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為什麼重回市值
『壹』 美國史上第二家,微軟市值首破2萬億,背後的上漲邏輯是什麼
近些日子,一則“美國史上第二家,微軟市值首破2萬億”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微軟調整了自己的發展戰略,現在已經變成了雲計算領域的一個佼佼者,這使得微軟有更高的估值。在第三季度,微軟的業績也是表現比較兩眼的。實際上出來的業績,是超過了之前市場所給出的預測的。並且呢,因為雲計算,現在市場的分析師們,都是強烈的看好微軟,買入評級變為了“強烈買入”的評級。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雲計算戰略微軟調整了自己的發展戰略,現在已經變成了雲計算領域的一個佼佼者,這使得微軟有更高的估值。而且呢,目前微軟的雲計算領域,還是屬於初期的階段,後面的發展空間非常的廣闊,這會把微軟再次推向更高的高峰。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貳』 微軟反超蘋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對此你怎麼看
微軟反超蘋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我的看法還是挺平淡的,我覺得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況且今年蘋果的銷量並不是特別好,沒有了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就沒有了靈魂,以後蘋果的命運還不是特別明朗,被微軟超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到底誰是全球市值第一,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問題,隨著經濟發展,誰是第一也說不定,蘋果目前的情況還算樂觀,也是有機會的,雖然蘋果現在的銷量大不如以前,但蘋果如果有新的創新產品,還是有顧客會買單的,到時候蘋果一定會重回第一。
『叄』 微軟市值重回第二是怎麼回事
據Solidot消息,當地時間周五,微軟市值自2000年後首次重回5000億美元。
『肆』 市值再度超5000億美元,微軟是怎樣走上復甦之路的
微軟最近公布自己的第二財季財報,從數據方面來看微軟公司已經完全的恢復過來,這點大家可以看一下微軟股價就知道了,截止最近三天左右微軟公司股票已經上漲至65.78美元,同時微軟公司的市值更加精彩,竟然達到5114.6億美元,微軟的強大恢復,叫很多人十分的驚訝,那麼微軟是怎麼樣復甦的呢。原因有幾個:
第一、微軟公司在跌入低谷的時候,並沒有消沉下去,而是加快自己的內部改革,首先是對工作人員的精兵簡政,根據不完全統計微軟公司在恢復期間人才轉換率達到12.5%這一數據確實叫人十分的驚訝,由此可見微軟公司對於人才方面的挖掘真的是不遺餘力,而且做的也是十分的精彩。
第二、微軟公司的復甦,也得益於自己的以往的名聲,正是利用自己以往的品牌效應,微軟開始推出一種產品文化,這個宣傳是一個很有力度的宣傳,也可以給人一種品牌質量深化的感覺,讓很多人對微軟重新拾起信心,這點對於微軟產品的繼續擴大市場有很大的好處,微軟公司是合理的利用自己的名譽。
第三、微軟在產品研發方法不遺餘力的努力,這方面微軟公司一直在不懈努力,特別是在雲計算方面缺德很大的進步,機器人的運用方面,以及人機互動都是圍繞的殺手鐧,這樣的變化給微軟公司帶來的是一種質量,使微軟公司一躍恢復到比以前更加輝煌的階段,所以產品開發是不可或缺的一點。
第四、微軟公司在公司內部管理方面,也進行不懈的改革,這點是微軟公司針對自己的企業能不運轉機制的不合理內容進行的改變,這種改變直接造成微軟企業的效率一下子,完全的提高起來,員工的工作效率也逐漸的加強,這樣的情況下,霸氣的微軟公司一下就恢復到往昔強悍的實力了。
大家可以看出,微軟走上復甦之路以後,企業的發展主要的特點就是上面幾個,就因為上面的原因,微軟強大起來的了,相信微軟如果繼續堅持的話,未來會更加的光明。
『伍』 微軟反超蘋果,奪回全球市值第一公司寶座,它是如何做到的
因為今年蘋果的銷量下跌了,股市也下跌了,這才給了微軟反超蘋果的機會。
微軟反超蘋果,奪回全球市值第一。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蘋果今年的銷量也不是特別好。可以看出,自從喬布斯走了以後,蘋果的銷量是一年不如一年。蘋果未來的命運不是特別明朗,微軟超越它也是必然的事情。
微軟市值接近2.49萬億美元
由於供應鏈受限,蘋果第四季度營收不及華爾街預期。盡管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估計營收缺口為60億美元,但該公司預計12月季度供應鏈問題將更嚴重。盡管iPhone銷量同比增長了47%,但仍低於分析師的預期,iPhone 13的銷量僅在公司第四季度公布。雖然,目前微軟反超了蘋果,但我想蘋果應該也不會就此罷手的。
『陸』 繼蘋果之後,微軟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微軟為何能這么成功
微軟這一次突破2萬億美元的大關,可以說引起了很多人的震動,要知道到目前為止,除了蘋果公司之外,這還是第二個公司到達這樣的水平。而且很多經營圈的人士都表示這一次的上漲很明顯,並不會短時間內停止下來,而且有人猜測,目前微軟還有11%的上漲空間,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微軟公司可以發展這么快。
第三,如何評價微軟的成就?
