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加密貨幣什麼時候會跌

加密貨幣什麼時候會跌

發布時間: 2023-01-24 17:34:07

㈠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幣價會大幅下跌嗎

首先來講,這是一個偽命題。

普及加密貨幣支付目前為止很難實現。它必然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成為現實。舉例來說:美國、日本、韓國等大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越來越嚴苛,等待「合規」可以說是遙遙無期;反觀小國越南,越南當局尚未確定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越南國家銀行(SBV)明確表示比特幣不是支付貨幣,但並未禁止越南公民進行交易和擁有比特幣。SBV已頒布了有關加密貨幣的法令,加密貨幣在當地被視為非法的付款方式,該國的證券監管機構也告誡本國公司和投資基金遠離加密貨幣。

其次,假設加密貨幣真的普及後,幣價絕對不會下跌!

極大的可能會漲跌,會整體趨於一種「法幣」般的穩定狀態。一旦加密貨幣普及,其性質會向法幣靠攏——更加穩定、安全,成本減少。沒有大沖擊的前提下,幣價大幅下跌的概率微乎其微!

.........................................................................

回答節選自微信公眾號:蜂巢 財經 News

原文標題《交易平台「戰火」燃至越南 人口紅利下藏增量市場》

不會,因為每個幣種代表不同的項目,思想,需求。

上漲或者下跌,要看需求的變化。普及率提高無疑會創造更多的需求,總體而言會對價格有更強的支撐作用。

但是,價格是會波動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走出非常詭異的行情。這個世界是個復雜的整體,很多因素都會對某個具體事物施加影響。所以,具體問題還是要到時候具體分析。

對加密貨幣,我們需要明白,這是一個巨大的生產關系級別的 社會 實驗。個人而言,我認為它在近十年內是很難阻擋的趨勢。人類總是會給予某個許諾了更好未來的新事物以機會,讓它站在舞台上表演一下真正的技術,最後是否成功要看是否被哄下台。就像某些主義,只要願景足夠有吸引力的,必然有高光時刻。我也不諱言這個實驗也許最終會失敗,很多事情是現在無法預料的。但是只要加密貨幣還沒有走上某個國家的舞台唱主角,它的前路就依然光明。

前兩天有位我尊敬的人講了一段話,我覺得不謀而合,分享一下: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在哪裡?首先是money(錢),然後是governance(治理),之後是privacy(隱私)。

他沒有講什麼具體的App,因為目前基礎設施都不行,根本還沒有到產生實用App的階段。首先可信任、無摩擦、價值中立的金錢必須要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基本數據類型,讓價值的交換和信息的交換一樣通暢無阻。這就是比特幣的殺手應用。而以太坊等公鏈的殺手應用是治理,通過提供智能合約等特性,構建出用於人們之間可以高效協作的基礎設施,其核心是 游戲 規則的可信任性。在一定觸發條件下,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扮演著完美的青天大老爺。關於隱私的重要性,他認為沒有隱私也就沒有言論自由,沒有言論自由就沒有了市場和經濟效率,當然這也是經濟學里的基本內容,不新鮮。後續可以預見很多幣,會在交易隱私上加強。在比特幣的單個簽名替代多個簽名存儲的功能上線後,其交易的可追蹤性將變得困難。這對於舔監管的人會是一個重擊吧,但這不是比特幣的錯,是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背後的深刻道理。

說到監管,我只想補充一個關於監管權的概念。比特幣,以及沒有經過籌資上幣,沒有控制機構的純社區幣,在西方民主體制下是一種公民自由,開源代碼在法律上可以作為言論自由對待。對政府而言,根本沒有憲法賦予的干涉權利,唯一能夠下手的是具有實體利益的團體,比如交易所等服務機構。但是就像瑞士等國家在銀行業的個性做法,國家之間很難統一立場。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財長說十年內他將不再談比特幣了。第一無權,第二他很多同僚已經下水,發牌照權力在各個州。他能說什麼,只能拿Libra展示老虎的能力吧。國內很多人覺得美國不問比特幣,卻管起有抵押資產的穩定幣,比較詭異,其實是不懂人家的法律體系。

