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更用的貨幣指什麼
⑴ 美國需要外匯儲備嗎美國用什麼方式體現的
美元的發行權並不在美國,而是在美聯儲。
美聯儲,全稱是: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是美國的中央銀行體系,於1913年成立。雖然以美國冠名,但是美聯儲是實實在在的私人銀行系統。
美國政府使用美元,是以美國政府的信用作為抵押,從美聯儲借錢,體現的形式就是美債。美國政府除了向美聯儲借錢外,還通過以自己的信用作為抵押,向世界各國借錢。美元的作為國際硬通貨幣的信用抵押就是美國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美聯儲是如何剝削世界的,就是運用美元價格杠桿的作用。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至今歷歷在目,美國資本通過美元霸權,做空東南亞國家的貨幣,造成貨幣跳水,然後美國金融大鱷再在貨幣該國國家貨幣貶值後大量侵吞該國資產。這就是美元霸權!
近年來,由於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周期,從2008年次貸危機開始,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推開了量化寬松的政策,美聯儲也不例外,大量超發貨幣,造成美元貶值。世界各國辛辛苦苦掙得的美元,卻因為美元超發造成了儲備美元資產的縮水。
而美聯儲超發的貨幣,最先流入到美國政府和美國金融市場。因此,首先,美國政府和美國金融機構是僅需要承擔較低的美元貶值風險;其次,當美元剪全世界羊毛的時候,美國受到的危害也是最小的;最後,美國政府一直保持高債務水平,其實就是一個龐氏騙局,把美元、美債捆綁在一起來剝削全世界。
因此,美國霸權實質上就是美元霸權,美國殖民世界的手段就是美元殖民。
美國需要外匯儲備,但是貨幣形式的外匯儲備比較低大概12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跟外債23萬億比少的可憐。
美國的外匯儲備更多的是石油儲備和黃金儲備,因為美元屬於外匯的本位貨幣,所以說儲備的黃金和石油都是用美元換來的。
二戰結束後美國當時持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黃金,1944年美國在布雷頓森林公園召集世界44個國家召開了金融會議,會議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這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
1945年協定生效,美元與黃金掛鉤,35美元等於1盎司黃金,也就是美元等於黃金,世界各國為了貿易方便於是用本國黃金換取美元,美國持有更多的黃金。
1971年美國放棄「金本位制」,世界嘩然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美國金本位時代結束,但是其他國家的黃金繼續留在了美國。
1973年中東國家開始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制裁美國,國際原油暴漲。1974年美國與沙特談判雙達打成協議,美國承諾用強大的軍事不惜一切保護沙特的安全,沙特承諾美元作為石油唯一的結算貨幣,結果美元繼續堅挺。
後期為了鞏固石油美元霸權,美國在中東地區實施了一系列經濟制裁和軍事打擊動作。委內瑞拉,伊拉克,伊朗,這樣國家為美元的堅挺付出了血的代價。
美國有豐富的黃金儲備,還有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石油。有足夠的資源所以不需要有太大的外匯儲備。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自然也需要與全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和結算,因此它必定需要外匯儲備資產,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貨物貿易大國來說,它每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以上,只比我們的4.6萬億美元少了一點點。
但是,由於它的 科技 、金融霸權優勢,再加上美聯儲印美元的天然優勢,因此它的外匯儲備資產並不是以美元為主,而是以硬通貨的黃金等貴金屬方式體現的。比如說,截止2019年上半年末,美國持有的外匯儲備有1283.38億美元,排在全球第十二位;但與此同時,它持有的黃金儲備量高達8133.5噸,占其外匯儲備73.5%,穩居世界第一。
相比之下,全球除了美國之外,黃金儲備量超過2000噸以上的還有義大利、德國、法國及俄羅斯等國家,但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的黃金儲備分別佔到了它們的外匯儲備的68.9%、65.3%、58.5%,而俄羅斯尚不足20%。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外匯儲備資產一直在3萬億美元以上,用於投資美國國債的部分佔到了三分之一多,但黃金儲備量不到2000噸,僅占我國外匯儲備的2.2%左右。綜合各國數據顯示,西方發達國家對黃金儲備的持有量基本上都佔到了其外匯儲備的大頭。
當然需要,但美國是以美聯儲的黃金體現的!
