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理财的小故事启发了什么

理财的小故事启发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5-17 11:06:18

㈠ 5个投资理财故事的启发

投资理财小故事的启发

故事一:李老伯存钱遭鼠害

李老伯70多岁时靠省吃俭用,积攒了2万元人民币。因考虑日后养老之用,他在自己家里的内墙上挖了个洞穴,用木箱把钱币装好,埋入墙内。老汉73岁那年突然暴病死亡,死前还来不及告知子孙埋币之事

过不久,一场暴雨吧老伯遗屋摧垮。儿子在清理房屋时发现墙内洞穴的木箱里装满纸屑,经过仔细辨认,才知识被老鼠咬碎的纸币。2万人民币竟白白让老鼠享了口福。

【思考】

为什么说守财的风险比投资的风险还可能更大?投资理财时应如何应对风险?

【感悟】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投资处处有风险,然后死守家财的风险可能会更大。投资理财要承认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风险,进而降低风险,这是每一位投资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故事二:李泽 楷“漫不经心”投资

李嘉诚之子李泽楷27岁时,只身一人与全球传媒大王默多克在一艘游艇上谈判两个小时。在谈判桌上,面对“国际老姜”默克多,李说:“我公务繁忙,我们谈得成就谈,谈不成的话,私人飞机正在岸上等候,我一分钟也不会多留。”

面对李泽楷那种“无所谓”的态度,默克多没有别的办法,便匆忙签下了这项达9.5亿美元高价的卫视易手协议。而李家当初在此项目上的投入仅为1.25亿美元。

有人戏言:“老超人干一辈子,不如小超人干一下子。”

【思考】

试评价李泽楷“生意谈得成谈不成都无所谓”的投资方式。为什么说“无欲”是德者的一种品质体现?

【感悟】

李泽楷对生意“漫不经心”的无欲无求的投资方式,使他赢得了“小超人”的声誉,也为自己的事业添加了砝码。无欲是德者的一种品质表现,不乘人之危,不一味求胜,不好大喜功,貌似怪异,但在怪异的举动中却折射出人性的光芒。有了它,你的生活才会充满快乐和幸福。

故事三:柜前论价不如柜后算账

清末明初有一年,山东棉灾爆发,中华“瑞蚨祥”创始人孟洛川决定从洋人手中进购六万担洋纱。

他对英国银鹰洋行经理巴克特先生说:“有句商谚,叫做”柜前论价,不如柜后算账。“现在我为你算一笔账,如果你的洋纱定价30海关两,我能买下你一万担洋纱,你我能赚到微利;如果你定价20海关两,我能爽快买下两万担,你我都能赚到中利,你也能赢得不错的市场;如果你定价17海关两,我能一次性购买六万担洋纱,你我可谓互惠互利,你还赢得广阔的中国市场。”

孟洛川的话音刚落,巴克尔爽快答应签约。

【思考】

孟洛川怎样运用中国商人智慧与英国商人巴克尔开展了一次双赢的洋纱进购谈判?为什么说说“柜前伦家不如柜后算账”是一条理财之道?

【感悟】

商务谈判是一个利益协调过程。孟洛川抓住英方急需打开中国市场的心态,分别开出“30海关两”“20海关两”“17海关两”三种底价,并列出了三种底价的订货量。这是在用中国商人智慧为巴克尔算一笔细致的账。比较中体现了“六万担”洋纱的数目之巨和利润之大。同时,孟洛川也将得到大量洋纱挽救济南布行,这样的双赢局面正式巴克尔和孟洛川梦寐以求的。在投资中,能达到双赢的投资才能达到需求的和平。

故事四:诺贝尔奖金增长逸事

1896年,诺贝尔奖创立之初有980万美元基金,每年5位诺贝尔奖得主分别获得100万美元。

初时,诺贝尔奖金管委会为了基金的安全,指定章程,将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公债。到了1953年基金只剩下330万美元。此时管委会做出明智的决定,将基金转投股票和房地产。

