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結構性的貨幣政策
❶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都有什麼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根據工具的調解職能和工具的具體效果來看具體分為常規工具、選擇工具、補充工具和新工具。常規工具是指中央銀行對於一整個的金融市場的貨幣的信用擴張與緊縮的手段。選擇工具是針對特殊領域而採用的工具。補充工具是用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對信用進行控制。新工具即常備借貸便利。
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意義
貨幣政策工具就是 利用國債作為主要交易品,主要內容包括回收交易、現劵交易和中央銀行發行票據來調整金融機構的需求。存款准備金是指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藉此影響經融機構的貸款資金的供應能力,這樣就能調控貨幣的供應量了。利率政策是指根據需求,根據具體的情況去利用利率工具,對利率的機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間接的影響了社會中的社會資金的供求關系。進而實現貨幣政策的目標。匯率政策通過改變本國匯率的變動去影響國際貿易,平衡國際市場上的收入與支出。
❷ 結構性貨幣政策能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嗎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主要包括信貸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縮信貸和提高利率是「緊」的貨幣政策,能夠抑制社會總需求,但制約投資和短期內發展,反之,是「松」的貨幣政策,能擴大社會總需求,對投資和短期內發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率的上升。財政政策包括國家稅收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增稅和減支是「緊」的財政政策,可以減少社會需求總量,但對投資不利。反之,是「松」的財政政策,有利於投資,但社會需求總量的擴大容易導致通貨膨脹。雖然這兩項政策在宏觀經濟運行中都有較強的調節能力,但僅靠一項政策很難全面實現宏觀經濟的調控目標,沒有雙方的配合,單個政策的實施效果將會大大減弱,這就要求二者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充分發揮綜合優勢。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有四種不同的搭配組合,政府究竟採用哪種取決於客觀的經濟環境,實際上主要取決於政府對客觀經濟情況的判斷。概括地說,「一松一緊」主要是解決結構問題;單獨使用「雙松」或「雙緊」主要為解決總量問題。貨幣政策要在保持幣值穩定和總量平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❸ 結構性貨幣政策
結構性貨幣政策 一般來說就是指為了幫助本國經濟高效有序的發展,央行根據行業實際情況不同而制定的存在差異的貨幣政策。通常情況下,因為地域和行業等方面存在差異,貨幣政策在制定時不可能完全統一,需要面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然後根據目標不同做出具體的政策措施。
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優勢
1、進行危機救助: 結構性貨幣政策能在本國經濟 出現危機時充當救助。例如在美國次貸危機時使用結構性貨幣政策給金融市場進行調節,提升資本市場信心,阻礙金融風險的蔓延;
2、引導貸款方向:結構性貨幣政策能夠通過對激勵機制的不斷調整,從而引導商業銀行將貸款投向經濟發展的重點和薄弱之處;
3、引入激勵相容:為了實現定向調控, 結構性貨幣政策 將激勵相容引入到了銀行貸款業務,刺激銀行放貸。
❹ 結構性貨幣政策是什麼
構性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有效協調發展,所採取的不同於統一貨幣政策的有差異化的貨幣政策。由於我國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的發展不均衡情況的存在,需要央行在實施貨幣政策時不能一視同仁,應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的發展需求來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一般會根據本國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結合貨幣政策的目標來實施具體的政策措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貸款優惠、利率優惠、消費者信用管制、證券保證金比率等等。值得提出的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對國家經濟運行狀況的影響是局部性的,而非全局性質的,所以結構性貨幣政策又稱為差異性貨幣政策
❺ 2019.2020.2021.2022實行什麼樣的貨幣政策
2019年實施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深化金融改革開放,2019年央行系統要求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二是進一步落實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各項政策措施;三是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四是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五是全面做好外匯管理與服務;六是深入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七是加快推動金融市場創新發展和金融機構改革;八是全面提高金融服務和金融管理水平;九是繼續加強內部管理。
2020年,貨幣政策具體為: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二是創設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三是持續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四是堅持讓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2021年貨幣政策具體為: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二是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三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四是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五是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六是深度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嚴密防控外部金融風險,穩步擴大金融雙向開放;七是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八是深化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改革;九是持續改進外匯管理和服務;十是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
2022年執行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到三個「穩」:總量穩定增長,結構穩步優化,成本穩中有降,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參考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❻ 非常規貨幣政策與傳統貨幣政策的實施背景有什麼不同
非常規貨幣政策與傳統貨幣政策的實施背景的不同:
1、兩者均以糾正市場失靈為根本出發點。
2、都具有明顯的定向性和結構性特徵。但二者也存在差異。
3、政策目標不同,非常規貨幣政策是為了維持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結構性貨幣政策則是為了優化經濟結構。
4、政策背景不同,發達國家提出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時,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由於零利率下限約束而缺乏操作空間。我國推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時傳統貨幣政策工具仍有較大空間。
5、操作手段不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壓低中長期利率,主要通過資產購買等手段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結構性貨幣政策的操作手段主要是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
6、對中央銀行的影響不同,非常規貨幣政策導致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急劇膨脹。結構性貨幣政策不涉及大規模資產購買,不會將中央銀行暴露在嚴重的違約和市場風險中。
❼ 提供結構性支持什麼意思
提供結構性支持什麼意思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以來,我國創設了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如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政策、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等。2021年,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並於近期增加了1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額度。這些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與其他總量工具相配合,有效保持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統計顯示,2020年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累計投放基礎貨幣2.3萬億元,有力支持了信貸總體平穩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具有精準、直達、定向的特徵,能夠有效引導信貸資金直達中小微、科技創新型企業,定向支持能源、普惠養老等重點領域,有助於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值得一提的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均設計了激勵相容機制,也就是將人民銀行的激勵資金與金融機構的定向信貸支持直接、定量地掛鉤,有效推動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快速落地。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小微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行業、脆弱群體需要更多紓困資金,更需要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定向直達的特性,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
在融資需求不足的當前,在保持貨幣總量基本匹配經濟需求的前提下,更應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效能。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長明顯放緩,同比少增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疊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有效融資需求下降。在這一背景下,尤其需要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繼續穩定信貸總量、降低融資成本,積極主動謀劃增量的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進一步支持。支持物流倉儲等企業融資的1000億元再貸款也要加快落地,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下一步,應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同時,不斷總結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體系,把握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總量,兼顧服務普惠金融的長期目標和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實施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措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也應進一步強化協同配合,共同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市場增長動能,更好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❽ 結構性貨幣政策等於貨幣政策嗎
結構性貨幣政策等於貨幣政策。結構性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有效協調發展,所採取的不同於統一貨幣政策的有差異化的貨幣政策,也是屬於貨幣政策的,所以結構性貨幣政策等於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