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改革怎麼樣
㈠ 股改對我國股市的影響
財經透視
新華社10月18日全文播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簡稱《建議》)。與五中全會結束時發表的公報相比,昨天發表的《建議》全文更詳細地闡述了一些市場關心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在第四部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任務、方向、方式和路徑等都給出了具體的回答,這將對市場今後的運行產生相當的影響。
我們認為,《建議》中提出的一些產業結構升級的重點領域將是今後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市場今後關注的熱點也仍可能在這些領域。不過,市場對這些領域投資機會大挖掘將進一步深化。
結合二級市場,始於998點的反彈行情由股改對價預期引發.2005年對市場影響最大的事件非股改莫屬。與此前所有的變革不同,這項改革是對我國股市基本制度的一次變革,中長期來講,消除兩類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將有助於消除A股市場長期以來由於股權割裂而帶來的風險溢價。
我們認為股改帶給證券市場的絕不僅僅是對價行情:股改帶來的首先是一個利益統一的股權市場,其次是一個有效的公司控制權市場,使有效的收購與兼並行為變為可能。共同的利益基礎將刺激大股東改善上市公司內部治理機制,外部的公司控制權市場也將對大股東形成有力的監督。從這個角度看,就是說,股權分置改革將是A股市場進行全面制度性建設的基礎。
這樣的規劃事實上已經奠定了未來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宏觀經濟和中國股市的基本運行格局,鼓勵消費和節約能耗的主題可能成為未來市場的投資主題。
㈡ 我國股市的注冊制改革,會帶來哪些變化
很多對於財經金融特別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他們也會發現我國的股市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國的股市的注冊制也是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在以往大家都知道我國的股市採用的是核准制,像這樣的核准制,它的各個方面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所以很多企業他們如果想上市的話,也要去進行各種各樣的資格審查或者是相關的數據才能夠讓他們成功的上市。
但是像這樣的新鮮血液不僅有一些是優質的企業,也有可能會有一些並不是特別好的企業,但是整個市場總體來說的話都是喜憂參半的。所以大家在日常進行投資的過程中也要去注意一下,在進行投票的時候,買股票的時候一定要進行相應的了解或者是相關的背景審查,不然的話有可能會讓這些選錯方。
㈢ 股改對中國股市07-08年熊市的影響
A股大牛市。股改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就是迎來a股歷史上的第二次大牛市,股改是指即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是通過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協商機制,消除 A股市場股份轉讓制度性差異的過程。
㈣ 中國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的看法
了全面推行股票注冊制,相關部門已經准備了幾年,由之前的科創板注冊制到創業板注冊制,一步一步積累經驗再到現在的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全面注冊制工作一直是穩步推進的過程。
實行全面股票發行注冊制是非常好的事情,更有利於我們資本市場發展,也更能夠讓世界了解中國市場。
股票發行制度主要有三種,即審批制、核准制和注冊制,每一種發行監管制度都對應一定的市場發展狀況。
審批制是一國在股票市場的發展初期,為了維護上市公司的穩定和平衡復雜的社會經濟關系,採用行政和計劃的辦法分配股票發行的指標和額度,由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指標推薦企業發行股票的一種發行制度。
核准制則是介於注冊制和審批制之間的中間形式。它一方面取消了政府的指標和額度管理,並引進證券中介機構的責任,判斷企業是否達到股票發行的條件;另一方面證券監管機構同時對股票發行的合規性和適銷性條件進行實質性審查,並有權否決股票發行的申請。
一、管理層角色發生變化。
全面實行股票注冊制會讓管理層的角色發生變化,全面注冊制中的管理層就是純粹的法律執行者和管理者,他們不用審核股票發行,擺脫了其中的利益關系,他們現在只需要監管違規,欺詐行為,由管理層變成直接的市場監管,這樣可以減少市場違規行為,同時能夠第一時間發現違規,欺詐等行為,從而對他們進行懲罰和處理。
二、讓中國資本市場給世界接軌。
世界是一體的,先進的金融知識和體系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世界上比較成熟的國家,股票基本上都是實行注冊制,我們完全可以借鑒他們的模式,開發出適合我們自己的注冊制方案,這樣可以發揮資本市場最大作用,為困難企業提供好的資金援助,也能夠讓世界更清楚,更明白了解中國資本市場。
三、為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帶來真正的資金援助。
現在融資比較難,成本比較高,很多有前途的企業沒有辦法融到足夠的資金,讓他們倒在黎明前,但是,現在全面注冊制可以解決他們資金問題,同時給它們更好的發展機遇,這樣可以真正帶動一批企業的成長,讓他們做大做強。
全面實行注冊制是中國股市制度改變的里程碑,每一次改革都會帶來歷史性的機遇,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享受資本市場帶給我們的驚喜。
【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㈤ 中國股市現狀
在經過前期市場大幅波動之後,「投資者信心已經進入企穩修復階段,投資者的成熟度也在逐步提升。」
同時報告也展望,下半年國內宏觀經濟運行中所帶來的積極變化、外圍市場環境逐步改善以及政策利好刺激,都有助於提升投資者對於股票估值水平的認可度,增強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而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7月中國結算統計月報》顯示,機構投資者正在加緊布局A股市場。7月末,持倉市值在1億元以上的機構投資者共9226個,較6月新增106個;持股市值超過1000萬元的機構投資者達21566位,比6月新增433位,佔比接近機構投資者總數的三成。
㈥ 2020年中國股票會怎樣發展
