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股市估值多少
『壹』 A股會沖向萬點嗎
A股沖萬點肯定會有這一天的,只是時間問題,三十年五十年或百年。像現在這種發行速度,這種管理水平制度,審核條件以及各種造假的懲罰限制,或許超百年能實現,上市的垃圾公司太多,而退市的確廖廖無幾。美股從二千多點沖至萬點用了近十年,而A股十幾年了幾乎原地踏步在年線上下。從投資回報分析,A股根本沒有投資價值只有炒作投機機會,有幾個公司為了回報股民大手筆分紅的趨之若鶩,鐵公雞公司十年八年三年五年不分紅的也不少。話就到這,要想A股萬點十年以後再看!
有可能嗎?我女兒上幼兒園時上證在3000點,上小學時上證在3000點,上中學時上證在3000點,現在上大學了,上證在2860點,這就是中國股市的現實。
我是只說大實話的潤希哥!
最簡單明了的話告訴你,目標是美好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給你分析一下,目前A股2900點左右,如果沖破萬點的話至少得有3倍多的漲幅。你可以對比一下美股從2000多點到萬點用了多長時間,我給你簡單的算一下!
美國三大股指可以簡單對比的就是納斯達克,盡管它還沒有突破萬點但是已經很接近了。那麼它2000多點是什麼時候呢?答案是:2011年。
2011~2020是9時間,美國用9年的時間翻了3倍。但美國的注冊制已經實行了幾十年!我們再說說印度股市,它實行注冊制以後實現了十年牛市也不過漲了1.72倍!
中國大A想在短時間內走牛突破萬點這和天方夜譚沒什麼區別,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有希望的。中國男足都沒有放棄,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希望呢!
我是潤希哥只說大實話!
2019年7月注冊制在科創板試點成功,今年准備推廣到創業板,若創業板也成功過度的話,注冊制有望在整個市場實施。 那麼股票數量將迎來一個爆發期,現在是3850多隻股票隨著注冊制的推行,股票數量突破5000隻預計3-5年期間可以完成吧。廣大投資者對股票批量上市存在著擔憂的因為上市公司監管、退市制度、違規處罰力度都不能讓廣大投資者滿意。但是要相信法律會逐步完善證券法的修訂就是一個好的信號,A股市場必然要營造一個有利於投資的環境才能長久的生存。
相比於美國將近300年的證券投資 歷史 ,美國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超過7670多家(2019年3月網路數據)。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美國每年退市的公司也不在少數,所以他們股票一直是在波動中增加的。而A股退市的數量可謂少的可憐,數據顯示2013-2017年美國退市1438隻,而同期A股則只退市27隻。 退市制度的不斷完善是有利於注冊制的推行,也有利於A股市場的 健康 發展,實現優勝略汰讓好企業獲得發展空間。因此我認為股票數量不會成為成為市場攻擊萬點的障礙 。
2020年5月7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 明確並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就目前A股市場市盈率水平18.46,對外資來說可謂是價值窪地,而新冠疫情導致境外尤其是美國證券市場的動盪。 相比而言中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社會 正在有序復工,A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當大量的外資進入,市場也有足夠的股票供應也是A股啟動行情的基礎。
從月線上看A股一直保持著上升趨勢, 每一次突破下降壓力線就是下一波行情的開始 ,目前處於正在蓄勢階段值得期待。
從上圖可以看出,月線每一次突破壓力線的上攻走勢,其攻擊高度在突破點的2倍以上(從突破月K線的開盤價算起至突破波段的最高價)。而目前A股指數所處的位置在「4」號位,若A股指數在6月或者7月突破壓力線的話,突破位置預計在3000點左右,按照2倍的走勢是6000點左右,若是4倍就是1.2萬點了。要注意的是連接6124-5178點還有「5號」位的壓力線,這個若能放量突破空間估計更高。
