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股市行情會怎麼樣
❶ 2021年股市的發展如何
你問的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具有預測性的問題,這個市場上沒有任何人可以精準的預測市場會怎麼走,所以我只能給出自己的一些觀點。
我個人覺得2021年股市的前半場算是中規中矩,畢竟2020年的下半場走的太高了,所以2021年有了一定的回撤。目前股市的大盤有些許拉升,有人可能會覺得牛市已經來了,有人相信慢牛,我個人比較支持第2個觀點。
先復盤一下2021年上半年的基本情況。
在開年之前,很多人都相信股市會繼續拉升。畢竟去年年底的拉升,實在是特別振奮人心。然而從開年之後,各個板塊的股票都出現了大幅回撤,平均回撤的力度達到了25%左右。在此種行情之下,有些人甚至一度以為熊市已經來臨。在2021年的上半年中段,整體大盤出現了小幅拉升,這個反彈給投資人們重新帶來的信心。
❷ 股市新的一年走勢會怎麼樣
滬指2020年有很大的可能是一個收斂的調整行情,但是無論如何,今年底明年初還是會有一次上揚行情的。2020年仍然是個股進行調整的重要年份,不過,未必所有個股全調整,有不少個股的大級別其實已經准備好了。
滬指雖然就最低指數而言有一步一步往下的趨勢,但是就收盤而言,尚未真正脫離2900點,50ETF(510050)本次分紅的登記日是11月29日。從歷史的統計數據來看,510050所有的分紅均實現了滿權,最為奇妙的是510050分紅除權後的一段時間,股指會產生相應的較大級別的底部和頂部,有心的投資者可以跟蹤研究分析它過去的十多次分紅除權後的走勢,以及大盤的對應走勢,可能會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對未來大盤的判斷。
從滬指的大級別形態判斷,2020年有很大的可能是一個對應於2019年來說更為收斂的調整行情,但是無論如何,今年底明年初還是會有一次上揚行情的,雖然有可能上半年急匆匆的就把高點做完了。
事實上,就年線而言,2019年的這根陽線還是延續了2015年5178點行情以來的走勢節奏,假如2019年我們認為還是會收陽線的話,這個事實上有很大的可能會收陽線的,因為開盤價在2497點,最後一個月不大可能會跌到這個位置之下收盤,那麼,5178點以來的年線節奏就是一陽一陰,如果按照這個節奏的話,2020年又是一個陰線。
從前幾年的年陽線的漲升幅度來看,基本上陽線的漲升幅度是上一年陰線跌幅的一半,2018年的跌幅是24.59%,到現在為止,2019年的漲幅是15%。所以,2019年的收盤到底位於什麼樣的位置,是不是符合過去幾年陰陽幅度的通常規律,也是我們在未來的一個月用來關注大級別形態強弱的一種標志。
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也可以認為2440點以來啟動的就是所謂的牛市行情,只是這種牛市走的無比艱難,而且,因為總市值的巨大無比和市場資金的實際缺乏,市場再也沒有能力像以往一樣遇到牛市就一飛沖天,而是脫離底部以後艱難的指數上行,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很多未盡的事宜需要一步一步處理。
2020年仍然是個股進行調整的重要年份,因為市場的總市值和存量資金的資金容量決定了市場只能放棄大部分的森林,針對少部分的幼苗進行培育。不過,如果能夠順利地熬過這個收斂性質的調整,會有非常豐厚的利潤,這個調整告誡的是那種判斷馬上指數大牛市的,而針對個股來說,就未必所有的個股全在意這個收斂性質的調整,有不少個股的大級別其實已經准備好了。
❸ 你知道2022年股市會怎麼樣嗎
2022年股災會持續多久四次。
(1)1992年5月—1992年11月 上證指數從1429點跌至400點,歷時5個月,最大跌幅達72%
(2)1993年2月—1994年7月 上證指數從1553點跌至325點,歷時18個月,最大跌幅達79%
(3)2007年11月—2008月10月 上證指數6124點跌至1664點,歷時12個月,最大跌幅達72.8%
