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中國什麼年代興起貨幣

中國什麼年代興起貨幣

發布時間: 2023-01-23 22:22:06

『壹』 錢幣是從什麼時期興起的它的演變歷程是怎樣的

錢幣在中國古代就已經開始興起了,特別是在原始社會末期,因為那個時候的商品交易基本上已經非常頻繁了,錢幣的出現可以進一步促進商品交易的繁榮。

與此同時,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錢幣的演化是各不相同,最初的錢幣一般是貴金屬和貝殼,我們通常所指的錢幣也是以黃金和白銀為主的貨幣。在此之後,很多國家的錢幣慢慢演化為了紙幣,紙幣的出現也讓全球范圍內的經濟進一步騰飛。

到了清朝末期的時候,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過程中,銅錢便漸漸成為了一種重要而廣泛應用的貨幣,清朝末期甚至出現過相應的銀幣,但銀幣的數量非常少。

『貳』 中國貨幣的發展歷史

中國最初的貨幣是原始社會末期使用的海貝。公元前200多年出現了金屬貨幣和鑄幣。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建立後,統一了幣制,以黃金和方孔圓形的銅錢流通全國。最早的紙幣是北宋(960年-1127年)時期的「交子」。

宋代銅錢和鐵錢並用,四川地區則專用鐵錢。當時,四川是鹽、茶、絲綢的重要產地,貨幣流通很大,但鐵錢非常笨重,大錢一千枚重二十五斤,買一匹羅需中錢二萬枚,重二百六十斤,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鐵錢不便流通的弊病越來越突出。

因而宋真宗時(997—1022)成都有十六家富商共同印製發行了代替鐵錢的紙幣—「交子」。「交子」上面印有房屋、樹木、人物等圖案,還有簽押作為暗記。交子可以兌換現錢,也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交子向交子鋪兌換現錢時,須交一定數量的傭金。新舊交子三年兌換一次。

後來,由於交子鋪的富商挪用吞沒現錢,交子的兌換不能保證,常引起爭訟,官府遂禁止商人發行。1023年(仁宗天聖元年),改由政府發行交子。

民國時期紙幣: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昏庸腐朽、喪權辱國的清朝反動統治,結束了中國延續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創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光輝一頁。辛亥革命前已在國外發行「鑄餉券」,為了軍事開支的需要,又發行了「軍事用票」等紙幣。

辛亥革命勝利後,於民國初年,原「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把交通銀行定為國家銀行,先後發行兌換券,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於1916年停止了兌現承諾,1924年,在廣州設立「中央銀行」代理國庫,履行國家銀行職能,發行貨幣。

此外。經國家核準的普通商業銀行也發行了鈔票,各省省地方金融機構也先後發行了地方鈔票。民國時期,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縣,亦都相繼發行了各類眾多的鈔票,鑄行了多種金幣、銀元、銅元、鎳幣等貨幣。

(2)中國什麼年代興起貨幣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首次在歐洲使用的紙幣是1661年由瑞典銀行發行的,不過那時發行紙幣只是權宜之計,並不是作為真正的貨幣。1694年,英格蘭銀行創立,開始發行銀單。銀單最初是手寫的,後來才改為印刷品。

世界上共有兩百多種紙幣,流通於世界193個獨立國家和其他地區。作為各國貨幣主幣的紙幣,精美、多側面地反映了該國歷史文化的橫斷面,溝通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經濟交往。世界上比較重要的紙幣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等。

紙幣上的圖案大致能夠反應一個國家的價值取向,其內容也傳遞了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文明程度。它是一張國家名片,呈現了這個國家在努力倡導一種什麼樣的國家倫理。

