣的是足值的金和銀,而不是具有地域外衣的鑄幣。因此,它主要是金塊、銀塊的形式。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主要由那些在國際上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國家貨幣的硬通貨來充當世界貨幣。但在這種情況下,各國仍必須貯藏一定量的黃金,以作為世界貨幣的准備金,用來平衡一國的國際收支。

問題三:貨幣有哪幾種職能,其中基本職能是什麼 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
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

問題四:貨幣有哪些主要職能貨幣的基本職能是什麼 1.主要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
基本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
2.存款保險制度一種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條件的各類存款性金融機構集中起來建立一個保 險機構,各存款機構作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繳納保險費,建立存款保險准備金,當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危機或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向其提供財務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從而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銀行信用,穩定金融秩序的一種制度。
存款保險制度的意義:
1、保護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會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當實行該制度的銀行資金周轉不靈或破產倒閉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時,按照保險合同條款,投保銀行可從存款保險機構那裡獲取賠償或取得資金援助,或被接收,兼並,存款人的存款損失就會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護了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險制度雖然是一種事後補救措施,但它的作用卻在事前也有體現,當公眾知道銀行已實行了該制度,即使銀行真的出現問題時,也會得到相應的賠償,這從心理上給了他們以安全感,從而可有效降低那種極富傳染性的恐慌感,進面減少了對銀行體系的擠兌。
2、可有效提高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維持正常的金融秩序。由於存款保險機構負有對有問題銀行承擔保證支付的責任,它必然會對投保銀行的日常經營活動進行一定的監督,管理,從中發現隱患所在,及時提出建議和警告,以確保各銀行都會穩健經營,這實際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網。同時由於這一制度對公眾心理所產生的積極作用,也可有效防止銀行擠兌風潮的發生和蔓延,從而促進了金融體系的穩定。
3、促進銀行業適度競爭,為公眾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大銀行由於其規模和實力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處於優勢,而中小銀行則處於劣勢地位,這就容易形成大銀行壟斷經營的局面。而壟斷是不利於消費者利益的,社會公眾獲得的利益就會小於完全競爭狀態下的利益。存款保險制度是保護中小銀行,促進公平競爭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種共識,將存款無論存入大銀行還是小銀行,該制度對其保護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務的優劣,將成為客戶選擇存款銀行的主要因素。
4、存款保險機構可通過對有問題銀行提供擔保,補貼或融資支持等方式對其進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實力較強的銀行兼並,減少社會震盪,有助於社會的安定。
論述就自己發揮吧、

問題五:貨幣的四種職能分別是什麼??? 在商品經濟社會里,通常將貨幣的職能概括為:執行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價值貯藏手段四種。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指貨幣是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勞務價值的准繩,即是價值的比較基準。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指貨幣在商品交換中充當交易媒介;執行支付手段職能,指貨幣在清償債務時充當延期支付的工具;執行價值貯藏手段職能,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當作社會財富。

