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出现应如何独善其身
Ⅰ 平常人应以如何心态面对金融危机金融危机
积极工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不管外面多大的狂风暴雨,保持内心平静。
Ⅱ 金融危机来临个人应该如何应对
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的房地产的次级房贷引起的。
主要原因:
1、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
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3、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
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至于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就我们国家而言,最受影响的就像国内专家说的那样,主要是还是出口。如果对我们日常生活,个人认为暂时好像还没有造成不可接受的结果,如果有,那就是不敢随便辞职了。
危机还没有结束,所以还是那句,不可预测!
Ⅲ 大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让面对金融危机
针对当前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该如何种面对?希望大学生客观认识到现在的严峻就业形势,适当降低期望值,变压力为动力,尤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职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大学生,永远会被市场需要。求职者要自信通过努力,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适合”的含义很简单,主要是人和岗位的匹配。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有关人士表示,大学生要多尝试、不气馁、会总结,要客观评价自己,学会放低姿态,从基层做起,吃苦耐劳,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大部分人并不是从起点就区分了胜负的,成败的关键在于以后怎么做。“要建立一个信念。即使这个城市只有一个岗位需要人,为什么不是我。”牛瑞斌告诫大学毕业生,求人不如求己,在毕业之前就应该多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并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要老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塔”里。
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能努力保住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上要节约,免得哪天工作丢了饭都吃不上。工作已经丢了的也不要太痛苦,自己好好充充电,学点东西,提高自己,反正金融危机下拼命找工作也找不到好的,四处碰壁反而更难过。如果个人能力提高了,金融危机之后还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Ⅳ 应对金融危机,应该注意什么
假设金融危机来临,普通人日常生活管好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手里闲钱不多,维持着正常家庭开支即可,穷则独善其身。没有冬天过不去,没有春天不来临。
如果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首先应是国家怎么避免!实际国家早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了。单就房地产领域来说,我觉得措施非常正确非常英明,那就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为通胀、因为收入不断增长等原因,房价稳实际就是房价降了。切不可理解为房价要大降!这些年,人们的无形资产几乎全变成房子了,甚至很多人是透资了未来,房价再降,更多的人变成一穷二白!我早就说过,房地产已经变成悬在我们头上的一颗核弹,必须小心谨慎,不要弄响了,如果措施不当,或执行不力,真的有可能出现金融危机!
Ⅳ 如果金融危机来临,要如何去保护自己的财产呢
第一、减少负债。前面我们也提到了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债务危机,而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因为还不起债务而被拍卖各种资产,企业也面临破产。
同时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各种资产价格也会迅速下跌,这时候如果手头资金比较多,那大家就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进行抄底。
因为金融危机发生不会永远存在,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政府往往会推出刺激政策,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复苏,在经济复苏的时候,各种资产价格也会相应的逐渐上涨,到时不论是房产土地还是股价都可能继续上涨。
这意味着大家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以低价抄底的资产价格,在经济复苏的时候就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卖出去,从而赚取可观的利润,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财产,还可以实现资产增值。
现实当中很多人都是利用金融危机高手,比如正威集团的王文银就善于在危机中抓住机会的高手。
比如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王文银以较低的价格购入了大批铜矿以及矿产,结果等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的铜价上涨了,他转手一卖就赚了很多钱。
所以想要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大家一定要对未来有一个预判,当市场出现价格猛涨存在资产泡沫的时候,一定要减少负债,同时增加现金,这样才能在金融危机当中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抓住更多的机会实现资产增值。
Ⅵ 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我们应持如何态度
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自信但不自负,不要再报以高不成低不就的态度,从基础做起,金融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它的勇气
Ⅶ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措施:
一、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亚洲有关国家的援助。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安排的框架内并通过双边渠道,向泰国等国提供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国提供了进出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
二、中国政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本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承受了巨大压力,付出了很大代价。此举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中国政府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增长,对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中国与有关各方协调配合,积极参与和推动地区和国际金融合作。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以制止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为克服金融危机的自主选择三项主张。
(7)金融危机出现应如何独善其身扩展阅读
金融危机触发因素
一、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当时在全球范围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二、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三、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Ⅷ 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1 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顺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适时主动调整。中国渐进主义的改革路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型的。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
2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当国际游资流入时,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
3 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
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数据巨大的外债,已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如果要避免因为过分依赖外商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就必须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资金市场。只有国内资本市场越活跃,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才会越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新的融资市场的步伐。
4
坚持正确的利用外资政策,合理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富活力的国家之一,也已连续数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的大量涌入的确弥补了国内资金缺口,也支持了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外资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首先,我国必须将外债规模确定并维持在一个适度或合理的水平上,即借用外债既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外债偿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能盲目大量向外举债。
5 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