首先是經濟基本面。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的企穩將為A股上漲提供基礎。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到6%左右,但經濟最差的時期已經過去,外貿形勢也有所改善,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6%,服務業、消費業將有較快發展,製造業出現回暖,從而提振投資者信心。預計2020年上證指數將站穩在3000點之上,全年上漲20%左右。
隨著中國政府實施的經濟政策發揮效力,領先經濟指標與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有所改善,這使得瑞信確信經濟和股市基本面正在改善,預計中國股票將跑贏全球新興市場綜合指數。
其次是政策改革面。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對2020年股市持樂觀態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涉及股市的各項改革政策接續出台,除了修訂證券法,明確全面推行注冊制,加強投資者保護之外,近期在推動長期資金入市方面也釋放出積極信號。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董登新表示,此舉意味著銀保監會支持通過把家庭儲蓄、家庭財富轉化為長期投資產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未來中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要借用資本市場的通道,多研發長期的理財產品,包括養老儲蓄和養老投資產品來幫助家庭財富的保值增值,提供多元化的產品選擇,這將為中國資本市場提供龐大的長期資金來源。
董登新進一步指出,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並非鼓勵個人投資者直接入市,重點是要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投研能力。金融機構應該有足夠的能力開發出讓散戶或家庭滿意的中長期投資產品,這既能引導家庭長期投資,又能進一步提高A股的專業化水平和成熟度。
對此,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實際上就是把儲蓄通過專業化機構投資者的能力,轉化為資本市場的長期資金來源。
再次是資金面。國泰君安分析師李少君表示,結合北上資金(即進入A股的境外資金)、銀行理財子公司、新成立基金等維度研判,2020年A股的增量資金有望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6)中國股市改革怎麼樣擴展閱讀
以北上資金為例,據媒體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年北上資金凈流入逾35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宋_預計,2020年北上資金將繼續保持較快速度的凈流入。他分析說,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力度不減,對外資吸引力較大;此外相比海外股市,目前A股市場外資持股比例較低,許多股票存在估值優勢,因此會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多數券商對今年A股的行情保持樂觀,但也有部分券商持相對謹慎態度。廣發證券發布研報稱,2020年,盈利驅動將取代估值成為A股行情主導,由於2020年A股盈利只是正的「弱改善」而非「強牽引」,因此A股期望收益率不及2019年,整體上將延續「金融供給側慢牛」格局。
㈦ 中國股市怎麼樣啊
比較好……因為所有的資本市場都是很殘酷的,比起那種沒有T+1的市場已經很晚溫和了,T+0的玩法。一天就躺下了,再也回不了本。。。。
㈧ 股改對我國股市的影響
有關專家積極評價股權分置改革 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空間很大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韓復齡教授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解決股權分置後,上市公司的股價和估值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韓復齡指出,如果從靜態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解決股權分置後的全流通價格,將落在解決股權分置前的股票價格和公司非流通股價格(一般以凈資產作為基準)之間。
但是,如果從公司長期發展角度看,以全流通後的價格計算的市盈率可能會明顯低於市場平均市盈率,如果市盈率回歸到平均水平,將推動股價的上升。而在補償到位,股東關系走向和諧穩定,公司運行機制和發展模式出現重大突破,上市公司逐步成為全體股東價值創造工具的情況下,公司股價會反映出這些重大變化,因此全流通後的價格甚至會超過靜態的全流通價格,同時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可能會明顯超過解決股權分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
韓復齡說,在估值方法的選擇上,除市盈率方法外,現金流折現、股利貼現等估值方法也具備了合理的應用條件。在股權分置的情況下,非流通股與流通股的劃分,使得同一公司不同種類的股票具有截然不同的交易價格,以股價乘以總股本,得出的並不是公司的總體價值。另一方面,估值模型的暢通運行要求市場有效和財務數據真實完整。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完成後,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與關聯交易將明顯減少,各類估值模型的運用將更加有效。
韓復齡還以紫江企業為例,進行了具體分析。按照2005年4月29日前30個交易日紫江企業均價2.8元作為流通股的市場價格,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後,公司流通股本增至77561萬股,流通股的理論價格調整為2.15 元。與以往公司送股、轉增不同,此次方案實施後總股本不變,對業績沒有攤薄的不利影響。這樣,按照流通股的靜態理論價格計算,2005 年、2006 年其動態市盈率分別在14 倍和13 倍左右,低於國內外同行業平均水平。因此,韓復齡認為,紫江企業在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公司股票的合理市盈率應在18~20 倍,合理價格區間應為2.7~3.4 元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517/n225594714.shtml
㈨ 中國股市是金融制度的改革嗎
當然是啊,證券、保險、銀行是金融的三駕馬車。金融制度不斷革新,不斷進取,未來必然形成一個強大的中國金融市場,跟經濟量匹配的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