問題六:貨幣的職能是什麼? 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貨幣在人們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這樣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三種職能是在商品經濟發展中陸續出現的。
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貨幣以自己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為什麼貨幣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呢?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有價值。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長度,是因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樣。自身沒有價值的東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的。
本來,商品價值的大小,乃是由凝結在該商品中的勞動時間來測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勞動時間越多,它的價值便越大。因此,勞動時間是商品的內在的價值尺度,而貨幣不過是商品的外在的價值尺度。
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貨幣上,就是商品的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實際就是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一定的價格,例如,一雙皮鞋價格為10元,一件襯衣價格為5元,等等。不過,有一點這里應該說清楚,就是貨幣執行價值尺度這一職能時,並不需要實在的貨幣,只要人們在觀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價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這樣,也並沒有浮么奇怪的地方,這是因為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它所做的只是給商品以價格形態,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錢,而不是真正用商品與貨幣相交換馬克思說:「貨幣在它的價值尺度功能上,本來也只是作為觀念的或想像的貨幣」。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也就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我們平常從商品買賣過程中所看到的貨幣的作用,就是屬於這一種,所以,這種職能又叫做購買手段。不說自明,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而必須是實在的貨幣。任何一個資本家決不會允許有人用空話來拿走他的商品。
在貨幣執行流通手段這一作用的情況下,商品與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換,而是以貨幣為媒介來進行交換。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換成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交換其他的商品。這種有貨幣作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換過渡到商品流通,意味著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為,在這種條件下賣與買被分成了兩個獨立的過程,如果出賣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買,就會使另一些人的商品賣不出去。也就是說,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就已經包含了經濟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起初是貴金屬條、塊,以後發展成鑄幣,最後出現了紙幣。紙幣是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
貨幣的第三個職能是充當貯藏手段,即可以作為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人們儲存起來。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既不能象充當價值尺度時那樣只是想像的貨幣,也不能象充當流通手段時那樣用貨幣符號來代替,它必須既是實在的貨幣,又是足值的貨幣。因此,只有金銀鑄幣或者金銀條塊等才能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
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具有自發調節貨幣流通量的作用。當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金屬貨幣便會退出流通成為貯藏貨幣;反之,當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增多時,一部分貯藏貨幣又會重新進入流通成為流通手段。由於貯藏貨幣具有這種作用,所以在足價的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便不會產生流通中貨幣量過多的現象,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貨幣的第四個職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債還債、支付工資以及交納稅款等場合,貨幣就起著這種作用。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情況下,由於很多商品生產者互相欠債,他們之間便結成了一個債務鎖鏈,例如,甲欠乙的錢,乙欠丙的錢,丙又欠了丁的錢……等等。如果有其中某一個商品生產者因為生產和銷售的困難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時,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造成全線崩潰的局面。因此,貨幣作......>>

問題七: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是什麼? 、貨幣職能的含義: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貨幣本質的表現。貨幣有五大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問題八:貨幣的五種職能? 貨幣有五大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
(1)價值尺度的含義: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
(2)流通手段的含義: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3)貯藏手段:把貨幣當做社會財富的代表貯藏起來,就是貨幣的貯藏手段的職能。
(4)、支付手段: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並不是隨貨幣的產生而同時具備的,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
(5)世界貨幣的含義: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我在書上給你找的,正好我也溫習一下以前學的知識,一舉兩得啊,哈哈哈!

② 金融知識問答:什麼是貨幣貨幣是如何產生的

什麼是貨幣?貨幣是如何產生的?
貨幣,俗稱「錢」,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普通又是最神奇的東西了!自從貨幣誕生以來,它似乎就是「無冕之王」。貨幣自誕生以來,經歷了實物貨幣、金融貨幣、信用貨幣等數次大變身。在現代經濟中,貨幣一般被認為具有四種職能,這些職能為: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今天的世界離開貨幣是無法想像的。

當然了,貨幣也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的,貨幣產生於人類為生活而進行物品交換的需要。那麼,交換是怎樣孕育了貨幣的呢?
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以狩獵為生。由於狩獵工具非常原始,捕獲的獵物常常不夠吃,所以獵物都是由部落統一分配的。後來,部落里有一個聰明人發明了弓箭,捕獲的獵物就多了。而當這個擅長製作弓箭的人發現自己親自參加捕獵所獲得的食物還不如他製作一張弓與別人交換得到的食物多時,他就索性不再參加狩獵,而是專門製作弓箭去交換別人的食物。於是,部落里出現了初步的分工和交換。後來分工進一步擴大,部落里又出現了一些專門製作其他各種物品的人,他們用自己生產的物品去交換別人生產而自己又需要的物品。但是,正像上面說到的,當一方的物品因不適合對方的需要而不能達成公平交易時,就需要用一種大家普遍願意接受的物品作為媒介,而這種物品就成了貨幣。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物品被當做貨幣使用,如早期斐濟群島的人們用鯨魚牙齒,法國人用獸皮,阿茲特克人用可可豆,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瓜地馬拉人用玉米,巴比倫用大麥,蒙古人用茶磚,美國早期的移民用煙草、威士忌,中國人用龜殼、貝殼、布帛、煙草等。這些特殊的商品被分離出來充當貨幣使用,人類也就從「以物易物」進入貨幣做「媒」的時代。

③ 貨幣具有哪些職能

貨幣一共具有五大職能,具體如下:

