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化程度低是什麼意思

貨幣化程度低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2-02 16:22:35

⑴ 通俗點解釋M2增加和減少是什麼意思會有什麼影響

M0=流通中的現金;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另外還有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其中,M2減M1是准貨幣,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置的。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1)貨幣化程度低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認為,新增加了兩個指標,應該還不是此前央行公布正在研究的所謂M2+。但盛宏清則表示,將上述兩類存款納入M2之後,或許就是所謂的M2+。盛宏清表示,從銀行的角度看,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即是同業存款。

一般來說,該比值越高,經濟貨幣化程度越高,金融業越發達;反之,則經濟貨幣化程度越低,金融業越落後。根據國際經驗,該比值在一國發展初期一半是增加的,到達一定程度後,貨幣化將被證券化所代替,表現為穩定或者下降的趨勢。該比值最優為1.15:1,最高界限為2:1。

⑵ 怎樣理解的一國經濟的貨幣化程度

首先,經濟貨幣化的含義主要指:相對於自給自足的物物交換而言,貨幣的使用正在日益增加,也就是指交易過程中可以用貨幣來衡量的部分的比重越來越大。
上面是我在網上搜的定義,下面我來說說我自己的理解:經濟貨幣化肯定與貨幣有關系,當原始社會時還沒有貨幣,那時還是物物交換,可以肯定那是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很低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趨勢要求更多的貨幣參與市場,以此促進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要求更多的貨幣進入市場和貨幣更快的流通速度。由此可以看出,一國的經濟發展越高級經濟貨幣化程度越高,即進入市場的貨幣量和流通速度更高。
但是當一國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其貨幣化程度必然減弱,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貨幣的劣勢顯現出來,不方便攜帶和交易,於是現代式的金融業發展起來,虛擬貨幣,虛擬交易,網上銀行等,這些可以看出貨幣的使用量是呈現減少趨勢的,其經濟貨幣化程度減弱。
由此可見,經濟貨幣化程度是隨著經濟發展階段而改變的,每個階段的變化趨勢也不盡相同。
(以上為我個人理解,經供參考哦!)

⑶ 什麼是衡量一國貨幣化程度的高低

衡量一國貨幣化程度高低通常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衡量貨幣化程度通常是用比例來衡量,這關繫到貨幣化局部到整體。這個比例可以通過經濟交易量,或者人口,或者地理位置來衡量。例如:貨幣化的程度可以這樣描述,比方說,60%的人口,或者說,國家的30%地理位置,可以這樣說,有60%的人口使用錢在他們的日常交易,或者錢被用於經濟交易量占據該國30%。

第二種:衡量貨幣化程度的方法是貨幣化率,通常是百分之多少每年,如果貨幣存量在一年增加了10%,但只有五分之一通過這種方式輸送到之前非貨幣化經濟,貨幣化的速度可以認為是2%。我國目前的常用方法,即採用M2/GDP的方式來表示經濟貨幣化指標.

⑷ 貨幣化是什麼意思

有關貨幣化的定義比較多,大致有幾種:

(1)是指經濟活動中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易份額逐步增大的過程,可以用廣義貨幣M2佔GNP(或GDP)的比值(M2/GNP或M2/GDP)來表示。

(2)是指作為交換手段的貨幣作用大大加強貨幣的作用滲透到各個經濟領域和環節,隨著轉軌進程的基本完成,貨幣對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3)是指一國國民經濟中全部商品和勞務的交換,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內的整個生產過程通過貨幣來進行的比重和這個比重變化的趨勢。

(4)是指貨幣經濟向非貨幣經濟領域的擴展,即一國生產、流通和消費中通過貨幣來進行交易部分所佔比重不斷提高的趨勢。

(5)自貨幣產生以來,經濟體系便從純粹的實體經濟運行,逐步演變為實體經濟和貨幣經濟的交融運行,這個過程被經濟學家們稱為"經濟貨幣化"。

隨著經濟貨幣化程度的加深,信用的發展以及各種金融工具的出現,整個經濟的金融性日益突出,這就是所謂的"經濟金融化"。

⑸ 什麼是貨幣化

貨幣化(Monetization) 所謂貨幣化,是指一定時期內貨幣交易總額在 國民生產總值 中所佔的 比重。它代表了一國貨幣體系的發達程度和 商品經濟 的 發展水平 , 長期以來多數東盟國家的這種貨幣化程度一直處於較低水準。趙洪. 東盟國家的金融改革(J).南洋問題研究,1994年03期