『叄』 中國最早的貨幣出現在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較早的國家。根據文獻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證,我國貨幣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從原始貝幣到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以及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流行的方孔錢,中國貨幣文化的發展可謂源遠而流長。到北宋時期,我國出現了紙幣——「交子」。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發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這時的「交子」,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憑據,而非貨幣。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並在各地設交子分鋪。由於交子鋪戶恪受信用,隨到隨取,所印「交子」圖案講究,隱作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偽造,所以「交子」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直接用隨時可變成現錢的「交子」來支付貨款的事例也日漸增多。正是在反復進行的流通過程中,「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品格。後來交子鋪戶在經營中發現,只動用部分存款,並不會危及「交子」信譽。於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這種「交子」已經是鑄幣的符號,真正成了紙幣。但此時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認可,還是民間發行的「私交」。
但並非所有的交子鋪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交子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交子」無法兌現。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發訴訟。於是,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始取得政府認可。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它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
「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加蓋本州州印,只是臨時填寫的金額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貫至十貫,並規定了流通的范圍。宋仁宗時,一律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制,規定分界發行,每界三年(實足二年),以新換舊。首屆交子發行1 256 340貫,備本錢360 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為鈔本),准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圍也基本上限於在四川境內,後來雖在陝西、河東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廢止了。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為「錢引」,改「交子務」為「錢引務」。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後四川也於大觀三年(1109年)改交子為錢引。「錢引」與「交子」的最大區別,是它以「緡」為單位。「錢引」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鑒都很精良。但「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時期,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肆』 中國貨幣發展史

古代貨幣:古代貨幣的起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中國使用貨幣的歷史非常悠久,傳說在四五千年以前甚至更早貨幣就興起了。

古代貨幣的發展:最早的貨幣

我國最早的貨幣是起源於商朝的貝幣。隨著商品交換的擴大,貝幣的流通數量日益龐大。由於天然貝來源有限,不敷應用,於是便出現了仿製貝。最初的仿製貝是石貝、骨貝、陶貝,以後便發展到用銅來製造,這就是銅貝。

統一貨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接著實行了一系列鞏固封建中央集權的措施,統一貨幣就是其中之一。

秦始皇統一貨幣的意義:

1、貨幣的統一是鞏固中央集權政治,促進封建國家統一的重要措施。

2、貨幣的統一有利於各地物資交流和貿易的發展,促進經濟的繁榮。

3、秦始皇對貨幣的規定是中國貨幣史上第一個貨幣立法,半兩錢對以後歷代錢幣的形式有深遠影響。

4、半兩錢以重量為名稱,又是中國量名錢的開端。

錢幣改革: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高祖對錢幣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廢除五銖錢,鑄通寶錢。通寶錢仿五銖錢,每枚重2銖4纍,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成色以銅為主,摻以錫和白鑞,錢面鑄「開元通寶」4字,錢文用隸書。

紙幣的產生和發展

紙幣產生和發展的原因,紙幣產生和發展的原因主要是經濟方面的:

第一,宋代商業發達,要求有大量輕便的貨幣,銅鐵錢都因區域限制而不敷應用,且笨重不便,極大地阻礙了地區間商品交易的發展。

第二,造紙業和印刷業的發達,為紙幣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

第三,宋王朝為防北方遼、夏、金人的威脅和侵略,被迫養重兵以為備,軍費開支龐大,財政非常困難,依靠發行紙幣以稱補開支,也促進紙幣的進一步發展。

貨幣兌換:兌換是金、銀、錢之間的兌換。唐朝的幣制是錢帛本位制,金主要充作保值手段,白銀已開始作為貨幣流通。因此,金、銀、錢就有相互兌換的需要,兌換業務便由此產生。

錢庄的興起:明代,由於金、銀、錢、紙幣兌換的需要,於是便出現了許多專門從事錢幣兌換的人,以此為業,開起錢鋪來,這就是最早的錢庄。

票號的產生:票號是清代重要的信用機構,初始以匯兌為主,又為山西人首創,所以又有票莊、山西票莊、山西票號等稱謂。

拓展資料

我國貨幣發展史上的六次演變

一、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二、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演變

三、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四、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五、由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六、由手工鑄幣向機制紙幣的演變

『伍』 中國貨幣的起源於哪個朝代

歷史文獻上記載的中國貨幣起源於夏代,已被考古資料所證實。

《鹽鐵論錯幣篇》「夏後以玄貝」,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中不僅出土貨貝,且出現了石貝、骨貝,表明夏代的價值形式已由一般價值形式進入了貨幣價值形式。

