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哪些国家有金融寡头

哪些国家有金融寡头

发布时间: 2023-06-02 23:46:35

A. 1.美国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怎样形成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工业中形成集中和垄断的同时,银行业也形成了集中和垄断。银行业的集中是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而在竞争中逐渐形成的,银行业的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垄断。银行垄断以后,银行的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首先,银行通过固定的信贷关系对工业企业进行监督,进而决定它们的命运;其次,银行通过开展其他金融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购买工业企业的股票,从而控制和操纵大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银行还把自己的董事和经理直接派到所控制的大工业企业担任领导职务,实行人事结合,从而进一步地控制和掌握大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
银行垄断的形成和银行新作用的出现,促使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逐渐地融合起来,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指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垄断资本。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之所以会走向融合,对银行来说,是为了扩大银行垄断资本的活动范围和分享一部分工业垄断利润;对垄断企业来说,则是为了获得更有力的贷款条件,并分享一部分银行垄断利润。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垄断银行通过购买工业企业股票和债券,以及创办新的企业的方法,参与工业生产活动;二是工业垄断组织通过购买银行股票和自己创办新的银行的办法,参与银行业务。随着金融资本的形成,产生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金融寡头的全面统治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金融寡头实行全面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方式,控制和支配其他众多的企业。金融寡头首先用自己的资本掌握总公司,把它作为“母公司”,然后利用“母公司”的资本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掌握股票控制额,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子公司”,各个“子公司”再以相同的方式控制更多的公司,即“孙公司”。通过“参与制”的方式,金融寡头就可支配比其自有资本大得多的他人资本,从而实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治。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一方面金融寡头亲自出马或委派其代理人到政府机构中担任各种重要职务,另一方面金融寡头又以各种手段收买政府高级官员、国会议员等,直接操纵国家机器。在实行“个人联合”的同时,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影响政府的决策,通过控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媒体,把其势力伸向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它在经济上的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工业和银行业的集中与垄断加强的基础上,银行垄断资本同工业垄断资本进一步融合,使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大大加强。
(1)金融资本的实力大大增强,拥有和支配的资本大量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对金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金融资本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银行除了控制巨额信贷资金外,还垄断了大规模私人信托基金,建立起广泛的分支银行网络,占领了金融业务市场。金融资本还通过合并的方式加强金融资本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形成众多的跨国银行。这些巨大的金融资本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越来越多地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
(2)金融资本的结构和统治形式发生了变化,垄断财团大量出现。在激烈的竞争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庞大的金融体系中,除商业银行外,还出现储蓄组织、投资组织、保险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这些非银行金融组织的资产增长很快,并通过混合兼并转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与银行互相联合,其结果是在金融业中也出现了以银行为核心的混合联合公司,其经营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的金融业务。垄断财团就是金融资本集团,它是由少数金融寡头控制的大银行、大保险公司、大工商企业所结成的垄断资本集团。垄断财团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金融集团通过经济统治,进一步扩大垄断统治范围;第二,金融财团家族色彩淡化,金融资本股份法人化和法人垄断化;第三,金融集团由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垂直控制格局发展为以银行资本为核心的现代金融资本网状式联合控制。金融垄断集团业务范围的扩大化使其越来越成为分配和调节的枢纽,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神经中枢。
(3)金融寡头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战后,金融寡头不仅在政府机关中有了更多的代理人,而且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家亲自担任政府的重要职务。此外,金融寡头还建立各种各样影响政府政策的机构,名义上是经济协调机构,实质上是政府政策的策划者。
(4)跨国银行大量出现以及金融寡头统治范围的扩大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跨国银行迅速发展,它们建立在高度垄断的基础上,是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产物。跨国银行的高度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可以利用国际金融体系不仅对本国政治经济进行干预,还可以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

由此可见,金融资本统治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削弱其“万能的统治者”的地位,反而使它的控制范围扩大了、控制能力增强了。

