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调控
Ⅰ 金融调控的调控机制
一是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加强金融调控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产业政策、地区政策等战略引导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财税政策的协调配合。
二是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机制。
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简化贷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鼓励金融机构用好存款利率下浮政策,加强负债管理,逐步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简化并逐步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实现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四是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尤其是商品与服务贸易收支基本平衡。
五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Ⅱ 金融调控的主要内容
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运用基础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根据 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既要遏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二是制定和实施汇率政策。汇率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适当的汇率机制,促进人民币汇率达到合理均衡水平并保持基本稳定,使国民经济在对内对外两方面同时实现平衡。
三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金融危机,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实现调控目标的基本前提。
Ⅲ 金融市场的调控功能该如何实现怎样才能影响宏观经济,我国金融市场有什么矛盾
金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主要体现在:将资金盈余者手中的钱转移到资金紧缺者的手中,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而达到优化的作用。
其调控功能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资金盈余者借钱给投资者的时候是要求一定的利率的,而这利率就是某项资金使用权的代价。
最低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调控的方法之一;银行存款利率也是,汇兑利率也是。而这些利率的指定掌握在国家的手里,国家就是通过调整这些利率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
我个人觉得我国金融市场最大的矛盾就是,股权融资的成本居然比债券融资的成本低,而这就是法律不健全不透明的体现,也与我国是政府型主导经济有关,但是日本也是政府主导型市场,但是他们做的比我们好。
Ⅳ 金融调控法的核心制度是
法律分析:中央银行法律制度。中央银行法律制度是金融调控体系的核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三十一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对金融市场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其协调发展。
第三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Ⅳ 怎么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改革
进行金融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来进行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存贷款基准利率。
Ⅵ 金融调控手段如何实现宏观调控功能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整的主要手段.
国家对市场经济干预、控制的手段以及干预的深度、广度,既与国情有关,也与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情况有关。市场经济发育越是成熟,市场机制越是健全,市场体系越是完善,市场经济本身顺利运转的能力越强,国家对市场经济直接干预越少,与此相反,直接干预的越多。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
经济手段主要一般有四个方面,财政调节、信贷调节、价格调节及汇率调节。
1、财政调节,是指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国民经济,具体地说,就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来调控。但是我国去年使用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财政政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功成身退,政策转型实属必然”。
2、信贷调节,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管理金融的机关,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调节经济关系。一般情况下,当企业紧缩投资,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时,政府应采取放宽贷款的措施;而当企业投资过热,增长速度可能超过国力,当供给过多时,政府则应压缩投资信贷额来抑制投资。
3、价格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运用价值规律进行的调节,而且是以健全合理的价格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为前提,注重价值规律的调节。
4、汇率政策,是指通过调节汇率来影响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关系,进一步影响国际经济关系和国内经济关系。我国多年来一直通过汇率政策保证人民币的稳定与坚挺。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中国依然顶住压力,做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经济手段归纳起来有两方面的功能,即松和紧。松是指促进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增加信贷支出等;增是指使银根紧缩的措施,增税,减少财政支出和信贷支出等。
Ⅶ 金融市场如何对宏观经济进行直接调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收入再分配和政府投资来实现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息、存款准备金率等金融市场来调控货币流通,从而实现对消费市场、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
Ⅷ 政府进行金融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是什么
政府进行金融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府预算、政府转移支付等。
货币政策包括:利率的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等。
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
[1]法定存款金政策。各大商业银行在吸纳到存款之后,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转存到国家中央银行,剩余部分才能用于放贷给资金的需求方。这部分存款被称为法定存款金。央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金的比例直接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数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再贴现政策。这项政策是各种央行最早实行的货币调控政策,简单的来讲就是央行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未到期的票据,扩大市场资金的供应量。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的高低来控制进入市场的资金数量。
[3]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有价证券的买卖。通过发行国债等方法来吸收市场上的多余资金,反之赎回国债则可以向市场供给资金。公开市场业务是一项主动性极高的调控手段。
货币政策是央行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的工具,而这三大手段是经过各国央行多年的发展完善并经过各种考验后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运用比较多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这两个指标。一般主要的还是货币政策为主。
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贷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柔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厘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Ⅸ 央行对金融调控的具体操作
简单来说,提的最多的就是央行正逆回购,逆回购就是央行把钱投放到市场上,期限7天,14天不等,到期把钱收回去,正回购就是把钱从市场上收了。
Ⅹ 政府是如何通过金融市场来调控经济的,请举个例子
比如和一些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发布一些对生产厂家有利的政策,这都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
政府通过对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影响金融市场变量,调控社会信贷可得性,进而影响公众的储蓄、消费、投资行为,调整本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影响商业周期,最终实现对产出、就业、物价以及国际收支的有效控制,并对社会财富分配、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施加影响。
拓展资料: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是指经营货币资金借款、外汇买卖、有价证券交易、债券和股票的发行、黄金等贵金属买卖场所的总称,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的结合共同构成金融市场整体。金融市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 按融资期限,可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短期金融市场亦叫货币市场,包括票据贴现市场、短期存贷款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市场等;长期金融市场亦称资本市场,包括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2) 按交易对象,可分为本币市场 (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
证券市场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维度,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客观上为观察和监控经济运行提供了直观的指标,它的基本功能包括:
(一)筹资-投资功能。金融市场一方面为资金需求者提供了通过发行证券筹集资金的机会,另一方面为资金供给者提供了投资对象。
(二)资本定价功能。金融市场的第二个基本功能是为资本决定价格。金融市场的运行形成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的结果是:能产生高投资回报的资本,市场的需求大,相应的证券价格就高;反之,证券的价格就低。因此,证券市场提供了资本的合理定价机制。
(三)资本配置功能。金融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是指通过金融产品价格引导资本的流动从而实现资本合理配置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