在外圍市場待過之後,就會聽到有人說美國沒有外匯。那麼, 美國真的沒有外匯儲備嗎?美國需要外匯儲備嗎?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美國也存在外匯儲備,只不過規模非常之小,占其進口額的0.59月左右。這點的份額在其他國家眼中可以說是完全算不上的。德、法、英、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其外匯儲備約占其進口額的1.1至1.9個月;相比之下,日本經濟發展僅次於美國,又是一個金融資產大國、資本輸出大國,資本極度過剩,竟擁有13個月進口額的外匯儲備,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比日本還高。
美國之所以沒有外匯儲備,主要原因在於美元是霸主貨幣,而歐元、英鎊等是儲備貨幣,人民幣處於普通貨幣行列。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使得美元成為了國際貨幣的中心,這也導致了美國沒有外匯儲備。
顯然,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在外匯交易的時候,可以直接用於國際間的支付,根本不需要用外匯儲備調節國際收支、調節外匯市場和進行國際支付。
而且美元背後是強大的美國經濟的支撐。美國它的經濟霸主的地位不可動搖,也間接保證了美元的核心地位。只要美國額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美國根本就不需要外匯儲備的加持。
不過,在個人看來,外匯儲備只是一個記賬的形式而已,在實際情況下,美國仍然在世界各國都有投資,就會產生儲備,只是這些儲備和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抵消了,從賬面看自然也沒有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了。
當一個國家遇到經濟衰退周期,再加上歐美鼓吹的完全市場化理論,導致外匯流失,比如近兩年美國經濟復甦帶來了加息的過程,在一個國家資本項目下自由開放而不加限制的環境下,大量的資金換成美元流出,所以我們看到歐美的市場化理論實際上背後就是「實力壟斷」。
美元的地位無可撼動,即使近些年來,歐元一直在追趕也無濟於事。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持下的美元體系已經不需要依靠外匯儲備來保持經濟穩定了,外匯儲備的存在就變得無關緊要了,所以美國並沒有外匯儲備也就不足為奇了。
由此可見,美元是真的不需要外匯的,只要它的經濟一直處於世界最發達的前端,那麼它就有足夠的實力不需要進行外匯儲備。
特朗普:1000台印鈔機算不算外匯儲備[摳鼻]
原則上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這只是原則上。作為本位貨幣,所有貿易最終結算基本會換算成美元,這也是本位貨幣的優勢,但實際是美國也有外匯儲備,為什麼本位貨幣國家也要有外匯儲備呢,主要是以下原因:
1、國民出國需要兌換出訪國的貨幣以方便交易;
2、國際貿易的時候有時候也是要用當地國幣進行結算;
3、外匯投資時要用到;
美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為歐元及日元,也有其他國家貨幣。
外匯儲備有兩個功能,第一種是國家要買東西,要用別國認可的貨幣交易,因此必須儲備相應貨幣;第二種是穩定匯率,特別是固定匯率的需要,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老百姓換匯的時候就沒錢了,勢必導致貨幣貶值,對經濟可以是毀滅性的。所以,從這兩個角度來說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因為美元是全球認可的交易貨幣,美國是自由浮動匯率國家,外匯儲備毫無意義。但美國必然有外匯儲備,因為除了美元也有其他貨幣用於國際交易,美國在與這些國家交易的時候必然會創收相應外匯。
要了解美國有沒有外匯儲備,就要先了解外匯儲備是怎麼來的。本文就從外匯儲備的產生和外匯儲備作用進行一一闡述。
外匯儲備的產生兩個國家進行貿易,只要交易採用的是一籃子貨幣(世界承認的可多國流通的貨幣)都可以做為貿易結算。那麼,交易後收到的非本國且沒有流向其它國家的貨幣都可以稱作外匯儲備。
簡單說就是任何國家持有的別國貨幣都是外匯儲備。具體貨幣名稱,如美元叫做美元外匯儲備,人民幣則叫做人民幣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是不是越多越好?