A股市場自誕生以來,將近30年的歷程,從老8股發展到現在3850多隻股票,呈現的是一個新興市場蓬勃發展的姿態。在發展過程當中,也出現了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們一直在前進,不斷完善各項法律措施,保證市場的有序往前發展。相信未來A股市場也必將迎來一波牛市行情,攻擊萬點不是夢。 投資者要在曲折的道路上磨礪自己的交易系統,養成正確的投資習慣才能到趕上萬點行情 。只有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之後才能保住牛市行情帶來的紅利,目前雖未看到牛市行情但這不正是你作準備的時候么。不要等到了萬點再來磨練那樣的話一切都晚了。
上證指數現在是2900點左右,對應的市盈率是15倍左右,其中最大的權重是銀行股,平均市盈率只有5倍多一點,國際上股市的平均估值一般也就10~20倍左右,這樣看A股的估值不算低,也就是上證指數在估值上沒有到萬點的可能性。再從成交量上判斷,指數漲了成交量也會漲,這是基本常識,要不然沒有人接盤,指數就沒有上漲的動力,假如我們預估上證指數能夠上萬點,那麼成交量至少也是現在的3倍,現在兩市每天成交量在六千億左右,要突破前期的阻力位就需要更大的量,也就是上證指數要到萬點,成交量至少要維持每天兩萬億以上,實際上需要的更多,應該在三萬億以上,這根本不可想像。實際上未來上證指數根本就不可能漲多少,指數的上漲空間有限的原因就是盤子太大,更重要的是現在A股中大都是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它們業績增長的太慢甚至許多公司都沒有利潤增長點,根本就不具備大漲的基礎。
A股為什麼從幾百家到3800家上市公司了,指數還在2800-2900,長期連3000點以上都難以突破?除了市場機制不完善和監管層過度融資圈錢以外,更多的是「技術性」因素。而所謂的技術性因素,有兩個唯度限制了指數的空間——主要指的是滬指。
第一,是指數的權重結構。
從任何指數來看,要麼是「綜合指數」,要麼是「成分股指數」,而滬指是綜合指數,即以全部上市滬市的股票的總市值作為指數的權重。而從08年最高點6441到現在,滬市的指數權重股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兩者的權重由08年的24%跌到目前估計不足10%,而類似恆瑞等從不足一千億到目前的3000億,茅台由不足票億到目前兩市市值第一1.4萬億。
這個「指數權重」的變化,導致了「損失掉的市值」比「增長的市值」大很多,以中石油為例,48元的市值是8萬億,而目前市值是8000億,損失了7.2萬億市值,一個中石油損失的市值,光一個或者很多個茅台都無法抵消。
第二,經濟結構的變化。
比如,中石油,中國建築,以及類似中國遠洋和中國鋁業,這一大批的「重工業」和「重化工」產業,在二十年以來,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增速都在不斷退後,必然帶來股票市值的下滑,而新興產業,比如 科技 和醫療逐步並且加快上升。但是「上升」卻不足以抵消「下滑」的市值,這也就導致了指數下滑速度快於上升速度。
這兩點是滬指綜合指數無法跟隨國民經濟十年二十年增長而同步增長的「技術性」原因。
當然,從更深層次的原因來看,市場機制,監管機制以及退市機制等不完善,做空機制不完善,這就導致了市場資金的配置效率低,大量的資金被「造假欺詐」和「垃圾題材」所佔用,而這些垃圾股不斷創出下跌新低,必然也不短損失市值和市場資金。以「雄安」概念為例,當雄安概念剛出來時連續暴漲,而隨後長期下跌和短期快速下跌,其結果就是500多億的資金被套在高位和「題材」中而損失掉。而類似雄安和工業大麻,以及 歷史 上的各種題材股舉不勝舉。
最後,盡管投資者多數都「妖魔化」做空,卻不知道,沒有全面和自由的做空機制,就會導致垃圾股炒作頻繁,大股東減持頻繁以及股權質押風險加大。按照垃圾股和造假欺詐股來看,原本就應該市值歸零或者無限趨近於零,但是,事實是多數垃圾股市值幾十億或者幾百億,導致了大股東可以長期和「清倉式減持」屢見不鮮。這也就導致了市場資金被大股東惡意套現,尤其是引導了大量公司願意上市圈錢套現的惡習泛濫。
因此說,指數長期維持不到3000點,既有「指數權重」的技術性因素,更多的是死4機制不完善的因素。