說到這已經離題萬里。我承認就是借題發揮,談談一些朋友們關心的問題。請題主見諒。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虛擬貨幣價格一定會升高。其實現在加密貨幣支付已經在路上,已經取得很好的體驗,各國政府其實都在檢測,實踐。比如雷達幣已經在很多主要國家實行跨境支付,或全球支付取得輝煌成績。各個國家政府心知肚明,,只是很多百姓不知不覺而已。雷達幣和各個國家政府達成共識,跨境支付,自由兌換,和法幣兌換,和各個國家法律對接,已經基本結束,各個國家政府都閉口不談,是因為不能談,不能提,政府不能做廣告,也無利益,無必要,虛擬貨幣是風浪口,當能量積累到一定時,爆發就不可避免,那時各個政府都會出來做一些說明。回頭看Facekook的表現,就是小巫見大巫,他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雷達幣在做的事情,而且已經做了五年多,無論在技術, 社會 都是 健康 平穩,用周小川講話,未來可能出現一個更強大的虛擬貨幣,但不一定會是Facekook,其實已經隱含一種信息,這個強大的虛擬貨幣是誰?明白了都知道,不明白了就如入霧中,看見的未必都是真,尤其在虛擬世界裡,更是如龍見首不見尾,財富的重新分配,是宇宙,天決定的,就看你有沒有德,不是看你是不是專家,學者,或政府官員,有德之人才配得上一波財富的來襲,不需要你懂不懂,就看你有沒有那個命,運氣。有些人大呼小叫,這個不可能,那個是騙局,其實是啥也不懂,都是自以為是而已。

跌啥跌,是漲喲,一個人炒房房價會氣力么?當然一大波炒才有意思。

加密貨幣支付一旦普及,幣價會大幅下跌嗎?

不會,應該是恰恰相反。使用 加密貨幣 的人越多,能夠供給的幣數量越少,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會助推幣價的上升。

無論是什麼商品,只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就會短時間內大幅提升該商品的價格,直到供需平衡,甚至供大於求。

加密貨幣的產生更多的是以某一個行業或者企業或者生態領域進行的產業升級,所謂的token化,它會打破過往的企業股份制,企業token化以後,將會讓更多的參與者參與其中,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token化以後可以說給與了普通的基層員工一次投資公司的機會,而且這個參與的成本不想股票基金那樣有那麼高的門檻,當參與者越多,企業所通過token的釋放現金流就比較充沛,這個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產品,開拓市場,招加盟商或者代理商,而這些參與者同樣可以使用token來進行流通,這樣就行成了一個自我激勵自我循環的生態,所以的價值都會拉升數字貨幣其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只要參與的人多,企業在做有價值的事情,就如同阿里巴巴的股票今天很難歸零一樣,比特幣今天的價格是由他在數字貨幣領域的鼻祖以及開創性,和眾多的參與者一起決定的,每一個數字貨幣都有漲跌,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前提是這些數字資產都是在解決某一個問題。謝謝

當然不會大幅下跌

而且是相反的大幅上漲,在加密貨幣支付的現在,極少數人理解並使用,不久將來一旦普及,將會在大眾身邊使用,會極大的提高數字貨幣的流通性,使用率,比率越高價格越高,除了USDT這種穩定幣外。

當加密貨幣被當做一種支付手段進行應用時,價格上升的幾率遠遠大於價格下跌的幾率。

原因以下:

1. 能被用作支付手段,說明受眾群體對加密貨幣的認可度已經非常高,形成了加密貨幣也能像法幣一樣支付的公識。也從側面說明底層區塊鏈技術靠得住,可以解決一些支付法幣時的痛點,例如假鈔問題以及不同幣種之間匯率兌換的問題。

2. 加密貨幣的支付普及後,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全球的財富流動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速且便捷。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使用加密貨幣支付,而加密貨幣的發行數量一般是有上限的(不包括靠法幣背書的穩定幣如USDT),這就造成了物以稀為貴的局面,因此加密貨幣價格會上升。

據維基網路顯示,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又譯密碼學貨幣、密碼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介質。比特幣在2009年成為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這之後加密貨幣一詞多指此類貨幣。

能被用作支付手段,說明受眾群體對加密貨幣的認可度已經非常高,形成了加密貨幣也能像法幣一樣支付的公識。也從側面說明底層區塊鏈技術靠得住,可以解決一些支付法幣時的痛點,例如假鈔問題以及不同幣種之間匯率兌換的問題。

加密貨幣的數量是有限的,比如,比特幣的定量發行量是2100萬枚,2140年就會全部被礦工挖完,這種稀缺性得以讓很多人看到了加密貨幣的價值,這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法幣所不具備的特性。

比特幣橫空出世的時候,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就這樣誕生了。很多投資者表示,喜歡加密貨幣是因為「加密貨幣市場具有巨大的增值潛力和市場擴張」以及「新金融 科技 能夠帶來的自由」。

假設加密貨幣真的普及後,幣價是不會因此下跌的!