B. 美国金融寡头有哪些

拥有资产最多、影响最大的是洛克菲勒、摩很、第一花旗银行、波士顿、杜邦、梅隆、芝加哥、克利夫兰、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十大财团。此外,还有一批实力较差的美国二流财团。它们分别在金融业、制造业中拥有一定势力,并同大财团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较为著名的有福特、制造商汉诺威、库恩-洛布、布朗旯弟-哈里曼、狄龙-里德、莱曼睁败兄弟和戈得曼-萨克斯等财团。



(2)哪些国家有金融寡头扩展阅读

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战后美国垄断财团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最显著的是:财团经营多样化、专业化的特点逐渐丧失。美国财团最初是按经济部门发展起来的,具有专业化的特点。例如洛克菲勒财团以石油起家,摩根财团依靠钢铁发展起来,杜邦财团则是依赖化学发迹的。

但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自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各大财团转向经营多样化,成为综合性的财团。

随着经营多样化的发展,各财团所控制的工商企业五花八门,各色俱全,彼此之间的利害不尽相同,甚至互相冲突,使财团无法代表它们各自的利益,更难进行统一的指挥,只好放松控制。所以在今天的财团内部的关系日趋松散。

财团互相渗透。它们派遣人员互兼董事,使财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界限不易划清。过去美并败国的大公司、大企业一般只受一家财团的控制,近年来,经过各财团的渗透,一家公司往往变成由悉蔽颤几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

财团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美国财团不仅要将美国经济置于它们的统治下,而且还要向国外扩张势力,在国际范围内建立它们的垄断地位。战后以来,美国各财团大力扩大它们的经济活动范围,由一国扩展为多国。

由于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跨国公司不但获得迅速发展,而且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各大财团所控制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银行,几乎没有例外地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

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能人主义”在美国工矿企业中生下了根,各大公司经理不再实行代代相传的世袭制,而是选贤与能,聘请掌握生产技术而又擅长经营管理的“能人”当经理,财团的家族色彩日益淡薄。

C. 世界最大金融寡头家族介绍

罗斯柴尔德家族标志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19世纪初,出身德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先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而后伴随着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资金、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资助铁路、开发石油等,家族不断兴盛,并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 目录[隐藏]家族简介 家族兴衰史 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一桶金 主宰伦敦金融 征服法兰西 问鼎奥地利 把持德意财政 家族的衰落 家族的现状家族发展大事记 家族中的代表性成员 家族坚守犹太传统 家族与中国的关系 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续评价家族简介 家族兴衰史 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一桶金 主宰伦敦金融 征服法兰西 问鼎奥地利 把持德意财政 家族的衰落 家族的现状家族发展大事记 家族中的代表性成员 家族坚守犹太传统 家族与中国的关系 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续评价

[编辑本段]家族简介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沃德斯登庄园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在19世纪的欧洲,罗斯柴尔德几乎成了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鼎盛时期,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几乎都曾向他们家族贷款,到20世纪末时,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家族所控制,其家族资产至少超过了50万亿美元。可以说,这个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

D. 什么叫金融寡头,金融危机是怎么爆发的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结构主义或主流学派

这一派人多势众,不仅包括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专家
学者、政府官员和工商人士,还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等国际机构的大部分领导成员,甚至包括一些亚洲
国家的政府和民间人士。

这一流派主要从结构分析入手,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爆
发的基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金融、产业等
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例如,政府与大企业的关
系过于密切,银行的管理和监督系统失灵,企业的借款和
投资战略失误,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盛行,等等。其中,
原先一直受到世人称赞的“东亚模式”也受到了严厉的批
判。他们认为,这种模式虽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
明显的优势,但是它所固有的特点,即“政府主导”,经
过一定时期以后变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为正是政府的
干预,才造成了市场机制的扭曲,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剧了原有的各种内部结构的缺陷,并最终为金融危机的
爆发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根据上述分析,这一派给亚洲国家提出的政策建议是:
放弃亚洲模式,采纳美国模式;同时进行各种结构性的改
革,特别要对政府的行为和作用进行严格的限制,大力削
减政府预算,并对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具体
的结构改革方案是由IMF制订的,目前泰国、韩国、印度
尼西亚等国的政府正在遵照执行。