而什麼時候指數能上萬點?這個要看什麼條件,比如上述問題改進徹底,或者一次性出清上述問題,或者國家需要而瘋狂拉升滬市的全部權重股,比如銀行,保險,和石油,而「強行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後果,在 歷史 上比如05-08年,以及14-15年,也已經顯現過了後果,就是每一輪所謂的牛市,結果都是跌回原點或者跌出新低——問題的本質沒有改變結果很難改變,任何「人定勝天」的荒謬做法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是 財經 領域創作者劉興國。就您的問題說說自己的個人看法,供參考。
我認為,A股指數上漲到一萬點,那一定是遲早的事。只要中國經濟能保持穩定增長,即使增速逐步下降,也不會影響A股的長期上升趨勢。畢竟我們要看到,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也在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價值也無疑將伴隨提升,復權股價持續上漲肯定是一個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面的改善,也必然帶來將來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中國股市中優質上市公司將越來越多,價值投資的年代遲早會到來。在價值投資的推動下,A股指數的穩步上漲也將是必然走勢。
雖然A股目前還有很多問題,股指目前也是持續低迷,但一定要對中國股市有信心。有信心,才會有未來。
題主說的前期高點5178點,那是2015年的事情,在2007年底的時候,上證指數是到了6124點的。
目前A股的總市值並不高,股票數量是比較多,深滬兩地總共超過3800支個股,其中上證指數統計上海市場的1600多支個股,以及各種債券和ETF等。
我大A股目前市值排名全球第二,上海單邊市值排在第四位。
回顧A股 歷史 ,從100點到6124點經歷了27年的歷程;按照這樣的速度,到萬點高空也就是50年的歷程。
這不同於道瓊斯指數。道瓊斯指數只是20個樣本股的統計數據的。
2019年,A股開啟了注冊制。這也是股市一個 歷史 性的改革。或許,這場變革能給A股帶來全新的面貌吧。
拭目以待中!
上證綜合指數是A股最早發布的指數,是以上證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自1991年7月15日起開始實時發布,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今年剛好是第30年,截至2020年5月13日收盤,上證指數收盤點位是2898.05點,期間,在2007年10月16日上午10點03分,上證指數曾經創下了6124.04點的 歷史 高位,至今未能逾越。
在A股短短的31年 歷史 中,曾經數次有人提出萬點論:
1、2007年6124點的時候,當時市場上很多人都認為很快沖上萬點,結果連續暴跌一年,2008年10月,竟然跌到了1664點。
2、2011年1月,趙笑雲和東北證券再次拋出萬點論,當年上證指數下跌22%,跌幅全球第一!
3、投資茅台成名的但斌在2011年、2012年都曾經拋出過萬點論,結果2013年上證指數一度最低跌到了1849點。
4、2015年1月,國信證券拋出萬點論,6月份最高沖到5178點,後面就是股災,然後一直跌了差不多5年了。
所以,今天看到有人又提一萬點,身為一顆A股的老投資者,不禁頭皮一麻啊!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加上A股的國際化腳步越來越快,資本市場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上證指數沖上1萬點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呢?我們不妨看一下其他股票市場的情況。
香港股市成立實力比較早,1866年非正式證券交易市場成立,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1921年香港第二間交易所—香港股份商會成立。1947年兩所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64年推出恆生指數,以7月31日為基數日,基數點100點,並選出30家上市公司股票為成分股,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發報,開始點數是150點,1993年12月10日,恆生指數首次沖破10,000點並以10,228.10點收市。如果從1969年正式發布開始計算,恆生指數等於是用了短短的24年就正式沖過了1萬點大關!