為了的確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公司,但是說實話,正是因為它的免費政策,導致很多優秀的系統沒有辦法被研發出來,就算研發出來也沒有辦法被推廣出去,對於這些優秀的系統,其實是降維打擊。但是因為他具備著先發優勢,你也不能跟我說,人家為了違反了規定,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這家公司的確讓人又愛又恨。
『柒』 重返全球第一,微軟憑什麼
43歲的巨人,正在重新起舞。
文 / 華商韜略 賈澎
此次逆襲,對了解 科技 股的人而言,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逆襲封王】
2018年,美股長達10年的牛市終結了。三大股指創下自2008年來的最大年度跌幅:標普500指數下跌6.24%,道指下跌5.63%,納斯達克指數下跌3.88%。
在蘋果領跌之下, 科技 5巨頭「FAANG」」(臉書、蘋果、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字母縮寫)股票市值總計縮水逾1400億美元。
凄風冷雨中,微軟卻一枝獨秀。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微軟股價報收101.57美元,全年累計上漲19%。
更引人矚目的是, 微軟市值達到7798億美元,自2002年來,首次成為年終全球市值總冠軍。 排名第二的蘋果市值7491億美元、第三名亞馬遜7344億美元。
微軟市值超越蘋果是在1個多月前。2018年11月30日,微軟以不到50億美元的微弱優勢領先老對手。自從2010年蘋果市值首超微軟後,微軟就一直生存在蘋果的光芒之下。
不過,微軟此次逆襲,對了解 科技 股的人而言,既在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去年三季度時的持倉報告顯示,當期對沖基金凈買入微軟逾420萬股,賣出蘋果約400萬股。而原因,不難理解。
在已公布的2019財年一季報中,微軟業務部門營收增長普遍達10-20%,智慧雲端業務事業部的營收同比增長更是高達24%,其中Azure雲營收同比猛增76%。
截至目前,蘋果的TTM市盈率不到13倍,微軟則超過41倍。 偏愛未來現金流的投資者,似乎正把微軟重新定義為成長型公司。 有分析師也預計,到2019年年底,微軟市值或將超過1萬億美元。
然而,如今氣勢如虹的微軟,在不遠的4年前,還被認為行將沒落。
【失落的年代】
年輕時的喬布斯,曾經這樣評價微軟:「雖然比爾聽我這么說會很生氣,但微軟起家全靠IBM。他們的優勢,第一是善於抓住機會,第二是像日本人一樣鍥而不舍。」
當微軟不再能抓住機會時,人們認定,微軟完了。
1999年12月,微軟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全球所有公司市值的最高點。
此後,互聯網時代來臨, 科技 巨頭群雄並起,微軟市值一路滑落,到2013年時市值僅剩不到一半。市值再次超過6000億美元時,已是2017年10月。
探底,微軟用了18年。
帶領微軟走過25年之後,比爾·蓋茨在2000年1月,將衣缽交給了史蒂夫·鮑爾默。彼時,距離微軟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剛剛過去一個月,微軟正在巔峰時。
鮑爾默是數學高手,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和無窮無盡的激情,極具感染力和執行力。在他執掌微軟13年間,微軟員工數增加3倍,年營收增長4倍,年利潤增長10倍。
從創造利潤的角度看,鮑爾默做得不錯。但在把握方向上,他卻犯了太多戰略錯誤——
他把很多部門總裁換成銷售,與研發脫節;在必應上不斷燒錢,卻依然在搜索上輸給了谷歌;在智能手機領域,敗給蘋果;在移動操作系統上,給了安卓崛起的機會;在媒體領域,則被Netflix拋下;雲計算成為亞馬遜的天下;期間推出的Windows 8也成為微軟史上被詬病最多的操作系統之一。
