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看待世界貨幣的文化

如何看待世界貨幣的文化

發布時間: 2023-03-11 19:17:47

A. 如何正確看待貨幣(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論述)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發產物,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商品所有者以貨幣作為媒介進行交換,也就是說貨幣的本質也是一種商品。 由於貨幣屬於商品,因此它同所有商品一樣也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當處在不同形式的價值運動中的時候,貨幣所表現出來的作用也不盡相同: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另外三種職能則是在兩者的基礎上形成的派生職能。貨幣在充當各項職能時,都是一般等價物。

B. 如何正確認識貨幣

可以任何一種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或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一)貨幣就是貴金屬,就是財富{最開始貨幣就是普通的商品}這種觀點認為,貨幣必須有實質價值,其價值由其金屬價值決定,貨幣的實體必須以貴金屬構成。這種理論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土多德(Aristotle)樸素的金屬學說。十六、七世紀形成的重商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早期特徵就是「重金主義」或「金屬主義」,認為只有金銀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二)貨幣是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這種是馬克思在對貨幣起源問題的分析(參閱「相關知識」欄目「馬克思貨幣起源說的思想邏輯」)中得出的,其含義有兩點:1、貨幣具有商品的屬性在馬克思對貨幣起源的分析中,貨幣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換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一般等價物的。馬克思創立貨幣理論的時代,正是各國普遍實行金鑄幣流通的時代,因此,馬克思將黃金視為貨幣的最高階段,而黃金本身就是價值十足的商品。進一步的推論就是,任何在商品交換中充當貨幣的東西,首先就在於它們是商品,與普通商品一樣,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這種與普通商品的共性,貨幣就不具備與商品進行交換的基礎。2、貨幣與普通商品有本質的區別貨幣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並不在價值方面,而在使用價值方面。黃金被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被作為貨幣後,其使用價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屬性所決定的特定的使用價值,如用於裝飾、製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會屬性所決定的一般的使用價值即充當一般等價物和交換手段,很明顯,當它以第一重使用價值出現時,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價值出現時,才是貨幣。貨幣在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有兩個基本特徵:第一,貨幣能夠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貨幣出現後,整個商品世界就分裂成為兩極,一極是特殊商品——貨幣,另一極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種各樣的使用價值的形式出現,而貨幣則是以價值的體化物或尺度出現,普通商品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其價值才能得到體現,所有商品的價值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之後,相互之間才可以比較。第二,貨幣對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換的能力。由於貨幣是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誰佔有了貨幣,就等於佔有了價值和財富,在實際交換中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手段,是不存在對方對其使用價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礙的,貨幣的交換能力是超越使用價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換性質的。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交換賦予貨幣的屬性,與貨幣材料是否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關系,普通商品的意義在於通過交換滿足人們生產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貨幣的意義則在於充當表現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充當一般的交換手段,為商品交換服務。這就是貨幣與普通商品的本質區別。可見,考察貨幣的本質,應把其質的規定和存在形式區別開來。無論貨幣由什麼來充當,它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性決不會改變,否則就不能稱其為貨幣。

C. 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貨幣

這種是馬克思在對貨幣起源問題的分析(參閱「相關知識」欄目「馬克思貨幣起源說的思想邏輯」)中得出的,其含義有兩點:
1、貨幣具有商品的屬性
在馬克思對貨幣起源的分析中,貨幣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換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一般等價物的。馬克思創立貨幣理論的時代,正是各國普遍實行金鑄幣流通的時代,因此,馬克思將黃金視為貨幣的最高階段,而黃金本身就是價值十足的商品。進一步的推論就是,任何在商品交換中充當貨幣的東西,首先就在於它們是商品,與普通商品一樣,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這種與普通商品的共性,貨幣就不具備與商品進行交換的基礎。
2、貨幣與普通商品有本質的區別
貨幣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並不在價值方面,而在使用價值方面。黃金被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被作為貨幣後,其使用價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屬性所決定的特定的使用價值,如用於裝飾、製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會屬性所決定的一般的使用價值即充當一般等價物和交換手段,很明顯,當它以第一重使用價值出現時,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價值出現時,才是貨幣。貨幣在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有兩個基本特徵:第一,貨幣能夠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貨幣出現後,整個商品世界就分裂成為兩極,一極是特殊商品——貨幣,另一極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種各樣的使用價值的形式出現,而貨幣則是以價值的體化物或尺度出現,普通商品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其價值才能得到體現,所有商品的價值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之後,相互之間才可以比較。第二,貨幣對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換的能力。由於貨幣是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誰佔有了貨幣,就等於佔有了價值和財富,在實際交換中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手段,是不存在對方對其使用價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礙的,貨幣的交換能力是超越使用價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換性質的。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交換賦予貨幣的屬性,與貨幣材料是否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關系,普通商品的意義在於通過交換滿足人們生產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貨幣的意義則在於充當表現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充當一般的交換手段,為商品交換服務。這就是貨幣與普通商品的本質區別。可見,考察貨幣的本質,應把其質的規定和存在形式區別開來。無論貨幣由什麼來充當,它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性決不會改變,否則就不能稱其為貨幣。

