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供給怎麼影響貨幣需求

貨幣供給怎麼影響貨幣需求

發布時間: 2023-01-21 22:30:23

㈠ 根據凱恩斯貨幣理論,貨幣供給增加將導致:利率降低、投資和總需求增加

這個必然啊。。。你是學經濟專業的?沒有別的意思啊~~~我簡單解釋,不完全准確,但可供理解。你就這么理解吧:貨幣增加,可貸資金充裕了,不用那麼高的利息也能得到貸款了。就像商品供給增加,商品價格下降。貸款多了,就能多投資了,房地產商不都這么干嗎,岱來的錢做生意。總需求必然增加,貨幣多了,流動性多了,投資多了,產出多了,人們手裡錢多了,需求多了。政府刺激經濟,不都是貨幣寬松嘛。你看看is-lm模型吧,看懂了就好理解了。

㈡ 經濟學中貨幣量大小是如何影響需求的

這個可以從IS-LM模型來看,IS曲線向下傾斜(斜率為負),LM曲線是向上傾斜(斜率為正)。
當貨幣供給量增大時,LM曲線向右下方平移,會使總收入變大,利率下降。
過程是這樣的:
貨幣供給量上升——>利率下降——>投資增加——>使總需求上升,刺激消費,收入上升
當紙幣發行量過大,會使物價急速上漲,引發需求拉上型的通貨膨脹,嚴重通貨膨脹之後即蕭條。

你最好去網路IS-LM模型,看一下圖

㈢ 論述名義貨幣供給增加對總需求的影響

名義貨幣供給增加會造成總需求的增加,而且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名抄義貨幣供給量增加所引起的總需求曲線的移動與名義貨幣供給量的增加是同比例的。
由於實際貨幣供給量度襲取決知於名義貨幣供給量和價格水平,所以,如果價格水平的上升與名義貨幣供給量和價格的增加是同比例的,那麼,名義貨幣供給道量的變動就不會引起實際貨幣供給量的變動。
什麼是名義貨幣供給:
名義貨幣供給是以貨幣單位來表示的貨幣供給,表現為通貨凈額和存款凈額之和。盡管流通中的貨幣都是通過銀行貸款投放出去或通過償付政府債券等形式支付出去的,但決定一國貨幣供給的是中央銀行。因此,西方經濟學中將貨幣供給看作是由中央銀行外生決定的。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的程序是: 中央銀行將准備金注入商業銀行,這一過程主要是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調整法定準備率、調整再貼現率來實現的,然後通過商業銀行的存款和放款活動,多級放大整個社會的名義貨幣供給。貨幣主義者認為通貨膨脹的根源在於政府發行貨幣過量,因此主張單一貨幣規則,即貨幣供給的增長率要與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一致。
名義貨幣和實際的區別:
實際執行貨幣的商品遠遠不止是法定貨幣,比如:黃金,白銀,收藏品等等;黃金和白銀在古代還是流傳最廣泛的貨幣;名義貨幣其實就是法定貨幣。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來說,貨幣可以看作是交易的費用和制度費用,是由交易而生的額外(勞務)的費用;經濟體中存在的差異很大的主體和多種交易,那麼肯定會產生與它相對的貨幣,也就是說,貨幣存在一種結構。隨著社會物價的不斷增長,但是老百姓的工資並沒有隨之增長,造成的就是購買力的縮水,實際貨幣其實就是名義貨幣剔除通脹因素之後的貨幣。

㈣ 按照凱恩斯學派的現代貨幣理論,貨幣供給是怎樣對經濟產生影響的

貨幣供給增加,意味著利率下降,使投資和消費增加,從而使國民收入增加

貨幣供給減少,意味著利率上升,使投資和消費減少,從而使國民收入減少

推薦你看一下IS-LM模型貨幣供給主要就是LM模型

以下也是MBA智庫網路摘的

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為m=L,所以貨幣需求水平和貨幣供給水平的變動都會引起LM曲線的移動(如下圖所示)。

貨幣需求變動引起的LM曲線移動:

貨幣需求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上升,而利率上升又使投資和消費減少,從而使國民收入減少,故LM曲線向左移動。

貨幣需求減少,均衡利率水平下降,投資和消費增加,從而使國民收入增加,故LM曲線向右移動。

貨幣供給變動引起的LM曲線移動:

m增加,r就下降,使投資和消費增加,從而使y增加,故LM曲線右移;

m減少,r就上升,使投資和消費減少,從而使y減少,故LM曲線左移;

m變動對LM曲線的影響值得特別注意,因為m是可以控制的。

若IS曲線不變,LM曲線右移,使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LM曲線左移,使均衡收入減少,利率上升。