那時的微軟,彷彿一尊被詛咒的巨石像,凝固在了PC時代。
對總也摸不到脈的微軟,投資者喪失耐心。2000年至2014年間,微軟股票價格一直2、30美元的區間徘徊不前。
這讓鮑爾默成為眾矢之的。在受到董事會施壓後,2013年夏,他卸任微軟CEO。當天,微軟股價大漲7%。
【大手術】
在一片悲觀氣氛中,2014年2月,46歲印度人薩提亞·納德拉正式接任微軟第三任CEO。
此前,他在微軟已經工作了22年,曾在Windows、Office等多個業務部門工作,先後領導了微軟的必應搜索引擎、SQL Server資料庫和Azure雲計算業務。
上任後,他給所有員工發送的郵件中提到:
我買很多的書,雖然不一定能看完。我注冊了很多在線課程,雖然我不一定能學完。但我堅信,如果停止學習新東西,你將停止創造有價值的事物。
帶著這種開放心態,納德拉上任後首次公開講話時,就舉著一台iPhone,展示了裡面安裝的郵件應用。而在過去的微軟,使用競爭對手的產品是犯忌的。
在納德拉的藍圖中,微軟將成為一家跨平台、跨設備的軟體與雲服務提供商。用戶使用什麼樣的設備,都不應也不會影響使用微軟的服務。
上任不久,納德拉即公布了「移動為先、雲為先」的新戰略。這在當時引發內部大量質疑聲。對此,納德拉說:「給我一年時間,錯了的話我們再回去就好了。」
為了推進全新戰略,納德拉開始對微軟展開全面「大手術」。
持續了多年、在微軟內部被稱為「狗咬狗」的競爭性考核制度,被更強調協作的新制度所取代。
上任後,納德拉即裁去了2.6萬人,包括收購來的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
對於鮑爾默時代巨資投入的移動系統戰略,納德拉則很快宣布「Windows Phone手機業務會轉向企業市場」。但這更像外交辭令,實際上則是放任其下滑,並最終徹底放棄。
這種對業務和人員的調整,從未停止。為了進一步強化其雲計算業務,2017年7月,微軟對外宣布將裁減3000名員工,主要為銷售人員。
在這些大動作中,倍受爭議的是對Windows戰略地位的調整。畢竟,這一操作系統PC裝機量高達15億台,仍然是微軟一大現金牛。
但在納德拉看來,微軟新戰略生態立足於雲上,而不在終端的操作系統中。
所以,雖然依舊強調微軟是一家Windows公司,但納德拉把Windows的戰略地位大幅削弱了。
2015年發布的Win 10,微軟稱這將是最後一個Windows版本,此後新特性將通過隨時推送實現。到2018年4月,納德拉更是乾脆解散了微軟Windows部門。
上任一年半後,「大手術」初步完成。 在新財報的統計中,微軟主業變成了:Office、雲計算、生產力應用、Surface系列電腦。
微軟的「Windows為王」時代正式終結。
【重塑世界觀】
其實在鮑爾默時代,微軟就已經意識到了「雲」的重要性。
早在2010年,鮑爾默就曾表示,要將公司的未來投注在雲技術上。Office 2010、Windows Phone 7等產品,都將與雲緊密結合。
2011年,被鮑爾默選定推進雲平台Azure的人,正是納德拉。
不過, 對於鮑爾默來說,雲是下注的方向。但對納德拉,雲則是微軟的世界觀。
與鮑爾默將微軟打造成「設備與服務提供商」的理念不同,納德拉計劃將微軟塑造成生產力與平台提供商。
隨著技術進步,想要提升競爭力,數字化轉型是所有企業都將面臨的問題。以雲為基礎,可以打造無限應用、重構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構建智能化的雲平台。
「雲為先」的戰略,將讓微軟佔領企業級服務市場的制高點。
在公開信中,納德拉表示: 「我們必須理解並擁抱只有微軟才能帶給世界的東西,微軟是『移動為先,雲為先』世界裡提供生產力和平台的專家,我們將重塑生產力,予力全球每一個組織、每一個人成就不凡。」
在這一新戰略指引下,微軟不斷強化雲業務的「三駕馬車」——Dynamics 365、Azure和Office 365業務。
其中,Office業務一直是微軟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在「Office 365雲賦能戰略」下,Office被賦予很多雲特性,再次煥發了新活力。