極大的可能會漲跌,會整體趨於一種「法幣」般的穩定狀態。一旦加密貨幣普及,其性質會向法幣靠攏——更加穩定、安全,成本減少。沒有大沖擊的前提下,幣價大幅下跌的概率微乎其微!

㈡ 風暴眼 | 央行等十部委出手,比特幣大跌8%,「幣圈9·4」再現

時隔四年之後,幣圈再次迎來幾大部委的聯手整頓。

9月24日下午,央行、銀保監會、網信辦、外匯局等十部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

通知指出,比特幣、以太幣等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應堅決依法取締等。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也發布文件,矛頭直指「挖礦」:禁止任何名義「挖礦」 ,將數據中心類企業相關承諾納入徵信;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列為淘汰類產業,停止一切財稅支持等。

消息出來後,主流加密貨幣皆應聲而跌。比特幣跌破41000美元/枚,日內跌8.74%。

以太坊跌破2800美元/枚,日內跌11.23%。其他幣種如萊特幣、狗狗幣等跌幅也都不小。

這次出台的監管政策,不僅讓人想起四年前的幣圈「9·4禁令」。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曾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資。此後各大交易所代幣價格一路下跌,數百家小交易所倒閉或出海,幣圈迎來一個大熊市。

同樣是在九月,同樣是多個部位聯手,幣圈會再次迎來一場「狂風暴雨」嗎?

實際上,自今年5月以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就在持續收緊,對於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國內加密貨幣行業正在迎來一場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

有行業人士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政策的出發點,除了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打擊空氣幣、傳銷等違法行為外,更是在『雙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對這種於國計民生無益且高耗能的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閉環打擊。」

十部委聯手,此次監管政策有何不同?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發布的文件,和之前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有何不同呢?

世界經合組織區塊鏈政策委員會專家王娟認為,相較於之前的文件,這次的文件在內容上變化非常大。它是分級分類,由中央到省市,再到縣鄉,一層一層的去進行分級整治,對存量增量都有不同的具體實施方法,包括對大數據園區、對高新技術園區異常用電的核查,都是非常具體的實施措施。從財稅優惠、金融政策,到地方監管、舉報,全面的進行細致化的整治、打擊,這個內容是史無前例的。

王娟表示,特別要關注的是,以前虛擬貨幣挖礦被發改委從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淘汰類去除之後,這一次虛擬挖礦重新進入了淘汰類的目錄。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虛擬貨幣交易和挖礦在國內處於一個逐步的,完全清退的趨勢中。這個文件里特別也提出,數據中心是不可以用於來挖礦的,所以企圖在數字經濟、戰略新興產業、數據中心建設等一些比較熱點的詞彙上去挖掘監管的空白地帶應該是越來越小。

財經 評論員王赤坤認為:「這次打擊虛擬幣炒作的部委中增加了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等,將相關虛擬幣交易行為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將境外交易所在境內的相關活動也定義為非法金融活動,從事虛擬幣炒作不僅損失財產還會涉及犯罪入刑。相關個人相關公司和相關產業鏈應關注、知曉、理解和把握相關政策信號,提前預案,及時做好相關退出工作。」

針對這次政策帶來的影響,有律師認為,這次發文有「最高院」「最高檢」,區別於之前的銀行、行業協會等發文,後續政策落地和各地法院判例都會有明顯的價值傾向。

「單純從法律角度,個人層面的風險沒有因為這個文件而發生變化。核心風險在於平台方,OTC商戶次之,這一點要看政策在各地落地的情況。」該律師表示。

四個月發布19條「禁令」,幣圈迎來最嚴監管風暴

如果說2021年前4個月比特幣從1萬多美元暴漲到6.4萬美元,點燃了很多投資者心中的財富慾火的話,那麼5月以來國內持續的監管風暴,則澆滅了這把火。

5月18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官微轉載了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銀協和互金協會發布的聯合公告,明確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

5月19日早間,內蒙古發改委也發布公告,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台,全面受理關於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信訪舉報。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特別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 社會 領域傳遞」。

此後,內蒙古、雲南、四川、新疆、青海等「挖礦」大省也都相繼發布了打擊虛擬貨幣挖礦的政策。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和國家發改委也發布監管文件,禁止任何名義「挖礦」 ,堅決依法取締虛擬貨幣相關業務。

據鳳凰《風暴眼》不完全統計,自5月中旬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國家發改委和央行等十部委,以及內蒙古、雲南、安徽等省份及相關機構,共發布了12條打擊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的監管政策。

雖然近些年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保持了持續的嚴監管態度,但今年出台的監管政策的數量之多,范圍之廣,力度之大,可謂史無前例!

從五月到九月,國內為何會掀起一場針對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的監管風暴呢?