㈤ 請簡述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什麼

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如下:

1、收入

在市場經濟中,各微觀經濟主體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貨幣形式獲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貨幣支付。一般來說,收入提高,說明社會財富增多,支出也會相應擴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貨幣量來滿足商品交易。

2、價格

從本質上看,貨幣需求是在一定價格水平上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所需要的貨幣量。在商品和勞務量既定的條件下,價格越高,用於商品和勞務交易的貨幣需求也必然增多。

3、利率

由於利率的高低決定了人們持幣機會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幣成本越大,人們就不願持有貨幣而願意購買生息資產以獲得高額利息收益,因而人們的貨幣需求會減少;利率越低,持幣成本越小,人們則願意手持貨幣而減少了購買生息資產的慾望,貨幣需求就會增加。

4、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時期內貨幣的轉手次數。動態地考察,一定時期的貨幣總需求就是貨幣的總流量,而貨幣總流量是貨幣平均存量與速度的乘積。在用來交易的商品與勞務總量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速度的加快會減少現實的貨幣需求量。反之,貨幣速度的減慢則必然增加現實的貨幣需求量。

5、金融資產選擇

各種金融資產與貨幣需求之間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動性、以及公眾的資產多樣化選擇,對貨幣需求量的增減都有作用。

6、其他因素

如體制變化,對利潤與價格的預期變化、財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貨幣需求的變化、信用發展狀況、金融服務技術與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習慣等都影響我國的貨幣需求。

(5)貨幣供給怎麼影響貨幣需求擴展閱讀:

貨幣需求可以分為交易性貨幣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投機性貨幣需求和安全需求。

1、交易性貨幣

交易性貨幣需求是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居民和企業為了順利進行交易活動就必須持一定的貨幣量,交易性貨幣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2、預防性貨幣

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對貨幣的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與利息率有密切的關系,當利率低,人們持有的成本低,人們就會持有較多的貨幣以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

當市場利率足夠高,人們可能試圖承擔預防性貨幣減少的風險,將這種貨幣的一部分變為生息資本,以期獲得較高的利息。

3、投機性貨幣

投機性貨幣需求是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分為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名義貨幣需求和剔除價格影響下的實際貨幣需求等兩種形式。

凱恩斯在凱恩斯總模型中指貨幣是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貨幣的「投機需求」(ls)並非是為了投機的資產,而是為了降低損失風險而以貨幣形式保值的資產。貨幣的「投機需求」有機會成本。

4、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進行不可預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動性。這是必須的,因為經濟主體對未來的狀況是不確定,不能准確預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實際范圍就越大,即可預見的交易數額越大。

另一方面,必須的更新購買和維修的不確定性也需要貨幣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獨立的,一般被簡化歸入了「交易需求」。

㈥ 貨幣供給量的影響因素

貨幣供給量的影響因素:
一、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與貨幣供應量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發行權、基礎貨幣管理權、信貸總量控制權、利率調節權得到強化,但還有少量失控情況。
二、財政收支與貨幣供應量
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銀行,代理財政金庫是它的重要職能,財政收支對貨幣供應量的最終影響,就取決於財政收支狀況及其平衡方法,具體如下:
(一)財政收支平衡與貨幣供應量
從總量擴張和總量收縮來看,財政收支平衡對貨幣供應量沒有影響。
(二)財政結余與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總量減少。
(三)財政赤字與貨幣供應量
主要取決於財政赤字的彌補辦法。彌補財政赤字的辦法,無非有動用歷年節余、發行政府債券、向中央銀行透支和借款等。這些方法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是不同的。
【拓展資料】
貨幣供應量,是指一國在某一時點上為社會經濟運轉服務的貨幣存量,由中央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供應的存款貨幣和現金貨幣兩部分構成。
世界各國中央銀行 貨幣估計口徑不完全一致,但劃分的基本依據是一致的,即流動性大小。所謂流動性,是指一種資產隨時可以變為現金或商品,而對持款人又不帶來任何損失,貨幣的流動性程度不同,在流通中的周轉次數就不同,形成的貨幣購買力及其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也不一樣。
一般說來,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和貨幣性,隨時都可以直接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進入流通過程,從而影響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由於可以隨時支取、隨時簽發支票而進入流通,因此其流動性也很強,也是影響市場供求變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資產,如定期存款、儲蓄存款等,雖然也是購買力的組成部分,但必須轉換為現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進入市場購買商品,因此其流動性相對較差,它們對市場的影響不如現金和活期存款來得迅速。