雲平台Azure則是靈活並支持互操作,將開發者與同微軟的全球數據中心網路託管服務緊密結合。開發者可以用它創建應用,或者基於雲的特性,來加強現有應用。
Dynamics 365主要面向中小企業,是植根雲端的新一代智能企業應用平台,全面整合了CRM、ERP等眾多功能模塊,幫企業按業務流程進行智能化管理。
隨著企業計算向雲端轉移的趨勢不斷加強,雲服務市場快速崛起,2018年市場規模已近600億美元,但依然不到高盛預計的潛在市場總值的十分之一。
「雲為先」的戰略,讓微軟雖然起步晚於亞馬遜,但已經與亞馬遜同在雲服務市場第一集團領跑,谷歌、阿里、IBM等企業暫時處於跟跑的第二集團。
2015年時,納德拉曾承諾,把雲業務營收擴大3倍,到2018年達到200億美元。實際上到2017年底,這一目標就提前兩個月完成了。
微軟2019財年一財報顯示,Dynamics 365業務收入達到51%的增長,Dynamics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20%。而智能雲服務收入達86億美元,增長24%。其中得益於Azure收入76%的增長,伺服器產品和雲服務收入增長28%;企業級服務收入增長6%。
「雲與移動是同為一體的。」納德拉曾這樣解釋「移動為先」,「雲不與設備相連接的話,它僅僅只是一種潛在的可能性。只有通過設備,一切才有可能。」
如今,雖然「雲為先」戰略成果斐然,「移動為先」卻沒什麼作為。微軟已經砍去手機業務,並停止對WP平台的支持。
不過,微軟雲發展迅猛,卻未必通過自家設備實現。移動端的得失只是戰術性的,雲的崛起才是戰略性的。
【激情重燃】
瞄準剛剛開啟的智能化浪潮,納德拉再次更新了微軟的戰略,捨去「移動為先」的提法,轉向「AI+雲」。
在近期微軟舉辦的兩場大會上(Build 2018與微軟人工智慧大會AI Innovate),AI與雲始終是貫穿全場的主線,AI甚至風頭更勁。其實,納德拉在AI方面布局已久。
近年來,微軟從外部收購了不少人工智慧公司,例如Maluuba和Swiftkey。在內部,在2016年9月成立了5000人的人工智慧團隊,進行前瞻性研究。
在去年3月解散Windows部門的同時,微軟架構已被調整為三大事業部:體驗及設備、雲計算及人工智慧平台、人工智慧及研究。AI被置於與「雲」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
「我們的戰略願景,是為智能雲打造業內最棒的平台和生產力服務,並請智能AI來助力,而這就是微軟未來的競爭力和增長點所在。」 微軟在年報中如此寫道。
認准趨勢,及時調整,微軟正變得敏捷而靈活。
曾經,伴隨著整個PC時代發展,微軟從一家充滿激情的 科技 公司,變成了靠壟斷地位獲利的巨無霸。
如今,在納德拉的治下,微軟重新找回了激情。這不僅體現在雲計算上——
Surface系列硬體成為「情懷」加持的產品,正在大舉侵蝕老對手蘋果的地盤;
娛樂 人工智慧小冰,能與人展開深層互動,演唱水平接近人類近乎以假亂真,微軟甚至希望把小冰打造成虛擬偶像;
混合現實產品HoloLens模糊了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邊界,成為革命性的人機交互方式,前景無限;
……
從艱難轉型,到重新起舞,納德拉功不可沒。
在《刷新》一書中,納德拉描述了他的終極目標:「將微軟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平台提供商,激發創業活力,創造經濟機會。」
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清晰的願景,是納德拉成功的關鍵,也是每個領導者應當面對的首要問題。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捌』 兩年市值翻一倍達兩萬億美元,微軟有什麼成功轉型的經驗
在剛過去的6月底,微軟公司的市值首次突破了2萬億美元,這距離上一次突破1萬億美元市值剛剛過去了兩年。也就是說,在兩年的時間里,微軟超過了過去33年(微軟公司於1986年上市)的努力總和。為什麼微軟能夠兩年內就將市值翻了一番,從一萬億美元增長至兩萬億美元?為什麼在過去兩年內,就能達到過去33年的成果?