(4)2015年6 月—2016年1月 上證指數從5178點跌至2638點,歷時8個月,最大跌幅達49.05%
2021年——2022年應該就是一輪大牛市的周期,再配合上社科院藍皮書預判在2021年——2025年內會到5000點。
我們都知道,從1994年起,每隔7年都有一次股災,即大牛市見頂。1994年、2001年和2008奧運年的6124點,大家都是印象深刻。2015年算起,下一次即是2022年。
按照這個規律,2022年會出現大牛市的頂部,隨之而來的就是股災。也就意味著,2022年之前,大概率就是牛市行情。毫無疑問,股市是有周期性的,但我們能發現,整體來說,大趨勢就是往上的,歷史新高的股市大牛市,也許正在路上了。
2007年最高點是6124,2015最高點是5178,而2021年最高點是3730多。2018年底以來,本輪牛市趨勢,已經有兩年半了,從最低2440到現在,其實漲幅也有50%多,算是慢牛,已經進行到了關鍵時刻,主力底部以來,布局基本完成,沒有主升浪,難以出貨。其實股市就是一個循環到另一個循環,牛熊交替。所以說,本輪牛市,並沒有結束,月線多頭趨勢,非常明顯,一般而言會再創歷史新高,時間大概就是2022年。
A股大概會是每8年有一輪大牛市,之前是1999年、2007年和2015年,每次相隔8年,按推算下一次應該是2023年左右,所謂「都說」2022年股市會是大牛市,其實言之尚早。
凡是大牛市都會有兩個先決條件:
一個是央行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向市場釋放了充沛流動性,這樣市場上不缺錢,股市可以受貨幣推動上行。2020年確實出現了這個條件,但是因為特殊原因,所以出現了結構性行情,很明顯的是,央行對釋放流動性呈非常審慎的態度,經濟一有企穩趨勢,央行就考慮收縮貨幣,去年6月份後疫情受到控制,央行就不再降息了,12月的社會融資已經拐頭向下。
另一個條件是經濟有向好的跡象,這個條件決定了股市走牛的持續性。2015年因為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市場流動性充沛,股市開始了一輪走牛趨勢,但因為經濟並未根本轉好,所以這次牛市猛烈而短暫,上升快下跌也快呈懸崖狀。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❹ 今年的股市行情會咋樣
在1月27日晚,滬深交易所相繼在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決定延長2020年春節休市時間,對春節休市安排進行進行調整:延長2020年春節休市至2月2日(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正常開市。
今年股市走勢會如何?
此次休市,將為股市帶來三天的情緒「緩沖期」,我認為是有利於給A股帶來更加穩定的作用的。
第一,在春節之前,A股本身就先經歷了一次殺跌,當時投資者主要是基於對春節期間不利因素的擔憂,選擇出局觀望。而春節期間,最讓大家憂慮的必然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展,特別是近幾日,從數據看,每天確診的人數在增加,至1月28日中午,確診病毒為4547例。
病例在增加,主要是因為前期存在潛伏期以及部分病毒尚未確診,而當前新增病例數量較多,股市開盤的話,投資者悲觀情緒會較濃。隨著相關隔離措施和大家的自我防護措施,接下來發病案例將會出現拐點,一旦新增病例降下來,有助於穩定預期。
第二,雖然A股還沒有開盤,但外圍市場都開盤了,走勢都不佳。歐洲股市大跌,美國股市也大跌,日本股市也在大跌。這些國家的下跌,本身也反應了當前資本市場的動盪,畢竟在其他國家也有病例確診。
在新加富交易的富時A50期指也出現大跌,本周首日大跌5.64%,次日盤中最多下跌3.24%。但接下來出現了明顯的反彈,跌幅收窄至0.78%。如果接下來外圍股市能轉強,以及A50期指能反攻,本身可以為下周A股開市提供正面的影響。