㈦ 分析貨幣供給需求受什麼的影響(外匯)

影響我國貨幣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1)收入:收入與貨幣需求總量呈同方向變動。
在經濟貨幣化的過程中,貨幣需求有增加的趨勢。
2)價格:價格和貨幣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貨幣需求之間是同方向變動的關系。
3)利率:利率變動與貨幣需求量之間的關系是反方向的。
4)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總需求是反向變動的關系,並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二者之間的變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資產的收益率:更多的影響貨幣需求的結構
6)企業與個人對利率與價格的預期
對利潤的預期同貨幣呈同方向變化,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同貨幣 需求呈反方向變化。
7)財政收支狀況
收大於支有結余,對貨幣需求減少
支大於收有赤字,對貨幣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發展狀況,金融機構技術手段的先進和服務質量的優劣,國家的政治形勢對貨幣需求的影響等。

㈧ 為什麼貨幣供給增加貨幣投機需求增加

由於經濟形勢下行,我國會使用貨幣政策來調節,主要的貨幣政策就是貨幣供給量。影響利率的因素除了貨幣供給之外,還有物價和通貨膨脹預期。
按照弗里德曼的說法是,貨幣供給理論上是會導致利率下降,但是貨幣供給也導致了其他因素的變動,如財富的重新分配,這些因素也會導致利率的變動。
有三種情況:
1,貨幣供給增加,但物價水平和人們的通貨膨脹預期不變,這會導致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下降。
2,貨幣供給增加,短期利率下降,但隨著物價水平緩慢上升,消費性支出增加,債券需求減小,長期利率上升。
3,貨幣供給增加,人們產生通貨膨脹預期,債券需求減少,利率上升
人們的收入增加,必然伴隨著貨幣供給的增加,財富在貨幣和債券的分配出現偏離,增加人們購買債券的需求,降低利率水平。 強制結售匯的實施在改革開放初期為我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為我國經濟增長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外匯市場上,強制結售匯制度使得企業必須將手中外匯按要求的比例到銀行進行結匯,導致外匯市場形成無條件的外匯供給和有條件的外匯需求,誇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卻隱瞞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造成了市場上供大於求的虛假局面。
從貨幣政策操作角度,在強制結售匯制度下,央行需要不斷買入商業銀行賣出的外匯,這帶來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同時意味著基礎貨幣的釋放。為防止基礎貨幣不斷釋放給國內經濟帶來流動性過剩問題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央行又需要不斷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收資金,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因而受到很大的牽制。

㈨ 貨幣供應量對總需求的影響

第三節 貨幣需求

一、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

貨幣需求是指人們願意以貨幣形式保存財富的數量。影響人們持有一定量貨幣的因素主要有:

1、人們的實際收入

人們需要貨幣,首先是為了開支。而人們支出水平高低取決於他們的收入水平。實際收入越高的家庭,支出水平也越高,因而需要的貨幣數量也越多。可見,貨幣需求是和實際收入水平同方向變化的。若用Md表示需要的貨幣量,持幣量在實際收入Y中的比率為k,則Md=kY。

2、商品價格水平或價格指數

人們持有貨幣是為了購買商品。因此,人們需要的貨幣實際是需要貨幣具有的購買力,或貨幣能買到的商品數量。如果某人原來持有l000元貨幣,現在若所有商品價格上升了一倍,則現在他必須持有2000元才能買到原先數量的商品,如果仍只有l000元,則他只能買到原來商品數量的一半。可見,當價格水平提高時,為了保持原先持有貨幣的購買能力,他需要持有的名義貨幣量必須相應增加。一定數量名義貨幣需求除以價格水平稱之為實際貨幣需求量。若用md表示實際貨幣需求量,用Md表示名義貨幣需求量,用P表示價格水平或者說價格指數,則md=Md/P。