眾所周知,微軟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由微軟CSEO組織所領導和負責。微軟CSEO的全稱為Core Service Engineering & Operation(核心服務工程與運營),這個組織的前身就是微軟內部IT。在微軟自身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微軟內部IT的功能和職責發生了變化,相應也改名為CSEO。簡單理解,作為微軟內部IT組織,CSEO不僅要負責將微軟公司的日常運營遷移到微軟雲產品及服務之上,同時CSEO還要負責維護微軟對外的雲產品及服務的IT基礎設施。
在CSEO的推動下,微軟公司完成了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當然這個過程還在繼續,但大部分的轉型工作已經完成,微軟已經將自身從一家傳統軟體公司轉變為一家以數字產品和服務為主的數字業務優先的公司,微軟公司自身也運營在雲與AI等數字技術之上。而CSEO後來也再次更名為Microsoft Digital,其用意非常明顯——大膽地再次刷新微軟的數字業務,讓微軟的數字業務成為業界的標桿和樣板。
Microsoft Digital團隊通過重新思考傳統IT和業務運營,引領微軟的內部轉型。轉型正在提高賦予員工權力、吸引客戶和合作夥伴、優化運營和改造產品的能力。Microsoft Digital構建和運營運行微軟的系統,並通過重新思考傳統 IT 和業務運營、推動其全球16萬名員工的創新和生產力來引領微軟的內部轉型。
2021年5月,Microsoft Digital團隊發表了一篇文章,簡單明了地總結了微軟內部IT的數字化轉型歷程,以下內容翻譯自這篇文章。
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顯而易見——全球疫情給每個組織都帶來了挑戰,從員工安置到供應鏈管理,再到不間斷的零售運營。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投資幫助微軟快速有效地應對 COVID-19帶來的頻繁變化。
微軟持續的數字化轉型將使微軟能夠進一步履行使命,即讓地球上的每個人和每個組織,成就不凡,而這一切就從微軟開始,從Microsoft Digital開始。每一個新的挑戰都是一個機會,可以評估Microsoft Digital在組織中的作用,以及Microsoft Digital如何使微軟處於一個更好的位置來迎接新的挑戰。
顛覆一直是業務轉型的催化劑。為了走在最前沿,Microsoft Digital變得更加敏捷、高效,更具創新意識。這意味著要改變Microsoft Digital的系統和流程,以支持和快速適應新的產品、服務、商業模式、法規和其它任何所面臨的問題。
以願景為引領,是微軟數字化轉型的主要驅動力。Microsoft Digital為公司提供動力,對內部和外部客戶都至關重要。為了以願景為導向,Microsoft Digital需要對達成目標的方法和路徑有著清晰的觀點。
將Microsoft Digital的工作與想要實現的更大的願景結合起來,推動Microsoft Digital超越日常的「救火」工作和舒適的常規,為微軟提供真正好用和有用的服務。Microsoft Digital的每一個小組都有一個明確的、有針對性的願景,其基礎是Microsoft Digital客戶(Microsoft Digital既服務於微軟內部員工,Microsoft Digital所維護的微軟雲基礎設施也服務於外部客戶)需要什麼,Microsoft Digital作為一個組織需要什麼。
然而,僅僅闡明願景是不夠的,一個有靈感和有成效的願景必須准確地反映實際所做的工作。願景是Microsoft Digital做出重大決策的基礎,而不是一年一次寫完就束之高閣的文件。在願景和實際工作之間建立強有力的聯系,可以通過講述一個故事來闡明。願景應該創造一種敘事,為每個工作層面的日常決策提供參考。
每一個選擇,無論多麼細微,都應該把自己聯系起來,為更廣泛的願景做出貢獻。反過來,願景激發了這些選擇,支持企業的抱負和激勵員工。以這種方式講述故事,讓Microsoft Digital仔細思考一個工作成果能夠如何融入更廣闊的視野——或者它是否適合。它還能幫助Microsoft Digital以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定義Microsoft Digital的工作,如果Microsoft Digital希望他們支持並與Microsoft Digital合作的話,這一點至關重要。如果Microsoft Digital把自己的故事講好了,利益相關者應該也能夠把Microsoft Digital工作如何支持他們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1 做出艱難的選擇
有了這種思維方式和這些執行准則,Microsoft Digital授權員工進行戰略性思考,希望他們在腦海中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客戶在與微軟互動時有什麼體驗?怎樣才能使它變得更好?