有分析認為,原因可能有多個:一是包括防範「熱錢」資金利用比特幣違規進出境;二是在DC/EP逐漸推廣應用的背景下,清理規范數字貨幣概念和范圍;三是碳中和趨勢下,比特幣挖礦過於耗電等。

打擊「挖礦」行為,成為監管重中之重

實際上,中國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以及其衍生行業的監管一直是非常嚴格的。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文,將ICO定性為非法集資,取締了超過38家的非法虛擬貨幣平台。

今年6月剛剛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議任命為IMF副總裁的央行副行長李波,在談到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時曾表示:「比特幣等加密資產是投資工具而非貨幣,應接受相應監管。」

李波認為,比特幣本身不是貨幣,而是一種另類投資。因此,加密資產將來應該發揮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或者是替代性投資。他強調,如果穩定幣等加密資產能夠成為廣泛使用的支付解決方案的話,就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監管規則,也就是說,要比比特幣現在所接受的監管規則更加嚴格。

可以看出,對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監管,一直是明確的。但對於「挖礦」,政策上一直沒有非常明確規定。

鳳凰網《風暴眼》發現,在這輪針對虛擬貨幣的監管風暴中,政府亮明了對「挖礦」行為絕不容忍的態度,並且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隨著國內監管政策的驟然收緊,曾佔到全球算力65%的中國比特幣礦場,也上演了一幕遷徙出海的「大逃離」。

5月份以來,四川、內蒙古、雲南等省份已經關停了大批比特幣礦場。國內一些體量較大的礦機企業和礦場主,也陸續向國外遷移。

據中國第一家礦機上市企業「嘉楠 科技 」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嘉楠 科技 已正式開啟在哈薩克的自營挖礦業務,首批阿瓦隆礦機上架開機運行。

裝車運往海外的阿瓦隆礦機

據媒體報道,中國另一大礦機企業比特大陸也在6月 22 日對礦工表示,暫時停售現貨機器。此外,比特大陸已宣布全面向海外轉移,部分中高層員工正向海外轉移。

中國為何要嚴打比特幣「挖礦」?

在這輪針對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打擊清理風暴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挖礦集中地,四川省更是被稱為「礦都」。

中國的「挖礦」產業究竟有多大?BTC.com上的算力分布圖顯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算力的比特幣礦池,如Antpool、F2Pool、BTCC等,都位於中國,中國的算力超過了比特幣總算力的60%。

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甚至還能看到有許多國外的比特幣愛好者呼籲要打破中國在比特幣上的「算力壟斷」。在2018年,知乎上還有人問「比特幣算力集中在中國有多大隱患?」

另外,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礦機企業,嘉楠 科技 、億邦國際和比特大陸,都誕生於中國。其中嘉楠和億邦還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在美股上市。

可以說,在中國,比特幣挖礦已經建立了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產業鏈,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這么大的一個產業,政府為何要打掉它呢?因為,它實在太耗能了。

此前劍橋大學另類金融中心公布數據稱,比特幣的總能源消耗介於40-445兆瓦時(TWh)之間,平均統計約為130兆瓦時,比特幣挖礦一年消耗的電量約與荷蘭全國用電量相當。

由成千上萬台礦機組成的比特幣礦場

研究還顯示,約65%的加密貨幣挖礦活動在中國進行,而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達到60%左右。約75%的礦工使用某種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在總能耗中的佔比仍不到40%。

有行業人士對鳳凰《風暴眼》表示,「在碳中和、碳達峰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的挖礦顯然是與大方向相悖的,關停只是遲早問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比特幣挖礦行為,往往以「大數據項目」作為掩護,騙取地方政府支持,耗費大量電力資源,不符合實現「碳中和」目標方向。

他此前在《整治虛擬貨幣挖礦與交易亂象刻不容緩》文章中指出,金融管理部門應加大對虛擬貨幣非法挖礦和交易活動的打擊力度。對比特幣挖礦項目,各地應進行全面清理、及時關停。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虛擬貨幣「挖礦」不僅屬於高耗能產業,而且虛擬貨幣對產業發展沒什麼貢獻,基本上沒有其他有益的作用,政府對此加大打擊力是合情合理的,特別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林伯強認為,在打擊虛擬貨幣「挖礦」上必須採取「一刀切」,如果不一刀切的話,肯定會有人鑽漏洞,因為虛擬貨幣的利潤太高了。

