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貨幣寬松投資什麼好
1. 目前最穩健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儲蓄存錢是最穩健的理財方式。
2. 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怎樣做好投資理財呢
首先要說是,其實,通脹並不是最可怕的,溫和的通脹是對經濟有利的,如保持2%的通脹是美聯儲的首要任務(至少之一)。最可怕的反倒是通縮,而通縮的壓力遠超通脹的壓力(近年來的三大通縮壓力:債務、老齡化、技術進步)。如上世紀全球的大蕭條,原因很多,有一點主因就是當時的金本位制,跟不上生產力的高速發展,貨幣沒有跟上,於是產生了大通縮,物價下跌、企業倒閉,大量失業,進入大蕭條,並延續了17、8年,直到1945年才真正走出來……而央行這些年來,為何不斷地貨幣寬松,恰恰是在和通縮做對抗,除了在幾次金融危機時出手救市,更多的時候恰恰是在抵禦通縮,因此,在考慮通脹通縮的邏輯時,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請看一下通脹通縮和失業率的菲爾普斯曲線)
其次,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並非通脹,而是滯漲階段,請看美林投資時鍾(The Investment Clock)的投資建議:
由於「強有力地看得見的手」政府的干預,美林投資時鍾越轉越快,本來是7、8年一周期,後來5、6年,現在越來越快了,甚至能變成1年多,2年都不到了(如去年),而且滯漲的階段越來越長,這也就是為何常有網友問我,為何經常聽到我說:當下現金為王……
另,之前在網路《超級對線》,和中金吳總從這近日「美債收益率飆升、國際金價下跌」(有網友問,為什麼有的西方國家(如德國、日本)可以負利率發行國債?這恰好是進入滯漲的最明顯的標志)切入,詳細分析了未來大通脹的可能性大不大;通脹、通縮還是滯漲?以至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等等……等於也間接地回應了此問題,這兒是回放鏈接:http://t.cn/A6tS770R 謝謝抽空聽一下。
總之,我並不認為目前的大背景是通貨膨脹,而其實是處於滯漲階段……點到為止吧。
你好,今天和朋友剛好討論到這個問題,目前在全球貨幣大放水的背景下,財富貶值速度正在加速,把錢存在銀行絕對不是上上策,而是下下策,如何可以跑贏通脹?我覺得有幾點可以參考:
第一,一線、強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尤其是好學區,好配套,交通便利等)的房子,這種是能跑贏通脹的;
第二,一些優質公司的股票可以長期持有,注意不是那種炒作概念的公司,得是未來趨勢的公司,尤其是高 科技 行業和新能源行業等;
第三,如果你的錢不足以支撐前面2點的話,那我建議你就買一點黃金或債券。
什麼是 理財 ?理財就是管錢。收入就像一條河,財富就是你的水庫,而花錢,就像流水。理財就是管理好水庫,開源節流。投資就是水庫多幾個進水源頭,你的源頭再多,水庫自然就多水了。
一、分析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好收支預算。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理財也是如此,理財第一步,就是要分析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好收支預算。收入方面,作為工薪階層,我們的的工資收入基本是固定的,但是,支出方面並不是固定的,它會在一個范圍之內變動,它是可控的,所以,初學理財,建議從預算和記帳入手,首先要做好支出預算,才能知道自己本月是節余還是超支。
二、改變理財觀念,先儲蓄,後消費。
改變你的思維模式:將原來的「結余=收入-消費」錯誤模式淘汰,養成「消費=收入-結余」的正確消費觀念。每個月先儲蓄了,剩餘的再拿去消費,而不是消費了,有多少結余了再進行儲蓄。
三、分析支出結構,合理控制支出,做好記賬工作。
支出可分為固定支出和變動支出,固定支出包括每月的房租(房貸)、生活費、交通費、電話費等等,變動支出包括置裝費、外出就餐,請客送禮, 旅遊 支出等等。在這里,可控制的支出就是變動支出部分。所以,要養成記帳的好習慣,記錄自己每天的收支狀況,月度終了,用實際支出和預算支出進行對比,看看哪些項目節余哪些項目超支,分析一下自己的哪些支出可以縮緊及合理控制,做到理性消費。
四、做好投資前對市場狀況的基礎了解。
五、避免出現投資收益起伏過大的情況
一般來說,如果出現「投資收益過於大起大落」這樣的問題,多半是因為高風險的投資比重過高了。對於這樣的情況,建議要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減少高風險的投資,適當配置一些穩利精選基金這樣風險較低、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如此便可有效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的整體收益。反之,若置之不理,很容易血本無歸。
理財投資的周期性需要合理安排,投資方向可能需要應時而變,可能也需要對投資規劃做出適應性的調整。那麼做到資金靈敏性最好,以免需要用錢時卻無法取出。而且投資保持一定的靈活性,這對於化解風險,還是很有幫助的。
總之,投資理財不是投機,不是買彩票,不是天上掉餡餅,所以不要指望它會讓你一夜暴富。投資理財是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養成長期投資的習慣,你的財富才會越積越多,你的水庫才不會乾枯。而暴富就是洪水,它會讓你的水庫短時間內撐滿,可是,它也會沖破水庫的大壩!