3、利息率

每個家庭在一定時期所擁有的財富數量總是是有限的。人們必須決定他所擁的那筆財富的形式。他們也許想以擁有一定數量貨幣來擁有這筆財富,但如果以貨幣形式擁有財富的比例越大,則以其他形式(如證券、實物資產等)擁有財富的比例就越小。以這些其他形式擁有財富會給他帶來收益,例如,以房地產形式擁有財富會帶來租金,以債券形式擁有財富會帶來利息,而以貨幣形式擁有財富則會喪失這種收益。這就是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若某人有價值1萬元財富,如購買債券或股票,則可得到利息或股息收入或紅利收入。為方便起見,假定把所有非貨幣資產統稱為債券,則債券年利率為10%時,手持10000元貨幣一年的損失或者說機會成本就是l000元,年利率為5%時,持幣一年成本即為500元。顯然,利率越高,人們越不願意把很多貨幣放在手中,或者說對貨幣需求量就越小。這就是說,貨幣鋪求和利率是反方向變化的。若用r表示利率,實際需要的貨幣與利率的關系可表示為md=-hr。

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可用下述三個動機加以說明:

第一、交易動機(the transaction motive),即人們需要貨幣是為了進行交易或者說支付。就個人或家庭而言,一般是定期取得收入,經常需要支出,為購買日常需要的生活資料,他們經常要在手邊保持一定數量的貨幣。就廠商而言,他們在取得貨款以後,為應付日常成本開支,如購買原材料或發放工資獎金等,也需要持有一定量貨幣。

第二,預防動機(the precautionary motive),即人們需要貨幣是為了應付不測之需。無論個人還是廠商,盡管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總有一個大致估計,但這種預測不一定完全合乎實際,遇到不測之需是常事。為此,人們總需要持有一部分貨幣以防萬一。

第三,投機動機(the speculative motive),指由於未來利率的不確定,人們為避免資產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需及時調整資產結構,因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人們暫時不用的財富,可用貨幣形式保存,也可買進債券以取得利息,債券價格和利率相聯系。假定一張每年取得10元利息的債券,價格為100元時,利率就是10%;價格為200元時,利率就是5%。當現行利率過高,即債券價格過低時,人們估計利率會下降,即債券價格會上升,於是,他們就會放棄貨幣,買進債券,以待日後債券價格上升後再賣出以獲利。這樣,對貨幣需求就會下降;反之,利率過低即債券價格過高時,人們會認為買債券有很大風險(因為其價格估計會跌),於是對貨幣需求就會增加。這種為避免資產損失或增加資產收益而及時調整貨幣和債券數量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和利率成反方向變動。這種投機性貨幣需求還存在兩種極端形式:一種是利率高到一定程度時,投機性貨幣需求為O;另一種是當利率降低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點時,投機性需求會變得無限大,即人們手邊不管有多少貨幣,都不肯去買債券。這種情況,被凱思斯稱為流動性陷阱。貨幣投機需求與利率反方向變動,與上面所說貨幣需求因持幣成本提高而下降是一致的。

二、貨幣需求函數

貨幣需求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稱為貨幣需求函數。貨幣需求函數可用公式表示為:

如下圖所示,貨幣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表示實際貨幣需求量(Md/P)隨利率下降而增加,L2位於L1之右,表示L2是和收入Y2相對應的貨幣需求函數,L1是和收入Y1相對應的貨幣需求函數,Y2>Y1,因在同樣利率水平r1時,貨幣需求Md2/P>Md1/P。當利率降低到r2時,貨幣需求成為無限的,因而貨幣需求曲線成水平狀。

三、貨幣市場均衡

當貨幣需求等於貨幣供給時,貨幣市場就達到了均衡。在其他商品市場上,價格調節著市場的供需;在貨幣市場上,利率起到與價格相同的作用。由於貨幣供給量的大小是由中央銀行控制的,所以在分析貨幣市場時,通常把貨幣供給看成一個既定的外生變數,以Ms代表貨幣供給。這樣,貨幣市場的均衡即通過利率調節貨幣需求以達到某個給定的貨幣供給。

Ms=Md=(ky-hr)P

實際的貨幣供求相等時,貨幣市場就達到了均衡。在一定的價格和國民收入水平下,貨幣需求曲線L是一條向右下傾斜的曲線,它隨著利率的增加而減少;外生的貨幣供給不受利率變化的影響,是一條垂直於橫軸的直線。在利率r0的水平下,Ms/P=L(r1,y),市場達到了均衡。