到1993年,基金总资产增长到27亿美元。

【思考】

诺贝尔奖金的`迅速增长是通过哪些投资理财的方法来实现的?如果投资方法不当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感悟】

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财的方法。如果不会理财,不仅不能增加财富,而且还有可能使自己过去积聚的财富萎缩甚至损失。如果理财得当,财富将迅速增加。诺贝尔奖金的迅速增长,就是巧妙理财的结果。

故事五:财主托管财产,仆人见仁见智。

从前,有个财主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三份,分别托付给三位仆人,要他们善加管理。

第一位仆人为了安全起见,把钱埋在树下。第二位仆人用这些钱做各种投资。第三位仆人购买回原料制成商品出售。

一年后,财主召回三位仆人检视成果:第一位原物奉还,而后两位仆人管理的财富均增长一倍。

【思考】

守财与投资理财有何区别?理财一定能致富吗?致富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第一位仆人是守财,第二位仆人是投资理财,第三位仆人是生意生产理财。守财并不会致富,理财能致富。实践证明:“人不理财,财不理你。”致富的最佳途径是理财得当。

㈡ 五个哲理小故事中的定投启示

轻信他人丢“钱途”

从前,有个牧人牵着一只山羊,骑着一头驴进城去赶集。三个骗子知道了,想去骗他。第一个骗子趁牧人骑在驴背上打盹之际,把山羊牵走了。牧人醒来发现山羊不见了,忙去寻找。这时第二个骗子走过来,说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从林子中刚走过去,牧人又急忙去追山羊,并且把驴子交给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时,驴子与“好心人”自然没了踪影。牧人伤心极了,一边走一边哭,来到一个水池旁边,发现一个人哭得比他还伤心。那人告诉牧人:他不警惕把两袋金币掉水里了,自己不会游泳,如果牧人给他捞上来,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牧人一听喜出望外,拿到20个金币,损失全补回来还有充裕,他连忙脱光衣服跳下水捞起来。当他光着身子两手空空地从水里爬上来时,他的衣服、干粮也不见了。

投资切忌人云亦云,盲目轻信他人。 而对于定投来说,投资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偏好,基金的行业和风格有独立、自主、清晰、明确的判断。不要他人说这个行业前景好,那个板块估值低就频繁的切换投资标的,一来他人的理财方式不一定适合你,二来达不到持续定投的分摊效应,还有可能支付高额的手续费。科学的定投要详尽的调查渠道背景,谨慎分辨投资标的,细心规划资金配置,灵活进行退场再投,千万不要只靠他人的一家之言做定投,最后悔不当初。

身处低谷不放弃

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上,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门,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假如山上滑坡,你该怎么办?”年轻人喃喃:“往下跑。”老者仰头大笑:“那你就葬身山中了,你应该往山上跑,你只有勇敢的面对它,才有生还的希望,天下事皆然。”说完便飘然而去。

“天下事皆然”,投资理财更是,勇气、果敢和耐性总是战胜市场的不二法门。 一旦选择了定投,那么就应该百分百地相信定投的理念,坚信牛市总会到来。身处低谷也不要因为他人的三言两语就泄气,更不要因为市场上的一些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慌不择路,真正成功的投资者都是那些制定计划后,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地坚决执行定投的人。定投更多的是投资市场的价值,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亏损10%或20%也可能在所难免,如果一蹶不振、就此放弃无疑是像故事里的年轻人放弃了“生还的希望”,只有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战胜它,面对下跌,就要迎“低”而上。

默默积累攒力量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号称“草地之王”的奇异植物,尖毛草。它是非洲大地上最茂盛的毛草之一,长势最猛时能达到每天一尺半的惊人速度,总长度竟然能达到2米多。然而,尖毛草在生长初期,却是极其缓慢,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尖毛草始终保持在一寸左右,就像被抛弃的可怜虫,显得寂寥而寒碜。

原来,尖毛草初期只是没有“向上生长”,它的根不断向周围和地下扩张,并且牢牢地锁住了水分和养料。蓄积了充足的能量,尖毛草就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长到人那么高。

