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如何
1. 现在买金融股票好吗拜托各位大神
金融是未来金融危机重点冲击的板块,不建议介入,回避. 熊市继续着熊的步伐,一切配合机构出货股评的鼓噪声在熊掌下一片狼迹,所谓的反转不过是机构再次给个人投资者编织的一幅美丽的梦而已,既然是编织的,当机构出货目的真正实现后,梦就该醒了.破1800后大盘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在均线下横盘运行了,虽然和前期连续下跌比比较缓和了,但是又在重复以前熊市的老套路了,如果后市继续被均线压制横行无法放量突破(当然需要很多有利因素来支持),那习惯性的大跌小心再次来到,昨天美国大选结果出来了,美国带动全球股市上涨,但是该消息不具备实质性作用奥巴马上台也还得面对布什留下来的烂摊子,救市资金还是一样的杯水车薪,金融危机还会继续下去,最新消息美国社保基金亏空缺口高达1300亿美圆,而据统计该数值将达到3040亿美圆,那8500亿的救市资金都还没着落,这金融危机下的新的帐单又来了,美国的经济风暴无法避免,而且还有加重的危险(持续时间估计3年甚至以上),而国内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还是A股的顽疾,它们带来的抛压,带来的资金面的长期空头压制多头无法避免,熊市也就无法避免,固执的看多者反复的抄底行动带来的只是机构的反复出货熊市时间延长而已,而且现在机构也撕掉了价值投资的遮羞布,天天超短线操作,把散户玩弄于股掌之中今天涨停说不定明天就跌停了,资金游动过快,对行情的持续性并不好。 而中国交通运输部门“酝酿”5万亿的投资计划也刺激了昨天的高开高走,请看清楚是酝酿这两个字,前期机构也传出消息财政部要酝酿3万亿资金救市但是第二天财政部就辟谣了导致头天追涨的短线资金全部被套,而这个消息不排除也是机构放出来的配合做短线甚至出货的套子。 证监会前主力周道炯表示民间还有20多万亿的资金可以进入股市救市,看来政府已经在盘算着在怎么把这些资金吸进来接大小非的筹码了,既然政府已经在盘算从民间套钱了,那大小非政府较长时间内还是没有解决的希望了。政府决意让市场和民间资金来消化大小非的烂帐。 而基金最新报表显示除了一家新发基金还没建仓外,其余股票和指数型基金全部亏损,只是亏损多少而已,这已经表明了未来的趋势,机构在大小非的抛压下只有边打边撤退的份,炒短线减少损失也是被避无奈,只要机构继续撤退未来大盘新低无法避免。机构的仓位越低,未来的走势可能越不好看,这次印花税行情机构出货接近千亿,散户被套资金也是近1500亿,血的教训再次放在投资者面前,在导致大跌的大小非没解决前凭主观愿望希望迎来反转行情本来就是个不顾现实的梦,机构在巨大的大小非面前都选择逃命的时候,个人投资者凭什么去迎接反转行情?大小非还不解决下个目标暂时是1500了, 永远站在大多数疯狂投资者的对面可能也是理智之举!在大多数人疯狂失去理智和判断力的时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没有坏处。而中长线趋势投资者这次大盘如果看低到1500附近时可以开始分阶段选择股票小幅度建仓了,3季报显示部分业绩好的次新股成为这次机构重点建仓和加仓的品种,而未来大盘从单边下跌阶段进入震荡横盘阶段后,这类次新股可能成为引发大盘反弹的排头兵,可以开始筛选股票做功课了,仓位维持轻仓,保留主动权就行了. 可交换债:稳市又一"定心丸"? 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一样,也具备赎回、回售的条款,以及向下修正转换价的可能性。可交换债业务的推出,让“大小非”股东多了一种市值管理、债务融资的工具。对投资者而言,则多了一种新的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 从发行股东角度看,在市场逐步企稳转好的前提下,所持股票在交换期可以溢价出售,价格将比目前市场价高出20%至30%,可以获得当前融资,解决迫在眉睫的资金困境。从投资者角度看,如果市场转好上涨,投资者拥有的换股期权将转化为实利,从而分享股价上升的收益。但是该政策都是在一个假设前提下才会有作用,也就是市场逐步企稳转好的前提下价格将比目前市场价高出20%至30%,但是现在是牛市吗?谁愿意去在下跌市中赌股市将长期上涨??又让散户去消化吗?而且该政策还存在很多不好解决的问题,大规模发行也面临一些障碍。一方面,换股价格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大规模发行可能会影响到大股东的控股权,大股东会愿意吗? 对于“小非”而言,可交换债的发行门槛稍显严格。证监会要求发行可交换债的股东最近一期末的净资产额不少于3亿元,且最近3年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这使得“小非”不太可能成为发行主体。 既然小非不具备资格,大非又会因为股权受损,大非会主动伸脖子挨宰吗?那该政策真的能够解决大小非问题吗?文字游戏是政府最喜欢玩的,其实把字眼看清楚了什么也不是。 首先救市就需要钱来救而这最基本的东西做为世界第一富裕的国家美国却出现了很尴尬的事欠的外债数十万亿没法还完的情况下经济又出了问题(次贷危机涉及的负债额超过3万亿美圆,后续陆续有企业破产累加负债值无法避免)美国是除中国以外的唯一一个可以靠强大的内需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但是这次正好出问题的是内部问题而不是外部问题,所以这和上次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不可同一而语如果这次危机在美国捉襟见肘的救市资金下扩大成全球金融危机,那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美国可能经历超过5年的经济衰退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在中国肯定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的冲击只是开始而已,中国扩大内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缓. 