2、市场主义或自由主义

这一流派人数不多,主要包括发达国家中的部分专家
学者和政府官员。

此派的基本特点是崇尚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在他们
看来,亚洲经济的基础是良好的,虽然这些国家的内部也
存在某些缺陷和问题,但是与金融危机的爆发并没有直接
的关系。因此,他们进行分析和说明的重点是,金融危机
的爆发实际上是市场机制、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机制发挥
作用的结果。

例如,他们中间有的人把国际金融市场的力量比喻为
“原子弹”,认为它威力无比,但又喜怒无常:如果市场
以赞许的目光看待一个国家的金融表现,那么这个国家的
经济就会稳定繁荣;如果市场下了相反的定论,那么这个
国家就会陷入灾难。例如,80年代的拉美各国、1994年的
墨西哥和去年的亚洲。

根据这一观点,他们提出了与结构主义完全相反的政
策建议:不论是危机的爆发还是经济的恢复,都应当顺其
自然,不必加以人为的干涉。因此,他们严厉地批评了IM
F的结构改革计划,认为它实际上等于代替亚洲政府对经
济实行了新的干预,其结果不仅对亚洲经济的恢复毫无帮
助,而且必然会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同时,他们还指
出,IMF虽然给遭受危机最重的泰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
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但是它与每天在国际金融
市场上流动的2万多亿美元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根本
于事无补。有些人甚至提议,应当解散IMF。

3、激进主义或新经济论

这一流派的人数也不多,但是成员比较复杂,既包括
亚洲国家中像马哈蒂尔那样的民族主义领袖,也包括发达
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及那些不同意结构主义
和市场主义的专家学者。

这一流派的特点是,强调指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
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的差异,以
及现行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内部缺陷。同时,他们论证
了弱小国家的政府对民族经济进行干预和保护的合理性与
必要性,并且试图提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例如,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认为,亚洲货币的暴跌是少数投机
家“人为操纵”的结果。他还指出,由于国际金融资本的
实力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因此后者甚至无力决定本国货
币的汇率水平。他原先的副手安瓦尔也指出,这些“邪恶
的”投机活动的成功证明了国际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严重
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亚洲国家领导人的观点,不仅得
到了发达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支持,也得到了非
马克思主义学者和一些国际经济机构官员们的赞成。例如,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亚洲政府对经济
的管理虽然可能使某些私人企业的利益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它有利于保护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反之,不受管制的
贪婪必然导致不公正,而不公正又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安和
动荡。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也明确指出,亚洲金融
危机的原因不是由于政府的干涉过多,而是由于干涉过少,
比如在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之前就取消了对外资的必要限制。
他进一步指出,许多人在批评亚洲各国政府的时候忘记了
一个基本事实,即每一笔贷款不仅要有借方,也要有贷方,
因此,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双方“共同负有责任”。

从上述观点出发,这一流派对结构主义和市场主义的
政策建议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那两派的观点
和主张,实际上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贷款者,而不利于亚
洲国家。因此,他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
机构,或者强化现有国际机构的职能,以便对短期国际流
动资本实施严格的管理和监督,防止亚洲式金融危机的再
度爆发。而且,最近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对外国资本实施了
管制;香港特区政府也进入股市,与国际投机资本进行了
直接的较量。

综上所述,当我们分别考察这三个主要流派的时候,
可以发现它们各自都包含着合理因素,因为它们都在一定
程度上揭示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对策
建议。不过,当我们把它们综合起来的时候,也可以发现
各派之间存在着许多难以调和的分歧。

尽管如此,通过一年多来的激烈辩论,各派的观点得
到了比较充分的阐述,相互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和接近。例如,不少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国际机构也意
识到了短期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性,因此
对原先一味责怪亚洲的做法进行了自我批评。同时, IMF
也逐渐发现当初制订的结构改革方案过于简单生硬,并没
有使亚洲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它已经
准备进行调整。同样,亚洲领导人在怒斥了西方“邪恶的”
投机家们之后,冷静下来也看到了自身的毛病,因此在韩
国和泰国等亚洲国家,新当选的领导人已经开始了反对贪
污腐败的运动。与此同时,著名的国际金融家绍罗什本人
也坦率地提出警告说,不要盲目相信市场机制,因为它不
会自动纠正其无节制的状况。

