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机构有哪些
A. 中国的金融机构有哪些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类,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
第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
第四类,在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以上各种金融机构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
1、中国人民银行 2、政策性银行
3、商业银行 4、保险公司
5、信托投资公司 6、证券机构
7、财务公司 8、信用合作组织
9、其他金融机构
其中其他金融机构包括:
中国邮政储金汇业局:以个人为服务对象,以经办储蓄和个人汇兑等负债、结算业务为主。
金融租赁公司:根据企业的要求,筹措资金,提供以“融物”代替“融资”的设备租赁;租期内承租人只有使用权。
典当行:以实物占有权转移的形式为非国有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临时性质押贷款。
B. 简述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按我国金融机构的地位和功能进行划分,主要体系如下: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1948年12月1日成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金融监管机构。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
3、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于1979年3月13日,当时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1993年4月,根据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及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国家局,是依法进行外汇管理的行政机构。
4、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
5、政策性金融机构。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业务的开展受国家经济政策的约束并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指导。
6、商业性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三大类。
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证券机构是指为证券市场参与者(如融资者、投资者)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保险机构是指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包括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保险公司和在华从事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分公司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2)我国金融机构有哪些扩展阅读
产生和发展
最早的金融机构是银行,它起源于古代的银钱业和货币兑换业,货币兑换业规则是现代银行业的先驱。古代银钱业及货币兑换交易大多发生在寺庙周围,及在中世纪西欧数月依次的定期集市上。从商人阵营中逐渐分离出来的货币兑换商,最初只为各国的朝拜者和国际贸易兑换货币,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持续扩大和发展,为避免自己保管货币和长途携带货币的不便和风险,部分异地贸易商和国际贸易商便将货币交由拥有良好保管设施的货币兑换商保管,并委托后者办理异地支付、结算业务。
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地中海沿岸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贸易也异常活跃,处于地中海中心的意大利成为当时世界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此后,随着世界商业贸易、金融中心逐步北移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银行业扩展至西北欧其他国家。
社会的日趋细密,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及其引致的多元金融需求,促成了其他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各类专业银行,如投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进出口银行等逐步出现;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公司、典当行等专业化金融机构,也渐次出现并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C. 中国有多少家金融机构
【】 有政策性银行3家,商业银行425家(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141家,农村商业银行214家,外资银行65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村镇银行667家,农村信用联社1990家,资金互助社47家,信托公司69家,财务公司134家,金融租赁公司18家,汽车金融公司14家。 相关微博: 综合金融服务商:农商行的前景不被看好,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产生的不良多,农商行的风险更是要偏大一些。”一位信托人士称,不少民资投资城商行和农商行就是为了银行上市产生的溢价,如上市闸门不打开,农商行的股权其实比较尴尬,估值的情况也不一样。
D. 中国的三大金融机构有那些
中国的三大金融机构是银行、保险、证券。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机构编码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宏观层面统一了中国金融机构分类标准,首次明确了中国金融机构涵盖范围,界定了各类金融机构具体组成,规范了金融机构统计编码方式与方法。
该《规范》对金融机构的分类:
货币当局
1、中国人民银行;
2、国家外汇管理局。
监管当局
1、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
1、银行;
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联社);
3、农村信用合作社(含联社);
4、农村资金互助社;
5、财务公司。
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1、信托公司;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金融租赁公司;
4、汽车金融公司;
5、贷款公司;
6、货币经纪公司。
证券业金融机构
1、证券公司;
2、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3、期货公司;
4、投资咨询公司。
(4)我国金融机构有哪些扩展阅读
金融机构通常提供以下一种或多种金融服务:
1、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类业务形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这是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行使这一功能的金融机构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类型。
2、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
3、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
4、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5、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上述第一种服务涉及金融机构接受存款的功能;第二和第三种服务是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第四种服务被称为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第五种服务则属于咨询和信托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融机构
E. 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有哪些
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有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的是“一行三会”的管理构架,中国银监会负责监督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国证监会负责集中管理全国期货和证券;中国保监会负责监督全国保险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
拓展资料:
金融监管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作的某种限制或规定。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金融监管可以分成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
金融监督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防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F. 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哪些
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2018年之前,我国有458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包含22种金融机构类型,具体有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 、贷款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等。
而银行只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里的其中几类,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等。
1.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
1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2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如果你在某处看到或听到“3家政策性银行”,那便指的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如果是“2家政策性银行”,指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这3家其实是同胞兄弟。1994年的时候,国家一起设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到了2015年,国务院明确国开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从政策银行序列中剥离。但目前很多人还是习惯将国家开发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并列统计。
所以我们提到三大政策性银行时,其中仍包括国开行。狭义来说,国开行是开发性金融机构,这也是对它最准确的定位。
那开发性金融机构到底和政策性银行有什么不同?