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叫融券.该消息初期对入市资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走上正轨后(可能在3年以上),规模才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且通过国外市场显示,融资融券发展到相对平衡后有助涨助跌的左右,但不会改变大趋势,如果在牛市中该消息是利好,因为会放大上涨的势头,而在熊市中该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为下跌趋势也可能被放大,该政策是把双仞剑,在不同的趋势中作用正好相反,由于该制度涉及业务担保品、保证金强制规定、强行平仓制度、结算风险基金、信用等级制度等,必须要注意因杠杆投资带来的远超过以前的投资风险。 当然作为想出货的机构,就算是利空,机构、股票和媒体也会忽悠个人投资者一直看多该利好政策,并认为该政策是实质性的利好,当然他们只想让个人投资者这么认为,他们心理很清楚,该政策可能几年内对股市都不会产生什么利好,甚至可能因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厉害,而借所谓的利好出货,个人投资资金接盘的意愿更大,说到底和印花税政策一样的是掩护机构出货的遮羞布。 9月“大非”减持数量为1.47亿股,小非”9月的解禁数量为1.58亿元,但减持数量却高达3.05亿股,说明此前解禁未卖出的“大小非”纷纷选择在9月出逃。救市行情成出逃良机.而10月份的资金进出统计大资金还是以出逃为主对比这几个月的股市走势,能清晰得出一个规律:行情好,走势稳,大小非跑得就越多;反之,则减持少。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希望采纳
2. 金融股包括哪些
金融板块由主要由银行板块,证券板块, 保险板块和信托板块组成。
银行板块: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等
证券板块:中信证券,宏源证券,海通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东北证券,太平洋;
保险板块: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国太保;
信托股板块:陕国投A和安信信托。
3. 什么是金融股
当前就是这样利多、利空反复缠绕的格局。特别是当前市场正处于跨年度行情窗口,主力调仓或会加剧短期市场波动。总体上还是要保持一个沿着格局主线高抛低吸的策略,机会仍集中于那些符合改革转型升级主导方向、受政策利好、前期涨幅相对较合理的个股之中。
4. 金融股收息怎么算的
融资融券利息分两部分,融资利息和融券利息。利息全国统一,办理账户默认融资年息8.6%,融券年息10.6%,融一天的话除以360。当日归还资金、还券不计利息。利息可调,融资部分最低可以调到5.6%,融券部分,不同券利息不同,需要看具体券。
融资利息=实际使用资金金额×使用天数×融资年利率/360。
融券费用=实际使用证券金额×使用天数×融券年费率/360。
实际使用证券金额=实际使用证券数量×卖出成交价格。
举例:融资10万资金买股票,使用资金时间1个月30天
融资利息=10万×30天×5.6%/360=467元
股息率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股息率=每股股息/每股股价*100%。但在实际中有3种不一样的计算方法。
1、年度股息率的计算
年度股息率有静态股息率和滚动股息率两种计算方式。
静态股息率=去年每股分红/现阶段股价;
滚动股息率=(本年中报每股分红+去年年报分红)/现阶段股价。
2、五年平均股息率的计算
五年平均股息率在没有送转股的情形下,五年总计每股分红/5/当今股价来计算。如果有送转股的情形下,需要各自计算每年的初始股权得到的分红,再依照五年总计每股分红/5/当前股价来计算。
3、有送转股的股息率计算
有送转股,股价并未除权的情况下,可以忽视送转股,计算方式依然是每股分红/股价;股价除权后,总股数会增加,每股分红会被摊薄,股息率便会有相对的转变。
5. 什么叫金融股
金融即货币的资金融通,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包括货币的发行与回笼,银行的存款与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与流通,外汇买卖,保险与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支付与结算等。
金融涉及到金融主体、金融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金融主体就是在金融活动中的人和单位,包括投资者和融资者;金融客体就是人们参加交易的金融商品,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关系就是哪些人有资格发行股票等有价证券,哪些人有资格可以购买相应的金融产品。
6. 大金融股票有哪些
大金融板块的股票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平安保险、中国人寿等等;券商中的中信证券、申银万国、海通证券、中天城投、同花顺、长江证券等。
拓展资料:
金融股是处于金融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公司发行的股票。金融股包括银行股、券商股、保险股、信托股、期货商股等。
投资优势
从市场因素判断,金融股具有四大投资优势:
一、股价不高,金融股中大部分个股的整体股价目前仍然不高,特别是证券股和信托股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二、增量资金介入明显,从成交量分析金融股上涨时放量显著,而下跌时量能迅速萎缩,显示出介入资金是立足于长线投资,并坚定看好该板块的后市;