例如在r1的利率水平下,個人和企業所願意持有的貨幣量超過了貨幣供給量,人們對貨幣有了一種過度需求。每個人都想把手中的債券拋出換成貨幣。然而,當經濟中貨幣與債券總供給量一定的時候,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夠按r1利率水平下的債券價格售出自己的債券,有人不得不以低價出售。這樣,在債券市場上,債券的價格開始下降,即利率水平開始上升。利率水平的上升增加了人們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於是人們開始減少希望持有的貨幣量。貨幣需求沿著流動性偏好曲線即貨幣需求曲線工向左上移動而減少,直到利率上升到經濟中沒有人再願意出售債券換回貨幣。於是,貨幣需求就等於貨幣供給。

在r2的水平,人們所持有的貨幣量超過了他們願意持有的水平,於是人們開始把多餘的貨幣用來購買債券。對一定量的債券總供給,每個人都想買債券時,總有人要出高價才能買得到。債券的價格就會被抬高,即利率水平開始下降。人們開始願意增加一些手中持有的貨幣。利率下降直到經濟中不再有人願意購買債券時,經濟的貨幣需求就重新等於貨幣供給。

當市場的實際貨幣供給量或者貨幣的實際需求由於利率以外的因素發生變化時,貨幣市場的均衡利率就會受其影響而改變。在一定的貨幣需求狀況下,當中央銀行決定增加貨幣供給量,或是在一定的貨幣供給水平下,價格水平下降時,實際貨幣供給曲線都會向右移動。均衡利率水平從r0下降到r1。反之當實際貨幣供給減少時,利率水平就上升。如果經濟的實際國民收入水平上升,這就增加了人們在每一個利率水平下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曲線就會向右移,均衡利率從即上升到r2。反之,當實際國民收入水平下降時,均衡利率就會因此而下降。

參考http://courseware.ecnudec.com/zsb/zgs/zgs03/zgs03f/zgs03f03/zgs03f030.htm

㈩ 貨幣需求有哪些,各受什麼因素影響

1、貨幣需求是一個商業經濟的范疇,發端於商品交換,隨商品經濟及信用化的發展而發展。在產品經濟以及半貨幣化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貨幣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的程度,貨幣與經濟的聯系即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會公眾對持有貨幣的要求程度)較低;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需求強度較高。
2、現代經濟理論認為,居民、企業等持有貨幣是出於不同的動機,它包括交易性動機、預防性動機和投機性動機等。與此相對應,貨幣需求也可以分為交易性貨幣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投機性貨幣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①交易性貨幣:
交易性貨幣需求是居民和企業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居民和企業為了順利進行交易活動就必須持一定的貨幣量,交易性貨幣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②預防性貨幣:
預防性貨幣需求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對貨幣的需求。預防性貨幣需求與利息率有密切的關系,當利率低,人們持有的成本低,人們就會持有較多的貨幣以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當市場利率足夠高,人們可能試圖承擔預防性貨幣減少的風險,將這種貨幣的一部分變為生息資本,以期獲得較高的利息。
③投機性貨幣:
投機性貨幣需求是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了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利息,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分為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的名義貨幣需求和剔除價格影響下的實際貨幣需求等兩種形式。凱恩斯在凱恩斯總模型中指貨幣是為了交易目的(lt)和保值目的(ls)。貨幣的「投機需求」(ls)並非是為了投機的資產,而是為了降低損失風險而以貨幣形式保值的資產。貨幣的「投機需求」有機會成本。
④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指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了進行不可預知的交易而需要的流動性。這是必須的,因為經濟主體對未來的狀況是不確定,不能准確預知。收入越高,安全需求的實際范圍就越大,即可預見的交易數額越大。另一方面,必須的更新購買和維修的不確定性也需要貨幣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在模型中一般不是獨立的,一般被簡化歸入了「交易需求」。
應答時間:2021-03-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熱點內容
股票退市後沒賣現有上市的 發布:2025-07-10 19:38:22 瀏覽:823
tcl科技的股票分析 發布:2025-07-10 19:32:27 瀏覽:451
京東金融白戶可以借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18:39:29 瀏覽:445
基金中海能源策略多少錢 發布:2025-07-10 18:30:58 瀏覽:4
股票歷史信息下載 發布:2025-07-10 18:29:28 瀏覽:95
余額寶裡面哪個基金實力最高 發布:2025-07-10 18:27:58 瀏覽:594
對於退市股票如何能快速賣出 發布:2025-07-10 18:02:52 瀏覽:269
為什麼會有低於當天價格的股票交易 發布:2025-07-10 18:02:48 瀏覽:52
沒有錢學金融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5-07-10 17:57:15 瀏覽:927
如何建設股權眾籌網站 發布:2025-07-10 17:56:36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