也許未來會出現一個違反邏輯的事件,美聯儲放水放出一個大通縮、放出美元指數上漲!而這一切都是源於股市虹吸逆反過後所形成的債務負反饋,而標志性事件的出現則是以加息為始(實際上加息只是馬後炮而已)
時代的洪流之下,特別是在全球通脹論調的背景下,個人如何安身立命?不要聽信某某某今天買了比特幣、誰誰誰又大舉購入黃金,哪個又跑步進場股市、或者抱團大宗,如果聽風就是雨,只能坐等被割韭菜。有錢人建立的是一套全方位的對沖體系,在變數之下,確保資本安全是第一準則。
所以你也要建立一套自己的金融思考體系,像有錢人一樣思考,並付諸於行動,危機之下才有機會。
隨著近年來通脹壓力加大以及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的降低,你的投資理財目標是不是從年收益20%,降到10%,5%,最後可能只盼著能跑贏大盤就好了?
1、股票
首先,股票代表的是上市公司股份的所有權,你持有茅台的股票,那麼你就是茅台的股東,而這種特性就決定了股票本身就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因為其價格與上市公司的業績有緊密聯系。
不過,如果通脹一旦超過了企業可承受的程度(比如國內CPI在2007年下半年同比超過了4%),企業的稅負、成本問題都會接踵而至,從而對利潤增長起到負面影響。
因此,低通脹,經濟高增長時,股票是最好的投資標的。這一結論的一個重要的背景之一就是,在溫和通脹時期,市場流動性往往比較寬松,而這非常有利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實體經濟可用更多杠桿擴大規模。
2、房產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住宅商品房銷售均價為從1999年每平米1857元上漲到2018年的每平方8544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36%,如果使用3倍的杠桿,年復合增長率為24%左右,年化收益率70%左右,可以解釋為1999年用1萬元投資1套住宅,2018年賣掉後的收益為13.3萬元,這是全國的平均水平,一線、二線城市的漲幅不止這么多。
而我國過去的真實通貨膨脹率,在6%~8%之間,我們按照最大的8%計算,1999年1萬元相當於2018年4.31萬,遠遠低於房子的收益13.3萬元,投資房產是能夠否定通貨膨脹。
未來房價雖然不會像過去增長那麼快,但是我國城鎮化率只有60%不到,離發達國家還有20%的差距,相當於未來約2.8億的農村人口會轉化成城市人口,這部分人口對房產的強大需求會推動房價繼續上漲,而我們的貨幣貶值也在減慢,2018年m2增長率只有8%左右,遠遠低於過去20年的平均增速,貨幣貶值在減弱,房價上漲在減弱,兩者相互抵消,我認為未來投資房地產依然可以跑贏通貨膨脹。
3、基金
從基金類型來看,貨幣基金肯定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債券基金很難跑贏通貨膨脹。從長期來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QDII基金的收益中位數可以跑贏通貨膨脹。投資者只需選出收益前50%的基金並且長期持有就可以了。
我國通貨膨脹率大概在年化7.5%左右,股票基金、混合基金、QDII基金的長期年化中位數收益在7.5%以上。
4、黃金
從長期來看,黃金是一種回報率非常低的資產。主要原因如下
(1)黃金是不生息的
好的資產應該能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例如利潤、分紅、租金收入等。黃金不會產生利息,甚至保管黃金還要付出額外的成本。目前市場上的黃金價格波動,主要是投機機構利用經濟動盪的概念進行炒作,低買高賣,短期及時獲利。這種炒作方式,非常不建議普通投資者參與。
(2)黃金不方便流轉交易
普通投資者,如果是購買黃金首飾,價格很貴,又不方便出手。如果是購買銀行的紙黃金,那是賬戶黃金。依賴的是銀行的信用。銀行也是可以破產的。真正去金交所開戶,通過金交所買賣實物黃金,對很多投資者,都是一個不小的門檻。當然,一些對大宗商品投資比較熟悉的朋友,可能會考慮黃金ETF。那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黃金的 歷史 價格變動。
(3)黃金價格波動太大
現在的金價是 1900美元/盎司,如果是在2009年的低點買入,是700美元/盎司。大概是漲了2.7倍。看上去回報還不錯。但是如果是在2011年的高點買入,到現在才剛剛回本。黃金的價格波動很大,我們很難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它不適合普通投資者來參與。
上面列舉的三點,主要是想說明,黃金並不是一種好的資產。准確的說,黃金並不抗正常通脹。但是它可以抗惡性通脹。比如辛巴威的那種惡性通脹,黃金是可以對抗的。但是,在當今 社會 ,惡性通脹的發生概率很低。所以黃金對抗惡性通脹的這種能力,很難得到體現。
買黃金
3. 中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對百姓的影響,應該怎樣理財呢