⑹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含義表現原因實質危害解決方法

1.通貨膨脹是一個古老的經濟范疇,是指由於貨幣供給過多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普遍上漲的貨幣現象。造成通貨膨脹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貨幣供應量過多。貨幣供應量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是貨幣流通規律的根本要求。一旦違背了這一經濟規律,過多發行貨幣,就會導致貨幣貶值,物價水平持續上漲,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深層原因則主要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動、結構因素以及供給不足、預期不當、體制制約等。需求拉上是指經濟運行中社會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激增,總需求過度增加,超過了即定價格水平下商品和勞務等方面的供給,從而引起貨幣貶值、物價總水平上漲,形成通貨膨脹。成本推動則是指由於生產成本上升引起的物價持續上漲的現象。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工會力量要求提高工資和壟斷行業和壟斷大公司為追求壟斷利潤而制定的壟斷價格。所以有把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分為工資推進型通貨膨脹和利潤推進性通貨膨脹。結構因素,即除了總量因素之外,即便總需求和總供給處於平衡狀態時,由於經濟結構方面的問題,也會使物價水平持續上漲,導致通貨膨脹。對於這類通貨膨脹的分析主要有兩種模型。一種是以北歐一些開放經濟的小國為對象的北歐模型。由於小國是世界市場上的價格接受者,世界通貨膨脹從小國的開放經濟部門傳遞到不開放經濟部門,從而導致全面通貨膨脹。另一種模型是以傳統農業部門和現代工業部門並存的發展中國家為對象的二元經濟結構模型。在二元經濟中資本短缺、市場化程度低、貨幣化程度低等結構因素的制約下,要發展經濟,往往要靠赤字預算、多發貨幣來積累資金,從而帶動物價全面上漲,引發通貨膨脹。如果以消費物價總水平變動作為通貨膨脹的代表性指標,那麼我國近年來的通貨膨脹主要是需求拉上性的,但是成本推進、結構失調、制度變革以及微觀經濟主體的不合理提價行為等因素也形成了促使物價全面上升的強大合力,所以,應該說我國近年來的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多種因素混合的。
2.通貨膨脹治理
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有諸多不利影響,對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有破壞性作用,因此,一旦發生了通貨膨脹,必須下決心及時治理。這種治理應該是多方面綜合進行的。
(1)控制貨幣供應量。由於通貨膨脹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過多,因此,治理通貨膨脹的一個最基本的對策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使之與貨幣需求量相適應,穩定幣值以穩定物價。而要控制貨幣供應量,必須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控制貨幣投放,保持適度的信貸規模,由中央銀行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靈活有效地調控貨幣信用總量,將貨幣供應量控制在與客觀需求量相適應的水平上。(2)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治理通貨膨脹僅僅控制貨幣供應量是不夠的,還必須根據各次通貨膨脹的深層原因對症下葯。對於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調節和控制社會總需求是關鍵。各國對於社會總需求的調節和控制,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壓縮財政支出,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堅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財政。在貨幣政策方面,主要採取緊縮信貸,控制貨幣投放,減少貨幣供應總量的措施。採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綜合治理通貨膨脹,兩條很重要的途徑是: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控制消費過快增長,以此來實現控制社會總需求的目的。(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調整經濟結構。治理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同時人手:一方面控制總需求;另一方面增加總供給。二者不可偏廢。若一味控制總需求而不著力於增加總供給,將影響經濟增長,只能在低水平上實現均衡,最終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貨膨脹的代價而前功盡棄。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時,還必須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給。一般來說,增加有效供給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減少消耗,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投人產出的比例,同時,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支持短缺商品的生產。(4)醫治通貨膨脹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給、調整結構之外,還有一些諸如限價、減稅、指數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貨膨脹的政策。
總之,通貨膨脹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經濟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地根據原因採取不同的治理對策,對症下葯。這種對症下葯,並不是簡單地根據原因分析一一對應,也不能機械僵化地照搬別人或自己以往的經驗。而且對症下葯也要以某一方案為主或優先,同時結合其他治理方案綜合進行。也就是說,治理通貨膨脹是一項系統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是指由於貨幣供給不足而引起貨幣升值、物價普遍、持續下跌的貨幣現象。它描述的是與通貨膨脹完全相反的貨幣經濟現象。
造成通貨緊縮的原因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供給能力相對過剩。結構問題。金融體系效率低下。
4.通貨緊縮治理
(1)擴大有效需求。
(2)調整和改善供給結構。
(3)調整宏觀經濟政策。
此外收入政策也可在通緊縮時發揮一定作用,但需要掌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

⑺ 流動資金貸款需求正值、負值說明什麼

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原有的金融體制是國有金融機構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政府主導型的體制。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幹預成分過重,是其主要特徵。70年代以來,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紛紛進行金融體制改革。放寬金融管制,減少政府幹預,依靠市場機制優化資源的有效分配,是這場金融改革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7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界針對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發展滯後問題提出的金融改革理論日益受到重視。許多發展中國家以此理論為指導,先後進行了金融制度的改革和深化。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改革雖然起步較晚,但由於各國採取了較為穩妥務實的方式,金融改革取得了較大的成效,表現出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互相促進的良好勢頭。本文將對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改革與發展過程作一簡要的分析。

