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貨幣怎麼發行
A. 美聯儲是如何發行貨幣的
美聯儲發行貨幣的介紹:
美國所有吸收儲戶存款的金融機構在美聯儲都有一個儲備金賬戶。這些金融機構除了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外,還包括信用社、存貸款協會、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等。美聯儲要求所有在美國吸收儲戶存款的金融機構都必須存一部分資金在美聯儲應付儲戶突然的提款需要。
這個資金賬戶被稱為儲備金賬戶。根據美聯儲的要求,每個機構的儲備金賬戶余額不能低於它所吸納的短期存款的一定比例。這個比例被稱為儲備金率或存款准備金率
如果某個金融機構的儲備金低於要求,必須想辦法籌集資金補足。相反,如果儲備金高於美聯儲要求,多餘的部分被稱為超額儲備金,可以隨時取走。
正常情況下,儲備金不足的銀行可以向有超額儲備金的銀行短期貸款,補足儲備金。市場上這種金融機構間為滿足儲備金要求而進行的短期貸款利率被稱為聯邦基金利率。
(1)存款貨幣怎麼發行擴展閱讀:
美聯儲通過調節聯邦基金利率這種短期利率,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聯邦基金利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其他短期利率,然後進一步改變長期利率。長期利率變化會影響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利率下降時,企業投資和家庭消費的成本降低,促進投資和消費增長。
因此在經濟衰退時,美聯儲通過降低利率來支持經濟增長;反之經濟過熱時,美聯儲會提高利率抑制投資和消費。另外,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也可以通過資產價格影響經濟。比如利率降低時,投資到債券的收益下降。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資金會從債券市場流向股票和其他資產市場,推高這些資產的價格。因此經濟下滑時,美聯儲降低利率會對經濟產生兩個推動作用。
首先,降低利率可以促進國內的投資和消費;其次,低利率也對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有支撐作用,提高家庭財富,鼓勵家庭消費。此外,利率變化還會引起美元匯率變化,影響美國的進出口。
B. 銀行創造貨幣的過程是怎樣的
銀行在收到人們的存款後,按照法定存款金率上交法定存款准備金,其餘的可以全部以貸款的形式發放,投資者將貸款如果存入另一家銀行,另一家銀行同樣會交出一部分法定準備金,貸出其餘部分,這樣一來,流通的貨幣量就是實際貨幣量的數倍。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過程即為派生存款產生的過程,就是各級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轉賬結算,不斷地在各銀行存款戶之間轉移,形成新的存款額,最終導致銀行體系存款總量增加的系列過程。
影響因素:
1、居民持幣行為影響。
2、居民儲蓄行為影響准備—存款比率。
3、企業的持幣行為影響通貨-存款比。
4、企業的貸款需求影響存款貨幣的擴張。
5、企業的經營與效益影響貨幣流通速度,從需求方面相對影響貨幣乘數。
6、存款貨幣銀行變動超額准備金的行為影響准備—存款比率。
(2)存款貨幣怎麼發行擴展閱讀:
貨幣是商品,但卻不是普通的、一般的商品。它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與其他一切商品相區別的特殊商品。貨幣商品的特殊性,在於它具有一般等價物的特性,發揮著一般等價物的作用,這是貨幣最重要的本質特徵。
貨幣商品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它是表現和衡最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或工具。
2、它具有可與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換的能力,成為一般的交換手段。
貨幣商品不同於一般商品還在於其使用價值的兩個性特點:一方面,貨幣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按其自然屬性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比如黃金可作為飾物的材料等。另一方面,更敢要的是貨幣商品還具有其他商品所沒有的使用價值,即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作用。
C. 我國貨幣發行流程
人民幣的發行程序大致分為四步:
1.提出人民幣的發行計劃,確定年度貨幣供應量。每年由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貨幣發行和回籠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後,具體組織實施。
2.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報批的貨幣供應量計劃。
3.進行發行基金的調撥。發行基金是中央銀行為國家保管的待發行的貨幣。它是貨幣發行的准備基金,不具備貨幣的性質,由設置發行庫的各級人民銀行保管,總行統一掌管,發行基金的動用權屬於總庫