1、價值尺度

指的是用貨幣充當衡量商品所蘊含的價值量大小的一種社會尺度,而貨幣之所以能夠擁有價值尺度職能,是由於貨幣本身也存在價值,因而能夠用自身的價值來作為尺度進行衡量其他商品中所包含的價值大小;

2、流通手段

指的是將貨幣作為不同商品之間進行相互交換的媒介,即購買手段的職能,該職能的主要特點就是可以在商品買賣中,讓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得以在同一時間內完成。

3、貯藏手段

指的是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而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的貯藏手段這一職能的作用是可以自發地調節社會中流通的貨幣總量。

4、支付手段

這一個職能是因為商品賒賬買賣的產生而隨之誕生的,在商品賒賬買賣中,貨幣可以用來支付買賣中存在債務,在之後又被發展成支付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

5、世界貨幣

指貨幣越出國內流通領域,而在世界市場上執行一般等價物作用的職能。貴金屬作為世界貨幣的職能主要表現在: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的差額,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用來購進外國商品,充當財富的絕對社會化身,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④ 為什麼說信用貨幣的產生源於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大神,求解!!!

應該是源於早期的以黃金作為貨幣流通的體系,早期銀行是吸納黃金,然後開出銀行票據。後來,人們發現用黃金進行交易太麻煩所以就直接用銀行卷進行交易。中國早期的銀票也屬於這種。後來逐步演變成了貨幣的雛形。銀行也是通過虛開票據進行信貸,然後徵收利息進行營利。美國在南北戰爭的時候曾用過政府信用抵押,發行綠幣。這是拋出黃金,另一種以國家的稅收為抵押發行的有效債券。後來這種方式逐步演變發展成以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作為抵押來發行貨幣的現代貨幣體系。畢竟黃金的數量是有限的,單一以黃金進行交易不能滿足社會對貨幣總量的需求。

⑤ 金融就是貨幣運動和什麼聯結在一起的產物

金融就是貨幣運動和(信用活動)聯結在一起的產物。
貨幣、信用是金融領域最古老的范疇 貨幣是金融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貨幣的產生是與商品交換聯系在一起的,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的產物,貨幣的產生又進一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並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日益擴大其流通的范圍。
信用,作為一個經濟范疇,指的是借貸行為,即以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為條件的借貸活動。借貸包括實物借貸和貨幣借貸兩種形式。一般認為,私有制以及商品經濟是信用產生的客觀基礎。當今時代,信用活動已成為社會經濟中的普遍行為,信用方式已成為金融領域典型的行為特徵。 二、金融在我國的規范和發展 貨幣、信用及其相關活動在我國起源很早。在近代,中國銀號、錢庄常有融通之說,其意義與金融相近,但正式用「金融」一詞是在我國近代銀行業(1897年5月27日,中國通商銀行成立,標志中國近代銀行業的開端)興起以後。 民國元年(1912年),當時政府財政部文件中曾有「自去秋以來,金融機關一切停滯」之語,那時「金融」一詞的含義仍不明確,也沒有在社會上廣泛使用。
1915年編寫的《辭源》中收有這個詞條,解釋為「今謂金錢之融通曰金融,舊稱銀根。各種銀行、票號、錢庄曰金融機關。」那時「金融」還是個新鮮的名詞。1920年北洋政府發行「整頓金融公債」用以解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停止兌換的風潮,以後「金融」一詞就與銀行業務活動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與「財政」相區別的概念,被廣泛地運用。
金融是指在經濟生活中,銀行、證券或保險業者從市場主體募集資金,並借貸給其它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 從廣義上說,政府、個人、組織等市場主體通過募集、配置和使用資金而產生的所有資本流動都可稱之為金融。因此,不僅是金融業者,有關政府的財政,行業企業的行為、以及個人的理財都是金融的一部分。金融可以看作為資金的募集配置(籌資)、以及投資和融資(借錢買股)三類經濟行為。