一、亞洲發展中國家原有金融制度的特點

二戰以後,亞洲發展中國家先後將發展生產、實現工業化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首要任務。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如同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亞洲國家也遇到國內資金短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當時許多國家對外國金融機構仍然持有偏見,認為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銀行體系難以為本國經濟發展服務。另一些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則堅信市場機制的功能極其有限,不能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調配所需資金,只有依靠政府的作用,才能實現有限資金的有效分配。因此各國原有金融制度是一種以落後的生產力為基礎,並且國有金融機構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政府主導型金融制度。盡管各國的具體情形不盡相同,但一般說來,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點:

1.金融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無足輕重,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經濟中的貨幣化程度低。所謂經濟的貨幣化,是指一定時期內貨幣交易總額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它代表了一國貨幣體系的發達程度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水平。長期以來,多數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這種貨幣化程度一直處於較低水準。例如,在1970年,M z(現金十活期存款十准貨幣)對GNP的比率,馬來西來是33%,菲律賓是21.2%,泰國是30.6%,印尼是9.9%。第二,金融資產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不高。在80年代初,金融機構資產(中央銀行資產除外)對GDP的比率,印尼是o.3%(1982年),泰國是o.48%(1980年),印度是0.39%(1981年)。這種比率較發達國家要低得多。 『

2.金融工具種類單調,缺乏競爭機制。在許多亞洲發展中國家,中央銀行、商業銀行處於絕對的支配地位,非銀行性的金融機構處於附屬的地位,各種證券市場則處於剛剛起步或尚未發展的階段,外資金融機構難以進入本國市場。例如,1977年,在東盟幾個國家中,最大的4家商業銀行占國內全部儲蓄的比例,印尼為73。1%,馬來西亞為50.3%,菲律賓為39.8%,泰國為64.6%,新加坡為20.6%。在這情況下,金融機構無法在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中發揮動員國內儲蓄資金供經濟發展之需求的功能。

3.在金融體系的運作過程中,國家干預成份過大,表現在:第一,國家直接控制著大量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所有權。70年代初,孟加拉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的部分或全部的金融資產均為國家所有。第二,利率相匯率受到嚴格控制。各國金融當局硬性規定最高存貸款利率,致使利率不能真正反映資金的供求關系,實際利率(即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經常為負數。釘住世界主要貨幣的固定匯率制度是許多國家採取的貨幣政策,本國匯率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圍內。第三,銀行的貸款方向受到約束,銀行必須將貸款的一定比例投向國家指定的部門。在印度,政府規定的貸款項目通常佔到全部貸款金額的50%以上。

應該看到,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這種政府主導型的金融體制在50、60年代各國經濟起步階段,在擴大本國資本積累,籌措有限資金投入國家重點產業方面,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國家金融機構占壟斷地位的金融體制的消極作用愈來愈明顯。它缺乏競爭和效率,使銀行的貸款行為受到國家政策和行政命令的影響和支配,不能有效地反映市場上的供求關系,造成價格扭曲現象,致使資源配置不合理、金融市場抑制等問題的出現。

二、金融抑制對宏觀經濟發展的影響

金融體系中市場機制不完善,國家干預成份過重,是造成亞洲發展中國

⑻ 怎樣理解的一國經濟的貨幣化程度

貨幣化程度高,意味著社會產品成為商品,其價值均通過貨幣來表現與衡量,商品和勞務均以貨幣為尺度進行分配。貨幣的作用范圍大,滲透力、推動力和調節功能強;反之亦然。這種貨幣對商品和勞務的分配,影響,滲透,推動,調節的能力就是貨幣的作用力。商品流通需要以貨幣為媒介打破實物交換在時間、空間和對象上的限制,從而形成大流通、大市場;所有商品和勞務都在市場上用貨幣購買,可以擴大價格的覆蓋面和作用場,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對生產和流通的引導、促進及調節作用;貨幣作用范圍的擴大和功能的強化,使國家可以充分利用貨幣形式和貨幣政策對經濟進行干預或宏觀調節。貨幣的作用力越強,表明貨幣對商品和勞務的作用力與強,無論經濟的形式是以貨幣還是以商品來表現時,這種貨幣作用力與商品和勞務之間的正效應關系就是所謂的經濟貨幣化和經濟商品化與貨幣作用力成正比的關系。

熱點內容
股市現在多少點上證股市 發布:2025-07-09 09:26:08 瀏覽:396
收購資產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發布:2025-07-09 09:15:59 瀏覽:350
目前中國股票交易稅費是多少錢 發布:2025-07-09 09:09:20 瀏覽:528
轉增在股市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9 08:33:27 瀏覽:955
金融碩士研究生畢業工資多少 發布:2025-07-09 08:31:44 瀏覽:183
中國股市如何收費 發布:2025-07-09 08:16:11 瀏覽:615
如何快速入股股市 發布:2025-07-09 08:11:22 瀏覽:198
保險a和保險b是什麼基金 發布:2025-07-09 08:05:46 瀏覽:988
華超科技股票價格 發布:2025-07-09 08:05:40 瀏覽:135
2021萬達廣場市值多少 發布:2025-07-09 07:45:11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