D. 世界貨幣的觀點

由此可見,在國際流通中,雖然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以一種特殊的信用貨幣(一國的信用貨幣或世界性的信用貨幣)來充當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但是黃金作為國際結算中最終的清償手段和最可靠的儲備資產的作用,仍然不是任何信用貨幣所能取代的。
世界貨幣成為帝國主義國家進行掠奪的工具世界貨幣是實現國際經濟貿易聯系的工具,它促進了國際經濟聯系的擴大與發展,從而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發展,世界各地區在經濟上逐漸聯結起來。但這一過程包含著深刻的矛盾。
它不是通過各個國家的相互合作來實現的,而是通過資本主義國家間的激烈斗爭、經濟發達國家對經濟不發達國家的剝削與掠奪來進行的。
為了擴大商品輸出、奪取銷售市場和進行國際不等價交換,帝國主義國家力圖擴大本國貨幣在國際經濟周轉中的使用范圍,操縱外匯行市,並使其他國家、特別是殖民地附屬國的貨幣依附於本國的貨幣。世界貨幣的職能也廣泛服務於資本輸出,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奴役掠奪殖民地附屬國的有力工具。此外,世界貨幣的職能還被用於准備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以及瓜分勢力范圍的斗爭。
為了上述目的,帝國主義國家不僅加緊爭奪和積累作為世界貨幣的黃金,藉以加強自己的財政與金融實力,而且力圖以本國貨幣取代黃金的世界貨幣地位,樹立本國貨幣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統治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對匯價進行控制 ;並以本國貨幣來抵償對外收支逆差,進行資本輸出,以免受黃金儲備的束縛。

E. 我們到底該如何認識貨幣

至從接觸了比特幣一個繞不開話題就是貨幣,到底什麼是貨幣?看了很多資料說法不一,從貨幣的誕生到貨幣的用途,都莫中一是,當然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我們求同存異,總地來講,貨幣一種在一定范圍內所有人達成的一種共識,即大家都認為用某種貨幣和去交換你想要得到的東西。這是一種基本的認識。貨幣這個說仍然偏書面了,更通俗的講法我們叫錢,說到錢我想大家不會陌生,然而究竟什麼是錢呢?首先他肯定具有如前所說的交換共識的性質,然而我更推薦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上對錢的解釋:這里說的錢指的是一種概念,而不只是硬幣或者鈔票。不論任何物品,只要是人類願意使用、能夠有系統地代表其他物品的價值,以作為物品或服務交換之用,就可以說是符合了錢的概念。

作為一個金融小白,我是十分認同這種表述,簡單通俗易懂,又直達本質。所以符合這種定義的東西,我們都可以稱其為錢又或者叫作貨幣。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某一國的貨幣,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發行的,它也只是錢這個概念中其中一種形態而已。不得不提點的就是,任一國家的主權貨幣,在全世界范圍來看,它的流動性都是有限的,可以說是很窄的。

而錢產生的一個重大的意義是什麼呢,我想那就是全世界的物質和財富的流動,也許最初在世界還沒有成為一個地球村的時候這種世界性的流動並沒有意義,然而在有限區域里的財富靈活的流動依然是它最大的存在意義。而在地球村形成已久的現代社會,這種世界性的流動需求,與日俱增,因為全世界都需要進行各種文化物質和財富的交流,這種交流必然少不了金錢的參與,因為這些東西的互氣換都離不他們共同的中介錢來進行定價交換。正如《人類簡史》里所講的:正是因為有了金錢的概念,財富的轉換、存儲和運送都變得更容易也更便宜,後業來才能發展出復雜的商業網路及蓬勃的市場經濟。可以說沒有錢概念也就不公了現在如此發達的世界性市場經濟也就不會了後來人類社會的繁榮。整個世界的交互流動將會十分有限。

然而錢這個概念歸根結底卻是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的,金錢並不是物質上的實現而只是心理上想像。也即我們所使用的信用貨幣並不是這個種貨幣的物質形態所產生的價值,承載這種使用交換價值的是人們對這種貨幣達成的想像共識,所有人都接受到了這個集體的想像。這種共識也就是我們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信任,信任成為了所有金錢形工的基本原料,小到過去的部落團體,大到現在主權國家和國家團體(例如歐盟),都是基於這種共識信任發行各自的貨幣。

所以從這種程度上來進,金錢本身就是一種相互信任的系統,也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效的互信系統。然而,主權貨幣我在前面提到了,在世界范圍內流動性,依然很差很達到全球共識,主權貨幣的發行是不可控的,其所承載的交換價值可以遭到人為惡意的破壞。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比特幣,它已經安全運行了將近十年,幾乎也已經是一個完美的信任系統。在我看來它也承載了所有金錢的價值和意義,它的發行數量和流通不受人為控制。

似乎今天我突然看懂了比特幣。

熱點內容
豆農保險期貨怎麼樣 發布:2025-07-04 20:21:11 瀏覽:904
市場里有多少只基金 發布:2025-07-04 19:57:58 瀏覽:528
期貨交易使用的羅盤叫什麼 發布:2025-07-04 19:49:56 瀏覽:373
坨牌捨得歷史股票 發布:2025-07-04 19:47:47 瀏覽:223
股票賬戶歷史記錄一般保存多久 發布:2025-07-04 19:08:42 瀏覽:196
金融貿易學校怎麼樣 發布:2025-07-04 19:07:13 瀏覽:44
擴張性貨幣政策為什麼物價下跌 發布:2025-07-04 19:05:49 瀏覽:917
股票交易卡密碼忘了 發布:2025-07-04 18:56:16 瀏覽:383
金融雲這個軟體怎麼樣 發布:2025-07-04 18:55:59 瀏覽:27
金融怎麼玩空轉 發布:2025-07-04 18:50:55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