世界各國態度不一,有國家將比特幣當做法幣

實際上不只是中國,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也都在考慮加強對加密貨幣的監管。

今年8月,日本最高金融監管機構將加密貨幣交易商視為反洗錢計劃的一部分;日本FSA也考慮實施更嚴格的加密貨幣法規。

韓國、新加坡等對加密貨幣相對寬容的國家,也都在加強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監管力度,打擊洗錢等行為。今年6月,墨西哥財長表示,墨西哥金融系統禁止使用加密貨幣。

今年5月24日,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表示,在保持安全的央行貨幣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存在競爭的空間,不斷改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監管框架應該隨著加密貨幣匯率的發展而變化,與美聯儲相比,其他監管機構可能在加密貨幣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美國相關機構一直對加密貨幣持謹慎和嚴格監管的態度,包括制裁因涉嫌網路攻擊和洗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SUEX等。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國家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敞開了懷抱。今年6月,中美洲國家薩爾瓦所就通過了比特幣法案,宣布將比特幣作為國家法幣。

9月7日,薩爾瓦多的比特幣法案正式生效,薩爾瓦多也因此成為世界上首個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鳳凰網《風暴眼》了解到,目前麥當勞、星巴克、必勝客以及當地的一些商店,都已經可以用比特幣進行消費支付。

近日,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烏克蘭最高拉達(烏克蘭議會)通過了虛擬資產法案,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在該國正式合法化。不過與薩爾瓦多不同,烏克蘭的法案規定虛擬資產在該國不得作為支付手段,但公民可以合法地持有以及交易。

比特幣究竟是「數字黃金」還是騙局?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幣圈持續的暴漲吸引了許多散戶投資者湧入幣圈,一些瞄準「新韭菜」的各種山寨幣、空氣幣項目也層出不窮。可以說,牛市之下亂象叢生。

盡管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經落下,有人恐懼逃離的同時,也有貪婪者堅守「信仰」。更多的人可能依然充滿疑問:比特幣究竟是不是騙局?還能夠繼續投資嗎?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接受鳳凰網 財經 采訪時表示,比特幣就是一場賭博,「你輸了,就會輸得很慘」。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認為,不要把比特幣當作一夜暴富的事,你可以去嘗試這種所謂的資產波動、體會這個市場,但是大家現在這種抗風險能力,我不建議大家所謂去高杠桿投資,因為你無法控制這樣的風險。也許你運氣極好,,但從投資概率上來講,很難賺到錢,因為這是高杠桿、高波動的資產,大部分人都是泡沫。

今年5月,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接受鳳凰網 財經 采訪時表示,很支持目前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監管政策是在保護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

張曉燕表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提到目前熱議的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她表示,首先,據2018年統計,比特幣25-30%的交易場景是非法的。再者,「虛擬貨幣」的交易缺乏有效監管,其價格容易被操縱,導致價格忽上忽下,波動劇烈。

「我很支持目前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這些政策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她說,中國的散戶數量很多,中小投資者的共性是金融知識少,對虛擬貨幣的了解不夠深刻。監管政策是在保護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

[責任編輯:劉玉芳 PF012]

㈢ 今年數字貨幣會暴跌嗎

今年數字貨幣會暴跌,截止2022年8月25日,數字貨幣呈下跌趨勢,主要因為全球的數字貨幣現在還沒有發展起來,因為在之前有一些人投資一些虛擬貨幣賺錢了,大體量資金沒有有效進入數字貨幣市場的通道,加密貨幣和數字貨幣就成為了最近的風口,所以今年數字貨幣會暴跌。