首先說一下,中國的貨幣政策不叫量化寬松。在2008-2009年,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出台了4萬億的刺激政策,其實加上各級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遠遠大於這個數值。好處就是立即止住了經濟下滑的勢頭,出現V型反彈;壞處就是資產泡沫膨脹(房價暴漲)和通貨膨脹。
今年以來,國家實行了穩健的貨幣政策,通過加息、加存款准備金,逐步壓制通貨膨脹。截至目前,通脹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現在的通脹率仍然高於銀行一年存款利率。也就是說,老百姓的錢存在銀行里,是逐步貶值的;同時國家出台很多行政措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目前也初具成效。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如何理財呢?首先,一個原則,就是根據自己的個人和家庭情況而已。看自己的年齡段、收入多少、需要什麼樣的固定支出、可能遇到什麼樣的意外支出,等等。如果單純從財富增值的角度考慮,那不叫理財。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追求的收益自然不一樣。
所以,要根據個人的家庭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簡單列舉幾個目前的理財方式: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收益率低,流動性高,隨時可以取現金,安全,但是跑不過通脹。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稍高,但期限一般較短,理財產品不能中途贖回,流動性不如銀行存款。
保險產品:包括分紅險和傳統險。傳統險是純粹的保險保障功能,一般的家庭,都應該考慮配置一些。分紅險則兼具保障性和收益性,但是收益也不是很高,視各自情況而定。
基金:債券型基金一般比較穩健;股票型基金比較激進,風險高,收益,由於股票市場一直不怎麼樣,今年的收益恐怕都虧損了。
股票:中國的股票市場,跟中國的男足一樣爛;不過目前是低點了,可以考慮配置一些,但一定要根據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冒進。
房地產:就不鼓勵大家進入了,房價已經迎來了拐點,不知將來會不會暴跌,但是,像以前那樣的暴漲,恐怕再也難以出現了。
古玩字畫等收藏:不建議一般人參與。
以上供參考。
4. 通貨膨脹利好哪些行業
通貨膨脹利好的行業有消費類行業、銀行業和資源類行業等。這些行業在面對通貨膨脹的局勢,依舊可以豎起旗幟,保障自己的潛在價值,因為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很多產業的生產成本會變高,那麼它所投入的本金也就比之前的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水漲船高」的現象,但是像消費類行業、銀行業和資源類行業等,就不一樣了,可以乘機獲取收益,特別是那些不需要從市場上獲取成本資源的行業,在物價上漲的條件下,這就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收益。
拓展資料:
1、通貨膨脹(inflation)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一國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局部、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
2、一國基礎貨幣發行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增長率的原因包括貨幣政策與非貨幣政策兩方面。貨幣政策包括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利率匯率手段調節經濟;非貨幣政策包括間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製造成貸款膨脹,國際貿易中出口順差長期過大、外匯儲備過高,投機壟斷、腐敗浪費提高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結構失衡、消費預期誤導等。所以通貨膨脹不僅僅是貨幣現象,實體經濟泡沫也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非貨幣政策、貨幣現象還是實體經濟泡沫,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長方式造成GDP水分過高、無效經濟總量過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造成貨幣效率降低。
5. 當一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那麼對金礦開採行業和建築業你有什麼投資建議