雖然紐約證券交易所最早可以追溯到1792年,但是一直到1817年才正式起名「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並在1863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所,1884年7月3日道瓊斯指數正式推出,包含十一種股票。1972年,該指數達到1000點,1999年2月,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來自48個國家的385家外國公司。1999年3月29日,道瓊工業指數收盤達到了10,006.78點,終於突破了萬點大王,而此時據這一指數的提出已經過去了100多年了。
縱觀H股和美股重要綜合指數的變化歷程,我們可以發現,股市的 健康 成長與幾大因素密切相關:
首先,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是根本。 道瓊斯工業指數為何用了100多年才突破10000點,主要是因為中間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還有1929年的世界大蕭條,所以,用了86年才突破1000點。而恆生指數之所以用短短的24年就能突破10000點,主要是因為從1960年代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30多年的時間是香港經濟的發展黃金時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的經濟基本面非常優秀,加上內地一些優質企業的加入。
其次,完善的市場制度是前提。 除了公平公正完善的交易制度外,市場的准入和退出機制也非常重要,比如恆生指數突破10000點的時候,上市企業不到2000家,道瓊斯工業指數突破10000點的時候,上市公司剛剛過3000家。
如果對照以上三條,中國經濟從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以來,42年的平均增速世界第一,目前經濟實力已經穩居世界第二!所以單純從經濟基本面來說,A股早已經具備突破10000點的基礎了,這也是市場每次拋出萬點論的根本。但是A股在市場機制和國際化方面差距還是非常大的,而且信息披露,造假盛行,這都是因為制度不夠完善,但是隨著A股國際化速度越來越快,加上證券法的修訂,這兩個短板正在被快速彌補, 如果3年之內能解決這2個問題,那麼5-10年之內基本就能突破10000點,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麼上市公司的質量就是非常大的隱患,即使突破10000點也仍然會重演 歷史 ,沖得越越猛,將來就跌得越慘,走不出以前牛短熊長的怪圈,迎不來慢牛。
億點都有可能,一萬年以後
『貳』 大家對印度未來幾年股市行情怎麼看
印度股市,連續走了10年牛市,漲幅近4倍,把美股都秒殺了,更是把A股甩了N條街。
大家可以看看代表印度股市的孟買30指數走勢網頁鏈接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最終是由人在推動的。而印度多年以來經濟增長強勁,人口增長也迅速。印度未來幾年的股市,也是非常樂觀的。如果想要投資印度股市,可以及早行動。
『叄』 國際上的其他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平均市盈率大約是多少
國際上的其他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平均市盈率以及中國A股的股票平均市盈率
截至2015年8月25日大致情況如下:
1、中國上證綜指動態市盈率水平是10倍左右,低於國外。
2、摩根AC全球指數與摩根新興市場指數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0.4倍左右。
3、金磚國家(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股指分別的動態市盈率水平為3.7倍---7.7倍。
4、香港、韓國、台--灣股指的動態市盈率水平約在10.3倍。
按香港某海外大行一策略分析師的說法,從全球股市來看,10-13.5倍PE(動態市盈率)是合理估值區域。
『肆』 印度股市60000點的原因
印度的股市之所以能到6萬點,是因為印度的股市有上百年以上的歷史,經過長期築底,才有今天;如果當初49年及之後不中斷上世紀的國內的證券交易所,不中斷上證指數,今天的大A也不會只有3000點,可惜了,大A的歷史只有30年的歷史,沒有延續49年之前的股,所以現在還在築底,這是必須有的路,老美的股市,印尼的股市也都是如此,香港的成立恆生指數成立於1964年,到1990年也只有2700多點,之後指數才開始向上走高到今天這個地位,老美的股市到1990年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也只到3000點,老美的納斯達克也有近40年的歷史,總之,股指要上漲都需要長期築底,這與大A的大牛大白馬股都是同樣的道理,大A指數同樣需要長期築底,如果急於求成只會釀成一次又一次的股災。
『伍』 同越南、印度、澳大利亞、巴西........股市比較 中國
去年越南股市上漲了144%
2005年6月20日印度股市7000點,現在有15000點
巴西股市成交量佔南美的70%
澳大利亞到比較一般了
還有俄羅斯,我記得有個報道說去年漲了200%還是300%的
『陸』 暴漲超6000%!印度30年大牛市的起點:注冊制
創業板注冊制登場,中國資本市場又迎來一個里程碑!