貨幣正式進入中國的經濟生活。貝所以能作為貨幣,一是因為它本身有使用價值,可作裝飾品和象徵吉利的護符;二是它以個為單位,便於計數;三是它堅固耐用,便於攜帶和轉讓。由於它來之不易,數量不多,因此,中原和某些沿海民族普遍用貝作為貨幣。

在距今5萬年的舊石器時期,是物物交換時期,出現了貨幣萌芽。

到距今約1000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隨著交換的需要,一般等價物,實物貨幣逐漸形成。牲畜、龜貝、皮革、布匹、齒角及農具,在不同階段,不同地區,因各地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情況而各自都起過早期實物貨幣的作用。

(5)中國什麼年代興起貨幣擴展閱讀:

貨幣的發展史:

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春秋時期,黃金已作為貨幣而出現,如子貢「家累千金」,越大夫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都說明黃金已作為衡量財富的尺度、作為一般等價物而出現了。此外,春秋時出現了銅鑄幣。

春秋時期黃金與銅鑄幣雖已出現,但在實際生活中似乎普遍使用的還不夠。李劍農先生統計了《左傳》中記載:「賞賜、饋贈、獻納、犒聘者二十九,或以器飾,或以車馬牲畜,或以璧玉,或以帛錦,或以衣服,以生金者一,無以錢刀者」;

"言擄掠盜竊奪者十四,或禾麥米粟,或木材,或璧玉,或實用之兵器,或馬,或鍾,奪幣者一,不言為錢刀之幣"。因此,對春秋時期貨幣的使用情況不能估計過高。

戰國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普遍使用,但當時處於金屬鑄幣、貴金屬貨幣和實物貨幣並用時期。到戰國時期,除了黃金是各國的通用貨幣外,銅鑄幣是各國民間的通用貨幣。

古代中國的貨幣體系以銅幣為基礎。更早的貨幣形式還未被發現。最初的銅幣形狀多種多樣,有刀幣、布幣、蟻鼻錢等很多形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全國的銅幣以秦國的銅錢為標准。

由於澆注銅幣使用砂模,鑄造好的銅幣帶有毛邊,所以在其中央留有方孔,以便用木棍串聯起來打磨修銼。除了銅幣以外,棉布、絲綢、大米等生活物資也曾經作為貨幣的計算單位(而不是實際的貨幣)用來支付官僚和軍隊的薪餉。

唐朝以後,白銀貨幣逐漸得到廣泛流通。雖然國庫和官方銀庫里的白銀按照統一的成色與重量鑄造成元寶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銀卻不是鑄幣,而是以零碎的塊狀流通,在市場上使用時要經過計算成色、秤量重量這些繁瑣的手續。

中國不使用白銀鑄幣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政治的不穩定性,官方無法為發行的銀幣提供擔保,同時由於戰亂頻繁,民眾經常將白銀窖藏起來,導致市場流通額不足以支持銀本位貨幣系統。

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北宋時期,出現了交子的紙幣。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之一。但是比起現代意義上的紙幣來,它更象一種匯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紙幣,並將其視為解決經濟困難的妙法之一。

他們不顧實際的貨幣流通額和經濟水平,發行了大量沒有保證的紙幣,造成了最早的通貨膨脹。元朝被由漢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其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農本主義者。他認為紙幣是異族的東西,應該加以擯棄。但是明朝自己也發行了名為「大明寶鈔」的紙幣。這種紙幣在民間很少使用。

明朝中後期,白銀開始大量流入中國,成為和銅錢一樣普遍的金屬貨幣。清朝時期,白銀已經成為國家的主要貨幣單位。

中國大陸的現行法定貨幣叫做人民幣,是由國家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的主幣是元,輔幣是角和分。一元為十角,一角為十分。元、角和分有紙幣,元和五角及分也有鑄幣。元的票面有1、2、5、10元、20元、50元、100元,角的票面有1、2、5角,分的面額有1、2、5分。

