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貶值10什麼意思
1. 錢貶值是什麼意思
貨幣貶值,指該單位貨幣的價值下降。當前國際通行金本位貨幣價值衡量,當一國貨幣兌換黃金,黃金漲價時,稱該貨幣發生貶值。
貶值的三種解釋:
1、貨幣購買力下降。即同一種貨幣在不同時間內,同一環境中購買商品的能力降低。
2、降低本國單位貨幣的含金量或降低本國貨幣對外幣的比價,叫做貶值。兩種貨幣之間在在不同時間內,同一環境下比值縮小。
3、泛指價值降低:商品貶值。
拓展資料:
貨幣(Money)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俗稱金錢。
通貨(Currency,CCY)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包含流通中的貨幣、銀行券等。
關於貨幣的本質仍然存在大量的爭論。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數或政策變數的貨幣定義。傳統上,貨幣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購買力的暫棲處;
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實際上,上述6條都屬貨幣的職能定義。
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貨幣本質的邏輯推理和證明:
當市場處於物物交換階段時,交換能否發生取決於交換雙方的供給與需求互補性,這種互補性並不總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雙方,那麼交換就無法進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麼在某個約定下,交換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間以雙方交換的形式發生。
這個約定就是:乙與丙約定可以用A來換取D,這樣他就可以用B來和甲交換A,盡管A並不是他最終需要的,它充當了交換媒介的角色。我們把在這個事例中的角色延伸開來,把甲指代成買家,乙指代成賣家,丙指代成市場,它既可以是某個丙,也可以是內部存在交換的組合。這樣A就充當了通貨的角色,即甲用A來向乙購買他所需的B,而乙則持有A並用它來和丙交換D。
2. 貨幣貶值百分之十,並不一定能說明是通貨膨脹嗎
的確如此。
貨幣幣值有對內貶值和對外貶值之分。
對外匯率跌落,比如美元兌人民幣已經貶值10%,但無法得出結論美國發生惡性通貨膨脹。
3. 什麼是人民幣貶值
您好!
人民幣貶值,即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是貨幣升值的對稱),用專業的話講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變弱,或者說錢值錢。比如現在6.3654人民幣可換1美元,如果貶值率為50%,則貶值後1美元可買12.7308元人民幣,或者說6.3654人民幣可以買0.5美元;如果反映到生活中,現在1元錢的東西,貶值後要花2元才能買到。那麼,如果人民幣貶值對我們老百姓(個人)有什麼影響?人民幣貶值,首先會令人民幣匯率下跌(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為參考值),然後影響國家宏觀經濟,最後通過大局(國家宏觀經濟)的變化反映到我們老百姓(個人)的生活上來。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望採納,謝謝
4. 貨幣貶值是什麼意思
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外文名Currency Devaluation)是貨幣升值的對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
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4)貨幣貶值10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從國內角度看,貨幣貶值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是指減少本國貨幣的法定含金屬量,降低其對金屬的比價,以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措施;貨幣貶值在現代紙幣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時,紙幣價值下降。
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兌換300元人民幣,今年兌換40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貶值了。
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貶值
5. 錢幣貶值是什麼意思
你好
貨幣貶值,指該單位貨幣的價值下降。 可以從幾個角度解釋貨幣貶值。 1. 在浮動匯率的機制下,當某單位貨幣兌換外國貨幣,價格下降時,稱該貨幣發生貶值。 例如,當美元匯率從1美元兌換6法郎,下降到1美元兌換4法郎時,則發生了美元貶值。 2. 在紙幣發行的制度下,如果紙幣發行量超過需求量,引起貨幣膨脹而導致的紙幣價值下降,也稱貨幣貶值。 貶值的三種解釋: 1、貨幣購買力下降。 2、降低本國單位貨幣的含金量或降低本國貨幣對外幣的比價,叫做貶值。 3、泛指價值降低:商品貶值。
6. 一國貨幣對一國貶值10%什麼意思
貨幣貶值首先會提高貿易商品的國內價格,並通過貿易商品與非貿易商品的替代作用,使非貿易商品的價格也會提高,物價水平的提高將意味著實際貨幣余額的下降,從而導致對名義貨幣余額需求的增加,在貨幣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人們必然會通過出售商品和金融資產來滿足增加的名義貨幣需求,從而改善國際收支狀況。但是,本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效應只有在貨幣供應縮減或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否則,貨幣供應量的增加沖抵了由本幣貶值引起的名義貨幣需求量的增加,國際收支將得不到改善甚至會更加惡化。
貨幣貶值要起到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必須有閑置資源的存在,只有存在閑置資源時,貶值後閑置資源流入出口,產品生產部門,出口才能擴大。其次,出口擴張引起國民收入增長,貶值才能最終改善國際收支,並且,邊際吸收傾向應小於100%,貶值時增加的國民收入才會大於總吸收,國際收支才能改善。吸收分析法還提出了自己的政策搭配方案來解決國際收支失衡問題,如存在閑置資源,採用貨幣貶值政策與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搭配,如不存在閑置資源,則採用貨幣貶值政策與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搭配,用貨幣貶值的辦法來改善國際收支。
吸收分析法的原理告訴我們,閑置資源的存在是貨幣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的重要條件,但分析近幾年匯率貶值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實際狀況,資本短缺的「瓶頸」效應是導致貨幣貶值國際收支效應失靈的重要原因。盡管金融危機中,伴隨匯率下跌,導致生產衰退形成工人失業,但與匯率下跌同時出現的是大量資本外流,勞動力資源閑置與資本短缺同時並存,資本的短缺限制了閑置資源的利用,形不成新的生產能力來增加國民收入,同時,本應緊縮由消費與投資形成的總吸收卻難以縮減,很難保證邊際吸收傾向小於100%,因此,盡管貨幣貶值,也改善不了國際收支狀況。
7. 人民幣貶值是什麼意思通俗點
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基點下跌。
2014年2月1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跌91個基點,2月2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下跌43個基點,至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經連續3個交易日持續回調,三日累積下跌154個基點。
民幣貶值是相對而言,以人民幣對美元為例,100美元現在能兌換667元人民幣,如果人民幣貶值的話,則是100美元可兌換的人民幣變多,可能兌換的是678。
(7)貨幣貶值10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看美元對外升值或貶值的情況並不能只看與人民幣的關系,更多地要看美元指數。該指數衡量美元對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等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變化的程度。
美元指數上升,表明美元對其他貨幣的比價上升,美元對外升值,美元有所走強,這意味著,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下降,將有利於美國的進口,但不利於出口。
此時對持有美元的其他國家和個人,也意味著,在國際市場的購買力增強。反之則是,國際購買力降低,有利出口,不利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