⑥ 工商管理金融學平時作業中,貨幣的職能有哪些

貨幣的職能就是貨幣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貨幣本質的具體表現。馬克思認為貨幣具有五個職能,它們分別是:(1)價值尺度。貨幣在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時,執行著價值尺度職能,這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作用主要是為各種商品定價。貨幣之所以能充當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金)自身的價值。貨幣通過與商品交換,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一定的貨幣單位,即商品的價格。價格就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的高低是由商品價值大小決定的,同時,由於供求關系的影響常常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另外,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是觀念上的或想像的貨幣。(2)流通手段。即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的媒介。流通手段也是貨幣的基本職能。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後,直接的物物交換就分離成買賣兩個相對獨立的階段。執行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想像的或觀念上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量由商品數量、商品價格以及貨幣流通速度決定,其公式為:M—PQ/V。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可以用貨幣符號來代替,但此時貨幣與商品價格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商品的價格由進入流通領域的貨幣量決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量增加,商品價格就上漲,反之就下跌。(3)貯藏手段。它是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人們當作獨立的價值形態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來的職能。貯藏手段職能是在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職能的基礎上產生的。自從貨幣從足值貨幣發展到現在的信用貨幣,貨幣貯藏的形式也從以足值貨幣金銀的形式貯藏價值到當今以信用貨幣作為價值貯藏的典型形態。當信用貨幣執行貯藏手段職能時必須以幣值穩定為前提。(4)支付手段。當貨幣作為價值的獨立運動形式進行單方面轉移時,就執行著支付手段的職能。貨幣這一職能直接產生於以延期付款方式買賣商品的活動之中,使商品的讓渡與價格的實現脫節,於是買賣變成債權債務關系。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時,是價值單方面轉移。同時,流通中的貨幣量不僅包括流通手段的量,還包括支付手段的量。(5)世界貨幣。貨幣超越國內流通領域,在國際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執行著世界貨幣職能。在貴金屬流通條件下,作為世界貨幣要求貨幣本身以金銀原始的條塊形式並按實際重量發揮職能。世界貨幣職能具體表現為:作為國際間的支付手段,用於平衡國際收支差額;作為國際間的購買手段用於購買外國商品;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⑦ 簡述貨幣的來源、本質及其職能。

貨幣起源於一般等價物。
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後;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
貨幣的職能: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前面兩是最基本的職能)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兩種基本職能。

(7)金融的產生源於貨幣的什麼職能擴展閱讀:
貨幣(Money)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俗稱金錢。

通貨(Currency,CCY)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包含流通中的貨幣、銀行券等。
關於貨幣的本質,學術界仍存在大量的爭論。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數或政策變數的貨幣定義,專業術語為通貨,主指「流通中的貨幣」。傳統上,貨幣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共20張
貨幣 實拍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4.購買力的暫棲處;
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
實際上,上述6條都屬於貨幣的職能定義。
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⑧ 金融就是貨幣運動和什麼聯合在一起的產物

金融是貨幣運動和時間價值聯合在一起的產物。


一、金融
1、金融就是資源的合理分配。
2、社會要發展,人類要進步,資本和產業要以最優化的方式組合才能達到高效的產出。
3、也是為什麼金融業必須匯聚最優秀的人才,大量的優秀人才做出的判斷,在有效的金融市場中被實踐所證明,其中正確的方向就是歷史發展的方向。


二、貨幣金融
1、金融貨幣就是以金屬作為貨幣材料並鑄造成一定形狀的貨幣。
2、金融貨幣是商品經濟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冶金技術有了較大提高,用金屬鑄造貨幣具有易分割、保管、貯藏、運輸和質地均勻的優點,作為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比實物貨幣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4、金屬貨幣最初以條塊形式流通,由於每塊金屬重量和成色不同,每次交換都要稱量重量、鑒定成色,有時還要根據交易額的大小對其進行分割。
5、貨幣:由於貨幣屬於商品,因此他同所有商品一樣也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當處在不同形式的價值運動中的時候,貨幣所表現出來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另外三種職能則是在兩者的基礎上形成的派生職能。


三、貨幣
引入蔣先玲的《貨幣金融學》節選。
1、經濟學家認為貨幣是指在購買商品和勞務或清償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體或東西。
2、通貨,包括紙幣和硬幣,都符合這個定義,因而是貨幣的一種。
3、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即貨幣可以與任何商品和勞務相交換。
4、貨幣債務論的觀點認為貨幣本質上是持有者對發行者的一種債權,持有貨幣者無一例外地成為債權人,而發行貨幣者,便成為債務人。
5、現代貨幣契約論的觀點認為貨幣的本質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交換權的契約。