㈣ 幣安幣會不會崩盤

暫時不會。距離FTX的崩盤危機已發生一個月,正當許多人以為其昔日的競爭對手幣安可以在加密貨幣市場「獨占鰲頭」時,另一場危機似乎正在醞釀之中。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原生代幣BNB在過去一天下跌了近15%,過去一周下跌近21%,是自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BNB於2017年首次發行,是世界上市值第五大的加密貨幣,市值約為390億美元,僅次於比特幣、以太坊、tether和USD Coin。
FTX的崩盤並沒有令幣安高枕無憂,相反,幣安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此。幣安是FTX的第一個外部投資者,在去年退出FTX的股權時,幣安獲得了約21億美元。
而FTX倒閉意味著,幣安可能會被收回這筆資金。FTX提出破產申請後,受託人希望收回FTX向外部企業或投資者提供的任何欺詐性資金轉移。
另外,區塊鏈資訊平台 Nansen 的數據顯示,幣安在截至周三的24小時內資金凈流出量達到9.02億美元,不僅遠高於其他交易所,更是第二高凈流出量的9倍,是過去一個月內的最高水平。在截至本周二的過去7天里,幣安的凈流出資金一度達到了37億美元,周一至周三的凈提款達到了近60億美元。
趙長鵬安撫市場
面對不斷蔓延的市場擔憂,周四,幣安首席執行官趙長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予以了肯定:
我們在財務上沒有問題。
針對巨額凈提款,趙長鵬在推特上表示:
事態似乎已經穩定下來。我們的提款比LUNA、FTX倒台時還要來得多,現在存款又回來了。
Nansen 的數據顯示,幣安在24小時之內又凈流入約7.18億美元,似乎驗證了趙長鵬所說的事態已經開始緩解,這顯示幣安有足夠的資金儲備面對擠兌浪潮。 幣安也強調,公司將客戶的加密貨幣存放在單獨的賬戶中,他們1:1保存用戶資產,整體的資本結構是沒有債務的。
幣安的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向媒體表示:「我們通過了這場極端的壓力測試,因為我們的業務模式非常簡單——託管資產,並從交易費用中獲得收入。」發言人補充稱,幣安還保留了10億美元的應急基金,以保護極端情況下的用戶提款。
但被問及是否准備返還這21億美元時,趙長鵬回答稱會把這個問題留給律師,而市場認為這是一種逃避的態度傾向。
市場對趙長鵬的安撫言論也持懷疑態度。在FTX倒閉之前,其高官們也知道該公司處於流動性危機之中,但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SBF也在推特上聲稱,公司資產狀況良好。最終,該交易所仍未能倖免於破產。
市場究竟在害怕什麼?
一個引發市場恐慌的可能原因,是近日傳出美國政府正考慮對幣安提起訴訟,認為幣安可能涉及洗錢等罪行。
媒體去年就曾報道稱,幣安正在接受美國司法部和國稅局的洗錢和稅務調查。Chainalysis Inc.是一家區塊鏈取證公司,其客戶包括美國聯邦機構。該公司在2020年得出結論稱,在其審查的交易中,通過幣安流動的、與犯罪活動有關的資金超過了其他任何加密貨幣交易所。
雖然美國政府尚未確認將對幣安提起訴訟,但媒體指出,經歷過幣圈一連串的事件後,現在投資者對於在交易所置放資金這件事變得益發謹慎,如驚弓之鳥的投資者變得更為敏感,而幣安近日爆出負面報導,也導致提款量突然上升。
數據顯示,交易巨頭 Jump Trading、Wintermute 過去一周里都從幣安提取了大量資金,而Jump Trading更是最大的提款者,7天里提取了多達1.46億美元,其中包括1.02億美元的幣安穩定幣BUSD。
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BNB的總供應量為2億,其中流通供應量約為1.6億。媒體6月曾報道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調查2017年的代幣銷售是否相當於提供證券,應該向監管機構登記。
區塊鏈資訊平台 Arkham Intelligence 分析師 Henry Fisher 則強調,幣安的總資產高達640億美元,目前的資金流出並無異常,還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幣安「大而不倒」
周五,會計師事務所 Mazars Group 還停止了為幣安和其他加密貨幣公司提供報告的工作,市場擔憂再度加劇。這類報告旨在證明這些公司擁有必要的准備金,可以應對任何潛在的客戶提款激增。事實上,可能正是市場對 Mazars 的儲備證明報告缺乏信心,才導致該公司停止了所有此類工作。
在FTX崩盤之後,幣安的市場霸主地位並沒有給人們帶來太多的信心保障,幣安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到不倒」的市場參與者。與傳統金融不同,在加密貨幣市場上,沒有央行作為最後貸款人兜底,也沒有任何主體可以阻止潛在的崩盤、提供救助或緩解危機的蔓延。
去中心化交易所開發商 Shipyard Software 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Mark Lurie 周五向媒體表示:
我不認為幣安是在試圖製造問題,但這個組織現在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風險。
任何時候,只要有一個參與者控制著大量的交易量,就會存在很多系統性風險。
根據 CryptoCompare 的數據,隨著FTX帝國破產,幣安的市場份額已經增長到52.9%——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其衍生品的交易份額也增長到67.2%。
在周三美國參議院委員會關於FTX的聽證會上,田納西州參議員 Bill Hagerty 表示,假設幣安也發生了類似的危機,對加密貨幣行業來說是災難性的,對所有參與該行業的投資者來說也是災難性的。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㈤ 這輪加密貨幣市場熊市將持續多久

加密貨幣市場正在經歷第五次的熊市。這輪熊市始於2021年11月,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了7個月的價格下跌。許多人都在關心的問題是: 它將會持續多久?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試圖通過查看 歷史 數據並結合對過去100年(美國)熊市和衰退的見解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了清楚地理解我們所談論的內容,我們需要先整理一些術語。