政策性银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服务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开发性金融机构用官方的话来说,是更高级阶段的政策性银行。
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为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但对项目有选择权,依托信用支持。
简单来说,政策性金融机构仍为“国家兜底”,虽然现在基本可实现中长期可持续发展,但不排除在特定年份、特定项目局部赔钱。 而开发性金融机构“市场运作,中长期保本微利,实现财务可持续”,这是开发性金融区别于政策性金融的最大不同之处。
所以有人说,开发性银行介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
2. 广义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部分内容我都在前面具体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3.住房储蓄银行
我国唯一一家住房储蓄银行叫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由中国建设银行和德国施威比豪尔住房储蓄银行合资,于2004年在天津正式开业。
住房储蓄银行,光听名字,就知道它与住房息息相关。
我们国家在80年代成立了2家住房储蓄银行。一家是蚌埠住房储蓄银行,一家是砚台住房储蓄银行。随着90年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逐渐取代住房储蓄银行的职能。2家银行开始转型,蚌埠住房储蓄银行被当地的城市信用社合并,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更名为恒丰银行。
现在,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的成立并发展,也是因为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不足,许多私企或者小企业的员工,没能享受到住房公积金政策。这部分人群就可以在住房储蓄银行得到类似的服务。
模式很简单,客户与住房储蓄银行签订《住房储蓄合同》,然后每个月有规律地存入一笔钱,日后达到一定条件后,就可以从银行里贷款。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很低,叫“低存低贷”。
这和我们在体系内的住房公积金是一样的运作模式。每个月,我们都会从工资里扣除一部分存入到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非常地低。等我们要买房或者装修时,又可以从公积金中心进行贷款,而且贷款利率又远低于商业贷款。
4.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他们实际上因银行而生。
我国银行在初期一段时间内,只是服务于政府和国有企业,相当于国家的出纳。这种非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必然带来了奇高的不良贷款率。后来,国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1999年的时候,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把银行的烂账收走。从此,银行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了自己的业务模式。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四大AMC,所以以后看到AMC,大家要知道说的是哪一类金融机构。
现在四大AMC都陆陆续续转型,市场化运营,做一些投资类的赚钱的项目。
5. 贷款公司
这里的贷款公司和我们经常在大街小巷看到的小额贷款公司有些不同。贷款公司是指由银保监会审批,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G. 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面临哪些风险
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资金公司和管理基金等,同时亦指有关放贷的机构,发放贷款给客户在财务上进行周转的公司。
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
(1)金融市场风险。由于金融市场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导致的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其中,利率风险尤其重要。
(2)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债务人信用评级降低,致使债务的市场价格下降而造成的损失。
(3) 流动性风险。一种是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的市场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的损失。另一种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求,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机构破产。
拓展资料:
一、定义:金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īn róng。
金融_富醣业姆⑿小⒘魍ê突亓畹姆⒎藕褪栈兀婵畹拇嫒牒吞崛。愣业耐吹染没疃=鹑冢_INANCE或FINAUNCE)_褪嵌韵钟凶试唇兄匦抡现螅迪旨壑岛屠蟮牡刃Я魍ā#ㄗㄒ档乃捣ㄊ牵菏敌写哟⑿畹酵蹲实墓蹋烈宓目梢岳斫馕鹑谑嵌幕醣揖醚А#┙鹑谑侨嗣窃诓蝗范ɑ肪持薪凶试纯缙诘淖钣排渲镁霾叩男形=鹑诘谋局适羌壑盗魍ā
二、种类和内容:
金融产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很广,其中主要包括:会计、财务、投资学、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等等。
三、其他:金融是一种交易活动,金融交易本身并未创造价值,按照陈志武先生的说法,金融交易是一种将未来收入变现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钱今天来花。明天的钱花的多了,是否会造成通货膨胀。简单地说金融交易的频繁程度就是反映一个地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繁荣能力的重要指标。传统金融的概念是研究货币资金的流通的学科。
而现代的金融本质就是经营活动的资本化过程。西方定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字典》,指资本市场的运营,资产的供给与定价。其基本内容包括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和公司金融。黄金曾一度成为国际贸易中唯一的媒介。在易货经济时代,商人只能进行对口的交易,以物易物。
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受到巨大制约。在金本位经济时代,价值与财富是以实物资产——黄金为依据和标准,这种客观的物理方法非常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平稳发展。然而,作为价值流通的载体,黄金不利的一面如搬运、携带、转换等不便的物理条件限制,使它又让位于更为灵活的纸币(货币)。
H. 目前我国有哪些具体的金融机构
我国金融机构按其地位和功能划分大致有以下四类:①货币当局。又称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没有这个银行,国家的货币运转就会发生紊乱。中央银行是发行货币的银行,只有它能发行货币,它是银行的银行,当银行没有钱的时候,可以向中央银行借钱,中央银行是整个社会最终的支付者。②银行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分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以及住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③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合作社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贷款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证券交易中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公司、财务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④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侨资、中外合资的银行、财务公司、保险机构等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业务分支机构及驻华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