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為什麼上海銀行市值比華夏銀行大

為什麼上海銀行市值比華夏銀行大

發布時間: 2023-01-04 01:34:39

1. 國內各大銀行總資產排行

截至2010年11月18日
1.工商銀行134178億元
2.建設銀行105790億元
3.農業銀行101171億元
4.中國銀行101024億元
5.交通銀行38027億元
6.招商銀行23596億元
7.浦發銀行19757億元
8.中信銀行19476億元
9.興業銀行18103億元
10.民生銀行17643億元
11.光大銀行14910億元
12.華夏銀行10108億元
13.北京銀行6898億元
14.深發展6751億元
15.寧波銀行2350億元
16.南京銀行1986億元

2. 3.5萬億華夏銀行遭遇信任危機


眾所周知,監管層多次明令禁止銀行貸款違規流入樓市,華夏銀行北京一家支行客戶經理卻無視監管,頂風作案。



作為北京市屬唯一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最大的市屬金融機構,華夏銀行被報以很高期待。然而,無論是內部管理或是經營業績,華夏銀行近幾年的表現均不盡如人意。


9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於2021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華夏銀行投訴量同比增長137.8%,信用卡業務投訴量同比增長148.8%,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同比增長102.0%…… 各項業務投訴量的成倍增長可以透露出華夏銀行各項業務層面的問題逐漸顯現。


更為令人擔憂的是,在分支行的內控管理方面,華夏銀行還有待健全與完善。


眾所周知,監管層多次明令禁止銀行貸款違規流入樓市, 華夏銀行北京一家支行客戶經理卻無視監管,頂風作案。 其在明知客戶貸款的目的是繳清購房首付的情況下,依然向客戶推薦「菁英貸」這一產品,並明確表示若有其他用途可提前一個工作日預約櫃台提取現金,銀行便不審核資金用途。或是該業務員個人合規意識與綜合素質有待提升、或是因為該支行受KPI誘惑而採取「違規操作」,都反映出華夏銀行在分支行的內部管理機制上有待健全。


而經營層面,華夏銀行長期以綠色金融為特色業務,如今在國家提倡碳達峰碳中和的大勢所趨之下,多家銀行紛紛發力,華夏銀行在綠色金融層面也在同行的趕超之下面臨壓力,這對於跨界轉型到銀行業的華夏銀行董事長李民吉而言也更是一種考驗,在2021年年報中李民吉表示,要加快建成有特色、有質量、有競爭力的全國性股份行。 「三有銀行」是一個很宏大的願景,然而從華夏銀行目前的發展來看,要實現這一願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投訴量同比增長137.8%

引導客戶提取現金逃避監管



種種跡象表明,華夏銀行在經營層面上的問題正在逐漸浮現,從成倍增長的投訴量便可以窺得一二。 然而,比投訴更為嚴重的是,華夏銀行一支行員工無視監管,誘導客戶辦理個人信用貸以付購房首付,並引導客戶提取現金逃避監管。


今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2021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在此次銀保監會披露的第二季度銀行投訴總量以及信用卡業務、個人貸款業務上,華夏銀行投訴量增幅均超過100%。


2021年第二季度華夏銀行投訴量達1855件,同比增長137.8%,增幅僅次於光大銀行和恆豐銀行,位列股份行第三;信用卡業務投訴方面,華夏銀行第二季度投訴量為1535件,同比增長148.8%,增幅僅次於光大銀行、恆豐銀行和渤海銀行,位列股份行第四;個人貸款業務投訴量層面,華夏銀行198件,同比增長102.0%,增幅僅次於中信銀行、百信銀行、渤海銀行,位列股份行第四。


這些投訴的最直觀體現則是銀行員工在業務的違規辦理上。


據報道,一記者以客戶身份表明自己需要辦理貸款用以購房首付,助貸人士幫其聯繫到了華夏銀行北京一支行客戶經理,客戶經理向記者推薦「菁英貸」。據華夏銀行官微介紹,「菁英貸」為一款個人信用貸款產品。


針對該貸款是否可用於購房首付、銀行是否查詢貸款資金用途等問題,華夏銀行支行客戶經理則表示:只要在辦理時貸款資金用途填「購買商品」即可,用戶若有其他用途,可提前一個工作日打電話預約櫃台提取現金,銀行便不審核資金消費用途。該客戶經理補充道,「該貸款不能轉賬,若轉賬則需提供消費用途憑證」。