熊市 ——熊市是指股票或加密貨幣市場由於投資者的負面情緒而下跌20%或以上,並持續至少2個月。熊市經常發生。平均而言,股市每3-4年發生一次。在加密貨幣市場中,熊市周期的間隔時間更短,大約為2年一次。

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通常是至少連續兩個季度的經濟衰退,定義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下降。大約每10年發生一次。這里需要理解的是:在經濟衰退中,遭受打擊的不僅僅是金融市場,盡管熊市也經常與之重合。在經濟衰退中,整個經濟都在放緩。

蕭條 ——蕭條是一種持續3年或更長時間的衰退。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蕭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全球范圍內,在過去的100年裡,我們在不同的國家看到了幾次經濟蕭條。

這張圖表很好地展示了美國當前和過去的經濟衰退。它展示了標准普爾500指數在過去90年的下跌和持續時間方面是如何受到影響的。

2000年的熊市沒有包括在這張圖表中,因為它持續了600多天。美國股市當前的熊市周期始於2022年1月,正如你所看到的,與 歷史 上的一些例子相比,它仍然可以被認為是相當溫和的。

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我在這里把美國股市考慮在內,而這篇文章是關於當前的加密貨幣熊市。兩個原因:

一、這兩個金融市場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從股票市場中得到很多參考,因為股票市場的 歷史 要長得多。

二、加密貨幣和美國股市之間的相關性很高。這意味著,當股市上漲或下跌時,加密貨幣最有可能緊隨其後。換句話說,影響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因素可能也會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影響。

了解了以上所有情況,我們可以得出初步的結論。我們正處於熊市嗎?是的。加密貨幣和股票市場已經出現了幾個月的大幅下跌。

我們處於經濟衰退期嗎? 是的。自2022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只會變得更糟——現在已經連續兩個季度達到臨界點。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寫的那樣,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頭。最有可能的是,這整個事件將會伴隨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23年。

我們正處於蕭條期嗎? 不,還沒有。為此,當前的經濟危機需要持續到2024/2025年。雖然不可能預測事情會如何發展,但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往好處想吧,希望來年情況會再次好轉。

既然我們知道了我們所處的位置,我們還能從 歷史 數據中了解到什麼?

一個顯而易見的步驟是,看看過去的加密貨幣熊市持續了多長時間,以及下跌的力度有多大。

2011 - 2012年熊市

持續時間:約185天+幾個月的市場橫盤

市值下降:-40%

2013 - 2015年熊市

持續時間:約415天+幾個月的市場橫盤

市值下降:-83%

2017 - 2018年熊市

持續時間:約365天+幾個月的市場橫盤

市值下降:-84%

2019 - 2020年熊市

持續時間:約260天

市值下降:-62%

我們可以看到,加密貨幣熊市平均持續306天(外加接下來幾個月的大量橫盤走勢),跌幅約為61%。

但這一次可能會有所不同。

如前所述,我們正處於進入衰退的過程中。這是加密貨幣熊市周期首次與經濟衰退重合。

這可能意味著什麼?

我們再看一張圖表。當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的熊市發生但沒有與衰退重疊時,它們的時間要比同時發生衰退時短得多。

在美國股市,非衰退熊市周期通常平均只持續2-3個月,跌幅約為22%。恢復到之前高點的持續時間中值為11個月。然而,在經濟衰退期間,市場平均損失30%的價值。在底部形成後,恢復到之前高點所需的時間中值是48個月。

所有這一切是否意味著,加密貨幣的本輪熊市可能會比之前的熊市更長、更艱難?這絕對是可能的。

此外,整體宏觀經濟因素不利於市場前景很快恢復良好。

具體會跌到多低,我想現在沒人會知道答案。我們只能分析技術和宏觀經濟事實,以及應該如何為即將發生的事情做准備。

目前看起來不太有希望。但是,我們還有什麼好消息嗎?