尖毛草的生长过程与定投多么地相似!定投前期投入资金量少,若又碰上漫长的下跌,很难见其成效,甚至是浮亏连连。其实, 投正是在前期的下跌中努力“汲取养分”的 ,份额的累积就好比逐渐庞大的根系,而净值越跌,能够买入的份额就越多,“根系”也越繁密,日后,一场“牛市”春雨的到来,攒够充足“份额养分”的投资者便能一鸣惊人,短期内长出收益的“参天大树”。

贪心不足蛇吞象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于是去询问卖地的人。地主说:“只要交上一百两银子,在太阳落山前,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就是你的,但如果没有按时回到起点,你将什么都得不到。”农民心想:“这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马上和地主签了合约。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整整一天,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才往回走,故事的结局大家应该也猜到了,贪心的农民什么也没有得到,还白白付给地主一百两银子。

故事的道理看似简单,却很少有人能在面对众多诱惑、陷阱时仍然保持清醒, 盲目、大意、贪婪,这几乎是投资失败的所有原因。 定投需要在净值下跌的时候加仓,违背了大多数人“追涨杀跌”的逐利心理,这一反人性的操作需要投资者戒骄戒贪,过分追求短期的蝇头小利不可取,企图走捷径,甚至是一步登天,妄想收益翻个几番更是理财的禁忌,最终都注定会惨败。选择一个合理的收益目标才是当下理财的真谛,学会理财,让你的资源都活起来,但也要正视理财,不要被功利心蒙蔽了双眼。

收获时机很重要

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庙里的小和尚发现,地里种的黄豆被太阳晒得“爆开了豆荚”,黄澄澄的豆粒蹦得到处都是。小和尚怕糟践了粮食,急忙告诉老和尚,而且找出了镰刀就要去收割。

老和尚气定神闲道:“不要慌,明天清晨再割吧。”

第二天,小和尚一早就起床去割豆子,他发现,豆秸、豆荚潮乎乎的,直到割完,也没有一个豆荚爆开,豆粒也一个都没有损失。一旁的老和尚笑笑说:“收获也要讲究时机。昨日正是烈日当头,豆荚都晒焦了,一碰就爆开了,豆粒四处蹦,无法收拾。但只要耐心等一晚,夜里下的露水会把豆荚浸湿了,收割就方便多了。”

正如收割豆子,定投退场也讲究合适的时机,总结下来,就是要“及时”。 如果退场的时机得当,投资者就能满载而归,否则,到手的收益可能在顷刻间就消失不见。然而,实际中,很多投资者都因忘记及时止盈而交了高额的“学费”。当行情走高,与其纠结是否达到了股市的最高点,更应该不恋战的清仓出场,或者采取策略“分批止盈”,将获利连同本金转入再投,这样才能达到定投最好的复利效果。

老罗定期与你分享投资收益

㈢ 投资理财的4个小故事

理财故事分享

1、受骗的牧人

从前,有个牧人牵着一只山羊禅激,骑着一头驴进城去赶集。三个骗子知道了,想去骗他。第一个骗子乘牧人骑在驴背上打瞌睡之际,把山羊脖子上的铃解下来系在驴尾巴上,把山羊牵走了。牧人一回头,发现山羊不见了,忙着寻找。这时第二个骗子走过来,热情地问他找什么。牧人说山羊被人偷走了,问他看见没有。

骗子随便一指,说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从林子中刚走过去,准是那个人,快去追吧。牧人急着去追山羊,把驴子交给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时,驴子与“好心人”自然没了踪影。牧人伤心极了,一边走一边哭。当他来到一个水池边时,发现一个人坐在水池边,哭得比他还伤心。牧人挺奇怪,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就问那个人哭什么?