中央一聲令下,擁有67000億元存量的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
4月27日深夜11點,證監會第一時間發布了4部注冊制的制度文件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創業板拉開了新一輪改革大幕。
所有人關切的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的主要制度細則 一 一 出爐:
意味著創業板的注冊制時代正式開啟。
當前時點,中央以最高規格推進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為中國 科技 創新企業提供更好、更高效的融資渠道。而在2020年初的疫情沖擊下,民營企業對融資的需求更為迫切。
2019年以來,中央對資本市場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達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 科技 創新型企業。
而當前的核准制或許「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比試點注冊制的科創板,IPO效率明顯提升。
據Wind數據統計,截止目前,登陸科創板的99家上市企業從IPO申請受理,到完成注冊平均用時不足4個月,而在此前,這個時間長達2到3年不等。
而即將試點注冊制的創業板,也將延續高效率的IPO。據證監會發布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顯示:
深交所受理IPO申請,審核時間最長為3個月,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問詢回復最長不超過3個月。審核通過後,證監會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予以注冊的意見。
同時,在注冊制之下,上市發行價通過市場化詢價確定,使得上市企業的融資規模不再受到盈利的限制,真正將定價權交給市場。
從2019年7月至今,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剛滿9個月,科創板的IPO募資總金額已經超480億元,明顯超過創業板、中小板同期的IPO募資總額,且科創板單家上市企業的募資額僅次於主板。
如此高效率的發行機制,無疑是當前創業板近200家排隊上市企業最期望的改革,且其中大部分為民營 科技 類企業。
據證監會發布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顯示,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實施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深交所僅受理證監會創業板在審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意味著,正在排隊的197家企業將優先申請注冊上市。
考慮到科創板的定位,僅僅局限於六大行業領域,顯然無法覆蓋到更多急需融資的民營企業。而據證監會的公告顯示:
明確創業板的板塊定位,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
很顯然,創業板試點注冊制覆蓋了更廣的行業,可以讓支持更多與 科技 創新相關的企業進行上市融資。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表示,未來更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企業有望藉此打開資本市場大門。
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發表的《國家競爭優勢》指出,每一個國家的發展都將經歷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財富驅動等四個發展階段。
過去20年間,中國已經通過人類 歷史 上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將人口紅利、資本紅利發揮到了極致,對GDP的拉動作用已是"強弩之末"。2019年中國GDP達到99.09萬億元,同比增速為6.1%,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創下近30年的最低增速。
若想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有切換至 科技 創新驅動。
今後十年,中國的 科技 創新至關重要。
「要增強資本市場對 科技 創新企業的包容性,著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一錘定音。
2020年以來,中國高層更是密集提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強調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而所有發達國家的 科技 創新大潮,都離不開資本市場。
而當前中國的融資結構卻不利於 科技 創新企業的發展,據Wind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 社會 融資規模總量為25.58萬億元,其中直接融資(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合計僅有3.59萬億元,佔比僅有14%。
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直接融資比重大多在50%左右,美國更是達到了70%以上。
眾所周知,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更傾向於擁有大量資產可供抵押且現金流穩定的成熟企業,而對輕資產、高風險的 科技 創新企業天然是排斥的,明顯制約了處於成長期、尚未盈利的 科技 創新企業。
2019年7月啟動的科創板明確,允許尚未盈利的 科技 企業上市。2020年1月23日上市的澤璟制葯(688266),成為A股第一家未盈利上市企業。截止目前,科創板已經接納了3家未盈利的企業上市。
同時,據證監會披露的公告顯示, 創業板上市取消了「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未盈利的企業在注冊制實施一年後,便可以申請上市。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中國的 科技 創新企業,即將迎來最好的融資時代。
可以預見的是,待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平穩渡過試點階段之後,A股或將全面啟動注冊制,將吸納大量 科技 創新企業,也將改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新股供不應求到供求平衡。