這樣一來也可以解釋為,華夏銀行客戶經理告知客戶,貸款只有轉賬才需要提供消費用途憑證,如若提取現金那麼用作購房首付銀行便無從考證。而長期以來,監管明令禁止銀行貸款違規流入樓市,華夏銀行無異於頂風作案。


根據華夏銀行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數據,截至6月末華夏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為20.86%,較2020年末的20.14%上升了0.72個百分點,雖然數值在第二檔銀行中處於中下游,但該行成為今年上半年A股41家上市銀行中房地產貸款佔比增幅最大的一家銀行。此外,該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為13.94%,較上年末的12.88%上漲1.06個百分點。


房地產不良貸款方面,雖然華夏銀行金額較低,為2.56億元,但其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較上年末相比,增速高達1728.57%,翻了17倍有餘。



特色業務不「特色」

綠色金融表現差強人意



要說起華夏銀行的真正特色所在,的確讓人頗感為難。但按照該行自己的提法,便是綠色金融最為拿得出手。


《行長要覽》了解到,華夏銀行是國內首家提出自身碳中和目標的銀行,較早構建並在持續完善綠色金融工作機制。早在2017年,華夏銀行便將推動綠色金融特色業務作為全行戰略規劃重點,2019年加入聯合國負責任銀行原則(PRB),深化國際合作, 探索 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之路。


現在看來,這一戰略無疑是契合國家大政方針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把碳達峰、碳中和作為「十四五」乃至2035國家戰略目標。路徑選擇是正確的,但當之成為國家戰略之時必將引起其他大行的重視。這樣一來,華夏銀行的綠色金融相比之下便不再那麼「突出」,無論是綠色貸款余額還是增幅,已經被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越來越多的股份行超越。



從各家銀行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來看,興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為4127億元,為股份制銀行之首,其次浦發銀行綠色貸款余額為2729億元,招商銀行綠色貸款越為2387.43億元,華夏銀行為2015.12億元位列第四。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平安銀行、渤海銀行上半年綠色貸款余額則分別為1290億元、1127億元、846.62億元、368.59 億元、265.89億元。


綠色貸款余額增幅上,華夏銀行也不具備明顯優勢。 具體來看,平安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 62.5%霸佔榜首,中信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幅55.3%位居第二,渤海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較上年末增長33.74%,位列第三;興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29.19%,排第四;招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增幅 14.46%,位居第五;華夏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增幅11.92%,僅位列第六;其次是光大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8.7%、浙商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增幅7.81%、浦發銀行綠色貸款余額增幅3.84%,民生銀行未披露綠色金融相關數據。


明明那麼早便提出綠色金融的戰略,華夏銀行為何沒能在股份行中拔得頭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規模,而做大規模也是華夏銀行董事長李民吉的一大夙願。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規模、凈利、資產質量處股份行下游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2017年4月,李民吉履新華夏銀行董事長,令業界頗感意外。因為李民吉此番算跨界任職,此前他擔任的職務是北京國際信託董事長,更早前歷任首創證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國際信託總經理助理兼北京 科技 風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等,並無任何銀行業從業經驗。


在證券、信託、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擔任過高管,在實體經濟企業也有豐富的任職經歷的李民吉自信託跨界到銀行之初,便躊躇滿志。2018年12月,李民吉在接受《中國金融家》雜志采訪時曾明確提出,華夏銀行要追求「大而強」,確保「穩而優」。然而,四年多時間過去,華夏銀行距離這一願景還相去甚遠。


日前,華夏銀行披露2021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行總資產 35176.3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3.47%;在資產規模上,華夏銀行僅高於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兩位股份制銀行「新生」,位列倒數第三。


盈利指標方面,華夏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81.13億元,僅同比增長1.1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09.80 億元,增長 17.60%。兩項指標與總資產規模一直,位於股份行倒數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銀行、上海銀行上半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25.83億元、122.78億元,已超越華夏銀行。


