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硕就业如何
『壹』 湘潭大学金融专硕就业前景
就业一般。
来校的公司较少,硕士起薪7000左右,毕业生毕业就金融来说一般是银行,公务员等,学校受地理位置制约较大。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主要培养具有坚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较高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现代计量分析手段解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了解国际金融业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实践,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工作。
『贰』 南昌大学金融专硕就业怎么样
就业情况不错。
南昌大学是211院校,但是金融专硕在前几年竞争不大,专业课给分可观(中位数应该是120左右),且往年复试录取是接收调剂的状态;21年一志愿录满,未接收调剂,但整体来说仍然算是211院校中比较容易上岸的一所。但可能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竞争会处于一个上涨趋势。
『叁』 福大金融专硕就业前景
福大金融专硕就业前景很不错。金融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下面整理金融硕士的就业前景,供考生参考。
专业范围
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
『肆』 金融专硕就业方向和前景
金融专硕就业方向和前景?
总体来说分配还是公平的,毕竟金融行业门槛还是很高的。所以岗位对于学历以及专业能力要求越高,则说明这个岗位在专业能力方面锻炼方面也不少,比如保荐代表人。
银行
不同银行区别还是很大,主要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五大行中,尤其在支行,还是挺注重工龄的,按照工龄定等级与薪资)
销售端:对公客户经理(2-3年,固定薪资10W左右,全部薪资15-20W左右),理财客户经理,个贷客户经理(房地产个贷近几年都还挺好做的)(后面两个比对公客户经理略低一点点喽)偏销售类岗位,只要你做得业绩高,薪资自然就高,其中行业内平安的提成点偏高。
金融产品经理: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一点(2-3年,固定薪资10W左右,全部薪资15-20W左右)
风险管理:主要分布在银行分行以及总行(2-3年,固定薪资10W左右,全部薪资15-20W左右)
(总体来说,银行就业市场最大,人员最杂,总体学历要求最低,但总行要求肯定高,对于优秀硕士生还是努力去分行或者总行,在支行很浪费自己的学历)
证券
投行岗:IPO,新三板项目,压力很大,全年出差,学历要求高,211以上硕士是基本,CPAor法律职业资格证至少需要一个(排名前50的证券公司,毕业10W正常,工作5年左右,基本30W以上正常,不过项目做得好,工资很高的,见证过10多年经验,ED岗或者MD岗,2015年股市最好时期,底薪3W,奖金1000W的)
研究员:应届生就业大方向,因为很多做过卖方研究员的人都很想转型,跳槽人员很多,因此为了补充人员,证券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应届生,主要为卖方研究员(除非是证券资管部的研究员则不需要冲击新财富,不过人员编制很少,而且一般由证券公司内部优秀卖方研究员转岗)毕业2-3年,薪资20-30W,很辛苦,天天写文字,卖文字,不过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做卖方研究员可以努力做首席研究员,研究院院长等等,所以冲击新财富是实现这一切目标的唯一方式;另外可以转买方研究员,之后就努力转型做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总体发展方向还是不错的
风控法务部:(比银行专业,要求更高)2-3年,底薪1.5W以上,年薪20W以上
营业部:开户,理财经理,渠道经理,机构客户经理等等,工资平均比银行的偏低,见证一个B级营业部老总,工作经验15-20年左右,年级35-45岁,底薪1.5w-2.5w,年薪在50W-100W之间,取决于当年整个营业部的业绩水平。
基金
公墓基金
基金经理:由研究员或者交易员转型过来,分为主动型投资与被动型投资,一般研究员(比如数量研究员)多转型为主动型投资,掌握技能为量化投资
研究员:买方研究员,(专门买证券公司卖方研究员产品,掌握主动权,卖方研究员转型方向之一),工资较高,2-3年,20-30W左右,每年可以涨10w的节奏。
机构客户经理、渠道经理:(卖基金产品的)机构俗称大客户销售,一般对接总行,大型分行等等,渠道经理对接为支行。接触某国内前十基金机构客户经理管理岗,工作经验6-10年左右,普遍底薪50W左右,年薪100w左右
『伍』 西交大金融专硕如何,在西安就业前景如何
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很厉害,西交大金融专业在最新的学科评估是A-,全国排名并列第八。
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在西安就业很有竞争力,就业前景光明。
一、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院:
1、学院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1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以及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和电子商务类等5大本科专业。
2、学院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5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1门,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3个。
二、金融专业学位硕士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6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自考专业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西交大
以上内容参考: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金融硕士
『陆』 广东财经大学的金融专硕就业怎么样
广东财经大学的金融专硕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我大金融的人数是最多的,虽然20届金融学硕+金融专业总人数才80人左右,但是金融业务人员的数量却高达181人。加上经济学的硕士生和保险学的硕士生,数量缺口就不大了。总的来说,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虽然总体薪资金融学只排到了第六位,仅有7196元的平均月薪,但是我身边的广财金融研究生们纷纷表示不服。同大家交流后发现,其实研究生毕业后,不论是可选择的工作种类,还是初始的平均薪资,都较本科毕业生有了质的提高。
用最近的流行语来说,金融行业就很卷,人才济济,研究生毕业都大把坐银行柜台的。但是呢,介于我国特殊的金融体系,本身银行就占到整个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在每年校园招聘的过程中,招生人数最多的本身就是银行,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这个事情。
看问题也应该全面,尽管很卷,金融行业整体的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只要愿意踏踏实实地工作,至少不会找不到工作。而且,金融行业的整体薪资也是排名较为靠前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东财经大学
『柒』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在上海就业含金量怎样
含金量中等偏上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那是非常牛了,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
『捌』 金融学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金融学研究生就业前景还是挺不错的,可以选择的领域和行业都比较多。比如说银行、基金公司、租赁保理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等等,也可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还可以去当老师和辅导员。因为属于金融行业,所以有关金融的公司都会很欢迎金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当然了,也要看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毕业院校。
『玖』 金融专硕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金融专硕的就业方向:
银行:不同银行区别还是很大,主要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五大行中,尤其在支行,还是挺注重工龄的,按照工龄定等级与薪资)。
金融产品经理: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一点(2-3年,固定薪资10W左右,全部薪资15-20W左右)。
风险管理:主要分布在银行分行以及总行(2-3年,固定薪资10W左右,全部薪资15-20W左右)。
投行岗:IPO,新三板项目,压力很大,全年出差,学历要求高,211以上硕士是基本,CPAor法律职业资格证至少需要一个。
营业部:开户,理财经理,渠道经理,机构客户经理等等,工资平均比银行的偏低,见证一个B级营业部老总,工作经验15-20年左右,年级35-45岁,底薪1.5w-2.5w,年薪在50W-100W之间,取决于当年整个营业部的业绩水平。
『拾』 南昌大学金融专硕就业去向
主要的就业去向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管理公司、企业财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新闻媒介等机构单位。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要求为:修满160个学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除了选择到“双一流”建设高校继续求学以外,主要的就业去向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管理公司、企业财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新闻媒介等机构单位。