4.普通銀行業務庫日常現金收付。各商業銀行將人民銀行發行庫的發行基金調入業務庫後,再從業務庫通過現金出納支付給各單位和個人,人民幣鈔票就進入市場。
同時,各商業銀行每日都要從市場回收一定的現金,當業務庫的庫存貨幣超過規定的限額時,超出部分要送交發行庫保管。
(3)存款貨幣怎麼發行擴展閱讀
在中國,貨幣發行權屬於國家。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核准年度人民幣最高發行限額。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發行限額,具體辦理人民幣的發行工作,並集中管理發行基金。
中國長期以來,要求貨幣發行不用於彌補財政赤字,不用於沒有物資保證的信貸投放,而用於滿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中國貨幣發行一般來說是經濟發行。但在個別年度,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財政赤字,需要發行貨幣彌補部分財政赤字,這種發行屬於財政發行性質。
D. 人民幣(一種貨幣)最初是怎麼發行的
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於1948年12月1日,當日發行人民幣。至1951年,除了台灣、香港、澳門、和西藏外,人民幣成了全國統一的、獨立自主的穩定的貨幣。
我國現行的貨幣制度是一種「一國多幣」的特殊貨幣制度,即在大陸實行人民幣制度,而在香港、澳門、台灣實行不同的貨幣制度。表現為不同地區各有自己的法定貨幣,各種貨幣各限於本地區流通,各種貨幣之間可以兌換,人民幣與港元、澳門元之間按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決定的匯價進行兌換,澳門元與港元直接掛鉤,新台幣主要與美元掛鉤。
人民幣是我國大陸的法定貨幣,人民幣主幣「元」是我國貨幣單位,具有無限法償能力;人民幣輔幣與主幣一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人民幣由國家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與管理。人民幣是不兌現的信用貨幣,並以現金和存款貨幣兩種形式存在,現金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存款貨幣由銀行體系通過業務活動進入流通。
人民幣匯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人民幣的發行主體是中國人民銀行,流通領域在全國范圍內(邊貿地區和口岸),發行准備為商品物資(無法定發行准備金的要求),正向自由兌換過度
港幣的發行主體為匯豐銀行、中國銀行、標准渣打銀行,流通領域為全世界,發行准備為100%美元准備金(硬幣除外),可自由兌換
澳門元的發行主體為大西洋海洋匯麗銀行、中國銀行,流通領域為澳門、香港、葡萄牙,發行准備為100%外幣准備金,正向自由兌換過渡
新台幣的發行主體是中央銀行或其委託公營銀行代理發行,流通領域為台灣地區、金門、馬島,它的發行准備也為100%的外幣准備金,正向自由兌換過渡。
匯率嘛,在不停的變動。最好上網直接找比較好,比如中國銀行的網站http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中行折算價
發布日期
發布時間
因此人民幣是一種信用貨幣!
E. 貨幣是根據什麼來發行的
貨幣進入市場的唯一途徑就是借貸,錢就是債務。比如說國家要發行10億貨幣,就在一張紙上寫著10億塊,再蓋點很官方的章,這叫國庫券,然後送到央行;央行再印出一批自己的紙,叫做XX票據,央行再拿這個票據去買國債,這樣就能拿到這10億塊的XX票據,然後把它存進銀行,然後通過存款,這些票據就成為合法償債的貨幣。 債券就是債務,一旦有人拿錢(反正簽個字的單子啥的)買了這個,那麼鈔票就被產生出來鳥。 而這新增貨幣的價值哪裡來的呢,是誰賦予者新增的貨幣的價值呢? 是通過偷取以前發行的貨幣的價值,就是所謂貨幣貶值,自改革開放30年來,按可變物價比,人民幣已經貶值超過100倍鳥。我們錢包里每張鈔票都是從債務中產生的,都是某個人欠某個人的。貨幣只能從銀行中得來,而回收到銀行的每一張鈔票都是帶著利息的,但是代表著這利息的貨幣又是從哪來呢? 沒有,他根本不存在!還到銀行的貨幣量總是超過流通的貨幣量,這就是為何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不可避免(^_^資本主義制度自我顛覆),是因為總是需要發行新的鈔票來補充整個貨幣系統中由於償還利息所產生的鈔票的長期固有不足。
而且可以通過借債無中生有的產生貨幣, 比如,一般國家都規定銀行都有準備金率,就是防止擠兌啥的留著的,其他可以貸款出去,比如說10%. 以上大家在幾張紙上蓋蓋張發過來發過去產生了10億塊鈔票,現在這個10億塊鈔票存在商業銀行,其中9億可以作為貸款發放。 其實這9億塊鈔票貸款貸出去,並不是從那發行的10塊鈔票中來的,是無中生有來的。 銀行只是通過記賬的方式增加雙方的賬戶余額。 發放貸款的同時,又增加了9億的存款。 當然這9億塊存款其中的90%又可以作為存款儲備貸款出去,可以貸款8.1個億,當然這8.1個億貸款出去,同時又增加了8.1億的存款,這8.1個億其中又有90%可以貸款出去。這樣循環往復,每發行10億塊的國債,最多可以產生100億的新增貨幣。
隨便寫寫,個人見解,咱國家不好意思也搞起資本主義私有制銀行的那一套貨幣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