当然,由于各个流派的理论依据不同,政策主张各异,
因此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见解;加上各国经济利益的矛
盾,因此许多合理建议也依然停留在讨论阶段。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
先后波及到了日本、俄罗斯、南亚、南非和拉丁美洲,现
在又波及到了美国,因此,上述各个理论流派在争论的过
程中也在随时补充新的材料,并且对各自的观点和建议不
断地进行着修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去年爆发的亚洲
金融危机,不仅仅是“亚洲”的,也不仅仅是“金融”的,
在本质上,它是现行国际经济体制和现有经济理论的危机。
因此,这场深入和持久的理论大讨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而且,由此产生的思想解放和可能出现的理论突破,
也必将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太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那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观看了关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一系列报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后,我找到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⒈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⒉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⒊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索罗斯对太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
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容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太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太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以深刻的启示

(1)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权基础上的,只有经济实力雄厚,政权稳固才能谈及真正的发展经济。
(2)一个经济学家,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他将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3)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使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林。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得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发生在1997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许多被人们认为是经过历史发展选择的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则和组织形式的问题。本书试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解脱本世纪初货币制度改革以后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各国形成的货币供应体制和企业之间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债务衍生机制带来的几个世纪性的经济难题,包括 :(1)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丛生,金融和债务危机频繁;(2)社会货币供应过多,银行业务过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3)政府税收困难,财政危机与金融危机相拌;(4)通货膨胀缠绕着社会经济,泡沫经济时有发生,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增长经常受阻;(5)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增加了失业,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6)不平等的国际货币关系给世界大多数国家带来重负并造成许许多多国际经济问题。以上问题最深层的原因,是货币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之间交易活动产生的新机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本书的思路是,建立一种权威性的企业交易结算的中介系统——国家企业交易中介结算系统,解脱企业之间的债务链,消除企业和银行坏账产生的基础,以避免债务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减少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危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个创新过程中,还会产生国家税收和财政支出方式的创新,减少财政赤字的发生。同时,还会产生企业制度的创新,减少企业的破产倒闭和兼并现象,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并且,还将对国际结算方式进行创新,对国际货币的使用进行改革。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的治理,而是对纸币制度所存在的严重缺陷的修正,是对货币供应和流通体制的创新,是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并且,这种变革带来经济运行机制的诸多方面的调整。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尽管在各国有其具体的内在因素:经
济持续过热,经济泡沫膨胀,引进外资的盲目性--短期外债过量,银行体系的不健
全,银企勾结和企业的大量负债等,危机也有其外在原因:国际炒家的“恶劣”行径,
但是人们还应进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机生成的本质因素--现代金融经济和经济全
球化趋势。
刘诗白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
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
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
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
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
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包孕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
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二战后各国之间商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
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知识国际间的频繁流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表现
得更加鲜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是当代资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跃进
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
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导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而
且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
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
金融危机不只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金融体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动的失控是金融危机的内生要素。正由于此,在当前我国
的体制转型中,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特别
要花大力气健全金融体制,大力增强对内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机的防范能力。
总结: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刘诗白则进一步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即现代
货币信用机制导致危机的爆发。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
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只不过,它只是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国家。
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也不例外。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健全金融体
制来防范金融危机,刘诗白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防范金融危机之路。
对亚洲和世界的前途产生深远的影响。

热点内容
股市十点封两点封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4-04-27 09:41:20 浏览:803
股票会因为什么情况退市 发布:2024-04-27 09:18:25 浏览:512
历史中股票涨幅最大的 发布:2024-04-27 09:11:46 浏览:599
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怎么分 发布:2024-04-27 09:08:38 浏览:73
今年新力金融怎么样 发布:2024-04-27 08:06:25 浏览:82
兆日科技股票腰斩 发布:2024-04-27 07:34:37 浏览:951
东方财富网如何看股票历史市盈率 发布:2024-04-27 07:33:13 浏览:669
蚂蚁金融提现为什么还要会员 发布:2024-04-27 07:32:23 浏览:586
股权控制权怎么用 发布:2024-04-27 07:32:23 浏览:228
股市为什么叫c股 发布:2024-04-27 07:32:21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