作為Microsoft Digital產品願景的一部分,Microsoft Digital建立並闡述了關鍵的優先事項,以確定工作領域。根據微軟Microsoft Digital內部存在的痛點和研究的其它組織的最佳經驗來確定優先事項。這些優先事項將繼續定義和指導Microsoft Digital的工作,並作為衡量Microsoft Digital轉型進展的組織工具。
3.1 以雲為中心的架構
以雲為中心的架構旨在提供始終如一的高水平服務可靠性。Microsoft Digital在雲中的系統是靈活、有彈性、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擴展,因此Microsoft Digital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創新。微軟Azure是Microsoft Digital架構的核心。Microsoft Digital使用Azure自動化流程、統一工具,並提高工程生產力。這包括利用Azure DevOps和Azure Pipelines提供的開箱即用的功能,使Microsoft Digital過渡到DevOps模式。DevOps模式能夠更快地部署更安全、更合規的新功能。一個以雲為中心的現代架構是微軟數字化轉型的基礎,Microsoft Digital正在建立集成的、可靠的系統,通過遙測來收集數據並進行實驗。Microsoft Digital的投資包括:
3.2 企業安全
安全是一項永無止境的系統性追求,需要 科技 行業的每個方面都有同等水平的創新和改進。基於雲的架構和無處不在的用戶訪問,需要一種企業安全戰略,將身份作為新的邊界,並涵蓋整個數字足跡。Microsoft Digital正在將改進的安全性無縫整合到微軟數字化轉型的所有部分,這指的是微軟開發的每個產品的組成部分。Microsoft Digital戰略圍繞六個核心安全支柱進行展開:設備 健康 、身份管理、信息保護、數據和遙測、風險管理和安全保障,投資的一些具體領域包括:
3.3 數據與智能
數據是現代組織擁有的最重要的資產。數據、復雜的演算法和計算能力的指數級增長,正在推動現代組織在技術和業務變革方面取得快速進展。數據價值,與組織內能夠找到、理解、知道並可以信任數據,然後以新的和有意義的方式連接數據,以獲得最深刻見解的人的數量,成正比。Microsoft Digital正在將分散的公司數據轉化為有凝聚力的洞察力和智能體驗,在核心領域的投資包括:
3.4 以客戶為中心
3.5 更高生產力的企業
微軟員工是Microsoft Digital使命的核心,Microsoft Digital使命是幫助和支持客戶和合作夥伴,成就不凡。Microsoft Digital讓員工在物理和數字環境中的工作和協作中發揮他們最大的創造力和生產力。Microsoft Digital使用微軟的產品和服務,在Microsoft 365、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支持下,為微軟員工提供互聯、可訪問、互動和個性化的體驗。具體投資包括:
優先事項描述了要做什麼,但如何做同樣重要。Microsoft Digital已經對工作方式進行了重大改變以實現轉型。這些變化使Microsoft Digital能夠對工作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更有效地運行,並以一種長期持久的方式進行建設。有了轉型的模式,Microsoft Digital可以擺脫基於可用預算的決策和方向,轉向交付明確和優先的業務成果。Microsoft Digital通過將這種模式直接應用於業務,以衡量Microsoft Digital的集體成功,而不是純粹的功能交付。作為一個組織,Microsoft Digital優先考慮願景所指向的方向,而不是預算水平。Microsoft Digital以願景為導向的產品思維,其實際目標是發現最有效和最高效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將對轉型的重點領域產生最大的影響,使願景成為現實。
4.1 轉型運營模式
基於轉變後的運營模式,Microsoft Digital可以擺脫基於預算的決策和方向,而轉向交付明確和優先的業務成果。通過這種模式,Microsoft Digital通過賦予業務團隊和員工自主權和決策能力,從而達成賦能。每個業務組都保持自己的願景,並有自由根據該願景來確定工作的優先次序。然而,這些工作仍然需要與總體的Microsoft Digital願景保持一致,並在每年的集中審核中被評估兩次。這確保了整個組織的工作得到正確的優先安排和撥款。轉型後的運營模式的例子包括:
4.2 基於產品的業務方法
為了使Microsoft Digital建立和運行的服務能夠在全球范圍執行,Microsoft Digital正在對流程採取基於產品的方法。Microsoft Digital希望專注於開發有助於實現願景的解決方案,並希望在開發中使用敏捷開發方法和以產品為中心的管理。對Microsoft Digital業務採取基於產品的方法意味著:
4.3 貫穿所有流程的現代工程和設計實踐
現代工程側重於提供一套通用的工具和自動化,通過實現持續集成和交付實踐,向員工提供代碼和新功能。Microsoft Digital優先考慮對業務最有效的結果,根據對任務清單中的排序進行交付。Microsoft Digital增加了遙測功能,以監測客戶的使用模式,這為Microsoft Digital服務和客戶體驗的 健康 程度提供了洞察力。Microsoft Digital希望消除組織中的功能孤島,增加基礎設施、應用程序和服務的連接和整合方式。在這一切的背後,Microsoft Digital有一套統一的標准來保護和幫助員工。Microsoft Digital通過以下方式為未來進行設計:
