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所的资本额
❶ 根据公司法,申请股票在交易所上市,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多少万
申请股票在交易所上市,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公司法》第152条对于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条件规定如下: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设立的,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发起人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达到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比例在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表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❷ 证券交易系统中“资金余额”指什么
资金余额是你现在可以从证券帐户转入银行帐户的金额,可用金额是你证券帐户里面可以买股票的金额
❸ 问一下在股票交易中资金余额和可用金额的区别
资金余额为现在资金帐户中的余额
可用金额包括现在资金帐户中能取出的现金余额,再加上当天卖出证券后未结算到帐的资金(该部分资金可以再次买入证券,但不能提现)或者减去因委托而冻结的资金。
❹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股本总额与预计市值应该怎么理解
注意区分概念,市值是指股票上市后的市值,还未上市只能预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股本总额”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人民币普通股票筹集的资金总额。
规则中的“预计市值”,预计统计期末根据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对应股票数量计算的股权价值合计 。即预计上市后的公司市值。
一个是上市前“筹集到的资金总额”,一个是上市后“资本价值”。
以下几个相关概念有助于理解,
上市公司股本是指统计期末上市公司发行的全部股份数量合计。 基本计量单位:股 。
上市公司股本仅指上市公司在境内发行的股份数量,包括 A 股股本、 B 股股本、其他不流通的境内股本。
A 股股本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票数量。
B 股股本是指上市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人民币标示面值,以外币购买和交易的股票)数量。
其他不流通股股本是指纯 B 股公司的非流通股数量。
股票市值是指统计期末根据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对应股票数量计算的股权价值合计 。
股票筹资金额是指统计期内上市公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总额。
❺ 股票交易里面“余额、可用、市值和资产”的关系
余额、可用、市值和资产有数值计算关系。
在银行上的资金=余额+可用+市值;资产=市值+可用;可用=余额-已用。
举例:
1、余额:700,是当天可以转到银行取用的钱,为前一天的“可用”。
2、可用:150,是可以买股票的钱,是“余额”-(+)买(卖)股票的钱。
3、市值:18000,是持有的股票目前的市值。
4、资产:18150,是市值+余额。
如果不考虑手续费,可用是18150,假如这天不买了,而是等到第二天将资金账户的钱转到银行卡上,那银行卡上的钱是前一天的“可用”,第二天化为“余额”,就是18150。
(5)股票交易所的资本额扩展阅读:
1、市值管理
价值管理是基于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体制。企业集中于股东价值创造可以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只有保证股东能得到足够的回报,公司才能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获得维持发展的资金。
2、市值配售
市值配售是针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流通市值进行的新股发行方式,即每10000元的股票市值可获得1000股的认购权,再通过参与委托及摇奖中签的方式,如果配号与中签号一致,且帐户有足够的资金,则在扣款时,会在帐户中扣除中签金额,直到上市前一天晚上中签股票会进入帐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