『陸』 中國出現最早的金屬貨幣是什麼來自哪個朝代

黃帝後期。

中國使用貨幣已有四千年歷史,是世界上使用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

金屬貨幣:銅仿貝與錢鎛(布)(黃帝後期黃河中下游開始充當等價物)。

商周時期,金屬貨幣廣泛使用銅貝與銅塊;錢與布在關洛三晉地區正完成向金屬貨幣的轉化 。

(6)中國什麼年代興起貨幣擴展閱讀

流入中國最早的外國銀元是西班牙銀元

沿海地區流通的是西班牙銀元(Spanish Carolus dollar),又稱柱洋、本洋、佛頭。系1535-1821年間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魯等地)鑄造的銀幣。

16世紀末,本洋開始流入我國,但到鴉片戰爭前,僅作為士大夫階級的一種玩物或收藏品,並沒有成為真正的貨幣。鴉片戰爭後流通於長江中下游各省及河北、廣東、福建等地。

墨西哥於1821年獨立後,1824年開始鑄造墨西哥銀元(Mexican Dollar),因幣面花紋有鷹鳥,俗稱鷹洋,誤稱為英洋,華北各地又稱之為正英。

據1856年倫敦造幣廠對中國流通的銀幣的一次化驗,證明墨西哥銀元含純銀371.57英厘(grain),值英幣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羅拉銀元含純銀370.9英厘,值英幣50.12便士。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前期,墨西哥銀元取代西班牙銀元成為在華主要流通銀幣。

到了1910年,上海一地幾乎以墨幣為主幣。有人估計到清末民初,流入中國市場的鷹洋在4億多枚,當時上海金融市場專門開設鷹洋行市。1905年後,墨西哥採用金本位制,停鑄鷹洋,鷹洋流入中國漸少,1919年後上海金融市場逐停開鷹洋行市。

晚清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還有:英國貿易銀元,因幣面鑄有一個持杖的不列顛女神站像,俗稱人洋或站洋、站人(是英國在印度境內和在香港專為在中國境內流通而鑄造的一種銀元,背面鑄有中國圖案花紋及中文「壹圓」兩字。

該幣由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的英國銀行發行,總共發行約1.5億枚,流行於兩廣、閩浙、滬寧一帶);日本銀幣,因幣面有龍紋,俗稱龍洋或龍番;其他尚有美國的貿易銀元、法國的安南銀元等。

『柒』 最早的貨幣出自於什麼朝代 最早的貨幣出自於哪個朝代

1、最早的貨幣出自於商朝。

2、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與「貝」有關。

3、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幣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4、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中國古代貨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五次極為重大的演變: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由雜亂形狀向統一形狀的演變、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金屬貨幣向紙幣「交子」的演變。

『捌』 中國貨幣最早起源於何時貨幣經過了哪幾種形式的變化呢

最早起源於商朝,從貝幣到布幣,然後是刀幣,最後是圜錢和紙幣。

貝是最早的貨幣。

最早的貨幣都是實體事物貨幣,任何實體事物都可作為貨幣使用,多以物易物。貝幣就是公認且廣泛使用的最早的一類貨幣。隨著朝代的發展,各個朝代和國家就有了不同的貨幣體系,這也就是後來的刀幣布幣圜錢的出現。而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就廢除原有各國貨幣,實現了貨幣的統一。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貨幣經過了多次更新換代,從各類實體事物轉換為貨幣,到慢慢成型定向,這個發展過程還是比較長的時期了。

熱點內容
怎樣統計股票交易情況 發布:2025-07-10 14:44:04 瀏覽:470
股權轉讓中隱瞞債務如何起訴二審 發布:2025-07-10 14:27:38 瀏覽:983
下載股票全部歷史記錄 發布:2025-07-10 14:27:24 瀏覽:537
銀行理財級別保守型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0 14:00:45 瀏覽:708
上海自由貿易區被影響股票 發布:2025-07-10 14:00:38 瀏覽:378
如何買花唄基金 發布:2025-07-10 13:59:54 瀏覽:441
如何申請外商股權質押 發布:2025-07-10 13:53:05 瀏覽:543
中行理財產品贖回什麼時候到賬 發布:2025-07-10 13:45:42 瀏覽:642
怎麼查看股票的歷史股價 發布:2025-07-10 13:19:42 瀏覽:801
油價跌了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7-10 13:18:28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