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没有金融制度
发布时间: 2025-08-26 21:51:29
『壹』 有“钞法”“钱法”,而无“银法”:明朝的货币制度是怎样的
由于元代纸币政策的破产,大部分民众拒绝使用严重贬值的纸币。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首先推行的是铜币。只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铜钱的痼疾重新暴露:不利于大额商品交易,而且原材料铜的供给也遇到了困难,使得有明一代铸造铜钱数量远少于宋朝。
可惜此时明朝统治者尚未认识到白银即将成为首币的趋势。朝廷于洪武八年(1375)开始印造称为“大明通行宝钞”的纸币, 从此明朝的货币制度变成了钱、钞兼用,而且与元朝将纸币与白银挂钩的做法不同,明代的纸币面额改以铜钱的贯、文计量。《明会典》所载的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而无“银法”,便是这个道理。
宝钞的发行既没有贵金属充作准备金,发行数量又无限制,发行不久就失去信用大幅贬值。朱元璋开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时,规定纸钞一贯可以兑换白银一两,到了将近一百年后的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却要用2000贯纸钞才抵得上一两白银,即纸钞贬值200000%(相当于年通货膨胀率9%),几乎丧失了流动价值,在经济生活中已无实际意义了。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