關於這點首先要看這個國家與其它各國的貿易是不是屬於貿易順差(出口大於進口)了。如果通過順差產生的外匯儲備外匯儲備說明國家增長了財富,當然也會受制於外匯匯率變化而影響最終財富。
但是如何是貿易逆差呢?那麼好處是本國的貨幣大量流到國外,相應就減少了本國貨幣在市場的流通量,貨幣相對更保值一些。當然好處是加速了本國貨幣國際化。
所以,外匯儲備也是一把雙刃劍,多了進口貨物方便,但是影響本國貨幣走向世界。少了,意味著本國貨幣走向世界成為主要貨幣相對困難。
美國貨幣全球化是如何一步步實現的
美元信譽的建立
美國貨幣全球化最先做的就是美元和黃金掛鉤,這個掛鉤產生的結果就是全世界認可了由黃金背書的美元。簡單說就是那段時間持有美元等同於持有黃金。
美元向世界流通
美國在二戰後通過馬歇爾計劃大面積借出美元給歐洲各國,其次就是大量進口商品。讓其它國家不是欠美國的錢,就是持有美國貨幣。
當1971年和黃金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側底脫鉤後,美元逐漸和美國信用掛鉤。世界貿易需要統一貨幣的情況下,美國穩穩的把本國的美元變成了世界貨幣。
一籃子貨幣和美元成為了各國主要外匯儲備
當然,因為國與國的具體貿易不完全以美元結算,而是根據具體貿易協商的結果。所以造成世界各國基本都持有一籃子貨幣和美元,也就有了各種的外匯儲備。
當然,因為大多數國際貿易還是以美元做為結算單位,所以基本上各國都有不同貨幣種類的外匯儲備,這點上美國也不例外。
人民幣全球化之路人民幣因為幣值穩定,這些年來一直都畢竟穩定。所以很多國家都調整了外匯儲備比例中人民幣的部分。一部分人民幣的外匯儲備是通過貿易中獲得的,另外一方面則是直接用美元或其它貨幣兌換成人民幣的。
但是現在各國人名幣外匯儲備比例不高。要走出這種困境,一方面繼續維持人民幣穩定,提升其信用的同時,另一方面對某些國家適當的貿易逆差也方便人民幣上位成為比重更高的世界貨幣。畢竟別國持有更多的人民幣,要用掉只能直接或間接購買我國其它商品。
需要
⑵ u$是什麼貨幣
u表示USA $是美國及其他國家常用的貨幣符號 U$就表示美元了
US Dallors. 美元的寫法,就像人民幣寫成¥。 常見的美元縮寫有以下三種:
1、USD:是美國的縮寫,也用來表示美元。 2、$:是貨幣代號比較常用。
3、US$:這種方法較少使用。
拓展資料
1.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貨幣縮寫:USD;ISO 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薩爾瓦多共和國、巴拿馬共和國、厄瓜多共和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吉里巴斯共和國和帛琉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
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中文名 美元 外文名 United States Dollar
別名 美金,美刀 發行機構 USA Federal Reserve Bank美國聯邦儲備局 代碼 USD
2.歷史
1792年,美元在13個殖民地形成了貨幣區,美國在當時只是一個擁有400萬人的國家。發展到19世紀末,它已變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戰中,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從1914年到1920年美國的價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後來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決定治理通貨膨脹,試圖使價格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接下來便是一段通貨緊縮時期,價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內便從200降到140,下降了30%,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通貨緊縮。雖然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擁有保障國際貿易和信貸安全,方便生產成本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風險的優點。
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然而,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在二戰期間,國際貨幣體系更是亂成一團。為了解決這種混亂的狀況,1943年,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和英國財政部顧問凱恩斯分別從本國利益出發,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提出了兩個不同的計劃,即「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
