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股票交易制度
① 股票交易制度的类型有哪些
1、股票T+1交易制度:
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不能卖出,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当天卖出股票的资金当天无法取出,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取出;
2、从交易时间的连续特点划分,有定期交易系统和连续交易系统:
在定期交易系统中,成交的时点是不连续的。在连续交易系统中,并非意味着交易一定是连续的,而是指在营业时间里订单匹配可以连续不断的进行;
3、从交易价格的决定特点划分,有指令驱动系统和报价系统。
指令驱动系统是一种竞价市场,证券交易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买方订单和卖方订单共同驱动。报价驱动系统是一种连续交易商市场,或称“做市商市场”。证券交易的买价和卖价都由做市场给出,做市商将根据市场的买卖力量和自身情况进行证券的双向报价,投资者之间并不能直接成交,而是从做市商手中买进证券或向做市商卖出证券。
② 初一数学 2008年起我国股市交易规定每买卖一次交千分之一的税,某人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某股票1000股,
这个税是印花税
买入时的成本是:1000*10=10000元.
税是10000*1/1000=10元.
实际总支出为10010元.
卖出时,12*1000=12000元.
税是12000*1/1000=12元.
所以实际的收入为12000-12=11988元.
两者相减为
11988-10010=1978元.
他实际盈利1978元
③ 求助 我国股票交易制度的演化
1990年12月19号开盘.涨跌副限制为5%,T+1
1990年12月27号-1月4日.涨跌幅为0.5%
1991年5月17日起.涨幅为1%.跌幅为0.5%
1992年2月18日起.涨跌副为5%
1992年5月21日.无限制涨跌副
1996年12月13日 沪深两交易所发出通知,决定自16日起对在两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和基金类证券的交易价格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
2008年09月19日 改为单边征收 税率保持1‰
2008年4月24日 从3‰调整为1‰
2007年5月30日 从1‰调整为3‰
2005年1月23日 从2‰调整为1‰
2001年11月16日 从4‰调整为2‰
1999年6月1日 B股交易印花税降低为3‰
1998年6月12日 从5‰下调至4‰
1997年5月12日 从3‰上调至5‰
1992年6月12日 按3‰税率缴纳印花税
1991年10月 深市调至3‰,沪市开始双边征收3‰
1990年11月23日 深市对买方开征6‰印花税
1990年6月28日 深市对卖方开征6‰印花税股票。
2008年4月24日 由3‰调整为1‰
④ 08年金融危机中国股市什么点
1 股市深调 最大跌幅近70%
2008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其18年成长史上的又一次深度下跌。
其中,上证综指从最高点的5522.78点一度跌落至1664.93点,最大跌幅达到69.85%;而如果从去年十月的股市最高点6124点算起,中国股市本轮的最大跌幅则更加惊心动魄。07年英国媒体曾经称赞中国股市为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而今一年过去,中国股市360度反转,成了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
2 股票交易印花税经历两次大调
为刺激股市交易,挽救股市一路单边下跌的局面,管理层在08年两度出手调整印花税:4月24日起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调整到千分之一,9月19日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印花税的两次大调曾一度令股市小幅回调,然而最终未能阻止市场继续下跌,与此同时,鼓吹“印花税为中国股市乱源”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少了。
3 汶川大地震 股市停市3分钟致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临时停市3分钟。地震的发生使得川渝地区上市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公司紧急停牌。与此同时,一行三会展开了紧急地震救援行动,积极支持灾区公司重建。而股民也自发“满仓锁仓,为救灾出力”,一时间,团结战胜一切,地震激发出“爱国市”。
4 国家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五次下调利率,救经济保股市
9月份,随着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幽灵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保增长促发展,国家高层迅速决策,批准了总额4万亿的投资计划,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百日内连续5次下调利率。国办则于12月15日“金融30条”,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股市运行。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抑制了股市的下跌速度,在10月份跌至最低点1664之后,A股逐渐回调,到12月份沪指一度回暖至2000以上。
5 维稳未奏效,奥运行情成空