那人告诉牧人:他带着两袋金币去城里买东西,在水边歇歇脚,洗把脸,却不警惕把袋子掉水里了。牧人说,并碰那你赶快下去捞呀。那人说自己不会泳,如果牧人给他捞上来,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牧人一听喜出望外,心想这下子可好了,羊和驴子虽然丢了,但这里可能到手20个金币,损失全补回来还有充裕啊,他连忙脱光衣服跳下水捞起来。当他光着身子两手空空地从水里爬上来时,他的衣服、干粮也不见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投资失败都因为大意、轻信、贪婪。

2、挑剔的小镇旅客

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

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猪农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有了1000元,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镇上所有人的债务问题都清了,大家很开心。”

在这故事中如果没有这 1000 元的流通,每个人都债台高筑,有了这 1000 元的流通,每个人都不欠钱了,也就是说,实际效果是每个人都赚了 1000元,还清了债务。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流动的资本才能产生价值,快让你的资本流动起来吧!

3、黄金与大石头

曾经有个人富甲天下,因为害怕自己的黄金被坏人盗走,就把黄金埋在一个自己挖的大洞里,用一块大石头压贺蔽袜住。但他看不到黄金总感觉不踏实,于是每天都要来看看摸摸他藏起来的黄金。突然有一天,他发现黄金被人盗走了,富人非常伤心。这时,一位老人路过,了解情况以后跟富人说:“我有一个办法帮你找回黄金!”说完就用金色的油漆把压着黄金的.大石头涂成了黄金样,还在上边写上“一万两黄金”。看着富人错愕的表情,老人说:“这样,你以后依然可以天天来这里看黄金,而且再也不必害怕它被盗走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若是财产没有使用,那么就和涂成黄金样的大石头没什么区别。而且提醒大家,并不是把钱存在银行才是最安全并能赚钱的。要充分利用你所拥有的资源,选择一个既安全收益又高的赚钱渠道才是当下理财的真谛。要学会把握机会,让你的资源都活起来!

4、 30万,买房还是买车?

小王和小李是大学同学,10年前两人在毕业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5年的时间,两人都拥有了30万的积蓄。不同的是,小王选择购买了一套房,而小李则是购买了一辆“奥迪”汽车。5年后的今天,小王的房子市值100万元,而小李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小王买房是一种“投资”行为,他的30万元并未花出去,只是转移到房子上;而小李买车则是“消费”行为,他的30万元已花出去了。由此可见,只有正确的区分“投资”和“消费”这两种行为,才能把自己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

㈣ 理财小故事四则,激活你的理财思维

故事一


国外一位富豪开着豪车到一家银行贷款,奇怪的是,他的贷款金额只有1万元,期限为半个月,既然是贷款,那无论如何都要有抵押或者证明,这位富豪没有选择证明,而是将自己的豪车用做抵押,半个月后,富豪来银行还款,并支付了贷款利息30元。负责办理这笔业务的银行职员非常好奇,富豪为什么会贷这么点款呢?出于好奇,便向富豪询问原因,富豪呵呵一笑,答道,“像你们这种30元就可以把车停半个月的‘停车场’,在这附近可是找不到的!”



理财启示:理财很多时候需要转换思维,其宗旨就是让自己的每一分钱都发挥到最大价值。


故事二


大学同学甲和乙,在校期间,成绩都差不多,工作后,也从事的是同样的行业,大概五六年之后,两人都存下了20万元。甲选择买房,用这笔钱的一大部分付了首付,而乙则用十几万购买了一辆中高档汽车;又过了五六年,房价大涨,甲所买的房子市场价已经超过百万,而乙的车已经是二手车了,转手卖出去也就三四万块钱。


理财启示:尽管都是花钱买东西,但依据所买东西的属性,其购买行为也有“投资理财”和“消费”的不同,所以,在花钱时应该侧重投资和升值,尽量避免资产缩水的花钱行为。


故事三


很久之前,有两个长途跋涉、肚子饿的咕咕叫的旅人得到了一位老人的帮助:几条新鲜的活鱼和一根鱼竿,让他们从中选择。两个人倒没有闹什么矛盾,选择很干脆,一个人选了活鱼,另一个人选择了那根鱼竿。选到活鱼的人,在周围找了些干柴,又找了些石头,很快就做成了鲜美的烤鱼,然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顿狼吞虎咽,连鱼刺都没怎么细挑,不久,那几条鱼吃完后,这个人便饿死了。至于另一个人,他在拿到鱼竿后,就继续忍受着肚子的饥饿,开始寻找起了江河湖泊,然而,当他已经远远地看到有一块湖泊时,身体却再也坚持不住了,最后死在了离湖泊不远的地方。