技術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線希望。月度相對強弱指數(RSI)與2013-2015年、2017-2018年和2019-2020年熊市結束時處於相同的非常低的水平。在過去的熊市周期中,這就是觸底的信號。

單純從 歷史 數據來看,本輪熊市周期似乎不會很快結束。更重要的是,我們仍需為數月的價格下跌或充其量價格橫盤走勢做好准備。但我們還從經驗中了解到: 圍繞加密貨幣的情緒可能會迅速變化。

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頭腦冷靜是很重要的。與許多人的認知相反,最大的損失不是在熊市的開始,而是在熊市的最後三分之一。

㈥ 一個幣跌多長時間

8周。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作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連續8周下跌,是有史以來的首次。在這段時間里,比特幣已經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值。
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㈦ 虛擬幣暴跌,比特幣失守18000美元,加密貨幣是否迎來了至暗時刻

這是毋庸置疑的加密貨幣,是迎來了至暗時刻,這種被炒作起來的貨幣啊,那麼是很容易在一夜之間就會崩塌的,是很正常的,一次性是通過別人的炒作那麼這種虛擬的貨幣才能夠在一夜之間漲到這個價格,那麼也是很容易在一夜之間價格崩塌的,畢竟是別人去炒作導致這個價格的變化,是很容易遭受到別人的操控,就導致這個價格的變化也是很正常的

總的來說這些虛擬貨幣我們最好不要去參與,因為這種虛擬的貨幣都是別人炒作起來的,別人是很容易控制這個虛擬貨幣的價格變化對於我們來說是影響是巨大,很容易我們就被割了韭菜了

㈧ 2022年12月16號比特幣是漲還是跌

2022年12月16號比特幣是跌。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截止到2022.12.16,比特幣在Bitfinex上的價格下跌17000美元。比特幣基於市值的第一大加密貨幣,自2021年11月以來一直處於下降趨勢。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比特幣的交易記錄公開透明。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㈨ 加密貨幣全線崩盤,日跌多少

加密貨幣全線崩盤,日跌40%。

5月19日加密貨幣大跌,比特幣現已跌超25%,散戶恐慌加劇,資本撤離擁擠導致幣安等平台嚴重卡頓甚至崩潰。對此,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幣安宣布暫停以太坊和ERC20的提款。

不過,截止發稿,加密貨幣有所反彈,比特幣報40438美元/枚;以太坊報2578美元/枚;狗狗幣報0.35美元/枚。

加密貨幣大跌是多重因素疊加的作用

數字資產存儲平台Cobo副總裁Alex Zuo告訴記者:從周末馬斯克唱空開始,市場一直比較弱勢。中國也有最新監管的動態,外媒直接解釋為中國禁止數字貨幣行業,國內市場也比較恐慌。

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公告明確:虛擬貨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是真正的貨幣,不應且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此外,為了貫徹落實「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作為加密貨幣算力曾經的輸出大省之一,內蒙古也再次加碼虛擬貨幣挖礦監管。5月18日,內蒙古發展改革委發布公告,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未來內蒙古對於虛擬貨幣挖礦的監管仍會呈高壓態勢。

貝寶金融研究員皮特告訴記者:「最近關於比特幣和環保問題的討論,可能使得一些機構面臨比較大ESG方面的壓力,不得不賣出比特幣。」

關於市場的跌幅,Cobo副總裁Alex Zuo表示,現在市場的杠桿比較高,許多下跌都是連鎖反應,疊加一起,下跌幅度就非常大。「本身大家都覺得牛市末期了,但沒料到有這么大的跌幅。」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徹夜未眠,加密貨幣上演大崩盤!57萬人爆倉,誰是元兇?何時止跌?

㈩ 加密貨幣還會暴跌嗎

會暴跌,加密貨幣的根本屬性並不是貨幣,只能稱之為一種風險資產,其價格受現實世界貨幣的價值也就是利率的影響,且由於其發行沒有等價抵押物,因此波動率高於其他風險資產,基於加密貨幣設計的穩定幣因底層根基的設計缺陷甚至連風險資產都算不上,更像是龐氏騙局,未來各國一定會加大對加密貨幣的管控。投資大師巴菲特在很早的時候就對比特幣的屬性進行了清晰的判定,他認為比特幣不僅沒有任何價值,還會動搖政府的可信度,這也是全球很多國家禁止加密貨幣的原因。

熱點內容
疫苗退市股票 發布:2025-07-10 08:24:18 瀏覽:476
期貨賬戶查到期了怎麼辦 發布:2025-07-10 08:22:38 瀏覽:116
股市開戶怎麼做賬 發布:2025-07-10 08:21:02 瀏覽:544
先進製造業有哪些新發基金 發布:2025-07-10 08:13:07 瀏覽:48
以前的笑傲股市現在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7-10 08:13:04 瀏覽:34
播放國際貨幣匯率如何購買 發布:2025-07-10 08:11:30 瀏覽:529
接近歷史大底的股票 發布:2025-07-10 07:54:24 瀏覽:330
怎麼學理財靠譜App 發布:2025-07-10 07:37:17 瀏覽:814
股市上的舉牌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0 07:25:34 瀏覽:989
期貨隔夜虧錢怎麼回事 發布:2025-07-10 07:21:25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