第三,延期開市也可以帶來投資者的情緒修復,其實大家都可以看得出,這幾天投資者對股市特別擔心,恐慌情緒非常濃,很多人都認為股市開盤必然會出現千股跌停的走勢,在這樣的情況下,群體性的恐慌可能更容易帶來非理性的殺跌。
而在延期三天後,投資者可以靜下心來多想想,此次事件到底對股市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從而做出更加理性的決策。而且,此次事件,預計大機構們,在開市後肯定會全力護盤,穩定市場,穩定信心。
從歷史經驗看,2003年的事件對股市也並沒有造成多大的打擊,投資者對事件會經歷「前期不夠重視、中期過度恐慌、後市理性看待」的過程,相信在經歷多次事件考驗的經驗上,只要大家能夠上下一心,疫情一定會盡快被控制,而股市的表現也不會如很多看空者想的那麼差。
❺ 年前股市會有一波上漲嗎
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不要去預測短期的走勢,因為分分鍾都會被打臉。
現在的市場是牛市,但處於的是一輪牛市中前期的狀態,所以,震盪上行是市場的主旋律。
並且在大量的長線資金不斷入市的趨勢下,A股的位置會越來越高。
就好比2019年的2440點附近已經回不去了;
2020年我們也看不到3000點以下的位置了;
未來,3500點以下也會逐步消失,看不到;
這就是長線資金抄底的力量,總是不斷的流入,但是指數不會猛漲,會漲漲跌跌,震盪洗盤,可是許多低估的優質股,以及各個指數卻在悄無聲息的拉升。
那麼,對於短線來看。
目前沒有足夠的做多情緒,也沒有足夠重大的利好刺激,A股只能向下尋找支撐力量,來積累下一輪反攻的能量。
這里就要考驗下方支撐了。
如今考驗的是60日均線3324點的支撐,以及20日周線3325點的支撐,所以指數在3325點反彈了,也有短線資金入場。
但如果這些支撐扛不住,就會下面去尋找3300點附近的月線支撐,甚至尋找回補缺口3286點後的反彈力量了。
所以,短期謹防恐慌性殺跌,以及3300下方的誘空。年前能不能有一波上漲取決於消息面刺激、支撐力量、以及機構是否會提前布局跨年行情的意圖。
年前股市肯定會有一波上漲的,但想要大幅上漲是不現實。
年前股市會上漲,但不會有大漲的理由如下:
第一,根據當前的盤面來看,目前大盤非常弱,趨勢已經轉弱了。距離2021年還有13個交易日,短期不強勢修復上去,想要一波上漲肯定不可能。
第二,由於年底行情股市是嚴重缺乏資金流動性,缺金是股市年底最大的弊端。股市缺乏資金之後,最好的走勢就是震盪,窄幅震盪為主。
第三,目前A股環境太差了,距離馬上就會進入年底行情影響了。弱勢行情中,再度加上年底因素,想要大漲一波更加不現實。
第四,目前大盤總體還是運行在箱體震盪,大盤箱體區間在3200點 3465點之間,即使年底有一波上漲,都是一個小漲幅,也是一個波段漲幅而已。
以上四大理由就是我個人預計年底行情不會有一波大漲,只是會上漲,上漲過多就是途中的反彈,想要單邊持續上漲沒條件。
所以預計年底的行情總體依舊以弱勢行情,不會大起大落的,繼續維持箱體震盪,總體對年底行情不悲觀,不樂觀,風險與機會並存。
年前股市會不會有一波上漲,這是沒辦法精準預測的事情。可能,一看到這樣的言語,朋友們都會認為,筆者太不行了,連預測都不敢。筆者說的是真話,客觀事實而已,大家也可以反過來思考思考,A股又不是哪一個人開的,說上漲就上漲?說下跌就下跌?完全是不切實際、不可能的事情。這樣的事情,可能蒙對一次兩次,但不可能次次都正確。
還有,就算你預測正確了,就真的會按照預測的執行嗎?更多的投資者只是到時候心理或者與朋友說一句,「你看,我說對了吧」,就好比是一句心理安慰,又或者是想在朋友面前稍稍得意一下。最重要的,就算你預測正確了,就真的能投資正確嗎?近二年A股市場的行情,可不像2015年「杠桿牛」以前那般,有著普漲普跌的走勢。現在的行情分化結構漲跌,是常態,可能指數大漲起來了,還有很多股票沒動靜。
所以,就預測行情的事情,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重要的是你的策略、你的執行以及你的選股擇股的能力。