在Microsoft Digital中,有一個獨特的機會,通過分享自己的最佳實踐和經驗教訓來幫助客戶完成他們的轉型。作為微軟解決方案的早期使用者,Microsoft Digital為微軟的產品開發團隊提供反饋,並與他們共同開發解決方案,這最終改進了用於微軟和微軟客戶數字化轉型的產品。微軟許多產品增強都是從微軟內部業務問題的解決方案開始,然後在反饋周期內發展,最後並入最終產品。成為「零號客戶」的一個關鍵是,Microsoft Digital根據微軟自身的轉型藍圖以及早期採用者的經驗,為客戶提供數字化轉型的建議、指導和參考。
世界上幾乎每家公司,包括微軟,都發現自己處在一個自工業革命以來從未有過的時刻。舊的IT模式阻礙了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相關性的能力,企業必須進行轉型以保持其競爭定位。在微軟,Microsoft Digital團結在變革的周圍,並且正在順利進行。Microsoft Digital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正在重塑微軟的價值觀和工作方式。在Microsoft Digital的核心中,以願景為導向,並採用世界級的執行力。外部和內部變化的結合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更重要的是,為Microsoft Digital提供了一個實質性的機會,從而變得更加靈活,反應更加迅速。因此,Microsoft Digital處於一個更好的位置,以增強微軟員工、吸引客戶和合作夥伴、優化運營、並改造產品。
轉型沒有終點——它是一段旅程。在Microsoft Digital轉型過程中,也會犯錯誤並相應地調整戰略,但Microsoft Digital也會繼續前進。Microsoft Digital將與客戶分享微軟的轉型之旅,希望Microsoft Digital的經驗能夠激勵、建議和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轉型。(文/雲 科技 時代編譯)
『玖』 時隔16年 微軟靠什麼重回全球市值榜首
2018年對於微軟來說無疑是風光無限的一年,微軟取代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已經一個多月了,這是微軟自2002年以來首次重回榜首。盡管在史蒂夫·鮑爾默時代的微軟讓蘋果和谷歌占據了移動市場主導地位,但納德拉通過其他很多渠道來驅動微軟高速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周五收盤,微軟報101.93美元,漲幅達4.65%,市值達7831.49億美元,在2019年第一周交易日結束後繼續保持全球市值最高公司頭銜。
Evercore ISI分析師Kirk Materne表示,經過了又一年相對強勁的表現之後,鑒於其雲產品組合的廣度、不斷增長的年金基數以及強勁的資產負債表,我們相信未來3-5年微軟營收和利潤料將繼續穩步增長。
有部分分析師預計,2019年底之前,微軟市值料將超過1萬億美元大關。
盡管微軟在2018年可謂是出盡風頭,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下文將盡可能全面、客觀地盤點微軟在2018年的表現,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其超越蘋果,重回巔峰的秘密。
優異之處
雲和企業服務
不出所料,Azure和Office 365業務在2018年快速增長,並且預計在2019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不過,盡管Azure正在蓬勃發展,與行業領頭羊AWS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微軟當然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公司在2018年完成的第一筆收購就是Avere Systems,後者是一家專注於混合雲基礎架構的創企。
Office 365一直是微軟非常重要的業務,但是自2018年開始,微軟就著重推廣Microsoft 365產品。Microsoft 365是一個完整的企業軟體包,包括Windows 10、Office 365和Enterprise Mobility + Security。
作為Slack的競爭產品,Microsoft Teams在2018年同樣達成了新的里程碑。全球有超過32.9萬家機構使用Teams,全球財富100強公司中有87家正在使用Teams。SpiceWorks的一項研究顯示,Microsoft Teams有望在未來兩年內成為增長最大的協作聊天應用程序。
Surface
微軟今年發布了幾款Surface機型,包括經濟實惠的Surface Go、Surface Pro 6和Surface Laptop 2。自今年8月份發布以來,10英寸Surface已經成為AdDuplex第四大最受歡迎的Surface設備,超過Surface Pro 6。
據統計,Surface已經為微軟帶去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微軟今年也成為美國市場五大PC製造商之一。隨著Surface Headphones等新配件的推出,Surface正逐漸成為一個可媲美蘋果的優質 時尚 生活品牌。而距離第一台Surface設備推出僅僅相隔六年時間,這是一項相當大的成就。
盡管Surface設備有很多可取之處,但它們也因難以修復而受到批評,而且Surface Pro 6和Surface Laptop 2上缺少USB-C埠也被廣泛詬病。
優秀App
Windows Phone在2018年也是一言難盡,但問題不大,因為微軟現在完全支持iOS和Android設備。Android現在顯然已成為微軟移動操作系統的首選,並且推出了諸如Your Phone和Microsoft Launcher這樣的優質應用程序,增強了Android手機和Windows 10 PC之間的互動。