三、技术形态良好,个股底部形态构筑完整扎实;
四、有政策利好支持,金融股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潜在试点板块。
在目前的市场大背景下,金融股的市场号召力和对资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显现出来,该板块有望成为领涨核心,值得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强势行情
金融板块行业景气程度良好,将成为稳定行情的坚实力量。预计节后行情将出现横向震荡的"三角洲"形态,未来指数涨跌幅度收窄将成为一种趋势。
海外资金热情追捧
从大的方面来说,现在大家都看好中国经济,外资普遍就有强烈的投资中国的冲动。由于中国的银行已经大都经过了改制,其经营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而且因为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它们在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过程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所以,如果要投资中国的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投资中国的银行。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银行股票在海外市场发行时受到热情追捧。
这些股票在境内市场上市,无疑也会受到各类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如果说过去中国的实体经济还难以支持银行业的大发展,也无从在股市上形成对金融板块的有效支撑的话,那么客观而言,现在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初步具备了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让金融类股票获得应有估值的条件。
金融板块引领强势
近一段时间以来,金融行业景气程度颇为良好,华夏银行(21.52,-0.08,-0.37%)昨日率先涨停,带动民生银行(14.88,-0.17,-1.13%)、浦发银行(57.05,0.58,1.03%)等纷纷大幅上扬,成为主导大盘后期走势的核心力量,预计该因素在中短期行情当中将继续发挥主导性因素,成为A股估值稳定的新动力。
数据显示,2007年一季度银行业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达到69.6%,连续第7 个季度攀升,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拨备覆盖率计提充分,表明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改善,而2007年银行将有望继续获得税前工资抵扣和在2008 年两税合一,有效税率将不断下降,这些将刺激银行释放利润;从宏观调控方面来讲,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影响有限,而加息对银行影响偏正面;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凸显大市值银行战略地位。在银行股带动下,市场心态逐步稳定,周三大盘收盘再度震荡走高,可以说银行股和金融板块已经成为短期行情核心因素。
有意思的是,在A股市场历史走势上,屡屡出现这样的特征:即主导产业和上市公司引领整个大盘强势。正是由于此,本轮牛市的发展脉络其实是相当清晰的,蓝筹股的演绎主线也是相当清晰的,只不过因为目前大盘处于暂时震荡中,难以见到对指数的协同效应。从这个角度上看,在个股充分活跃的前提下,未来指数总体强势、横向震荡的概率较大。
7. 金融股包括哪些
金融股是跟金融相关的股票,金融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和保险。因此,金融股包括银行股和券商股。譬如A股中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证券等与金融相关的股票都可以称金融股。
金融即货币的资金融通,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包括货币的发行与回笼,银行的存款与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与流通,外汇买卖,保险与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支付与结算等。
金融涉及到金融主体、金融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金融主体就是在金融活动中的人和单位,包括投资者和融资者;金融客体就是人们参加交易的金融商品,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7)金融股如何扩展阅读:
1、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2、金融(FIN)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专业的说法是:实行从储蓄到投资的过程,狭义的可以理解为金融是动态的货币经济学。)
3、金融是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跨期的最优配置决策的行为。
4、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