⑨ 金融第五課,貨幣的職能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是貨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衡量商品價值的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沒有價值的東西,不能充當價值尺度。

商品的價值是由霧化在該商品內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但是商品的價值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自己不能直接表現自己,他必須通過另一種商品來表現,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貨幣逐漸成為一般等價物。可以表現任何商品的價值,衡量一切商品的價值量,貨幣就擁有了價值尺度的職能。

2.流通手段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貨幣充當價值尺度職能,是他作為流通手段職能的前提。而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價值尺度職能的進一步發展。

由於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是商品的買和賣,打破了時間上的限制。一個商品所有者在出賣商品之後,不一定馬上就買進其他產品。打破了買和賣空間上的限制,一個商品所有者在出賣商品以後,可以就地購買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別的地方購買任何其他產品。這樣買和賣就可能產生脫節,一部分商品所有者只賣不買,另一部分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就可能賣不出去。因此,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已經孕育著引起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3.貯藏手段

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充當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種代表而儲存起來的一種職能。貨幣能夠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是因為他是一般等價物,可以用來購買一切商品,因而貨幣貯藏就有必要了。

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可以自發的調節貨幣流通量,起著蓄水池的作用。市場上的商品流通縮小,流通中貨幣過多時,一部分貨幣就會退出流通件而被貯藏起來,當市場上商品流通擴大,貨幣的需要增加時,有一部分處於貯藏狀態的貨幣,就會重新進入流通。

4.支付手段

就是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如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時所執行的職能。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一方面可以減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節省大量現金,促進商品流通的發展 ,另一方面,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進一步擴大了商品經濟的矛盾。

5.世界貨幣

貨幣在世界市場上執行一般等價物的職能,由於國際貿易的發生和發展 ,貨幣流通超出一國的范圍,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是貨幣,便有了世界貨幣的職能。

世界貨幣除了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以外,還有以下職能,

1 ,充當一般購買手段進行國際貿易,一個國家直接以經營向另一個國家購買商品。

2.作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國際貿易的差額,如償付國際債務,支付利息和其他 非生產性支付 等。

3. 充當國際間財富轉移的手段,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可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例如支付戰爭賠款,輸出貨幣資本或由於其他原因把金銀轉移到外國去。在當代,世界貨幣的主要職能是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的差額。

價值尺度職能和流通手段職能是兩個最基本的職能,他是從一般等價物的兩個特點演化而來,且互不可分。馬克思說,一種商品變成貨幣,首先是作為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換句話說,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是貨幣。

⑩ 金融就是貨幣運動和什麼聯結在一起的產物

金融貨幣是以金屬作為貨幣材料並鑄造成一定形狀的貨幣。金融貨幣是商品專經濟和社會生產屬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冶金技術有了較大提高,用金屬鑄造貨幣具有易分割、保管、貯藏、運輸和質地均勻的優點,作為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比實物貨幣具有更大的優越性。金屬貨幣最初以條塊形式流通,由於每塊金屬重量和成色不同,每次交換都要稱量重量、鑒定成色,有時還要根據交易額的大小對其進行分割。(10)金融的產生源於貨幣的什麼職能擴展閱讀:貨幣職能:由於貨幣屬於商品,因此他同所有商品一樣也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當處在不同形式的價值運動中的時候,貨幣所表現出來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另外三種職能則是在兩者的基礎上形成的派生職能。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貨幣

熱點內容
貿易戰影響的中國股票 發布:2025-07-12 06:13:28 瀏覽:947
陝西合夥公司股權如何分配 發布:2025-07-12 05:59:46 瀏覽:24
股市裡什麼叫t0 發布:2025-07-12 05:53:23 瀏覽:542
股權的利息叫什麼 發布:2025-07-12 05:36:20 瀏覽:368
農行用什麼數字貨幣 發布:2025-07-12 05:08:38 瀏覽:136
不願意私有化的股權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12 05:07:48 瀏覽:163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5-07-12 04:41:29 瀏覽:441
app基金怎麼使用 發布:2025-07-12 04:34:22 瀏覽:26
盛和資源股份市值多少 發布:2025-07-12 04:32:14 瀏覽:930
各國貨幣交換如何保證 發布:2025-07-12 04:32:05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