Microsoft Edge是另一款經常在iOS和Android上更新的應用,由於時間軸集成等新功能,它已經成為微軟生態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
Xbox
微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來解決Xbox獨占 游戲 問題,但該公司去年證明,他們終於准備好解決這個問題。微軟今年收購了數家 游戲 工作室,包括Undead Labs(製作《腐爛國度》)、Playground Games (製作《極限競速:地平線》)、Ninja Theory (製作《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和 Compulsion Games (製作《少數幸運兒》),此外還有The Initiative,這是由前 Crystal Dynamics 的 CEO Darrell Gallagher 成立,《古墓麗影》的重製就是由他帶領,並在 4 月時加入微軟。
許多新的獨立 游戲 有望面世,與此同時,Xbox繼續在服務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所有官方Microsoft Studios 游戲 都會第一時間上線Xbox Game Pass,而且訂閱服務已經得到了Bethesda、Square Enix和Capcom的支持。
從Xbox Adaptive手柄開始,微軟還在2018年增強了 游戲 的包容性。該手柄受內部黑客馬拉松啟發,被評為2018年最偉大發明之一。
多虧了微軟,跨平台 游戲 也不再是一個禁忌話題。在幾個月的掙扎之後,索尼終於允許PS4和Xbox One玩家跨平台玩《堡壘之夜》。目前尚不清楚其他 游戲 是否也可以跨平台進行,但暴雪和EA等 游戲 開發商表示有興趣在其 游戲 中引入交叉 游戲 支持。
不足之處
Windows 10
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Windows 10四月和十月的更新。由於誤刪文件bug,Windows 10十月更新在上線四天之後就暫停發布,這對公司來說是一場公關災難,當然也值得深刻反思。
盡管其背後有數百萬測試人員,但人們還是覺得Windows 10功能更新的質量近年來正在逐步下降。這也迫使微軟在新版本更新時更加謹慎。但即便如此用戶更新醫院不強,AdDuplex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該更新可能只有不到10%的Windows 10 PC。
或許Windows 10像iOS 12一樣:新功能少一些,但更注重穩定性和一致性設計。
Microsoft Edge
Microsoft Edge是該公司重點打造的輕量級瀏覽器,並試圖最終取代IE瀏覽器,但到目前為止,Windows 10用戶仍然更喜歡谷歌Chrome、Firefox和其他瀏覽器。
更新速度緩慢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並未針對EdgeHTML引擎進行優化,不過有消息稱微軟最終放棄了EdgeHTML,該公司計劃今年推出基於Chromium的Edge版本,該版本也將在macOS和舊版Windows上運行。
這對Edge用戶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個更好的瀏覽器,能夠兼容所有Chrome擴展,但這對整個網路來說絕對不是好消息。當所有網站都針對IE瀏覽器進行優化時,就該另當別論了。
Microsoft Store以及UWP/PWA App
這么多年過去了,Microsoft Store仍然很糟糕。高質量的應用程序和 游戲 仍然很難找到,總體體驗自2015年以來並沒有得到真正改善。到目前為止,微軟商店應用程序常常難以下載大型應用程序和 游戲 ,就像許多其他UWP應用程序一樣,使用起來可能會感覺相當卡。
由於應用程序開發人員不太喜歡微軟的UWP平台,微軟希望通過使用必應爬蟲工具(Bing crawler)自動添加漸進式Web應用程序(PWAs),來填補微軟商店上的應用程序空白。然而,Twitter似乎是唯一關心PWAs的大型公司,而且Twitter 的PWA應用可能還不如其他第三方客戶端來的好用。
諷刺的是,你能在Microsoft Store上找到的最好的App是iTunes、Spotify以及微軟自家的Office桌面應用。2018年早些時候,公司宣布中止Office Mobile UWP應用的開發,這可能說明了開發者對UWP平台不太感冒。
Cortana
Cortana可能馬上就要變成下一個Windows Phone。這款數字語音助手擁有一些忠實粉絲,但是被大部分消費者、開發者甚至是微軟所忽略。
盡管Cortana早在2014年就上線了,但目前只在全球13個地區可用,而且Cortana移動應用程序目前僅限於美國和英國可用。對微軟來說,這是一個錯失的良機。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Windows 10、Cortana等產品可能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微軟今年總體上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確,Windows已經不像10年前那麼重要了,但其仍是微軟的重心之一。
今年微軟應該會把重點放在硬體設備上,比如新款Surface、Xbox硬體產品、Hololens頭顯以及可折疊手機Surface Phone,在服務上今年將會推出Project xCloud,這是該公司的新 游戲 流服務,可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大部分設備上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