現在,最應該做的,是淡化短線的意識,強化長線的觀點。拋開年前股市是否有一波上漲不說,從中長線的角度看A股,估值仍舊處於低位水平,今年又有著新冠的影響,很多公司的業績呈現並不好,但對應明年呢?今年的基數低,在市場恢復的基礎上,每年大概率各家公司的表現將會不錯。業績好了,自然二級市場也將有所表現。還有,滬指季線級別MACD指標已經進入紅柱第一根,而從歷年規律分析,每次季線級別MACD指標進入紅柱,之後將有一波不錯的行情。
從趨勢的角度分析,現在中長線向上的概率很大。在此背景下,作為投資者我們,更值得我們關心的是哪些優質的公司、具備潛力的行業而不是指數短線的波動。
年前股市會上漲,不會大漲,我認為年前股市會在3200點到3450點間震盪,不會超過3465點。
主要還是市場缺錢,從成交量來看,上證指數在突破3458點後迅速下降,滬市成交量從3800億下降到3500億,現在更是下降到了3100億,再降就要跌破3000億了。很明顯,有部分資金退出市場不玩了,導致現在市場成了存量博弈。沒有增量資金進來,靠現有點存量資金,市場很難發動一輪行情。
技術上來看,大盤在突破3458點後,也是一路向下調整。目前5日線,10日線,20日線等所有均線已失守。一般來講,20日線是短線的生死線,20日線失守意味著大盤的調整由短期調整進入到了中期調整。即使從周線來看,今天大盤最低點位到了3338點,離20周線3328點只有10個點的距離,大盤隨時都有跌破20周線點的可能,如果20周線跌破,大盤將繼續向下尋求支撐。
不管是從大盤量能來看,還是從大盤走勢來看,目前大盤上攻動能不足,很難發動一輪大級別的行情,而且每年年底都是市場缺錢的時候,所以我認為年前股市不會有大行情,大盤會維持現有的區間震盪狀態,大盤即使上漲,也很難突破3465點。
技術上而言,上周雖然指數跌一周,但依然沒破位,,早盤2大指數一波回踩後在這個箱體中軌活的支撐,大格局這里指數反復小半年在箱體,小格局個股分化.
上周末指數跌幅不大但個股跌的多了先,主要是配資大佬被查,市場一些資金擔憂造成個股的殺跌.但經過最終經過釋放風險後後市一些錯殺個股還會再次上去。老手也沒經歷在一個區域震盪小半年會成頂部的,所以這里市場紅哥不認為是頂部.既然不是頂我們就看短期反彈,中期還走行情。認為這里在築底.一旦成功後後市會上一個台階。當然目前個股分化也是有區別的,一些築底成功後的磨底成功後再醞釀行情。一些可能磨的時間長些,區別對待。
當前來說大家還是 根據量能情況,抉擇是波段還是持股,短線低吸目標個股有異動大漲還是要做減倉。就盡量注意波段機會把握個股板塊的機會.
總之短期就年前看反彈,超跌股的反彈,中長看年後的春季攻勢,紅哥要看盤了就不多說了。
關注紅哥,我們一起股海沖浪。
目前從大盤的走勢看是有反彈的跡象的。能不能保持這種向上的慣性,還得看疫情這只灰犀牛來襲的沖擊力大小和延續性!一般情況下年前都有一波上漲慣性,當下市場人氣也得到了較好的修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板塊之中出現龍頭股領漲的情況,是完全有可能帶動整體板塊持續上攻的。這種時候,就可以找到板塊中的優質標的,提前潛伏,等待拉升。
算上今天2020年12月14日,年前還有14個交易日2020年就結束了。年前再來一波上漲的時間已不夠了。
1、2020年雖劇烈波動,行情像過山車一樣,但滬指截止目前漲了10%多,成指漲了31%左右,創業板漲了51%左右,說明大資金今年收獲不錯,這在艱難的2020年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假如你是主力會怎麼做呢?我想主力們會在餘下的14個交易日里平穩度過,保住全年的果實。同時為明年埋下發芽的種子,明年再戰!
2、各大指數在箱體震盪了5個多月,要年前突破走一波行情的話,在本月初那波應該就突破了,就不會再回到箱體繼續震盪。再說目前從技術層面來看是需要繼續在箱體內震盪的,從資金層面來看年底一般各行業都是需要資金迴流,所以也不具備爆發一輪行情的條件。
總之,個人覺得,不管是從時間上、技術層面、資金層面還是主力意圖上來分析,年前很難再起一波行情了,保存勝利的果實,平穩度過,並埋下發芽的種子,為明年一季度開花結果是最佳劇本!