資產質量方面,上半年華夏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384.7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02億元;不良貸款率 1.78%,比上年末下降0.02 個百分點,依舊承壓。該行中期報告顯示,受產業結構調整疊加疫情沖擊影響,該行京津冀、中東部和東北地區風險暴露較多,不良貸款率分別為 2.78%、2.27%和 5.73%。其中京津冀區域風險主要集中在津冀。受個別對公大戶不良生成影響,中東部和東北地區不良貸款率比上年末有所上升。


在2021年年報中李民吉依舊表示,要加快建成有特色、有質量、有競爭力的全國性股份行。然種種跡象表明, 「特色」、「質量」、「競爭力」這三方面華夏銀行均尚未占據明顯優勢。 對於華夏銀行而言,這一美好願景還有足夠長的時間去實現,但對於現年56歲的李民吉而言能否在退休前實現這一理想還要大大地打上一個問號。

3. 上海銀行市值歷史最高明天上海銀行股票行情上海銀行股股票最多可以漲多少

從當前銀行業發展的形勢可以了解到,我們要做的是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加強對金融行業方面風險的預防和控制,是現在金融業的優先發展目標。作為銀行業里的優質企業--上海銀行,我們今天就趁這個機會來好好了解一下,


在開始分析上海銀行前,我整理好的銀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銀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2月29日,總部位於上海。公司以"精品銀行"為戰略願景,近年來通過推進專業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在把握金融科技趨勢上,不斷滿足企業和個人客戶日趨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上海銀行自成立以來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21年公布的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按一級資本位列第67位。


簡單介紹了上海銀行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看下上海銀行有什麼亮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完善的綜合化經營布局


以客戶經營、基礎支撐、生態建設等角度築建零售經營體系。慢慢的靠攏數字化趨勢,並且也在開拓思維,將科技與業務進行深度融合。經營穩定,管理規范,提升風險經營管理能力。上銀香港、上銀基金業務發展速度非常快,此外各村鎮銀行也在穩健的推進自己的業務,在公司內資源加強合作,配合讓效應顯現,同時積極探尋經過新設、收購等方式介入消費金融、直投公司等領域,使綜合化經營平台進一步優化。


亮點二:打造財富管理專家和養老金融專家特色


在上海地區養老金代發服務這方面,公司累計的經驗已經達到了18年,創造了"一站式"的養老綜合金融服務,具備更強的市場影響力,是我國唯一在養老服務領域同時獲得"全國敬老文明號"及"全國敬老模範單位"兩項國家級榮譽的商業銀行。通過專業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服務水準持續提升。


由於篇幅比較短,關於上海銀行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這兩方面的資料,在這篇研報當中都能夠體現,想了解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哦:【深度研報】上海銀行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中國宏觀經濟持續保持平穩比較快的上漲,經濟增長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益。在強監管、金融去杠桿條件下,銀行業務也在慢慢的回歸本源,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同業資產負債也進行了收縮,同時公司的表外業務總規模的發展速度也在放緩。與此同時,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深入推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金融科技加快發展為銀行業帶來新的業務機會和盈利增長點,銀行業積極支持國家戰略和新興產業發展,著力服務普惠金融與民生領域,進而使科技運用和商業模式創新得以發展,服務效率不斷提升,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綜上所述,我覺得上海銀行實力不俗,有望在行業深化改革之際,將迎來新的高速發展和紅利。然而文章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假如想進一步認識到上海銀行未來行情,點擊這里就可以了,會有專業的投顧來幫你診斷股票,看下上海銀行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上海銀行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熱點內容
螞蟻財富理財怎麼樣 發布:2025-07-13 22:01:55 瀏覽:868
網上理財多少錢可以起投 發布:2025-07-13 22:00:13 瀏覽:115
基金成長之路怎麼樣 發布:2025-07-13 21:56:10 瀏覽:718
如何拯救被套的基金 發布:2025-07-13 21:39:58 瀏覽:57
怎麼投資套利基金 發布:2025-07-13 21:38:41 瀏覽:92
貿易戰與理財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7-13 21:26:39 瀏覽:357
之前退市的股票哪些 發布:2025-07-13 21:25:42 瀏覽:722
小能科技股票 發布:2025-07-13 21:06:26 瀏覽:465
支付寶和余額寶哪個基金好 發布:2025-07-13 20:39:09 瀏覽:851
股市如何切入大行情 發布:2025-07-13 20:33:38 瀏覽: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