因為國家已經不再採取大水漫灌的形式去刺激經濟了,因為「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原因,錢還是會流向那些大型企業。哪些大型企業呢?基建行業。不會是fangdichan,因為一直在尋找軟著陸,不可能「又當又立」。最近甘肅發布了白龍江跨流域調水工程,所以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也就是為什麼yiqing發生後基建股迎來一波上漲,gdp是要靠這個拉上去的。投基建及相關產業肯定是不虧的。
至於金礦開采,這段時間黃金本來應該漲,結果今天還綠了,真的是對市場沒信心了。這個時候都不漲,還指望以後能漲多少。
6. 在貨幣貶值的時候,什麼才是最好的資產
1.黃金
黃金天然帶有貨幣的屬性,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黃金都直接充當貨幣。我們從近期的一段歷史來看,從布雷頓森林體繫到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再和黃金掛鉤,美國承諾黃金和美元按比例兌付的時間也不超過30年,一個原因就是美元需要多發行,但是黃金的產量沒有跟得上來,美國人頂不住了。換句話說美元貶值了但是黃金沒有。因此在這個消息宣布完之後,黃金快速地進行了飆升。在1971年之前,黃金和美元是固定35元每盎司的兌換比率到2019年11月22號,黃金的價格是1462元每盎司。
如果按二者的兌換比例來算,美元對黃金貶值了41倍,舉個例子,如果在1971年一個美國人持有了3500美元,那到了2019年,他還是有3500美元。但是如果在1971年,他把3500美元換成黃金,到2019年的時候,他就可以有146200美元。但是這並不是說持有黃金可以升值41倍,因為這是利用美元衡量的黃金美元,再貶值也就相當於黃金在升值,相對於其他物價和收入而言,大家都在漲,所以黃金並沒有升值這么多,但是其保值的功能無需質疑。
4藝術品。
藝術品是一個投資門檻比較高的行業,對資金和專業能力的要求都比較高。最近的這幾年,書畫和藝術品拍賣的價格都屢創新高,收藏熱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的現象。從稀缺性上來看,藝術品有其成長的內在因素。但是投資市場上的水比較深,贗品比較多,價格也沒有一個基準的說法,而且很多都是單品無法進行類比。所以需要專業的人士來輔助進行。
7. 在政府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下,哪些板塊和行業受益
一般來說貨幣政策寬松,對金融業和地產業是有利的,因為可以擴大金融活動;還有就是對那些財務成本很高的企業有利,因為降息會降低成本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看投向,像中國這樣政府支出多用於投資的,對基建行業會有利,此外,具體政策比如支農、醫改等政策會對農業、醫葯行業有影響。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本質上,是「雙松」的宏觀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體現在:增加政府投資項目、增加民生投入、增值稅轉型從而減輕稅負等等。 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體現在:1.在利率政策方面:自9月份以來,中國央行連續5次下調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四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 2.在信貸政策方面: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一. 這個需要通過IS-LM曲線分析,也就是通過書上所說的財政政策乘數和貨幣政策乘數具體衡量
如果用股市來簡易說明就是
擴張性財政政策就是增加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增加實際是將前放進消費者口袋,這樣就造成收入的增加,此時消費者就有更多的錢可以消費和投資,股市是投資的好場所,人們就有了更多的錢參與到股市中,這就造成投機性貨幣需求的增加,而貨幣供給不變,則貨幣需求就超過了貨幣供給,利率是資本的價格,需求大於 供給時就造成了價格的上漲,也就是利率的上升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就是增加貨幣的供給量,而在產品市場中對貨幣的需求沒有改變,而增加供給,造成供給大於需求,利率下降
這只是不規范的理解,還是要去看書,理解兩大政策乘數
二. 一般來說貨幣政策寬松,對金融業和地產業是有利的,因為可以擴大金融活動;還有就是對那些財務成本很高的企業有利,因為降息會降低成本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看投向,像中國這樣政府支出多用於投資的,對基建行業會有利,此外,具體政策比如支農、醫改等政策會對農業、醫葯行業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