A股,無疑走到了大時代的十字路口,伴隨注冊制而來的,還有創業板史上最嚴的退市制度。據證監會公告顯示:
創業板退市改革充分借鑒了科創板的制度成果,對退市規則予以擴容,包括交易、財務、規范、重大違法退市等不同類型。
簡化退市程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
完善了退市標准,取消單一連續虧損退市指標,引入 「扣非凈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個億」 的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新增市值退市指標。
此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透露A股未來的退市制度改革方向:A股的基礎制度改革將將引入科創板經驗。 在退市環節,創新退市方式,優化退市指標,簡化退市流程。
參照大洋彼岸的美國納斯達克,在注冊制的背景下,大約每年200家企業退市,紐交所的平均每年退市數量亦超過180家。
可以預見的是,優勝劣汰的機制之下,整個A股的生態將會發生劇烈變化,上市公司質量得以提高,交易制度也將日趨完善。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康崇利對全景網表示,由於創業板供給會增多,殼資源品種可能會受到資金的摒棄,投資者需要規避業績差、流動性差的個股,謹防踩雷。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證1000指數連續單邊下跌,而代表藍籌股的上證50指數卻震盪向上,兩者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背離。
注冊制,在科創板試點剛滿9個月,創業板注冊制尚未起航,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深遠影響或許尚未顯現。但不妨參考中國身邊的一個案例: 印度股市。
據Wind數據顯示,印度指數1979至1991年期間的十二年,長期在1000點以下徘徊,牛斷熊長。
1992年,印度當局大刀闊斧地推行注冊制改革,自此印度股市的IPO數量迎來了超級大擴容:
第一年,印度股市新增上市公司316家;
第二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549家;
第三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968家;
第四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達1281家;
……
截止2018年年底,印度股市推行注冊制27年,IPO累計數量多達5379家,意味著每年多達200家企業完成上市。
在放開新股供應的同時,每年也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被淘汰出局。 1996年到2018年,印度股市退市總計2869家,每年平均退市數量多達106家。
大量的企業上市、退市,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被激活,確保優秀的企業留在資本市場,淘汰僵屍企業。
最終的結果是, 印度股市指數(孟買SENSEX30) 始終跟蹤、反映優秀的上市企業表現,使得該國指數的長期平均回報率,明顯高於同期國內GDP的增長速度。
而就在疫情爆發前夕,孟買SENSEX30指數一度漲至42273.8點,這一輪史詩級的牛市持續時間超過30年,累計漲幅超6084%。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孟買SENSEX30指數亦遭受重創,由年初的高點一度暴跌近40%。
2020年3月1日起實施的新《證券法》明確,中國資本市場未來將全面推行注冊制。而擁有巨大存量的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無疑是A股全面推進注冊制非常關鍵的一步。
『柒』 世界各國股市市盈率是多少
中國上證綜指與深圳綜指的動態市盈率水平分別是12.5倍和13.8倍;
摩根AC全球指數與摩根新興市場指數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0.4倍和8.1倍;
金磚國家(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股指分別的動態市盈率水平為7.7倍、3.7倍和10.3倍;
香港、韓國、台--灣股指的動態市盈率水平分別只有9.7倍、8.1倍和10.3倍。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恆生國企指數,這一上證指數成分為最為接近的指數,在上周上證指數下跌6.0%的同時上漲13.9%,而在11月3日上證指數下跌0.52%時繼續上漲2.95%。
按香港某海外大行一策略分析師的說法,兩者此時的背離,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估值水平的落差。10月末,盡管恆生國企指數在前一周大幅上揚,但其平均動態市盈率水平仍只有8.1倍,換言之,較上證指數「便宜」了35.2%!
市場間的巨大落差無疑讓A股顯得高處不勝寒。從全球股市來看,10-13.5倍PE是合理估值區域。則對應的上證指數為1230.46點-1661.11點。因此,中國股市的合理估值區間約在1200-1700點之間。」
『捌』 怎樣關掉自己名下的所有游戲
你可以直接用任務管理器關,但這樣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也可以按照游戲說明中的關閉鍵關該游戲,比如ctrl+esc後選中游戲關閉
『玖』 印度一共有多少家股票市場全國性股票市場和地方性股票市場分別有多少家
印度全國各地一共有23個股票買賣交易管理體系,最關鍵的是孟買股票交易所(BombayStockExchange,英文簡寫BSE)和印度我國股票交易所(NationalStockExchange,英文簡寫NSE)。
我國證交所在2005年的成交量,僅次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孟買股票交易所作為印度的第二大市場,2005年的交易量在世界排名第五位。但是一直以來,各種新聞媒體提及的「印度股市」,事實上指的則是孟買股票交易所,該交易中心的SENSEX-30指數值基本上變成印度股市的代稱。
印度是一個奇妙的國家,它是許多中國人對它的印象,尤其是許多電影題材都是有在印度采景,而在金融市場,印度的不凡主要表現也吸引住了全球的資產涌進,據調查,印度股市在十年裡早已暴漲400%,為什麼它能那麼牛呢?
孟買比較敏感30股票大盤指數再次更新歷史記錄,收市38043.01點,上漲幅度自2018年至今做到貼近10%,而對比2008年金融風暴10月底最低值的7697.39點,上漲幅度達到近400%。
針對定居在阿爾卑斯山腳底一個小鎮的公司高管錢德拉穆利·庫馬爾而言,炒股票是他離休前從未想過的事兒。但自打上年7月從公司高管的崗位上退下後,他已將自身50%的存款資金投入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