尽管郎咸平一再提醒我们“不要有幻想”,但是前有积蓄已久的奥运概念冲动,后有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奥运之前多次维稳讲话,舆论普遍仍对奥运行情充满想像。然而事实却残酷的告诉我们,所谓奥运行情,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虚空一场。整个8月,上证指数从最高的2830点跌至最低的2284点,跌幅达到了14%。
6 股市大跌引发“救市”之争
3月27日,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距逾6100点的高位跌幅近半。股市的急跌让不少专家学者频繁发出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吁,但以胡舒立为代表的学者人士则加入到了反救市的阵营。在《何必讳言不救市》一文中,胡舒立强调“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一时间引来板砖无数,也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论争队伍。自此,“救市”在整个08年成为一直延续的重要话题。“救市”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各方在股市制度建设上的不同观点,是对中国股市道路选择的一次理论大比武。
7 证监会开出史上个人最大罚单 惩治股价操纵在行动
还投资者一个“干净”的市场,已经成为更多人的呼声和共识。08年,证监会在打击股价操纵等问题上的力度有了更大的增加。11月,证监会对北京首放法人代表汪建中开出1.25亿元个人最大单笔处罚。随后几日,国美老总黄光裕也被警方调查,据称调查原因也与股市操纵有关。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查处已经成为中国证券监管的重头戏之一,但数量有限的证监会罚单,掀起的仍只是股市违法行为的“冰山一角”。
8 千亿股出笼 大小非成千夫所指
08年共有千亿股大小非解禁,巨量的限售股解禁被众多市场人士一致认定为A股下跌重要因素,部分人甚至将大小非称为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
对于大小非的争论一直伴随股市的下跌过程。不少市场人士都为大小非的解决支招献策,比如龚方雄建议设立封闭基金解决大小非问题,金岩石则主张设立平准基金锁定大小非,就连《人民日报》也曾刊登对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的访谈,要求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然而,证监会则回应说:对于大小非的政策不会改变。
9 汇金出手增持银行股 成就熊市“919”行情
2008年9月18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加上同日的印花税调整以及国资委表态,不期而至的三大利好促使9月19日A股大盘近乎涨停,而甫一开盘,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银行的股票就牢牢封在涨停板上,全天下来一刻都没打开。此谓记录A股历史的“919”行情。
据统计,自9月至11月,汇金分别增持工行和中行7.63亿元和1.77亿元。与其它“救市”措施相比,汇金入市全靠真金白银,因此,市场上普遍认为其对市场的意义最为重大,有人甚至直接称其为股市的平准基金。
10 中石油破发,中石油董事长深感对不起中小股民
2008年4月18日,中石油跌破发行价。
虽然中石油的破发在当时看来就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但其破发的象征性意义仍然不可忽略:中石油在2007年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如今却跌破发行价,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表明整个市场所面临的潜在危机;而后来的股指继续下行,则更印证了中石油在市场上的标杆作用。
对于中小股民来说,“死了都不卖”的中石油破发则更称得上是一种标志性的打击。就连中石油的董事长也不得不对中小股民表示歉意:“深感对不起大家”。
⑤ 股票交易制度
中国是政策性的市场,市场价值规律只是附庸了。中国最牛的股神其实就是国务院总理。或许是句玩笑话吧。
言归正传,第一,对公司,个人的管理程度不够。说是实名。真的是吗?身份能真正确定吗?被基金 老鼠。钻空子。
第二。机构推荐就一定是对的吗?一般推荐就跌吧。还有今年重仓地产的,该哭了吧。取消机构推荐。最多做个预测
第三,跟风太严重,一个交易所,所有大户几乎商量控股几乎差不多。这样很容易控制股票价格。这个几乎每个营业厅都有这现象。一起拉。一起卖。
第四。外资肯资助,我们干什么不敢吃?他们对赌中国人民币升值。我们怎么不先吃了。然后再少吐点给他们呢。他们帮我们投资有什么不好呢?只要处理的好。为什么怕我们吃亏?
第五。名嘴真的就强吗?我看就是靠张嘴吧。我记得07年,那些在电视上的专家,会炒股吗?记得有个人私底下回答说。我不炒股。炒股票干什么,我这样动动嘴钱就到手了。这些人就是误导大家。与其全灭了 。让大家轻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何必让他们误导。全关闭。
第五,开户必上课,要不很多人好盲目。。。多宣传啊。。现在的 很多还很盲目的。。
⑥ 2008年买的股票,几年没有过问了。现在想卖掉。不知道怎么操作了。
你进交易软件直接卖掉就行了
⑦ 2008年股票交易最低成本是多少
交易佣金一般0.1%-0.3%(网上交易少,营业部交易高,可以讲价)、印花税0.3%(基金,权证免税),上海每千股要1元过户手续费,不足千股按千股算,每笔最低佣金5元。
由于每笔最低佣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为(1666-5000)元比较合算.
买进以100股(一手)为交易单位,卖出没有限制(可以是1股),但应注意最低佣金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