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貨幣怎麼買進
A. 阿富汗用什麼貨幣
阿富汗現在使用的錢幣為阿富汗尼(afghani)簡稱: 阿尼 1阿富汗尼(afghani)=100普爾(pul)
原先貨幣面值有10、20、50、100、500、1,000、5,000、10,000阿富汗尼紙幣;另有1,2,5阿富汗尼和25,50普爾硬幣。
阿富汗現又發行了新幣,1個新阿富汗尼相當於1000舊阿富汗尼。紙幣面值有1、2、5、10、20、50、100 阿富汗尼
阿富汗10000尼在銀行無法兌換,不過樓主可以試著到收藏品市場當作收藏品出售。由於阿富汗通貨膨脹嚴重,因此匯率很低,還要看是什麼版別的紙幣。全新的阿富汗10000尼目前收藏品市場也只有5元左右一張。
B. 阿富汗用什麼貨幣
阿富汗的法定通用貨幣是阿富汗尼(afghani),也叫作阿尼。
貨幣(Money)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通貨的一種。俗稱金錢。
通貨(Currency,CCY)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包含流通中的貨幣、銀行券等。
【拓展資料】
基本含義:
關於貨幣的本質,學術界仍存在大量的爭論。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數或政策變數的貨幣定義,專業術語為通貨,主指「流通中的貨幣」。傳統上,貨幣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4.購買力的暫棲處;
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
實際上,上述6條都屬於貨幣的職能定義。
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貨幣本質的邏輯推理和證明:
當市場處於物物交換階段時,交換能否發生取決於交換雙方的供給與需求互補性,這種互補性並不總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雙方,那麼交換就無法進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麼在某個約定下,交換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間以雙方交換的形式發生。 這個約定就是:乙與丙約定可以用A來換取D,這樣他就可以用B來和甲交換A,盡管A並不是他最終需要的,它充當了交換媒介的角色。我們把在這個事例中的角色延伸開來,把甲指代成買家,乙指代成賣家,丙指代成市場,它既可以是某個丙,也可以是內部存在交換的組合。這樣A就充當了通貨的角色,即甲用A來向乙購買他所需的B,而乙則持有A並用它來和丙交換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