年前股市如果有增量資金持續進場,會有一波上漲,否則會繼續跌下去,。
指數到現在一直在漲,也沒跌啊!
會有
❻ 今年股市會怎麼樣你對今年的大盤有信心嗎
題主好:
根據題意,想了解今年股市行情趨勢,是否可以走出牛市。
牛市
1、2021年年前與年後3個月,因為就地過年,國際整體數據利好,走了一波漲勢。在2月底又回歸正常點位。
2、2020年因疫情原因,整體市場疲軟,只有一些抱團股,走勢較好。
3、2021年預計要到4月~5月震盪上行後,開始走一波漲勢。夏季到了,各行各業開始全面復甦,不會過於激進,屬於震盪上行,下半年的行情還是比較看好的。
4、從汽車行業、碳中和板塊、服務行業(酒店、飯店、培訓均會較好走勢)、風電等,旅遊旺季即將到來,同時拉動各行業板塊,走勢向好。
5、目前外圍環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素,會加劇股市市場走勢動盪的幅度,如近期軍工板塊就是走勢好的狀態。
整體來說,全面復甦在即,經濟向好,雖然不會大幅度的上漲,持續向好也是個好事。
以上,為個人觀點,請採納,謝謝!!
❼ 股市年末行情
上周五大盤長陽上攻,短線積累了一些獲利籌碼,必須通過震盪來消化,在短線籌碼出逃的情況下,大盤能夠保持震而不跌,也顯示出機構維穩的意向。由此認為,臨近年末大盤將以平穩收官為主。
鑒於市場短期走勢還不明朗,需要時間來修復,而外部風險增加,對A股不確定性也增大。再加上節日情節來領,而牛市兩大風向標的券商板塊及創業板仍萎靡不振,恐怕暫時還難以雄起,只有它們高歌猛進,才能引領各大指數騰空而起,相反則需警惕機構抱團瓦解,市場震盪調整的空間雖然有限,但上漲無量也是不行的。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高開強勢震盪,道瓊斯指數日線周期收小陽線,納斯達克指數收小陰線,延續高位運行,盤中再次刷新歷史新高。
2020年行情僅剩下3個交易日。展望未來,A股2021年春季行情備受機構看好。在多家券商看來,多因素共振之下,跨年慢漲行情至少延續到春節前後。
對於2021年春季躁動的結構行情,多家券商持續看好新能源、順周期、消費三大主線,中長期看科技板塊也有機會。
短期因疫情帶來的潛在經濟擾動會促使政策邊際上繼續放鬆,地產投資和出口將推動經濟基本面向好。基本面不斷抬升加之政策邊際寬松將推動潛在增量觀望資金持續入場,推動跨年慢漲行情至少延續到春節前後。
近期A股市場震盪上行,但此前猛漲的白酒股近一周頻頻跳水,同時,半導體、光伏、新能源等板塊持續走高。對於板塊估值分化加劇,不少投資者認為,資金抱團已經出現松動跡象。
板塊估值分化是正常現象。「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不同行業前景不同。例如,消費板塊受益於消費轉型和升級,高科技板塊受益於中國產業升級的大方向,市場願意給這些板塊更高估值」。
雖說市場波動加劇,但跨年行情遠未結束,經濟工作會議為市場吃下「定心丸」,確認政策不會出現急轉彎,外資加速流入也將繼續支撐行情。
目前經濟修復持續,慢牛走勢延續,年底創新高可期。隨著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政策的定調,我們認為A股震盪上行的慢牛走勢仍將延續,年底創新高可期,主要是因:
1、分子端來看,乘用車銷量等數據顯示經濟仍在持續修復。
2、分母端流動性來看,國債收益率呈現出一定的下行走勢,信用利差趨於平穩;滬深股通、融資余額等資金持續流入。
3、日歷效應來看,各主要指數一般在節後的表現優於節前,而大盤指數在節前的表現相對優於中小創,節後反之;這與年底基金結算和節假日之前的收益兌現有一定關系。
而對於明年的一個走勢可以說是很多股民關注的重點了,東方基金權益研究部副總經理徐然表示,未來A股有望出現長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