理财启示:一心考虑眼前利益,往往只能得到一时的欢愉;目标再高远,也要考虑现实生活。将目标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最有可能成功,而理财正是能将这两者结合好的有力工具,它有助于让你不因为当下的生活而“苟且”,追逐心中的“诗和远方”。


以上就是关于理财小故事的分享,送给大家,希望对你的理财之路有所帮助!

㈤ 理财思维小故事——鸡生金蛋

大家都熟悉一个古老的成语故事,那就是“杀鸡取卵”。
莉酱今天要讲的理财智慧就是基于这个故事的启示。
故事讲述的是从前有一位老妇人,她养了一只每天都能下一个金蛋的母鸡。有了金蛋,老妇人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再也不用为生计担忧。然而,老妇人是个贪心的人,她想要更多的金蛋,而那只鸡每天只能下一个。于是,老妇人每天都守在鸡的身边,焦急地等待着。她想,既然鸡能下金蛋,说明鸡肚子里的金蛋还很多。于是,她决定杀死鸡,一次性取出所有的金蛋。然而,当她剖开鸡肚子时,发现里面一个金蛋也没有,那只鸡也再也不能下金蛋了。她后悔莫及,但已经无法挽回。
我们学习这个成语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眼光长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那么,这个故事和理财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着呢。
理财,就是利用我们的闲置资金,通过投资各种资产来获取利息。
在这个故事中,母鸡代表我们的资金,金蛋代表利息。
这个故事教给我们几个重要的理财道理:
1. 不要杀死你的鸡。
这意味着,不要把用于理财的资金都花掉。比如,你有10万元用于理财,每年能获得4%的收益,那么每年就能得到4000元的利息。如果你把这10万元拿去消费,那每年的4000元利息就消失了。你杀死了你的鸡,金蛋也就不再有了,想要重新养鸡,也需要时间。比如,你把10万元花光了,要重新存上10万元,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的金蛋也要重新开始。
2. 要让你的鸡长得又大又肥,才能生出更大的金蛋。
你的资金就是你的鸡,努力存钱让你的鸡变得肥壮。从固定收益的角度来看,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你的资金量。比如,10万元每年4%的收益率,每年的利息是4000元;那么,1000万元每年4%的收益率,每年的利息就是40万元。同样是4%的收益率,资金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利息的多少。
所以,如果一个人每月能将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作理财,那么他的资金就会越积越多,生出的金蛋也会越来越大,未来就会越富裕。
3. 养好能下金蛋的鸡,未来你可以依靠金蛋过上不愁吃穿的日子。
所谓的财务自由,就是你的被动收入能够完全覆盖你的支出。假设每年你的支出是10万元,你的理财收入是20万元,那么仅仅依靠理财的被动收入,你就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你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做你想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你能靠利息生活,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实现财务自由。

热点内容
高科技建筑材料股票 发布:2025-05-17 11:43:03 浏览:629
上海贝岭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5-17 11:41:03 浏览:522
已经退市的股票也有人买 发布:2025-05-17 11:37:02 浏览:785
塞象科技股票行情 发布:2025-05-17 11:27:56 浏览:258
金融硕士一年的学费大概多少 发布:2025-05-17 11:22:58 浏览:123
理财的小故事启发了什么 发布:2025-05-17 11:06:18 浏览:267
国家基金队指什么 发布:2025-05-17 11:06:15 浏览:589
股票公司的经历辞职汇股票有影响吗 发布:2025-05-17 11:06:13 浏览:396
易方达中小企业基金怎么样 发布:2025-05-17 11:03:15 浏览:897
如何理财楚留香手游 发布:2025-05-17 11:02:31 浏览: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