⑶ 美國的貨幣單位是什麼
美國的貨幣單位是美元。
美元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3)美國政府更用的貨幣指什麼擴展閱讀:
美元紙幣正面主景圖案為人物頭像,主色調為黑色。背面主景圖案為建築,主色調為綠色,但不同版別的顏色少有差異,如1934年版背面為深綠色,1950年版背面為草綠色,1963年版背面均為墨綠色。上面的簽名是財政部長的簽名,不同發行年代是不同的財政部長。
美元紙幣是採用棉纖維和麻製成的。棉纖維長使紙張不易斷裂,吸墨好、不易掉色。麻纖維結實堅韌,使紙張挺括,經久流通不起毛,對水、油及一些化學物質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美元紙張中沒有添加增白劑,呈本白色,在紫光燈下不反光。
⑷ 各國的貨幣單位是什麼
1、中國貨幣(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2、韓國貨幣(韓元)
韓幣的基本單位是韓元。 韓國的貨幣單位為"원",漢字寫作「圓」或「元」,拼音以「WON」表示(₩)。有時候亦沿用舊稱「円」(원, Won)。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4217訂定其標准代號為KRW。
3、日本貨幣(日元)
日本貨幣的發行銀行是日本的中央銀行——日本銀行。日本銀行發行的紙幣面額有10,000、5,000、1,000日元等面額,另有500、100、50、10、5、 1日元鑄幣。1日元等於100分。其中,面額為2,000日元的紙幣在市場上流通的數量較少,在絕大多數自動販賣機中不被識別。
4、泰國貨幣(泰銖)
泰銖(ISO 4217碼:THB)是泰國官方貨幣,由泰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1銖等於100薩當(satang)。自第9序列至第16序列泰銖每種紙幣、鑄幣的正面均印有、鑄有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頭像。自2018年4月6日起,發行第17序列泰銖,紙幣、硬幣均改為泰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頭像。
5、俄羅斯貨幣(盧布)
盧布,符號: ₽(原符號Rbs. Rbl)。貨幣代碼:RUB。使用地區:俄羅斯以及自行宣布獨立的阿布哈茲及南奧塞梯。通脹率:7%,俄羅斯盧布(Рублевка)是俄羅斯的本位貨幣單位。輔幣是戈比(Копейка)。1盧布=100戈比。
6、英國貨幣(英鎊)
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7、美國貨幣(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貨幣縮寫:USD;ISO 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8、波蘭貨幣(茲羅提)
茲羅提在波蘭語中為「黃金」之意,復數稱złote或złotych。在1990年年代初波蘭經歷了惡性通貨膨脹後,舊有的茲羅提貶值一萬倍。直至在1995年,波蘭政府發行新的茲羅提,把舊有的10,000茲羅提兌換成新的1茲羅提,才開始穩定了通貨膨脹。
經中國央行授權,自2016年12月12日起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匈牙利福林、丹麥克朗、波蘭茲羅提、墨西哥比索、瑞典克朗、土耳其里拉、挪威克朗直接交易。
9、紐西蘭貨幣(紐西蘭元)
紐西蘭元(貨幣代碼:NZD,貨幣符號:NZ$),由紐西蘭中央銀行——紐西蘭儲備銀行發行,是紐西蘭、庫克群島、紐埃、托克勞及皮特凱恩群島的法定貨幣。
於1967年起使用。通常簡稱為$、NZ$或紐幣。1紐西蘭元等於100分(Cents),現流通的有5、10、20、50、100元等面額的紙幣,另有1、2、5、 10、20、50分及1元,2元鑄幣。紐幣這一名稱的使用范圍更廣一些,海外華人普遍使用紐幣一詞。
10、澳大利亞貨幣(澳大利亞元)
澳大利亞元(英語:Australian Dollar,簡寫A$或AUD)是澳大利亞的貨幣單位。澳大利亞元在外匯市場上,目前為交易量世界第五大的流通貨幣:居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之後,占總交易量的6%。2010年,澳大利亞元正式取代瑞士法郎的國際地位,成為全球第五大流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